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步步緊逼,三星謀破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斥資80億美元買下哈曼國際工業不到十天,三星又敲定了另一筆收購。

在11月24上午,三星方面證實,將會收購顯示技術研發公司QD Vision,押注量子點。

結合之前聯合海力士成立半導體發展基金、成立單獨晶圓代工業務等相關報導。

我們可以看出,面對中國半導體迅速崛起,台積電等競爭對手的步步為營,藍綠廠和華為的迅突圍而出,加上受韓國國內賄賂事件影響的三星急了,於是發起一連串的動作,謀求轉型。

內憂:自身表現不佳

作為業界唯一一個幾乎擁有電子全產業鏈的企業,三星在智慧型手機爆發的那幾年活得很滋潤。

憑藉在存儲、晶圓代工、顯示、處理器等多方面的布局,加上終端的智慧型手機機海戰術,三星在過去的幾年收入水漲船高,並在2013年營收和利潤達到頂峰。

當年的營收達到了歷史巔峰的228.69億韓元,利潤也高達36.78億韓元。

三星電子2007-2015的營收利潤表,單位:(in billions of KRW)

但進入了最近這兩年,三星進入了多事之秋。

首先就是「干政門」被調查。

因為在去年涉及向崔順實(韓國總統朴槿惠是她的忠實信徒)和其女兒鄭某在德國成立的「Widec體育」公司匯款28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090萬元);另外,韓國《朝鮮日報》也曾曝光,三星集團曾經通過其子公司向崔順實掌控的Mir和K-Sports兩大財團提供了接近200億韓元的資金。

這些資金的最終成為崔順實女人的馬術訓練相關費用。

韓國檢方因為這事,認為三星藉機向總統朴槿惠賄賂,獲得相關的利益交換,而起訴三星。

這對三星來說,是一個坎。

其次,「Note 7爆炸」事件的影響

今年八月份,三星公布了其最新一代期間Galaxy Note 7,憑藉著超高顏值和超強性價比,本來可以在蘋果iPhone 7發布之前,爭搶一部分市場份額的,而從其當時的預定數據來看,市場表現也非常不錯。

但是從八月中旬開始,由於設計上的失誤,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開始在全球各地上演,然後事件愈演愈烈,到十月下旬最後不得不全球召回。

三星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NOTE 7事件,令公司的猛獸了50億美元的損失。

作為近年下半年沖銷量的唯一旗艦,三星對這個結局是始料未及的。

再加上中國華為和OV兄弟的攻勢猛烈,三星在手機領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日前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最近一季度里,三星在全球手機利潤排名中首次跌出前五名,僅位居第九,利潤只有區區1000萬美元。

蘋果依然高居榜首,而華為則首次成為全球利潤最高的Android智能機廠商。

前四則分別為蘋果、華為、VIVO和OPPO包攬。

對應的利潤占比則分別為91%,2.4%、2.2%和2.2%。

這塊業務也給三星敲響了警鐘。

第三,晶圓代工廠或錯失蘋果A系列訂單。

眾所周知,由於蘋果手機的龐大出貨量,成為蘋果的供應商就代表著巨額的利潤。

三星的晶圓代工廠則在上一代的蘋果A9處理器上又從台積電嘴裡搶下了60%的訂單(A8是台積電獨家代工的)。

於是蘋果A9則有了兩個版本。

在iPhone6S發布以後,外媒用測試軟體Geekbench對使用兩個版本的iPhone6S進行電池續航發現,發現當兩台手機電量消耗到50% ,台積電版6s 花了2 小時34 分鐘44 秒,機身溫度只有30 攝氏度,而三星版6s 只用了1 小時44 分18 秒,機身溫度稍高一些,達到了33 攝氏度。

這意味著後者的續航時間可能比前者要少很多。

另外,在Geekbench 的一般測試中,三星版的多核分數也比台積電版的多核分數要低出一些。

就這樣,三星似乎失去了蘋果的信任。

台灣Digitimes 網站最近的消息指出,台積電已經成功取得會在2017 年的10 周年iPhone 使用的Apple A11 的訂單,連同在2016 年9 月推出iPhone 7 的A10 處理器,台積電會從2016 年開始連續兩年取得蘋果處理器代工地位。

