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諾基亞:年營收超小米700億,收專利費收到手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諾基亞,大家熟悉的還是他的手機業務,當年在全球都是叱吒風雲的存在,最高的時候,占到全球30%多的市場份額,真正的全球老大。

可惜這樣的老大在智慧型手機來臨時,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2012年被三星超越,2013年諾基亞不得已將大部分手機業務及部分專利技術以54億歐元價格出售給微軟公司。

再到後來,乾脆把諾基亞手機品牌授權給了HMD,自己不再做手機。

而在不做手機之後,諾基亞把自己的大樓也賣了,所以很多人一直以為諾基亞在這個智慧型手機時代,應該是早就虧損,甚至要倒閉了,可事實上諾基亞現在愈發「生機勃勃」了:2017年營收231.47億歐元,即1845多億元,而小米公司去年全年營收僅為1146億元,營收超小米700億,這還是在諾基亞營收已經同比下滑的情況下。

要知道2016年諾基亞收入239.45億歐元,2015年更是高達266.06億歐元!

是什麼讓諾基亞帝國倒下的這些年,依然活的那麼好?

諾基亞營收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諾基亞通訊業務,去年占比87.61%,約1616億元人民幣;另一個就是依賴諾基亞科技業務,主要包括技術研發和專利授權、數字健康等,去年占比12.39%,約227億人民幣。

也就是說,僅靠著以前的專利積累,一年都要收200多億的專利費。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計數據,早在1987年3月,諾基亞就已經開始在中國申請專利。

據不完全統計,諾基亞持有約3萬項專利,大多與2G、3G和4G移動通信技術有關,即將商用普及的5G網絡技術相關專利也在諾基亞手中,幾乎所有手機製造都繞不過諾基亞的專利,連蘋果、三星都要支付專利授權費。

在過去30年里,諾基亞一直都在做研發,數據顯示近年來諾基亞研發總投入超過了500億歐元,約4000億人民幣,研發人員合計超過4萬名,這些技術專利為諾基亞進軍通信網絡業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專利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它的質量與數量是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體現。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單單靠著這些專利,諾基亞每年就有一筆巨額的收益。

可以說,這些年諾基亞沒少吃老本。

不過專利再多,也有保護期限的,據了解,諾基亞目前正在以一年100件的速度失效,可能用不到十年又會遭遇新的危機。

但是,諾基亞仍在不斷研發新技術,積極布局5G專利,並著手開發新業務。

2016年11月,諾基亞以166億美元收購電信設備廠商阿爾卡特-朗訊,全面發力通信設備市場。

憑藉其在通信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通信設備廠商。

今年諾基亞公布了5G專利費收取標準,即每部設備上限3歐元(約合3.48美元)。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按一年售出12億台5G手機計算,諾基亞一年的專利收入都達到了36億歐元。

相比高通、愛立信這些老對手,諾基亞的專利許可費是最低的,以此避免未來在專利許可上發生糾紛,實現薄利多銷。

要知道高通雖然專利費很高,但是卻惹得其他幾大手機家族不開心,還遭到了國際調差,股票也發生了動盪,蘋果家族也拒絕了他們。

現在,眾多運營商都喜歡與諾基亞合作,前段時間,美國T-Mobile US與諾基亞達成了一筆價值35億美元的多年期合作協議,之後,中國移動與諾基亞也簽署了10億歐元5G合作協議。

所以說你以為瀕臨倒閉的諾基亞,其實還活得好好的,足以見得技術創新對於一家企業的重要性。

一個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必然重視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和專利布局保護,只有核心技術才是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諾基亞手機雖然一敗塗地,但是諾基亞對技術的重視和專利布局之道值得廣大企業借鑑與學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