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施壓!台積電撤銷華為訂單,「中國芯」何時崛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全球疫情尚未結束,晶片戰役再度打響。

在美國又一次的無恥打壓下,台積電或將中斷與華為合作。

今後,華為該如何實現晶片國產替代?台積電又該在大國摩擦中如何自處?

值此多事之秋,晶片之戰硝煙再起。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突然發布對華為的出口管制新規,全面限制華為使用美國EDA軟體設計晶片,限制使用美國技術的代工廠給華為製造晶片

為避免給相關企業帶來衝擊,美國商務部給出120天緩衝期,也就是說該禁令在今年9月份生效。

這意味著,留給華為的採購時間真的不多了。



美國幾乎秀出了節操的下限,除了針對華為本身赤裸裸的打壓,還將晶片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拉下水,打壓力度不斷加碼,用心險惡可見一斑。

長期以來,華為的晶片基本都是委託台積電代工生產,而台積電使用的設備基本都是美國進口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美國最新禁令就是逼迫台積電中斷向華為供貨。

目前,華為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對其總營收的貢獻比例達14%,中斷合作對雙方影響都不小,所以雙方都在想辦法把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在這100多天的緩衝期內,華為正在向台積電追加訂單,台積電也在盡心盡力配合華為,甚至努力協調高通、英偉達等客戶的訂單給華為,優先給華為生產晶片

但令人意外的是,就在5月15日當天,台積電公告稱,有意前往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5nm晶圓半導體工廠,預計2021年開工,2024年投產,月產量為20000片。

2021年至2029年間,台積電對美國工廠的總投資額為120億美元,能為當地創造1600多個直接高科技專業崗位,以及數千個間接工作崗位。

值得一提的是,台積電目前能夠量產的最先進技術就是5nm,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技術,台積電去美國建立5nm晶圓代工廠,相當於把自己的「核心科技」帶到美國

一方面是台積電中斷與華為合作,另一方面是台積電去美國建代工廠,兩條消息疊加在一起,引發外界無數猜測。

真相到底是什麼?

台積電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占據了半壁江山,倘若台積電有什麼風吹草動,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也將受到牽連。

與此同時,台積電還是一家土生土長的台灣企業,在幾代科技人才的共同努力下,台積電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領頭羊,這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驕傲。

台積電能成長為今天的半導體巨頭,必然有其過人之處,總結下來大概有兩點:一是善於抓住歷史機遇迎難而上;二是創始人張忠謀高超的人脈手段。

台積電出現之前,晶片製造集中於歐美大廠,當時的IBM、摩托羅拉、英特爾等都是晶片製造大廠,各家自行設計、製造、封裝,採取了晶片生產一條龍服務。

但這種生產方式缺陷明顯,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還需要各家具備整個晶片產業鏈上的技術、設備、人才等,造出來的晶片質量也是良莠不齊。

