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片公司排名:華為未進前十,三星第二,榜首年收入超4500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半導體行業是信息產業的基礎,作為晶片、存儲器等應用在計算機、通信、工業等各個領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必須承認的是,儘管中國企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但距離頭部企業還是有明顯的差距。

根據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全球半導體廠商銷售額排行榜中,基本都是美、韓企業。

不過市場整體形勢低迷,總銷售額同比下滑11.9%至4183億美元。

尤其是存儲晶片,銷售額同比銳減31.5%。

排名也發生了明顯變化。

由於主力產品存儲晶片的行情下滑,此前連續兩年位居榜首的三星電子退居第二,銷售額為522億美元,同比暴跌29.1%。

當然這家科技巨頭仍然握有全球四成的存儲晶片市場份額,存儲晶片占到其半導體業務的八成以上。

而在面向伺服器的CPU(中央處理器)需求復甦等背景下,該領域市場份額超過九成的英特爾(Intel)重回第一,銷售收入為657.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30億元)。

雖然也下跌了0.9%,但遠遠好於大環境。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時間超過50年的英特爾,是世界上最大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產品包括微處理器、晶片組、板卡、系統及軟體等。

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超過10萬名員工。

現如今提起矽谷,人人耳熟能詳,事實上這個詞正是由英特爾催生的。

上世紀60年代,無數人投身以「矽」為新材料的半導體行業,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便是其中的代表。

起初,他們希望以其名字組合「Moore Noyce」註冊名稱,但是又覺得不夠「優雅」。

於是便花了15000美元買來「Intel」這個名字,含義是Integrated Electronics(集成電子)兩個單詞的縮寫。

最開始的時候,英特爾並不是依靠處理器來起家,而是通過內存晶片打開市場,成立第二年就獲得了盈利。

不過巨大的成功很快就引來眾多競爭者,當年的半導體晶片都很簡單,產品發布沒多久就遭到其他廠商的複製。

日本公司的出現,更是將內存晶片的價格拉至新低。

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逼得英特爾要另尋出路。

80年代,他們果斷停掉傳統的內存業務,從此專心做處理器。

在安迪·格魯夫的帶領下,公司銷售收入從20億美元增加到260億美元,發展成為全球晶片巨頭。

所推出的386和奔騰處理器Pentium,為PC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在PC時代英特爾是王者,不過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卻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遠遠落後於高通和德州儀器。

去年四月,隨著高通和蘋果公司和解,他們也及時宣布退出5G智慧型手機數據機業務。

此番「解脫」,也能讓公司能專注在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上。

至於表現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

榜單第三至第八名為SK海力士、美光、博通、高通、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全球第二大內存晶片廠商SK海力士,同比下滑了38%。

KIOXIA(東芝存儲)是前十名唯一正增長的,雖然幅度只有3.1%,但足以讓它從第十二躍升至第九。

差一點被高通收購的恩智浦繼續排名第十,兩家如果成功合併可以排在第四位,而且和SK海力士只有咫尺之遙。

遺憾的是,海思半導體並未進入前十名。

近幾年這家華為旗下的晶片公司,已經成功研發出麒麟、巴龍、鴻鵠、凌霄及鯤鵬等一系列晶片。

有數據顯示,華為去年三季度交付的智慧型手機中有74.6%使用麒麟晶片,並大幅減少高通所占的比例。

據外媒報導稱,海思半導體已開始向除了華為之外的其他企業供應晶片,並且對其業務進行擴張,進入全螢幕智能終端、智能家居中心、汽車電子、機器人等新領域。

考慮到中國提出2020年晶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70%,這無疑給華為等國產晶片廠商,一個巨大的發展機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禁用華為 最疼的應該是美日自己

近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華為HUAWEI作為中國最大通信設備企業,在通信基站領域的市場份額居全球首位,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排名第二。僅半導體一項,華為的全年採購額就超過了1.5萬億日元(約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