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在5G領域,跟華為比差了一個中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聯想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在華為崛起以前的很長時間,聯想可以說是中國唯一一個知名的全球電子品牌。

聯想在2006年收購IBM公司的 PC業務之後,成為中國電子信息工業百強領域首位。

之後2013年聯想的全球市場占率到更是達到了世界第一,在全球主要的7個PC市場,有5個聯想居於份額首位。

聯想在21世紀的頭15年里被認為是中國的民族品牌,被廣大中國消費者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內心希望它成為一家能夠代表中國的高技術企業,但是聯想讓大家失望透頂。

民眾對聯想的期待,是要聯想成為華為這樣的能在世界獨擋一面的高新技術企業,而不是一家一直民眾與政府輸血的拼裝企業。

現實往往是令人遺憾的,由於聯想長期不重視技術開發,在5G標準的投票中,聯想的話語權和地位,遠不能和高通、愛立信、三星、諾基亞、華為等巨頭公司們相比。

尤其是在通信技術領域實力僅次於華為的中興,在被美國禁令制裁下,企業前途未卜,中興的受損,使得中國在5G領域受損頗高,而很遺憾,聯想很明顯技術實力不能彌補中興受損空缺。

在此之前,我們要知道全球通信技術的主要巨頭公司:

通信設備四強: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

手握大量關鍵通信技術的公司:高通,三星,英特爾。

我們記住這七家巨頭公司,全球5G標準爭奪,他們的話語權最大。

在美國Reno會議上,在數據信道短碼形成了愛立信,諾基亞,三星,高通,英特爾,五家巨頭支持LDPC,和只有華為與中興支持Polar的不利局面,聯想本來應該成為一家能把關鍵公司投票扭轉為的高科技公司,可惜聯想儘管在此次會議上投票支持了Polar碼,卻並不具備這樣的影響力。

為什麼聯想在里斯本會議投票給LDPC會被千夫所指,原因還不是聯想自己「貿工技」戰略所積攢的不可為而不得不為。

聯想如果在LDPC編碼方面實力夠強,能夠和華為在Polar碼的實力平分秋色甚至更強,又或者說是聯想在LDPC領域碾壓全球,三星與高通都只能跟投的話。

我想聯想投LDPC就不會有人罵,搞不好還會有人反過來說華為為什麼不投LDPC碼。

聯想明明問題很大,卻固步自封

一個是內外價格差的問題,這個前文有詳細講述,價格相差20%(國內比國外貴)。

這個有人說是稅的原因,大家可以對比下華為、小米等品牌,在中國的售價都比在其他國家低很多。

消費者一直抱怨聯想電腦的價格歧視,但是卻感受不到聯想對此的反應。

一個是在5G投票上,聯想的投票總是那麼的搖擺不定。

里斯本的第86次會議上,所有的中國公司都投Polar,就聯想支持LDPC。

至於為什麼要在里斯本會議上支持LDPC陣營,聯想是這樣解釋的:「聯想和摩托羅拉出於自身技術和專利儲備考慮,支持三星牽頭的採用LDPC為eMBB數據信道的唯一編碼方案」

聯想在2014年1月,聯想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其中包括了聯想將獲得相關的專利組合和其他智慧財產權的授權許可證。

此外,聯想將獲得超過2,000項專利資產。

摩托羅拉在以前也是全球通信設備巨頭,因此手裡有不少LDPC編碼的專利,這也是聯想選擇支持LDPC陣營的重要原因。

當然了,在美國Reno舉行的第87次會議的第二次投票上,聯想終於想明白了,選擇投票支持Polar陣營。

聯想最終站隊成功了,放棄了自己利益更大的LDPC領域而選擇支持Polar碼,而且里斯本投票確實也對最終結果沒有影響,說聯想是賣國賊還不至於。

當然,如果聯想說了,我在里斯本會議就是只考慮純技術原因才給LDPC投票,不考慮其他因素,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為什麼又要在美國會議上改投Polar呢?

