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內置國產CPU是不少國人的夢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目前inter 在cpu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同時我們知道集成電路是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的核心領域,而CPU(中央處理器)則是集成電路中的核心元器件。

目前國家對信息安全有著迫切的形勢要求,如果沒有CPU的國產化與自主化,國家安全將無從談起。

那麼中國芯目前究竟發展如何?

國產的華為能造出性能不錯的海思處理器,為什麼我們就沒能造出性能不錯的可用於普通電腦的CPU呢?國貨當自強,國產CPU的發展之路。

一說起國產CPU,大家自然會想到「龍芯」。

除「龍芯」外,國產「飛騰」「申威」系列處理器等也是國產CPU的代表,但國家和民眾對於國產CPU應用的期望遠不止於幾台「超算」那麼簡單。

目前,國產CPU給大家的感覺也似乎只是在某些「特定」領域得到了應用,而市場上主流的各類伺服器、台式機、筆記本、交換機等量大面廣的產品,大家還是很少看到國產CPU在上述領域有真正成熟的商業化應用。

缺少自主可控的「芯」,一切信息化設備就都是無本之末,就會永遠在信息產業上受制於人。

國產處理器代表龍芯之痛:沒人肯用。

提起國產晶片,總給人一種老舊而遙遠的感覺。

在我國的晶片市場中,國產晶片漸漸失寵,而國外晶片如英特爾等反而很受歡迎。

在如狼似虎的商業環境中,龍芯等國產晶片企業依靠慣了政府,導致其失去了進取的銳氣,逐漸形成頹勢。

與當年的豪情萬丈相比,如今的國產晶片企業似乎更安於眼前的狀態,頗有獨善其身之意味,這顯然與全球晶片行業風起雲湧的形勢大相逕庭。

曾經在一片叫好聲和接踵而來的榮譽中,人們都忽略了其實中國的核心軟硬體產品與國外仍存在幾個英特爾的距離。

但核心問題仍然只有一個——龍芯的處理器落後英特爾處理器幾代,性能根本沒有競爭力,而批量太少,價格又低不了,更糟的是,整個社會的PC基礎都是建立在Windows基礎之上的,龍芯的產品無法兼容,MIPS指令集,並不支持Flash、Adobe等軟體,由此給龍芯電腦帶來的問題是,無法觀看視頻。

而對於國產CPU廠商而言,要想取得突破,仍然需要牢牢把握核心技術,不能急功近利,在核心技術方面不能抱任何幻想,否則發展會失去動力。

未來兩年國產CPU能否抓住機遇在市場上真正實現跨越發展,還讓我們拭目以待。

為什麼我國自主研發CPU的道路那麼艱難?表面的原因:投入不夠。

深層的原因:發展的思路不對。

該由市場解決的事情應該交給市場。

高技術研發也一樣。

CPU這個成熟產業早已經集中在幾個寡頭手裡。

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特點決定了在一個成熟的領域後進追趕先進是十分困難、往往事倍功半的。

機會在於技術轉型期。

一款成功的CPU意味著一個成熟的EDA工具、IC、基礎軟體(編譯器、作業系統等)的產業鏈,世界上能做到的,一隻手都數的過來。

最近幾年華為海思在手機CPU晶片上的表現就十分亮眼。

他們抓住了移動計算大發展的機遇。

產業布局來看,華為確實做得不錯,個人也希望麒麟能挑起國產CPU(手機晶片+PC晶片)興盛的大梁。

第一手科技爆料,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window,精彩繼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興微電子能否成為第二個華為海思?

「中興微電子的背景和華為海思很相似,也差不多同一時間起步,但近幾年海思的發展明顯領先於中興微電子。我想這也是中興微電子為什麼要引入大基金投資的原因。」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產業研究所所長霍雨濤在接受《...

十二五成果匯報,國產作業系統重任在肩

近日、「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落下帷幕,一系列「十二五」以來的科技創新重大成果登台亮相,其中包括國產CPU、核心晶片和作業系統在內的大量「核高基」成果。 所謂「核高基」,是對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