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吃肉,哪些中國企業喝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走過10年,沒有多少手機企業能像蘋果一樣,激起眾人心中的期待。

前日蘋果再度推出新款產品,順勢引爆了科技界的熱點話題。

數據顯示,歷代iPhone已累積出貨11.7億台,實現營業收入高達7750億美元。

截至目前,蘋果公司的總市值堪比全球第18大經濟體荷蘭,現金儲備近2615億美元。

耀眼數據背後,不僅有「果粉」死忠支持,還有眾多中國企業的嚴密供應支持。

打開蘋果的供應鏈體系,登記在冊的供應商就高達800多家。

從晶片電路封裝到顯示器測試,從攝像頭無塵室維護到電池的防爆要求,從外框的模具打樣,再到最終組裝出貨,物流、代理商、銷售商,這是一個需要高度協同作戰的產業鏈。

在蘋果嚴苛的品質管理體系下,整個產業鏈變得金光閃閃,不少供應商都賺得盆滿缽滿,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研發、製造和物流能力在不斷提升,賺到了除代工費之外更寶貴的技術能力和管理理念。

精明的夥伴

一部售價接近1000美元的iPhone 8,大約需要500個零部件組成,這由200家主要供應商提供。

但蘋果對這200家供應商的管理堪稱極致,其要求了解每一個元器件的來源、研發、生產、測試等過程,完全控制手機生產的每道環節。

蘋果一直將大量手機工程師下派到元器件工廠,共同開發,「就算富士康只是個組裝工廠,但蘋果仍派駐了近2000名工程師」。

蘋果對供應鏈的無縫把控,被業內友商稱為「蘋果模式」。

除了嚴苛的保密協議和工序要求,蘋果在零件議價上具備相當強的能力,特別是以前iPhone銷量穩步增長的時期,蘋果較其他手機廠商更具成本優勢。

但面對蘋果的高規格刁難,國內供應商並沒有知難而退,相反在跟隨蘋果的路上越走越遠。

2012年蘋果在全球擁有156家官方的產品和零部件供應商,當時中國有8家上市公司入圍,包括A股中的安潔科技、環旭電子、比亞迪、歌爾聲學等。

蘋果這個「高大上」的夥伴在利潤的分配方面同樣精明。

2013年由Financesonline繪製的一副蘋果供應鏈信息圖表中顯示,一部iPhone中85%是在中國組裝,原因是從組裝效率來看,中國工廠(如富士康)招工極其容易,且數量龐大,只要稍加培訓,便可在流水線上做重複勞動。

儘管如此,中國代工廠所分享到iPhone利潤卻極為微薄。

根據加州大學和雪城大學三位教授合寫的論文《捕捉蘋果全球供應網路利潤》分析,2010年蘋果每賣出一台iPhone就獨占58.5%的利潤,而中國大陸的勞工成本只占了1.8%。

供應商與蘋果之間的聯結,可以用「同呼吸、共命運」來形容。

以富士康為例,去年蘋果營收和盈利同比雙雙下滑之際,全球最大代工廠富士康的利潤也因此下滑了將近1/3。

另據蘋果在今年3月公布的《2017年度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中顯示,98%的供應商遵守了每周最高60小時工作時長的規定。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透露,近年蘋果在中國的供應鏈出現了新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減少了供應商的層級,轉而傾向於採用獨家供應商。

「以前蘋果的做法是保證供應穩定,貨比三家,因此國內有多級供應商。

但現在儘量是獨家供貨,這意味著iPhone的訂單競爭將更加激烈。

傍身蘋果名利雙收

時至今日,中國的蘋果供應商規模已經擴大至31家,如生產前置鏡頭模組的歐菲光、生產螢幕玻璃的藍思科技、無線充電的立訊精密和信維通信、生產電池的德賽電池和欣旺達、從事生產聲學模組的歌爾聲學、檢測設備生產廠商光韻達、顯示屏加工設備生產廠商精測電子、雷射加工設備生產廠商大族雷射等等。

它們被譽為是站在巨人蘋果之上的新興公司,iPhone的出貨量為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數據顯示,蘋果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普遍業績良好。

近期先後披露的2017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絕大部分公司凈利潤增長率超50%,而伴隨著iPhone新品發布,部分供應商「身價」更是飛漲。

