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和高通「鶴蚌相爭」,老對手聯發科能夠「漁翁得利」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手機圈的專利訴訟從未停息,主角也在不斷的替換。

在三星與蘋果專利訴訟暫時告一段落後,蘋果與高通又爆發了一場專利訴訟。

但沒過多久,要麼是雙方和解,要麼就是繼續提起上訴。

事實上,高通的商業模式本身就具備很強的壟斷基因。

從財報上來看,專利授權是高通的經濟支柱。

2016年的財報顯示:高通全年營收為236億美元,凈利潤57億美元(GAAP會計準則)。

在236億美元的營收中,晶片所在的QCT部門貢獻了154億美元的營收,卻只帶來了18億美元的息稅前利潤(EBT)。

相比之下,技術授權部門QTL的營收僅為76億美元,息稅前利潤卻高達65億美元。

不難看出,專利授權產生的利潤,占高通總利潤的三分之二,這一切都緣自「高通稅」。

眾所周知,高通在通訊領域擁有13萬項專利儲備,不僅包括晶片領域,還涉及到移動通訊乃至實現智慧型手機諸多基礎操作的必要技術。

無論智慧型手機是否使用高通晶片,都不可避免地使用了高通研發的必要專利,藉助高通的研發成果,因此都需要向高通支付專利費,這也就是一些手機廠商所說的「高通稅」。

正因為如此,蘋果等手機產商才會覺得高通的價格不合理,總之就是認為高通收費太貴,一直要求高通降費,但是高通不利,最終雙方就開始互搞。

但是在全球化協同時代,手機已經不是單個廠商可以通吃的,需要產業鏈協作,蘋果同樣也離不開高通,當然,高通也不願意失去蘋果。

那麼問題來了,高通要求禁售iPhone,蘋果真會用聯發科晶片嗎?

也就是說,蘋果會轉向高通的競爭對手聯發科嗎?實際上並不會,畢竟聯發科的產品定位不符合蘋果高端的形象,即使要制約高通,蘋果也是加大力度扶持英特爾,而不是轉向使用聯發科。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誰贏了這場官司,消費者都不會得到任何的實惠。

最近幾年,通過專利訴訟為自己獲取最大的利益,這似乎已經成為了行業慣例。

在接連不斷的專利訴訟中,消費者成為了巨頭們博弈的籌碼,勝利的一方得到了實惠,消費者卻仍舊要為專利費買單。

所以,蘋果和高通的專利博弈沒有輸家,真正的輸家是消費者,而贏家也不會是聯發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蘋果高通的專利博弈 消費者才是輸家

手機圈的專利訴訟從未停息,主角也在不斷的替換。在三星與蘋果專利訴訟暫時告一段落後,蘋果與高通又爆發了一場專利訴訟。日前,高通宣布已在9月29日向中國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和禁止令,申請在中國...

蘋果高通的專利博弈 消費者才是輸家

手機圈的專利訴訟從未停息,主角也在不斷的替換。在三星與蘋果專利訴訟暫時告一段落後,蘋果與高通又爆發了一場專利訴訟。日前,高通宣布已在9月29日向中國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和禁止令,申請在中國...

蘋果訴高通背後不可告人的秘密?

蘋果發動訴訟大戰這件事屢見不鮮,只不過這次的對象是高通。蘋果指控高通,認為高通一直以不公平的方式來收取與他們沒關係的技術專利費用。蘋果在技術上的創新越多,高通所收取的專利費就越高,而且是毫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