就這樣,三星剛拿到手還沒捂熱的訂單,又重回了台積電手裡。

再加上中國大陸正在大力發展晶圓代工產業,三星也許感受了這股無形的壓力。

這是三星的第三重打擊。

外患一:中國存儲的崛起

不得不說,中國半導體的崛起,尤其是在存儲和顯示技術方面的大力度投入,讓三星緊張了。

首先說一下存儲。

眾所周知,由於韓國政府的支持和三星自己的努力,三星在存儲方面是全球的霸主。

在過去幾年,其DRAM和Flash晶片的全球占有率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從三星2015年的財報我們可以看出,其包括DRAM、NAND FLASH和移動AP等在內的半導體部門業務營收(下圖紅框內)為47.5868萬億韓元,占三星總營收的23.7%,而營收較去年提升了19.8%,運營利潤更是較上年增加了45.7%。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存儲業務是除了三星電子除了IM業務(包括智慧型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以外最重要的營收來源。

在前面我們提到三星在智慧型手機等領域面臨極大的挑戰,所以有理由相信三星電子未來會重點押寶存儲產業。

三星電子2015年的營收明細,紅框內為半導體事業部的表現

而三星的存儲產品,無論是DRAM還是Flash,也都是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

這得益於三星多年來的研發投入。

從下面兩個圖我們可以看出,三星在DRAM和NAND FLASH都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但不同的形勢是DRAM的市場份額正在穩步上升,而NAND FLASH的市場則受到閃迪和Toshiba上升的威脅。

2001到2014年間主要原廠NANDFLASH的市場份額(source:麥肯錫)

2001到2014年間主要原廠DRAM的市場份額(source:麥肯錫)

但是,隨著電子終端產業的發展,中國存儲消耗量大大增加,根據賽迪顧問提供的數據,2014年中國存儲晶片市場規模達到2465.5億元,占國內晶片市場比重的23.7%,其比重超過CPU、手機基帶晶片。

而中國所使用的存儲占全球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

2014年中國大陸DRAM消耗量已達102億美元,約占全球市場的20%;NAND Flash消耗量也接近全球市場的25%。

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在這個領域幾近空白,市場份額基本都是被日韓美幾大巨頭所壟斷。

一個如此重要的市場,卻沒任何話事權,對於中國產業來說是一個極高的風險。

為此,中國半導體業界掀起了存儲產業建設高潮。

目前也建立起了三大陣型:一個是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主攻3D NAND Flash;一個是福建晉華集成與聯電合作的項目,主攻DRAM;;一個是兆易創新和中芯國際前CEO王寧國所主導的合肥DRAM項目。

而各自也將取得不錯的進展。

長江存儲那邊聲稱,其新的存儲基地建設將分為三期,總規劃面積約100 萬平方米,一期於8 月開工、預計2018年建設完成,月產能約20 萬片。

該廠計劃從3D NAND Flash 下手,並預計2017 有能力推出32 層堆疊、2018年推出48 層堆疊3D NAND Flash。

至於福建晉華項目,據了解初期將導入32 nm,但最終目標其實放在25 nm以下製程,以求與其他DRAM 大廠不致有太大落差,初步產能規劃每月6 萬片,估計2017 年底完成技術開發,2018 年9月試產,並在2019 年以前將產線移轉至福建新廠。

至於兆易創新在合肥那邊的項目,早前兆易創新收購了美國DRAM 廠ISSI ,獲得了相關的技術,但沒有說具體計劃。

關於中國存儲詳情,可看本站特邀作者陳磊之前的一個報導《在國家大基金推動下,國內存儲器公司的狀況展望》。

雖然三星現在在DRAM上做了20nm工藝的差異化產品,並在謀劃10nm產品。

而在3D NAND Flash方面也推進了64層產品的發展。

但假以時日,中國存儲真的投入量產了,加上國內的扶持,可以預見,會對三星造成多大的衝擊。

外患2:中國顯示面板的擴張

如果說中國存儲的發展對三星來說是下了一場雪,那麼中國在顯示技術方面的大

投入,則無疑是雪上加霜。

從三星2015的財報我們可以看出,面板業務是排在第四的營收部門。

其2015年的營收較上年增長了6.8%,這主要得益於其OLED業務的快速增長。

但液晶面板方面,中國早些年的大投入,已經開始到了收割的時候。

三星電子2015年的營收明細,籃框內為面板業務的表現

在發展早期,液晶面板基本上是日韓台的天下,也就是LG、三星、夏普、友達和奇美等廠商在競逐的戰場。

根據2009年的數據,三星同樣是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

2009年液晶面板的市場份額(source:DisplaySearch)

