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苦熬還是斷臂求生 HTC如何抉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HTC的手機業務已經掉入谷底,目前或許連VR也要賣掉了。

這件新聞本身的價值或許並不大。

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作為曾經的全球手機巨頭、目前VR頭顯設備三強之一的HTC,究竟在過去這兩年時間裡與科技產業的脈搏「錯位」在哪裡?從手機代工到自創品牌,再到轉戰VR設備這個風口浪尖,HTC在巔峰與谷底的奮鬥與掙扎,給業界帶來哪些提示?

想留下,但沒銀子了

引發業界關注的,是近日彭博社的爆料:HTC正在考慮包括從剝離虛擬現實業務到整體出售公司在內的各種戰略選項。

消息透露,掌門人王雪紅目前已經在矽谷停留了很久,而谷歌似乎有興趣接手Vive業務。

不過,消息剛一傳出,Oculus Rift創始人帕爾默·拉奇上周日在推特上做了一個「民意測試」,向外界提問「我是不是應該買HTC Vive」,大有一番想收下這塊「蛋糕」的意思。

一時間,HTC Vive的出售在VR圈、IT圈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HTC經營的VR頭盔HTC Vive走到如今境地,並沒有出乎多數人的意料。

作為曾經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近兩年江河日下的HTC隔三差五便會傳出將出售手機業務的消息。

如今,HTC市值僅剩19億美元,手機業務在整個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不足2%。

對於HTC來說,想要在手機業務上東山再起已經成了無法完成的任務。

做手機生意如同向山頂推巨石,松不得一口氣。

而這口氣,就是資金。

然而HTC在手機和HTC Vive兩條戰線同時作戰,讓原本捉襟見肘的資金更加上攻乏力。

迫於競爭壓力和資金問題,今年年初HTC宣布退出競爭激烈的低端手機市場。

而在 U Ultra失利之後推出的旗艦產品U11,總算贏得口碑,暫時緩解了資金的壓力。

HTC全球銷售總裁張嘉林在接受採訪時曾透露,U11的銷量要遠高於此前的HTC 10和HTC One M9。

據了解,HTC六月份營收環比增長了50%,總收入達到2.252億美元。

但是,局部戰場的勝利,依舊沒有能夠掩飾整體戰局的「潰敗」, 前不久,HTC的財報讓業界看到了一份依舊尷尬的成績單。

HTC公布的2017 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第二季度的營收為 161 億新台幣,環比增長 11%;稅後凈虧損為 19.5 億新台幣,環比下降 3.9%;HTC 今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為 13.7%,亦低於第一季度的 16.3%。

最重要的是,這已經是HTC連續第九個季度的虧損。

除了出售手裡的業務,很難看到HTC扭轉局勢的良策。

其實,關於HTC賣手機業務的消息相信大多數人都已經聽膩了,外界一直認為HTC會放棄手機押注VR,畢竟其在VR領域仍擁有相當不錯的市場積累。

王雪紅本人也曾表示過她對VR產業的信心。

在2017年初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王雪紅曾表示:「我真的非常相信在往後的十年,這個產業將會變成1萬億美元的產業,是非常值得大家投入的。

VR更是一個無底洞

實際上,VR硬體這個行當,比起手機市場更是一個無底洞。

因為市場要培育,培育期還很難說要等待幾年,關鍵是場中還有索尼和Facebook這樣的對手,數億美金不斷往裡面砸錢。

HTC對VR業務的押寶,更像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做出的一個錯誤的決定。

當我們仔細觀察HTC Vive近一年來的發展軌跡之後,或許就會覺得,此時如果HTC出售VR業務或許是最好的時機。

畢竟相比很難出手的手機業務來說,其VR業務要好賣的多。

此次曝光的HTC Vive 「接盤俠」首先是谷歌。

縱觀過去幾年,兩家合作的經歷並不少。

從最早先的Nexus系列到如今的Pixel系列手機,HTC均參與了代工。

而且,近日有消息稱即將發布的Pixel 2系列也將由HTC獨家「打造」。

除了手機領域之外,VR業務方面兩家也有不少淵源。

當初谷歌發布基於安卓手機的移動VR平台daydream時,外界普遍認為其會與HTC VIVE形成競爭關係。

不過,之前HTC vive中國區總裁汪叢青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雙方是合作關係。

