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婉拒赴美國建廠,回應稱投資重心在中國,赴美不符經濟效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新消息,台積電隔空拒絕美國,針對美國希望台積電赴美建廠,台積電回應:目前投資重心全在中國,暫無赴美設廠具體計劃。

並含蓄地表達了拒絕的原因是在美國建廠不符合經濟效應,就是不賺錢

台積電決定背後體現的是中美博弈

新冠疫情加深了美國政商界人士對全球供應鏈問題的「擔憂」,不少人希望減少美國在半導體這一核心技術領域「對亞洲供應源的依賴」

目前的局面是中國更多依賴美國的半導體技術,而美國更多依賴東亞中、日、韓三國完備的半導體生產鏈。

美國對中國進行半導體技術斷供會給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造成障礙,同時如果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對美國斷供的話,美國也會遭受重大損失。

因此,美國政府希望台積電、三星等亞洲晶片製造商能夠在美國建立新的工廠,同時有外媒表示台積電和三星電子已經與美國政府進入了談判進程。

對此,台積電給出了最新回應:台積電目前投資重心全在中國,並無赴美設廠具體計劃,並對在美國建廠提出了三大條件:符合經濟效應、成本有優勢、人員及供應鏈要完備

這是含蓄地告訴美國,在美國建廠沒有成本優勢、人員和供應鏈都不完備,所以不符合經濟效應。

台積電

實際上,短期內台積電在美建廠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台積電在台灣的5nm晶片工廠的研發和投入已經超過240億美元,而台積電未來的建廠計劃主要是考慮2nm晶片的生產選址,有研究機構分析稱,如果台積電在美國建廠,要在成本、時間、供應鏈方面受到巨大挑戰。

台積電晶片生產線

成本方面,在美國生產晶片的成本將遠高於亞洲,這會影響到台積電的利潤收入,除非美國政府願意承擔建廠所需的上百億美元投資,並給予大幅度減稅等優惠政策。

同時,台積電還要面對美國高質量產業工人缺乏的問題,就算台積電能夠召集到足夠的並且合格的半導體產業工人,還要應對美國令人頭疼的工人公會的無底線碰瓷騷擾,這都將付出巨大的管理和人力成本。

美國工會已經與律師行業聯合併且變味

時間方面,在中國建設一條晶片生產線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在美國卻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

大家都知道,晶片生產工藝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去年還是7納米製程占主流,今年馬上就要量產5納米了,生產線的建設時間必須儘量縮短,中國的建設速度絕對是全球最快的,沒有之一,而美國建設速度相比就要緩慢許多,特斯拉上海工廠不到一年完工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建設速度最快,沒有之一

如果因為生產線沒有及時建設完畢而影響了台積電推出2納米製程的節奏,那麼不僅台積電的客戶比如蘋果、高通、華為等要承受損失,台積電也有被三星追上喪失競爭優勢的風險。

所以其實台積電更加不能承受的是時間的損失。

產業配套方面,美國經過多年的產業鏈向國外轉移,目前美國國內的半導體產業鏈已經不夠完備。

一條最高端的晶片生產線,需要晶片生產八大步驟上的上千種高端原材料和配件供應,需要上百家企業的配合才可以順利量產,這樣完備的半導體產業鏈只有中、日、韓三國所在的東亞地區才能做到,如果只是把生產線搬去美國,勢必要橫跨太平洋運輸大量原材料和配件,這遠比從美國獲取無實體的技術到亞洲來要困難得多,這種低效和高成本方式也是台積電無法忍受的。

晶片生產步驟

台積電畢竟是商業公司,其重大決定首先要考慮商業因素,同時還要考慮落實的可行性,晶片生產不像福耀生產汽車玻璃,晶片需要配套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實在太多,拋棄合作多年的東亞夥伴和完整產業鏈而跑去美國建廠,綜合來看根本得不償失。

台積電這次拒絕也表明,美國現在並沒有完全準備好

迎接晶片產業鏈在美國落地,也許這正是目前台積電錶態拒絕的最重要原因。

總而言之,美國想要將半導體生產鏈移到美國,絕沒有表面上說起來那麼簡單,就算美國下定決心並且捨得付出巨額資金來實現這個目標,那也將耗費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中國應該好好抓住這個時間窗儘快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和美國都在與時間賽跑。

#2020中國製造##我要上頭條#@楓葉科技202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婉拒美國,稱無意赴美建廠

5月12日,Techweb援引台灣媒體報導,台積電目前無赴美設廠計劃,投資重心在台灣。美國積極拉攏台積電赴美建廠,其目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國一是給美國人製造崗位,二是控制全球尖端半導體的...

台積電赴美建廠,有必要大驚小怪嗎?

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嚴重衝擊,使得各個國家越來越重視本土的供應鏈,並計劃在本國構建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安全的產業鏈。這種趨勢,意味著「供應鏈逆全球化「將會更加明顯。台積電赴美建廠就是在供應鏈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