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專利費「割韭菜」大幕將啟 專利授權將進入「搶地盤」階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到5G,不得不提5G專利費。

繼高通、愛立信後,諾基亞也於近日在一份聲明中宣布,預計未來將向智慧型手機廠商收取每台設備3歐元(約合3.48美元)的5G-NR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用。

而在5G專利上我們能看到國產力量的崛起。

在5G新空口協議上,全球累計聲明標準專利總數高達5124項,其中,華為以1481項聲明專利排名第一,愛立信以1134項聲明專利排名第二、三星以1038項標聲明專利排名第三,體現了華為在網絡空口協議上的優勢。

這可以說是長期自主研發和投入的一種回報,也是對技術努力的一種認可。

5G專利費收割戰開啟

在5G商用步伐越發接近之時,幾大通信巨頭已經開始對「專利費」明碼標價。

諾基亞此番表示已經建立了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標準必要專利(SEPs)組合,並將這些技術授權給終端廠商使用。

而在此前,高通、愛立信都公布了其5G專利收費標準。

根據高通此前公布5G專利費收取標準,使用高通的核心專利,且只支持5G手機,將會按照終端價格2.275%收取專利費,若支持3G、4G、5G手機,將會收取3.25%專利費用;使用高通核心專利加非核心專利,只支持5G的手機,將會收取4%專利費用,若要支持3G、4G、5G手機,將會收取5%專利費用。

愛立信也提出專利許可費標準,價格介於諾基亞與高通中間,即對高端手持設備最高收取每部 5 美元專利費,對低端手持設備設立最低每部 2.5 美元授權專利費用。

值得關注的是,在愛立信所公布的5G專利方案中,設定了固定的專利許可費,這不同於以往以整機售價為基礎的許可費率模式。

另外,愛立信公布的專利許可費僅覆蓋5G技術的標準必要專利,不包括應用型專利,而對於2G、3G、4G技術的專利許可費,愛立信會繼續按照原有模式收取。

也就是說愛立信的5G專利許可費應該會疊加到此前的費用上,對終端企業來說肯定會增加其成本。

而作為國產中堅力量,華為尚未公布其專利收費標準。

但此前,華為曾宣布,未來將在專利許可活動中嚴格遵守FRAND,即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不敲詐產業和社會,並倡導其他致力於推動5G技術實施的權利人使專利累計費率比4G更低、更透明。

有業內人士猜測,華為的專利費定價將不會高於高通,應該在行業普遍能夠接受的範圍。

專利戰訴訟爭議不斷

專利費一直是高通的重要收入來源。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在2015年—2017年間,高通專利收入占全年營收的30%、32%和29%。

而今年7月30日,高通公開在中國的蜂窩通信技術標準必要專利清單,包括2240項專利和專利申請,其中授權專利1600項,1000項屬於專利家族,都是高通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標準必要專利。

有專業人士指出,這份標準必要專利清單中的專利並不都是高通自己申請的,有一部分是高通從其他公司購買的。

據悉,高通從華為、諾基亞、索尼、三星都購買了大量的專利,並將這些買來的專利加入自己的專利許可的組合中。

正因為專利費用的昂貴,因此專利收費標準始終牽動著通信企業的神經。

目前來看,專利收費最高的高通,一直在專利收費模式上飽受爭議,這也導致終端企業與高通之間的專利糾紛不斷。

在3G時代和4G時代,終端企業需向高通需要繳納整機5%左右的專利費。

雖然5G未至,但是從三大通信巨頭已經釋放專利收費標準來看,目前高通專利收費標準依然強勢,而昔日巨頭諾基亞與愛立信已經有所降低,而在華為收費謎底揭開之後,5G專利收費格局將落定。

華為收取5G專利費是好事,畢竟目前已經有本土企業可以收取專利費了,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也預示著我們在通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未來是科研爭霸的時代,每家手機廠商都要研發自己的技術,這樣才能夠立足行業,並且取得很大的成功。

做強自己創新才是根本

任何的技術的研發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出於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收取專利費是國際公認的標準,這一點無可厚非。

而且移動通信的快速發展,我們看到技術的疊代也變得越來越快,從2G時代到即將來臨的5G時代,技術的變遷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的。

尤其是5G面臨著更豐富的應用場景,以及對於AI、物聯網、車聯網的發展都是舉足輕重的,這樣來看,5G承載的應用基礎將更加豐富和多元,這也是超越了我們之前狹隘的終端電子產品的應用認知。

當然,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尊重智慧財產權,畢竟沒有技術研發的投入和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們也不可能使用到更快速的行動網路,也難以搭建更多的應用場景機會。

從2G到4G,其實我們已經經歷了通信產業革命的黃金時代,進入到5G時代,面臨著更加高速和完善的運行基礎,對於整個產業和社會的發展無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眾所周知,每年我國產手機的銷量出貨量都在好幾億台,這其實就是一筆龐大的支出,但是我們使用了人家的核心技術,就需要為專利買單,只有我們自己的技術、標準真正可以成為一種通用的模式之後,我們的技術轉換才能成為專利的一種收益,而這需要長期的技術創新和突破,我們的企業在更多的時候注重的是市場營銷和出貨量,而恰恰忽視了在技術上的積澱,尤其是創新性技術能力方面還一直存在著短板,如果不能解決好這一點,那麼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產巨頭華為的脫穎而出,其實恰恰是對智慧財產權的一種積累和技術研發的長期投入。

總而言之,移動通信是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5G之戰不僅僅是一場企業的巔峰對決,更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國家利益的博弈,希望在後面的路,中國、中國企業能夠走得更快、更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5G專利費收費標準公布 哪家最良心?

5G國際標準已於6月份敲定,5G技術公司的專利定價也將影響未來5G手機的售價。華為、高通、愛立信三家作為是目前5G網絡專利主要持有人,要本著「公平、合理以及非歧視」(FRAND)的原則,儘量讓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