剖析真相:為何小米處理器澎湃S1放著16nm等最新工藝不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月28日,終於迎來了小米首款自主Soc澎湃 S1 ,採用4個1.4GHz主頻的A53小核加4個2.2GHz主頻的A53大核,GPU 使用的是 Mali-T860MP4,整體水平跟聯發科P10以及麒麟650系列差不多。


相信眼尖的朋友會發現,澎湃S1製造工藝為台積電28nm HPC+,在16nm、14nm、甚至10nm工藝普及的今天,小米還在使用落後的28nm工藝,讓大家不免有點失望。

其實不然,通過分析我們會發現,小米此時選擇28nm工藝,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首先在眾多晶片製程中,28nm製程是目前半導體廠商最為成熟的生產方案之一,可以做到短時間內大量出片,從而保證使用這類處理器的中低端手機的大量出貨。

另一方面,從生產成本來看,28nm 的生產成本對比目前旗艦級晶片使用的 14nm 或 16nm 製程來說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據悉 28nm 晶片的光罩成本只要 600 萬美元左右,而 14、16nm 的成本大概需要3億美元左右。

舉個例子,苦於成本原因,聯發科也是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推出16nm工藝的P20。

目前由於市面上主流處理器基本還都在使用 14nm 和 16nm 製程,所以這也就意味著供應鏈的緊張,小米作為晶片生產領域的新入局者,很難搶到大量的產能,那麼對於自己縮短供貨時間,壓低成本來說就毫無益處,所以選擇28nm製程晶片無論從成本、產能、良率上,都能夠滿足小米在中低端機型上的使用需求。

雷軍曾經告訴記者,小米晶片一年至少要賣幾千萬時才能打平,賣100萬件,每一顆晶片的研發成本要1000元,賣1000萬件每一顆晶片成本要100元。

按照雷軍這個說法推測,搭載澎湃S1晶片的手機起碼要賣出1000萬台,小米自研手機晶片才會有所作為、才有意義。

由於小米5c很難達到1000萬台的銷量,所以小米5c絕對不會是唯一一款搭載澎湃S1處理器的手機。

總而言之,由於小米底子薄,更是第一次做手機處理器,不可能一下子像華為那樣高舉高打,只能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此時28nm工藝無疑是最為合適的,也是權衡成本和產品線的選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星/台積電10nm產能緊張:小米6遭殃

【手機中國 新聞】在2017年,10nm工藝製程將成為晶片中最主要的技術。聯發科Helio X30和高通驍龍835處理器以及傳聞中的麒麟970晶片都將使用10nm工藝,而這些晶片不出意外會在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