後來,隨著華星光電和京東方等的快速崛起,中國液晶面板廠商在全球也取得了重要的位置。

據研究機構WitsView此前發布的2015年大尺寸面板出貨調查報告顯示,韓國面板廠商三星和LG共計占去4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的京東方市占率為13.21%,TCL集團旗下華星光電全年出貨較2014年小幅增長3.5%,達2552萬片,位居全球第六。

由於中國面板廠商的大批量供貨,並藉助成本優勢,用價格優勢拉低了三星和LG等的利潤率,三星的液晶面板產業大受影響。

在今年八月份,三星宣布將在今年底關閉G7生產線,該條生產線占全球大尺寸面板產能的4%,是面板製造史上關閉的最大規模工廠,這將導致2017年大尺寸面板產能僅小增1%。

雖然在液晶面板方面的表現欠佳,但是三星在OLED方面的提早布局,不但讓其面板業務有了增長,更讓其2015年的利潤較上年增長了247.7%。

OLED具有輕薄,鮮艷、自發光等優點,這就讓其可以做的很薄,符合現在移動設備、VR和可穿戴設備的主流發展需求。

於是國內VIVO、OPPO和華為等廠商開始將這個顯示屏導入其旗艦產品中。

獲得中國最強三大手機供應商的訂單讓三星的OLED業務一路飆升,根據韓國市場諮詢公司UBI Research就對OLED螢幕出貨量進行了統計,Q1全球OLED螢幕出貨量約為9130萬塊,其中三星占了95%。

在液晶面板上面嘗到甜頭的中國廠商,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再加上傳聞蘋果將會在下一代iPhone中採用OLED面板,包括京東方在內六家國產面板廠商也踴躍加入OLED這個藍海市場。

預估截至 2020 年左右為止,合計投資額將超過 2 萬億日元的規模,以期望藉由大規模投資、對抗三星電子等韓廠。

具體布局如下:

京東方正在四川成都興建月產規模達 1,000 萬片(以智慧型手機換算、以下同)的 OLED 面板廠,投資額超過 5,000 億日元,該座新廠產線將階段性啟用,預計 2019 年正式進行量產;

華星光電(CSOT)也正在湖北武漢興建和 BOE 同規模的 OLED 面板廠;

天馬微電子已將在武漢興建的液晶面板工廠轉換成 OLED 專用工廠;

和輝光電和維信諾顯示技術也將興建新工廠。

從現在的投產情況可以看出,如果中國廠商如計劃生產 OLED 面板的話,預估總出貨量(以智慧型手機換算)足以供應全球 3 成以上需求(即全球市占率挑戰 3 成以上水準)。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三星在OLED面板方面也許會面臨液晶面板同樣的結局,所以對三星管理層來說,這又是另一個挑戰。

面對危機,三星奮起一擊

為了應對中國半導體的威脅,三星開啟了各種應變措施,首先就是聯合SK海力士建立半導體發展基金。

據南韓經濟日報報導,這個半導體希望基金規模約兩千億韓元,三星將出資500 億韓元,SK 海力士也將分攤250 億韓元。

南韓企劃財務部副部長周亨煥(Joo Hyung-hwan)表示,期望半導體希望基金能成為促進南韓系統半導體企業發展的催化劑。

市場解讀,南韓「半導體希望基金」的成立,除了因應美光收購華亞科股權之後,產能、市場份額同步提升的競爭壓力之外,也是為了防範大陸官方力挺存儲器產業,可能帶來的威脅。

其次,三星電子準備收購美國量子點材料開發商QDVision,布局量子點面板。

這個布局相信就是為了應對OLED可能中國攻克之後,轉向下一個利潤增長點。

同時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根據NPD Display Search的數據顯示,全球量子點材料的市場需求從2015年的不足250萬平米增長到2020年的近2500萬平米,年平均複合增速超過50%,到2020年全球量子點顯示技術市場規模將達25萬億美元,增長潛力巨大。

