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孟晚舟未能獲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竺晶瑩 編輯:周超臣來源:虎嗅APP(ID:huxiu_com)

加拿大當地時間5月27日上午(北京時間28日凌晨2點),英屬哥倫比亞高等法院公布了孟晚舟引渡案的首次判決結果,認定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Dual Criminality)標準,因此對於她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

孟晚舟當天出庭並聽取法庭所做的判決,她將留在加拿大參加後續的相關聽證,並等待新的審判結果。

加拿大法院駁回孟晚舟的申請,並稱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Dual Criminality)標準,截圖:英屬哥倫比亞高等法院官網

這意味著,孟晚舟被引渡的風險進一步加大,後續的審判結果仍是未知數。

針對這一判決結果,華為隨後發表聲明稱,對這一判決「表示失望」:

我們對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的判決表示失望。

我們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我們也將繼續支持孟女士尋求公正判決和自由。


我們希望加拿大的司法體系最終能還孟女士清白。

孟女士的律師團隊將不懈努力,確保正義得到伸張。

自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警方應美國要求在溫哥華國際機場逮捕孟晚舟、美方隨後提出引渡要求以來,已經過去了近19個月。

對於期盼孟晚舟回家的她的父親任正非以及華為而言,這一結果顯然是不能接受的,但它也並不出人意料。

美國彭博社26日報導稱,這將是「 孟晚舟獲釋的第一次機會」。

她的律師認為,在加方官員批准開始引渡程序時,加拿大並沒有對伊朗進行制裁,這意味著孟晚舟的被捕不符合「雙重犯罪」的法律標準。

如果加拿大法官裁定該案的「雙重犯罪」不成立,孟晚舟將獲釋。

如果法官認為孟的「雙重犯罪」成立,將觸發新一輪法律程序,而上訴可能會使這一過程延長數年。

加拿大《環球郵報》26日則分析稱,孟晚舟案的判決將影響中加關係的走向。

孟晚舟案的時間線

根據路透社對於此案的時間線概括,本文重新整理了該案件中的關鍵節點——

2018年8月22日,紐約法庭向孟晚舟簽發了拘捕令,要求她在美國出庭受審。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溫哥華被加拿大警方拘捕,該消息直到12月5日才被公布,同時中國駐加拿大使館要求釋放孟晚舟。

7日,法院訴訟表示,美方簽發拘捕令是因為孟晚舟掩蓋了華為子公司與伊朗有業務往來的事實,違反了美國對於伊朗的經濟制裁。

8日,中方威脅加拿大若不釋放孟晚舟,則後果自負。

11日,孟晚舟在英屬哥倫比亞法院被保釋。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如果這涉及美國國家利益,他將介入該案件。

2019年1月22日,美國司法部宣布,將正式引渡孟晚舟到美國。

3月1日,加拿大批准了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的要求。

2019年3月3日,華為起訴加拿大政府對於孟晚舟的拘捕。

3月6日,中國禁運大部分加拿大出產的油菜。

6月25日,中國禁運所有加拿大出產的豬肉。

2019年7月15日,加拿大延期關於是否允許華為在加拿大建立5G網絡的討論,至今未有結果。

2020年1月20日,孟晚舟的引渡聽證會辯論焦點為「雙重犯罪」 ——根據加拿大《引渡法》和美加引渡協議,引渡人涉嫌的罪行需兩國都認定為犯罪行為,才符合引渡條件。

孟晚舟的辯護團隊主張,加拿大沒有對伊朗實施制裁,美國控告孟晚舟的罪名在加拿大並不構成犯罪,因而不符合引渡的「雙重犯罪」原則。

美國則指控,孟晚舟涉嫌金融欺詐,華為透過香港子公司Skycom與伊朗有業務往來,這在美國和加拿大都是違法行為。

中美科技戰的縮影

孟晚舟引渡案引發了全球對於華為這家科技公司的關注。

華為成了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最著名的「籌碼」,亦成了中美科技戰的支點。

博弈之間,美國對於華為的制裁隨著中美科技戰的深入而逐步升級。

2019年5月16號,華為首次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US Entity List)。