隨後在今年的5月份舉辦的I/O大會上,谷歌表示將會推出對應Daydream平台的VR一體機,而首批透露的合作方中就有HTC。

最重要的是,由於谷歌在智能硬體方面一向「不靠譜」,此次外界紛紛猜測,HTC在Daydream平台的合作中能夠擔任代工方角色是一次雙贏。

回到HTC Vive本身來看,HTC從一開始的定位,離「代工」的角色並不是很遠。

HTC與Valve聯合開發出這款產品後,與高端市場中其他競爭對手(Oculus Rift和PSVR)相比,最大的技術優勢就是Lighthouse定位方案。

這也保證了其在產品和技術上的一定優勢。

但是,正是因為產品的核心技術來自於Valve方面,HTC也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被外界戲稱為Valve的代工商。

隨著Valve在去年宣布要將Lighthouse技術開源,失去「燈塔」的HTC Vive前途更加黯淡。

資本市場窗口期已過

進入2017年,整個VR產業的寒冬來的比外界預想的要快。

在這種氛圍下,現階段盈利無望,未來行業爆發的窗口期似乎也消失不見。

根據調研機構Digi-Capital公布的「2017年二季度VR/AR投資數據」顯示,二季度全球VR/AR投資為8億多美元,儘管相比一季度的3億美元有所增長,但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2億美元仍有一定差距。

關鍵是,這些投資主要是AR領域,與HTC在去年希望搭建的全球VR生態圈,並沒有太多重合。

此外,伴隨著整個VR產業的遇冷和競爭品牌的衝擊,HTC Vive的銷量正在逐漸走低。

以中國內地市場為例,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的調研數據顯示,二季度國產品牌大朋VR的硬體銷量為18000台,較上一季度增長30%;超過HTC Vive成為內地銷量最好的高端VR頭顯。

而HTC Vive預計銷量僅為14000台,較上一季度下跌了6%。

為例挽回頹勢,HTC vive也曾選擇降低售價來換取更多銷量。

8月21日,HTC宣布:即日起HTC Vive國行版頭顯降價1400元,售價變為5488元。

不過,5488元的售價與大朋、Pico、3Glasses等一眾國內競爭對手相比,依舊不夠親民。

對此,蟻視科技CEO覃政在採訪中表示,「目前全行業都在走低價衝量,作為行業標杆的Vive降價也在所難免。

但是現在的VR行業,不是通過降價就能帶來質變的。

目前的這一代VR產品,價格再往下降,距離大眾消費者仍然太遠。

可以說,資本市場看重的是VR在2C市場的前景(2B市場不是他們關注的),而在2017年的前六個月,全球市場的景象已經告訴投資者,VR押注的「窗口期」已經過去。

沒有資本的托底,剩下的,只有看廠家們自己的造血能力了。

國際市場方面,目前高端頭顯三大領軍者——PS VR、HTC Vive、Oculus Rift之中,儘管,索尼的PS VR性能並沒有HTC Vive和Oculus Rift優越。

但是,無論銷量還是市場占有率PS VR都遙遙領先。

從IDC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VR頭戴設備銷量」報告可以看到,PS VR第一季賣出了42.9萬台,擁有18.8%的市場占有率,而HTC Vive的銷量僅為19.1萬台市場,占有率也只有8.4%。

賣掉VR後未來將會怎樣

有一定的技術實力,但是缺資金,是HTC目前在手機業務和VR頭盔兩條線均面臨的困境。

目前的VR市場還尚未成熟,仍需要資金不斷地往裡砸。

而競爭對手索尼跟Facebook則擁有足夠的資本,可以繼續在這個市場上進行投入。

所以找到谷歌這樣的大靠山,或許是一個最佳選擇。

至於「小胖子」 拉奇,絕不是一個好夥伴。

只是在現階段的境況下,如果出售了VR業務,原有品牌手機業務也沒有太大希望,HTC又要回到給谷歌做代工的角色中,對於曾經不甘於代工而創立品牌的王雪紅而言,自然很難以接受。

從代工到品牌運營,再到涉足VR硬體設備,這一步一步走來,HTC的努力有目共睹。

但是市場運作能力的欠缺、品牌運營經驗的懵懂,專利技術的匱乏,都令HTC一路走來欲振乏力,痛失了不少良機。

再次淪為代工廠,會是宿命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