以大族雷射為例,因為蘋果新品對精密製造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帶動了整體上游供應鏈雷射及自動化設備全面升級,使得雷射加工設備生產廠商大族雷射從中獲得更多訂單。

今年上半年,大族雷射的蘋果訂單就確認了25億-26億元,預期三季度蘋果相關的訂單也有望達到10億-15億元。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成為蘋果供應商不僅僅只是訂單和經濟利潤,而且還包含著其他隱性的好處,例如公司管治的現代化、技術創新的領先優勢,以及躋身世界一流供應商之列的巨大榮譽感。

「蘋果是全球最優秀的消費電子品牌,能成為蘋果公司的供應商並在相關產品供貨中占到巨大份額,這應該是我們的驕傲。

」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群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與蘋果合作之後,她便開始考慮向湖南擴張生產基地,「沒有遠景規劃,做不好這麼大的一個客戶。

多元化供應分散風險

成也蘋果,敗也蘋果,GTAT和勝華科技的結局敲響了警鐘,越來越多的國內供應商不再將籌碼只押注在蘋果身上,而是選擇分散投資,向多元化方向擴展。

以藍思科技為例,這家從10年前就開始為蘋果提供玻璃防護屏的中國供應商,在2015年起就不在年報中提及蘋果,即使蘋果一直是藍思科技的第一大客戶。

與此同時,藍思科技加快了擴張和轉型的步伐。

今年藍思科技宣布全面發力開啟3D曲面玻璃生產項目,其不但首創四面彎曲3D玻璃的加工方法,而且還實現了對VIVO、華為新機型四面彎曲3D玻璃面板及後蓋的獨家供貨。

此外,藍思科技在今年上半年還耗資18億元在國內外購置新廠房和設立子公司,業務版圖將從單一的出貨螢幕蓋板玻璃向「螢幕蓋板玻璃+後蓋玻璃+金屬中框+生物識別模組+觸控螢幕貼合」五項業務轉型,這一思路與歐菲光的擴張路徑相似。

歐菲光在觸摸屏業務穩固的基礎上,從2014年起重金快速切入顯示模組與全貼合加工,然後再投建攝像頭、指紋識別模組,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超過30倍的增長。

而一直為蘋果提供聲學部件與觸控馬達的瑞聲科技,也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下半年公司將繼續加大資本投資,大概有50%都會投向非聲學領域,其中光學業務將是新的增長點。

「雞蛋不應該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是供應商的普遍共識。

」在孫燕飆看來,國內供應商無法分享到蘋果生態圈的更多利潤,「iPhone的銷售量在放緩,但蘋果依然可以通過軟體層面的服務維持營收增長,這是供應商及時轉向的關鍵原因。

隨著國產手機廠商的崛起,供應商的服務對象不再局限於蘋果,華為、OPPO和小米等品牌的出貨量增長抵消了蘋果訂單減少的負面影響。

更重要的是,經受住蘋果嚴格的供應鏈把控考驗後,這些供應商有更好的經驗去滿足國產廠商的需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國內供應商對蘋果的依賴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實現擺脫,目前在蘋果的上游供應鏈里,前30家供應商營收來自於蘋果的收入占比均在40%以上,這意味著iPhone新品尤其是iPhone 8的銷量將對其未來一年的營收有著重大影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iPhone要回美國生產,中國工廠怎麼說

在川普還沒有上台之前,他就曾經在演講中說,如果他當選美國總用,他將命令蘋果把生產線從亞洲遷回美國。如果蘋果不遷,那麼將會對蘋果加以重稅。現在,川普已經當選美國總統,他可能要兌現自己的諾言了。那麼...

蘋果概念股的進化

劉創8232017-06-05151劉創蘋果發布了一份並不算「好看」的季度報之後,中國蘋果供應商們的股價走勢在5月份呈現出了分化。一邊是下跌,供應商如高偉電子(01415.HK)、藍思科技(30...

富士康年度營收首次下滑,都是蘋果惹的禍?

iPhone熱銷近十年,同時養肥了那些能為其服務的上下游手機供應鏈廠商。然而這隻「現金牛」出現一點增長放緩的跡象,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抱大腿」的廠商們。作為「代工之王」的富士康,也不能倖免。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