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量,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及其70個附屬公司增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美國企業必須要經過美國政府批准才可以和華為交易。

在實體清單的影響下,據路透社消息,2019年5月20日,谷歌已停止與華為合作,這意味著華為失去了對安卓作業系統的部分使用權限,華為無法使用任何谷歌服務如Gmail, Google Play, Youtube等。

這對於習慣使用谷歌軟體的海外用戶來說,華為手機的吸引力無疑會大打折扣。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於2020年5月15日宣布修改其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produced Direct Product Rule),更具戰略性地針對華為,遏制其獲取半導體產品、技術和相關軟體。

然而同時,美國商務部宣布延長華為臨時通用許可證(Temporary General License)的期限,允許美國供應商在90天內與華為的特定交易,留有餘地。

升級的管制意味著,只要是華為設計的晶片,使用了美國商業控制清單上的軟體和技術,或者是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直接產品,在交付前都必須要得到美國的許可證。

5月18 日,據日經新聞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在美國商務部公布最新禁令之後,台積電已經停止接受來自華為的新訂單,已有訂單可以繼續生產,在 9 月份前交付完畢。

不過,台積電否認技術受到美國限制而無法代工華為16nm晶片,但同時也已做好隨時面對出口管制有所變動的準備。

華為的反制措施

台積電是否會向華為斷供晶片,依舊撲朔迷離。

虎嗅《台積電真的放棄華為了嗎?》分析表示,中芯國際的技術尚且無法為華為的中高端機提供晶片,而尋求海外供應商也可能碰壁,因為對於華為海外的供應商和合作夥伴來說,禁令所帶來的損失有機會彌補回來,但華為卻難以承受晶片斷供的損失。

不過,華為的2019年財報略顯樂觀。

2020年3月31日,華為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2019年華為營收8588億,同比增長19.1%;凈利潤627億,同比增長5.6%;研發費用1317億,占營收的比例提高到15.3%;最近四年(2016年~2019年),研發費用累計達4589億,占同期總營收的14.8%。

根據虎嗅《華為之變》一文的分析,在外部嚴苛的環境下,華為的營收增長主要來自於消費者業務。

過往十年,華為消費者業務營收從2010年的309億到2019年的4673億,累計增長14倍。

雖然華為的全球布局從未停止,但中國始終是華為的主要市場,而且近三年(2017年~2019年)收入及占營收的份額從51%穩步提高至59%。

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一周年之際,華為今年的分析師大會於 5 月18日至 20 日舉行,焦點為如何應對美國壓力。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答記者問時表示,美國把華為放到實體清單以後,對公司業務有很大影響,華為去年的營收與商業計劃相差 120 億美金。

並且2019年每個季度的增長,也在不斷下滑。

華為獲取的每一個合同,與以往相比有更大困難。

但他進一步表示,在獲得技術上受到極大限制的情況下,華為加大了研發投入,用於所謂的飛機「補洞」,包括重新設計超過 6000 萬行的代碼、開發了 1000 多塊新的單板、對新的供應物料進行選擇。

在5G大趨勢下,華為認為製造商、運營商,消費者若能夠在統一的標準,就可獲得利益,因此將繼續推動全球統一標準的實現。

放在中美科技戰的大背景下,孟晚舟案並非中美科技戰的關鍵,但她對華為和任正非而言,毫無疑問是重要的。

為了讓華為活下去——或許也包括希望女兒早日回國——去年,任正非接受中外媒體採訪不下百次,在此之前,行事低調的任正非鮮少接受採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5月26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加拿大記者提問時說:「中國政府維護中國公民正當合法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加方應當切實糾正錯誤,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並確保她平安回到中國,以免中加關係持續受到損害。

他說:「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

美加兩國濫用其雙邊引渡條約,對中國公民任意採取強制措施,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這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

對孟晚舟而言,還有硬仗要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543天,「未能獲釋」!孟晚舟全程微笑面對

任正非曾經在訪談中表示,孟晚舟是在受苦,但也會因此變得更強大,「她應該為自己經歷這樣的苦難而感到自豪,苦難的經歷對她的成長是有好處的」。整理 | 應 琛543天,孟晚舟案終於迎來了結果——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