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牛逼的IT企業,似乎都有一個共通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媒稱,中美已就解決中興問題達成一致。

美國對中興頒布的禁售令,各位看官想必早有所耳聞,這個禁售令威力有多大呢?舉個例子,就像是假如有一天騰訊和蘋果槓上,微信從此在蘋果應用商店下架~

很多人問了,「我們不能搞晶片嗎?」搞晶片是一個憋大招的事兒,研發周期長還能克服,最大的問題是智慧財產權,就像要搞晶片的董明珠說的那樣,「晶片尤其需要企業打好專利牌」。

以高通為例,我們知道這個大佬在手機中的通信晶片、視頻晶片等專利費很多,走南闖北,戰服的人很多。

一個晶片本身利潤可能只有幾美元,但每賣出一個,高通就要收1美元左右的費用。

說來說去,還是專利。

專利的布局就像去釣魚,備好魚竿和魚糧,那邊有人吆喝「對不起,這片魚塘,被我包了。

想釣魚?交錢,釣一條就交一條魚的錢」。

不僅是晶片領域,我們發現只要是那些牛逼的IT企業,似乎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擁有雄厚的專利基礎。

一、蘋果和三星:有專利,就有了話語權

據印尼《雅加達郵報》20日消息,美國蘋果公司再次對韓國三星發起訴訟,指責其抄襲,要求其賠償10億美元。

根據法院複審結果,三星電子侵犯了蘋果公司初代iPhone的三項設計專利和兩項實用專利,具體為外觀設計包括iPhone的正面、背面以及Home介面的應用程式布局方式,實用專利包括手指捏縮放功能和反彈滾動效果。

蘋果要求賠償10億美元,而三星希望把賠款金額控制在2800萬美元以內,總之,三星都要賠款給蘋果,只是數額的關係。

二、「武術」切磋的背後:專利是秘籍

近日,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被日本企業大自達電線股份有限公司起訴專利權侵權案二審案件審理結束,認定被訴侵權產品未落入涉案專利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判決:方邦公司不構成侵權,駁回大自達公司上訴。

大自達公司和方邦公司都是在細分領域電磁屏蔽膜的全球市場規模排名前三的企業,這次案件索賠金額在9272萬元,但最深遠的意義在於:這個案件的結果,代表了全球市場規模排名靠前的中國企業製造銷售的產品中使用的核心技術是屬於我國企業自主創新還是侵害日本企業發明專利權的問題。

隨著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全球舞台上切磋,能否抵禦跨國巨頭的專利阻擊,在關鍵領域實現核心技術的專利布局極為重要。

三、5G來臨,高通公布收費標準:有專利,就是任性

之前,高通公布了5G 相關專利授權的條款框架,披露了5G專利授權的許可費率。

只要使用了它的核心專利,單模5G手機收取售價2.275%專利授權費,多模5G手機收取3.25%的專利費;如果還同時使用了標準專利和核心專利,單模5G手機收取4%專利費,多模5G手機收取5%專利費。

因為絕大部分手機的機型都是多模頻段,因此3000元的一部國產手機要向高通交付97.5至150元的專利費。

全球範圍內使用高通行動網路核心專利的5G手機都必須按照手機部數,照此交錢。

通過本文開頭的中興被禁售的事件,可能各位看官隱約也有一種感受:原本覺得中興很耐造,很能硬鋼,結果一時之間卻因為晶片變得很「易碎」,好像如果不能從美國進口那些核心零件,就要破滅一樣。

那麼,這就是專利的作用。

無論是三星、蘋果之間曠日持久的專利戰,還是我國企業與日本企業間的專利狙擊戰,又或是高通對5G專利費的霸王條款,我們都能從中感受那些牛逼的IT企業雖然沒有戰無不勝,但他們因為專利的存在,像全身都是大招一樣,希望在專利大戰的火烹下、中興禁售事件料燜中,我國IT企業能夠獲得新生,在更多關鍵領域的專利布局中拔得頭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專利大戰,一觸即發

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兩大巨頭——蘋果與高通今年爆發了激烈的專利大戰。對創新引導潮流的科技行業來說,巨頭之間的專利訴訟原本就是尋常事,而蘋果和高通更是專利保護的最積極倡導者。不過,現實遠比電影更有想像...

高通在華尋求iPhone禁售,這都是套路

高通和蘋果之間的專利糾紛進一步升級!近日,高通在中國指控蘋果侵犯了高通三項中國非標準必要專利,要求禁止蘋果在中國製造和銷售相關iPhone產品。對此蘋果公司回應稱,在和高通的多年持續談判中,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