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芯內核是「偽國產」,那麼華為麒麟和小米松果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周,我接受《環球資訊廣播》採訪,就當前備受質疑的「國產瀏覽器紅芯融資2.5億元 谷歌內核遭曝光」一事,談了我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的主要觀點有三: ①瀏覽器沒有自主核心技術不丟人,但紅芯讓人反感的地方在於,明明使用谷歌Chrome內核卻打著國產自主研發核心的幌子,欺騙客戶和投資人,行圈錢之實。

②中國為什麼沒有自己的瀏覽器內核? 這個並不是因為中國人笨,而是因為「投入和產出比不划算」。

谷歌和微軟等企業,先後投入幾千工程師人力、幾十億美元的資金來研發瀏覽器,而整個中國的瀏覽器市場規模撐死小几十億美元。

與此同時,谷歌的Chrome內核開源給了全行業,你說我們的企業會研發自主內核瀏覽器嗎?

③當前,國內包括UC瀏覽器、QQ瀏覽器、360瀏覽器、搜狗瀏覽器等在內的主流瀏覽器,用的都是谷歌Chrome內核。

但各家都做了大量的創新,實現了頗為可觀的商業盈利。

在談了這個話題之後,有人和我說「瀏覽器畢竟是網際網路產業的細枝末節,真正干係最大的CPU晶片,那我們中國現在有完全自主研發的嗎?華為海思麒麟和小米松果難道不是完全國產嗎」?

其實網上有很多文章對此做過解讀,但大多過於專業,普通讀者有一定的閱讀門檻。

今天我儘可能用最通俗的語言,和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科普一個基礎知識: 華為海思麒麟和小米松果,甚至蘋果手機、三星手機的CPU晶片,所採用的幾乎都是ARM(英國公司,後被軟銀收購)架構,絕對無法稱之為100%自主研發。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還是來做個比喻:做CPU其實和我們村裡蓋房子類似,首先需要打一個地基,然後找設計圖紙來施工,房子蓋後了通了水電裝修就可以入住。

而ARM就是打地基的工人,同時這個工人心靈手巧自己還設計了圖紙。

蘋果和高通的CPU採用ARM的地基後,看不上這個工人做的圖紙認為它太千篇一律了,就自己重新做了圖紙,然後施工開干。

而中國的華為和小米,採用ARM的地基後,感覺自己設計圖紙也太費力太費錢,而且人家已有的圖紙直接上手就可以用(也就是俗稱的公版架構)。

於是華為和小米,乃至另外一家中國企業聯發科,地基和圖紙同時採用,然後自己施工建設。

華為海思麒麟和小米松果晶片紛紛應用在手機上後,吃瓜群眾紛紛拍手叫好,還出來一批標題黨文章,盛讚中國獨立研發的CPU面市。

這裡或許有人會提出一個疑問「如此的話,全世界所有移動設備廠商的命脈不捏在ARM手裡嗎?萬一ARM坐地起價,怎麼辦」?

這就是ARM的聰明之處,ARM到了今天還自稱「小公司」,秉承中國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只收取極小一部分授權費用,讓所有想自主研發架構的廠商都算清楚一個帳「咱們自主研發架構算下來的綜合成本,要比使用ARM的高昂很多」。

所以到了今天全球每年使用ARM架構的晶片可能達到100億顆,但ARM公司的收入水平也只是高通、三星、蘋果甚至華為、小米的零頭,完全對產業沒有威脅啊!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

這幾年在ARM之外,高通付出巨大代價後也終於研發出來了自己的架構。

這意味著,高通這位美國工匠,終於扛起了美國民族科技的大旗,一顆紅星熱血澎湃,實現了從打地基到做成品CPU的閉環,美國可以自豪的宣布,美國人100%的可以做出自己的CPU了。

然而,就這幾年的表現來看,高通獨立研發架構的晶片性價比,不見得比採用ARM架構的晶片性價比更高。

我們再說回中國。

上月,華為發布了麒麟710晶片,引發極大的關注,有媒體做了《給力!真正的國產晶片麒麟710來了!專為華為而出哦!》的報導。

然而從7月18日的發布會情況來看,這款晶片也不能稱之為完全的國產晶片,華為麒麟710的CPU構架為4×A73+4×A53,大小核心主頻分別為2.2GHz和1.7GHz,也就是俗稱的big.LITTLE雙重混合架構,也是ARM公司推出的。

所以,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啊!

寫在最後:晶片是否好用,和其是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沒有多大關係。

對於我們的消費者來說,管你用的誰家的晶片架構,誰的手機性價比高就買誰的。

但對於中國國家戰略來說,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搞定這種卡脖子的科技難關,從CPU到作業系統等核心技術,必須擁有100%的自主研發能力,否則我們科技發展體量越大,越是未來人家和咱們講條件的砝碼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米松果V970與華為麒麟970爭鋒?

小米將在本月28日發布其第一款手機晶片V670,這只是一款定位中低端市場的手機處理器,其挑戰高端市場的V970才是更值得關注的晶片,據說將在下半年發布,這將與華為海思的麒麟970正面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