柳總自己在「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的公開信中說了

柳傳志

在第一輪(里斯本RAN1#86bis)投票的時候,聯想技術基於自身前期技術和專利儲備,選擇了LDPC技術方案,在第二輪(美國RenoRAN1#87)投票時,我們綜合考慮國家整體產業合作,創新與發展,堅決選擇了聯想之前沒有太多技術積累的Polar碼方案

所以按照聯想自己的說法,其在里斯本會議和在Reno會議上的投票原則是變化的,

第一輪投票的時候是考慮自身技術情況,第二輪投票是考慮國家整體布局。

中興和小米反應就很快在里斯本會議第一次投票的時候就站在了華為支持的Polar碼一邊,一早就考慮了國家整體布局。

今天批評聯想,不是說想讓聯想倒掉,更多的是希望聯想變得更好。

聯想並不是一家年輕的企業,成立於1984年,比華為,中興都要早,更不要說成立於1991年的格力電器,成立於2010年的小米之類了。

聯想當然也為中國培養了大批人才,渠道管理人才,供應鏈管理人才,國際化法律財務人才(就沒有多少技術人才)。

現在呢?

格力知道自己研發空調壓縮機,知道要好好搞研發,其自主研發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水冷離心式冷水機組(定頻)與百萬千瓦級核電風冷螺杆式冷水機組連續中標進入核電市場,現在又在大搞格力機器人和數控工具機。

格力百萬千瓦級核電水冷離心式冷水機組(定頻)
格力自主研發的核電風冷螺杆式冷水機組

華為與中興都有自己的集成電路設計研發,海思和中興微電子都是中國前三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

連2010年的小米科技都知道自己搞松果晶片,同時大量投資各種硬體企業。

海信集團也在搞自研光晶片和視頻晶片,美的也在併購庫卡機器人。

如果說,聯想所在的PC領域已經高度成熟,沒有必要自己去搞零部件,那聯想在伺服器,印表機這些中國做的還不太好的領域,聯想做的如何?一言以蔽之,也是不好。

同樣在PC領域的美國惠普,不僅在筆記本電腦領域非常出色,而且在印表機,包括伺服器在內的一大票IT產品都是世界一流水平,2018財年第一季度,惠普的凈利潤高達19億美元,遠遠超過聯想。

如果說,聯想沒有必要自己搞核心零部件研發,因為都可以從國際市場上買到,同行業其他品牌全都是這麼做的。

惠普,戴爾可以不搞,因為核心的集成電路晶片大多就是來自美國的廠家;

台灣的華碩,宏基也可以不搞,因為筆記本電腦裡面大量的主要部件包括部分晶片都是來自台灣廠家;

但是不一樣,筆記本和台式機電腦裡面的內存,顯卡,主板,CPU,各種晶片,中國大陸的市場占有率小得可憐,聯想在這個位置,需要擔負起「民族企業」促進國產化的責任。

韓國的三星就是典型,在韓國的產業鏈不如台灣與美國的時候,三星作為韓國的「民族企業」,義無反顧的擔負起了職責。

螢幕、內存、移動處理器、乃至電子元件、半導體生產設備等都在自己做。

聯想作為一家每年銷售額400多億美元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然而給人的感覺卻是,缺乏成為高科技企業的決心,也缺乏扶持國產供應鏈的興趣,被網友廣泛認為是一家「組裝廠」。

聯想高級副總裁黃瑩5月16日在央視節目中說:

「從整體行業生態來看,全球5G標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歐三方企業陣營的競爭和角逐,目前三方力量處於大致平衡狀態。

如果中國5G企業間團結局面因外部力量和不實信息的干擾而被破壞,很可能將打破這個平衡,導致中國企業在 5G標準制定中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屆時,損害的將是大家整體的利益,甚至是國家利益;

6月份是5G標準制定的關鍵節點,在如此關鍵時刻,聯想呼籲媒體和公眾以負責任的態度,如實傳播正確的信息和聲音,不要罔顧事實挑撥離間,做傷害中國5G企業同盟間團結的事情。

不管是柳傳志的公開信,還是在黃瑩的這番談話中,

聯想對於要加強自身技術能力,加強自主技術研發,加大研發投入之類似乎毫無認識,只是指責所謂的「謠言」對聯想造成了損害,事實說的不傾向於聯想就是「謠言」,似乎這起事件沒有刺激出聯想搞技術的動力。

聯想有沒有想過,如果聯想在5G技術上擁有絕對的實力,在中國乃至全球遙遙領先,那麼你在標準投票中怎麼投都是對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聯想投票風波,談通信標準與愛國主義

近日,聯想2016年底在5G標準方案的投票問題被翻了出來,又掀起輿論熱烈討論。據說,在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舉辦的有關5G標準的表決會議上,聯想集團針對5G標準的Polar短碼方案(由包...

高通取消反向授權未必是好事

中國對高通反壟斷調查即將結束,結果可能是高通的反向授權方式被取消,也有可能只是大幅降低專利授權費,那麼兩種不同的結果對國產手機廠商都有哪些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