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施壓,台積電取消華為訂單,「中國芯」在哪?華為路在何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的崛起,是不可忽視的事實。

當我們為自己的崛起而內心興奮時,有些國家卻為中國的崛起而擔憂。

即使是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也心生怨恨。

當然,害怕超越說的有點大,但是影響其世界的霸權地位倒應該是他們擔心的。

而華為,作為一家走向了世界的代表著高端技術的中國企業,也無疑被捲入到了中美的競爭漩渦中。

在艱難中前行,在堅強中挺立,在不屈中頑強前行。

由於美國的制裁,華為面臨最大的困境

2018年,中美貿易戰打響,科技戰成為競爭的必然。

2018年12月,加拿大應美國要求逮捕了華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

雖然這是對華為的打壓,但實際上是中美之間的博弈。

此案至今仍未結案,不久前的庭審仍給孟晚舟帶來了負面的結果。

博弈將繼續。

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華為和70家子公司將被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

美國企業在與華為進行貿易之前,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批准。

一年後,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再次升級,要求使用美國晶片技術和設備的外國公司在向華為及其附屬公司供應晶片之前,必須獲得美國的許可。

美國利用各種優勢,逐步將華為推向「絕境」。

華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20年6月12日,台積電發布官方公告:華為晶片訂單被完全取消,無法再投入使用。

一步步的擠壓,一步步的打壓,讓華為正面臨著狂風暴雨,而且也是黎明前的至黑時刻。

華為,你能挺下去嗎?

為什麼台積電最終迎合了美國的要求?

資料顯示,台積電是台灣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

目前,台積電主要是由歐美財團控股的企業。

花旗集團託管的TSMC存托憑證的特殊帳戶已成為台積證券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78%,國家開發基金管理基金行政院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38%。

過去一年,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市場份額高達52%,甚至壓垮了三星、英特爾等主要競爭對手。

很多網友也紛紛表示:「原本以為台積電會儘可能的為華為生產更多的晶片,但如今看來,這一幻想還是最終破滅了。

目前台積電已經將這些訂單產能開發給了其他客戶,據悉,目前,蘋果、高通和聯發科都已緊急向台積電追加大量訂單,試圖搶占華為5g晶片的更多市場份額。

台積電董事長曾多次表示:「台積電並不希望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但如果受到不可控制因素影響,台積電也有能力彌補華為的晶片訂單缺口,對台積電的整體運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這或許是台積電敢於和華為叫板的根本原因吧。

「中國芯」在哪?

長期以來,華為的晶片基本上都是由台積電代工生產,台積電使用的設備基本上都是從美國進口的。

可以一眼看出,美國最新的禁令是迫使台積電切斷對中國的供應。

目前,華為手機在全球市場上排名數一數二,銷量可以與蘋果手機競爭。

由於所謂「同行是冤家」,在華為晶片禁令出台後,蘋果很可能搶占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

華為並非等死。

除了加緊囤積外,它還在尋找另一條出路。

更換國產產品勢在必行。

華為與中芯國際的合作也給外界帶來了希望。

今年4月,華為首款「純國產」麒麟710A晶片問世,代工企業是中芯國際。

在這個關鍵時刻,華為能夠成功發布國產晶片,這無疑給了國內所有手機廠商一劑強心針。

目前,我們正全力支持這一晶片的開發。

然而,晶片的研發並非一蹴而就。

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砸錢,還有更多的技術,這就是問題所在!

所以,雖然中國芯一直在努力,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華為的路在何方?

面對來自美國的壓力,華為一方面加緊囤積晶片浪潮;另一方面,國內晶片製造等企業也應加大力度,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令人欣慰的是,即使在美國如此嚴峻的壓力下,華為今年一季度依然實現盈利,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

作為中國企業,面對當前的困境,其實並不是孤立的,華為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受到了國家的支持,如果美國真正實現了實質性的地步,國家也會從相應的角度實施反制。

同時,任何情況都是危機,是「危」也是「機」。

如果沒有短痛,就必將長期受制於人。

這也是華為面臨的情況,更是中國面臨的情況,每一次的危機,都會給中國帶來更大的崛起的動力。

我相信,今天的艱難,必會為下一步的崛起蓄勢。

華為是好樣的,中國更是不可戰勝,我相信,只要我們全國人民能團結一心,擺脫所謂的虛榮心,支持華為的發展,支持國家的發展,我們一定會以一個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朋友們,同胞們,我們難道不能站出來支持嗎?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渺小,但是全國14億人的力量將是無可不摧的,不是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通被迫降價,國產晶片崛起的前兆

今年的1月16日,全球晶片代工巨頭台積電發布了2019年Q4的財報,披露其工藝晶片的出貨量占比,其中,台積電的7nm占比為35%,超三分之一。不過,遺憾的是,台積電及各大晶片代工廠商的主要收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