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最高性能ARM處理器鯤鵬920,為什麼又是華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宣布推出業界最高性能基於ARM架構的伺服器處理器鯤鵬920(Kunpeng 920),以及基於鯤鵬920的TaiShan伺服器、華為雲服務。

該處理器採用7納米製造工藝,鯤鵬920主頻可達2.6GHz,單晶片可支持64核

為什麼又是華為?

縱觀華為的發展史,成立於1987年的深圳,初期只是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PBX)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憑藉特區一些信息方面的優勢,從香港進口產品到內地,賺取差價。

在賣設備的過程中,任正非看到了中國電信對程控交換機的渴望,同時他也看到了整個市場被跨國公司把持,當時國內幾乎所有的通訊設備都依賴進口,完全沒有國產企業研發的產品,任正非明白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是技術,沒有技術永遠都要被人牽著走,決定要自己開始研發。

1991年9月,華為開始研製程控交換機。

在公司樓頂,任正非發誓:如果研發不成功,就從樓上跳下去。

終於在3個月後花光公司所有現金,終於研發出來了。

而這一切努力也沒有白費,第二年產值就達到1.2億元,利潤過千萬,而當時華為的員工,還只有100人而已。

從此華為就像一列高速駕駛的動車,在這一行高歌猛進的行業。

事實上,最初抓住交換機機遇的也不只華為,當年通信製造領域勢頭最好的四家企業「巨大中華」:巨龍通信、大唐電信、中興通訊、深圳華為,而現在華為已經一馬當先,是世界級第一的通信企業。

華為被人稱道的成功秘訣兩個字概括是「狼性」,這在初創時期是制勝的法寶,但大家不知道的是,2000年以後,任正非就很少提「狼性」這個詞,此時的華為已經是「巨大中華「的首位,他想的不僅僅是企業的生存和賺錢的問題,更大的目標在內心醞釀。

華為在參觀美國IBM之後,意識到與國際一流企業在管理上的差距,力排眾議,花巨資引進IBM的研發管理系統,引入IBM的IPD管理制度,任正非在各種場合強調IPD的重要性,堅定不移地向IBM學,集中精力向IBM學,不搖擺。

在挑了幾個產品線來試點IPD流程後,發現雖然流程繁瑣,但產品研發的總周期卻降低了50%左右。

經過5年的革命,整個公司的研發體系脫胎換骨。

正是這些制度的改革,才讓華為有了攻城略地戰無不勝的資本。

華為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基本也是國內企業中數一數二的,看看下面的數據:

2014年,華為研發投入408億人民幣,占當年營收14.2%

2015年,華為研發投入596億元人民幣

2016年,研發投入764億人民幣,位居全球第8,與此對比中興通訊、百度分別位列65、93位;

2017年,研發投入897億人民幣,占全年營收的14.9%

2018年,研發投入113.34億歐元,居全球第五,與之對應的蘋果是97億歐元第七

正因為對技術的看重,才有了華為世界級的技術,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華為累計專利授權74307件,申請中國專利64091件,外國專利申請累計48758件,其中90%以上均為發明型專利。

未來的華為:雲+AI+5G

5G上,華為參與了標準制定,主推的Polar碼被確定為5G短碼信令標準,持有近20%的5G基本專利,與國際巨頭相差無幾。

而對雲市場的爭奪,我們注意到2017年8月,任正非簽發了一份「關於Cloud BU組織變動的通知」,Cloud BU正式轉移到華為集團下,升級為一級部門,僅次於華為三大業務BG(運營商BG、企業BG和消費者BG)。

這也意味著,雲已經成為了華為選擇出來的下一個重大戰略機遇。

在有BAT網際網路公司參與的雲市場,華為從AI晶片入手競爭,在2018年10月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直接一口氣拿出了5款基於昇騰310的產品,直接覆蓋了加速卡、智能小站、伺服器等多個場景,即華為所說的「全棧」概念。

晶片的門檻很高,從18年中興「晶片門」事件可以看出來,其他雲服務商目前也是直接選擇買晶片,大批量採用英偉達的GPU。

AI晶片只依靠本身無法產生價值,它必須根據特定的場景,被裝到具體的產品中,才有大顯身手的能力。

雖然雲技術已經很發達,但是只有雲端,AI技術服務是跑不起來的。

華為幾乎是市場上唯一具有從底層晶片、到硬體設備、到雲、到應用解決方案、再到個人終端全產品線的廠商。

鯤鵬920晶片,目前雲端性能最強的ARM架構處理器,以及基於鯤鵬920的TaiShan伺服器、華為雲服務,TaiShan系列伺服器主要面向大數據、分布式存儲和ARM原生應用等場景,發揮ARM架構在多核、高能效等方面的優勢,為企業構建高性能、低功耗的新計算平台;例如大數據場景,實現了多核高並發和資源調度調優,計算性能提升20%。

基於TaiShan伺服器,華為雲也將提供彈性雲服務、裸金屬服務和雲手機服務

當華為這樣一家屢創奇蹟的公司把在雲市場發力的時候,其他雲服務提供商要認真思考該怎麼應對了,畢竟華為手機短短几年躍升國內第一的場景也才發生不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蘋果向華為買專利,中國科技已經逆襲美國了?

蘋果向國內企業支付專利費確屬幸事,但國人也不必將蘋果向華為支付專利費看得過重,因為蘋果的技術水平並不能代表美國一流高科技企業的技術水平。文︱瞭望智庫特約科技觀察員鐵流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