因此三星才那麼緊張去布局。

另外為了應對台灣晶圓代工廠商台積電的步步緊逼,三星也做了一個決定去應對這種情況。

那就是將其晶圓代工業務分離出來,以更靈活的態勢和競爭對手PK。

但顯而易見,在存儲和顯示方面,雖然中國半導體的崛起會對三星電子的半導體業務會構成重要影響,但目前來看,這對三星來說,還有幾年的緩衝空間,因此在這個方面,三星還可以更充足的時間去應對。

但國際市場的變化,對三星來說是一個大挑戰。

由於移動設備發展乏力,對於以這為主要營收來源的三星電子來說,轉型是迫在眉睫了。

尤其是在看到之前移動端的最大半導體供應商高通也收購了NXP,來規避產品單一造成的威脅。

多種情況影響下,三星開啟了買買買的節奏。

最震撼的是買下了哈曼國際。

11月14日,三星宣布以每股112美元的現金收購哈曼國際(HarmanInternational Industries),據悉總成交額在80億美元。

哈曼是物聯網汽車解決方案領域的龍頭企業,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過去12月內銷量占據了汽車行業的65%,在完成收購之外將會推動三星在物聯網技術尤其是汽車電子方面的發展。

按照三星電子首席策略官 Young Sohn所說——汽車的未來可能轉變為智能科技和車聯網,正如過去十年間,功能簡單的手機已進化為複雜的智能設備。

市場對三星特製的電子部件和解決方案的需求持續增長,在汽車科技市場,我們看到海量的長期成長機會。

據外媒報導,三星的這個手機式是為了追趕谷歌和蘋果這樣的競爭對手。

但三星在未來並不會直接造車,而是看中了哈曼在無人駕駛有關的半導體、顯示面板和移動服務等業務。

由於過去數年持續不斷的收購,目前哈曼已經橫跨多個領域,其中包了括導航、多媒體支持、導航、智能應用、傳感器、配套手機應用、雲服務等等。

現在哈曼旗下既有著名的音響設備品牌 AKG、JBL、Revel,又涉足車聯技術的開發如 Wi-Fi 服務和導航系統。

目前全球約有3000萬輛汽車配有哈曼公司的系統,合作商包括了奔馳、寶馬、蘭博基尼、法拉利、捷豹等。

2015年哈曼的銷售額達到69億美元,還順利獲得了與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的新合約。

哈曼三分之二的銷售額都來自汽車廠商,預計總訂單積壓已達240億美元。

研究機構 IHS Markit 的分析師 Mark Boyadjis 認為,收購哈曼為子公司的三星能立刻實現盈利,在短時間內取得相當有利的開端。

IHS Markit 預計,音響、顯示屏等汽車硬體市場的規模將在2022年達到610億美元,而今年這一市場的規模還只是420億美元。

其實在買哈曼之前,三星也做了一系列小型收購,來補充其現在所欠缺部門。

例如在本月15日收購了加拿大NewNet通信技術公司的RCS業務,這被看做三星在移動即時通信方面的重要布局。

因為RCS在本質上可能成為三星下一代SMS簡訊的標準,它使得原本常規的簡訊變得更像聊天軟體里的消息,諸如Facebook Messenger、蘋果的iMessage或是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

另外還有一個月前收購了一家機器學習虛擬助手公司Viv,增強其語音助手功能,甚至擴展人工智慧,和蘋果競爭;拿下LoopPay,利用其技術去支援Samsung Pay電子支付的發展。

種種表現,說明三星真的急了。

這艘似乎無懈可擊的航母未來會怎樣呢?大家有什麼觀點,歡迎發言。

【關於轉載】: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整保留文章標題及內容,不得刪改、添加內容繞開原創保護,且文章開頭必須註明:轉自「半導體行業觀察icbank」微信公眾號。

謝謝合作!

【關於投稿】:歡迎半導體精英投稿,一經錄用將署名刊登,紅包重謝!來稿郵件請在標題標明「投稿」,並在稿件中註明姓名、電話、單位和職務。

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MooreRen001或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摩爾精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星一季度日賺5億 移動部門業績下滑

每經記者 孫宇婷 發自成都在維持全球智慧型手機霸主地位過程中,三星電子的市場份額正遭遇低成本對手的蠶食。據昨日(4月29日)最新出爐的三星電子一季報,2014年1~3月,三星凈利潤7.57萬億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