在此背景下,台積電首創代工模式,為各家節省了大筆開支,讓其可以專注於晶片設計,而代工生產出來的晶片有了統一的質量標準,後端生產製造企業也可以放心使用。

台積電的崛起還有一個重要的歷史背景,當時領先世界的日本半導體產業遭遇美國無情打壓,在日本半導體土崩瓦解之際,台積電抓住機遇迎難而上,逐漸在業內嶄露頭角。

為扶持台積電發展壯大,台灣當局也給予了諸多支持,不僅拿出力度超前的稅收優惠,導致台積電稅後利潤竟然高於稅前利潤,還喊出口號「停誰的電都不會停台積電的電」。

台積電走到今天,也離不開靈魂人物張忠謀的運籌帷幄。

據說台積電的起飛開始於接下英特爾的晶片代工,而這張訂單就是靠張忠謀的人脈拿下來的

2019年,全球最大的光刻機生產商荷蘭阿斯麥向台積電提供了18台最先進的7nm極紫光刻機EUV,而阿斯麥全年僅生產了30台EUV,台機電一家就吞下近三分之二。

2019年,台積電實現營收3106億台幣,同比增長42.02%;歸母凈利潤1170億台幣,同比增長90.55%

其中,絕大多數業績來自16nm以下的晶片,7nm晶片更是供不應求。

如此強勁的增長勢頭,讓台積電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加工廠。

毫不誇張地說,我們使用的手機中,每兩個晶片其中之一就出自台積電之手

真正讓台積電上升到大國摩擦的核心問題,其實並不是其超高的市場占有率,而是其最先進的生產工藝,目前全球有且僅有台積電一家可以生產7nm以下的晶片

台積電的大客戶名單上,蘋果公司排第一,華為排第二,無論是未來的蘋果iPhone12或華為Mate 40,所用晶片全部由台積電代工。

令人焦慮的是,在台積電的大股東名單中,排在最前面的是(ADR)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20.54%。

綜合來看,台積電外資占高達80%以上

正所謂「財大氣粗」,外界質疑外資或對台積電內部運營施壓,致其做出某些違背意願的決定。

對此,台積電解釋稱,外資都是金融產業投資股份,在二級市場自由交易,流動性較強,只有分紅權沒有經營權。

同時,台積電也在屢次向外傳遞的信息中表示,台積電是一家企業,遵循的是商業邏輯。

即便是被裹挾進地緣鬥爭中,也是身不由己。

回到現實中,台積電在美建廠或是迫不得已的權宜之計

此前,美國曾多次邀約台積電赴美建廠,但台積電始終不為所動,如今突然宣布建廠,或是迫於美方施壓。

畢竟,台積電所採用的大部分生產設備,都是從美國進口的,倘若美國禁止本國企業向台積電供貨,對台積電無異於釜底抽薪。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台積電失去了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即便是有最先進的設計思路,也難以付諸實踐,技術疊代必將停滯,多年苦心經營也將付之東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台積電正在加緊研發3nm晶圓,而美國工廠的5nm晶圓要等到2024年才投入量產,台積電最先進的技術始終留在台灣

6月9日,在台積電股東大會上,除進行2019年度營運報告之外,主要聚焦華為禁令影響,以及赴美設廠兩大主題。

在被問及台積電是否可以填補華為遺留的訂單缺口時,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我們希望不會發生。

我也很難預測它將以多快的速度發生。

」言語之間頗顯無奈。

雖然禁令可能會讓台積電從華為等國內廠商處獲得的訂單金額驟減,蘋果高通、聯發科等客戶已經陸續向台積電追加第四季度7nm訂單蘋果下半年所需晶片幾乎被台積電壟斷。

有業內人士預測,在蘋果高通等公司的訂單增加之後,台積電全年美元營收較去年增長 15%-18%的目標可順利達成

這其實不難理解,目前華為手機在全球市場數一數二,銷量可以和蘋果手機一決高下。

正所謂「同行是冤家」,在華為遭遇晶片禁令後,蘋果很可能趁機搶占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

但華為並未坐以待斃,除了加緊囤貨,也在另謀出路。

國產替代勢在必行,華為與中芯國際之間的合作也讓外界看到了希望。

今年4月,華為首顆「純國產」麒麟710A晶片問世,代工企業正是中芯國際。

值此緊要關頭,華為能夠成功發布一款國產晶片,無疑給所有國內手機廠商打了一劑強心針。

令人欣慰的是,即便是在美國如此嚴厲的打壓之下,華為在今年一季度依然實現了盈利,向我們展現了「頑強的生命力」。

目前,我們正在舉國之力攻克國產晶片難題,上有千億規模的國家大基金保駕護航,中有任正非等優秀企業家奔走呼號,下有無數中國人的殷切期盼。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國產晶片任重而道遠。

但筆者相信,我們舉國之力支持晶片產業發展,必將推動國產晶片早日實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晶片江湖——

2018年全球晶圓代工行業進行了一場重新洗牌,對全球半導體的發展格局有何深遠影響?8月29日晚,中芯國際正式公布2019年中報。財報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中芯國際實現總營收100.36億元...

五大挑戰者出擊,台積電還能高枕無憂嗎?

版權聲明:本文由半導體行業觀察整理自網際網路,如您覺得不合適,請與我們聯繫,謝謝。今年十月,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談及Intel跨足晶圓代工領域,談及Intel此舉是把腳伸到池裡試水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