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興:瞭望未來的第一產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平台」是中國平安(港股02318)與貴州茅台的網絡簡稱,因為一段時間來這兩隻股票被市場反覆追捧成為股市的「熱點」和輿論的「焦點」,上周文興也用了投資者「不甘心」的內心情緒來比較「平台」的火爆。

「平台」兩股是否繼續火爆不是本文的焦點,而上次談到繼續尋找核心資產是本文想涉及的,但不知道能否在本欄目中談清楚,不過筆者還是想談談感受。

我們知道汽車是人類第一大工業,當年作為恢復高考就讀的文革後第一批大學生,在大學的影院中組織觀看西方已開發國家的科技電影時,總是被城市街頭龐大的汽車車流震撼,同樣也被如此巨大的生產能力震驚,於是那個時代「振興中華、從我做起」的口號成為我們那代學子的行動。

當年令我們驚訝的車流早就流動在華夏的天南地北,雖然我們在汽車領域和已開發國家差距依舊存在,但是我們通過努力至少做了一件對的事情,那就是我們把世界上大部分的汽車生產能力轉移到了中國。

中國汽車消費者絕大多數駕駛的外國品牌汽車多數都是在我們中國生產製造的,中國可以獲得製造這個環節的部分收益。

當然,如果品牌也是自己的話,那才是真正賺錢了。

那麼,再展望一下未來,誰會取代汽車工業成為人類的第一大工業呢?這個展望就和我們在「平台」之後尋找核心資產有關了。

投資者不知道記得否,有一段時間幾乎上市公司名稱中帶「微」的都出現較大的漲幅,比如景嘉微、國科微、富瀚微等等,都是與集成電路、集成電路晶片和電子產品相關的掛牌公司,可以說資本市場已經緊緊瞄準了集成電路半導體行業了。

再回顧大半年前,半導體上游原材料五年來第一次漲價,緊接著2017年第一季度第二次漲價,台積電晶圓也八年來首次漲價,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出現明顯的起色。

半導體產業鏈包括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分立器件、微型傳感器四部分,其中集成電路銷售占比8成以上,研究半導體行業主要就是研究集成電路,通常集成電路和晶片可混合使用。

中國每年進口2000億美元以上,占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二,而晶片自給率按 《中國製造2025》規劃,2020年才能達到40%,現實和需求的巨大落差就是發展的動力。

這裡要提到投資圈常簡稱的 「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2014年 9月24日大基金成立,初期規模 1200億元,截止 2017年6月規模已達到 1387億元。

現 「二期」正在醞釀中,預計不低於千億規模。

尤其是地方資本,截止 2017年 6月,由「大基金」撬動的地方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包括籌建中)達 5145億元,加上大基金,中國大陸目前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額高達 6532億元,如果再加上醞釀中「二期」大基金,規模勢必將直逼一萬億。

大基金一期的重點在製造,重點投資每個產業鏈環節中的骨幹企業,結合投資另外一些具有一定特色的企業。

截至 2017年 9月大基金累計決策投資 55個項目,涉及 40家集成電路企業,共承諾出資 1003億元,承諾投資額占首期募集資金的 72%。

目前大基金持股市值超 200億 ,覆蓋 13家半導體領域的上市公司。

半導體是高度依賴投資的產業。

集成電路產業,相對汽車產業就差了,我們需要的集成電路大部分是在境外製造。

在中國集成電路的設計、製造、封裝三大環節之中,製造目前是最弱小、差距最大的部分。

據有關資料排名,世界第一名台積電營收為294.88億美元,市場占有率為59%;第二美國格羅方德的營收為55.45億美元,市場占有率為11%;第三台灣聯華電子的營收為45.82億美元,市場占有率為9%;第四是中國大陸中芯國際(港股00981),營收為29.21億美元,市場占有率僅為6%;第五是台灣力晶科技的營收為12.75億美元,市場占有率為3%;第六是美國TowerJazz,營收12.49億美元;第七,台灣世界先進積體電路,營收8億美元;第八,中國華(港股00370)虹半導體,營收7.12億美元;第九,韓國DongbuhiTek,營收6.72億美元;第十,德國X-Fab,營收5.1億美元。

排名第一的就是台積電,銷售收入遙遙領先,超過全球其他所有代工廠的總和,每年凈利潤高達100億美元。

大陸最大的中芯國際排在世界第四位,和格羅方德、聯電一起處於第二集團,三家的銷售額在30—60億美元之間。

再來看看目前在這個產業中的國內企業,最大的十家集成電路製造商中除了在中國大陸設廠的外資企業外,就是中芯國際、華潤微電子、華虹宏力、華力微電子和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

先進位程方面只有上海華力微電子和中芯國際才是中國製造趕超世界一流水平的希望。

國家對華力微電子投入巨大,兩期工程就投入了500個億,而中芯國際起點較高發展較為坎坷,但營收2016年已經做到29.2億美元,是值得期待的力量。

紫光國芯趙偉光近期接受媒體採訪也談到這個行業的前景和紫光的想法,一批人才和資本的結合值得人們重視這個產業。

按照筆者的看法這就是未來的第一產業,看到大基金的加速投入,體現了國家意志——「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大陸建廠迫於大陸的進步

據台灣《電子時報》(Digitimes)報導,台積電決定在南京建設12寸半導體製造廠,預計投資30億美元,採用目前最先進的16nm工藝,最快將在2018年量產。台積電如此做法或是因為大陸半導體製...

鐵流:台積電申請赴大陸設廠意欲何為

12月7日,全球最大集成電路製造商台積電正式向台灣「投審會」遞件申請赴大陸設立12寸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該晶圓廠規劃的月產能為2萬片12寸晶圓,並於2018年下半年開始生產16納米製程晶片。同...

浦東成為中國手機晶片產業重鎮

3月31日,小米公司正式推出新款4G手機「紅米2A」,搭載的晶片平台LC1860來自於大唐電信旗下的聯芯科技,製程為28納米,系後者在LTE時代的主力產品之一。兩天後,展訊科技正式發布兩款採用2...

中芯國際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據中芯國際發布的財報,2015年其銷售額達到22.37億美元,年增長率達到13.53%,凈利潤為2.53億美元,凈利潤率達到11.33%,兩項指標均為其歷史新高,那麼中芯國際取得如此好的業績又面...

半導體產業表現亮眼,12寸晶圓廠轉移成定局

今年大陸半導體產業依舊保持高速增長的格局,主要是受惠於大陸市場持續進行進口替代,為本土企業帶來發展空間。而且12寸晶圓、8寸晶圓廠的生產線與製程技術模組和IP核心的開發,為智慧電網、智慧交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