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少屏凸顯創新乏力,國產品牌應夯實中低端基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於蘋果搶奪了三星AMOLED屏的大量產能,人們發現國產手機品牌原來在手機核心元件方面依然被外資企業鉗制,其實除了螢幕外,在存儲晶片、手機晶片方面同樣受制於外資企業,讓人們對國產手機企業「缺芯少屏」產生擔憂,這也凸顯了國產手機品牌的所謂「黑科技」原來更多的PPT科技!

缺乏核心技術導致國產手機依賴國內市場

國產手機市場份額節節攀升確是事實,但是它們依賴國內市場也是事實。

2016年國產手機品牌全球出貨量達到6.29億,國內市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4.65億部,估計國產手機品牌占有國內市場的份額近九成即是約4.185億部,它們的國內出貨量占全球出貨量的比例高達66.5%。

國產手機品牌前四華為、OPPO、vivo、小米,只有華為的海外出貨量占比達到五成,OPPO、vivo、小米的海外出貨量占比估計小於兩成。

造成這種結果正是因為國產手機品牌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除了上述四大國產品牌中除了華為可以進軍全球以智慧財產權管理嚴格的歐美市場外,OPPO、vivo、小米則擔心專利訴訟問題而至今沒有將它們的手機銷往這兩個市場。

去年全球的存儲晶片、面板等手機核心元件由於緊缺導致價格不斷上漲,迫使國產手機品牌紛紛加價,進一步凸顯了國產手機品牌除了缺乏核心技術外,在手機元件方面同樣受制於人的尷尬局面,部分國產手機品牌在被迫提高售價後導致出貨量下滑。

國產手機品牌需要夯實它們在中低端市場的基礎

在核心技術和產業鏈受制於人的情況下,國產手機品牌需要夯實它們在中低端市場的基礎。

從以往這幾年的情況可以看出,國產手機品牌正是通過在千元機市場發力而迅速從三星和蘋果手裡搶奪市場份額的,如今它們在2000元價格區間也順利取得了大量市場份額。

這些成功讓國產手機品牌頻頻發聲要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與三星和蘋果競爭,不過目前為止在這個高端市場依然有近九成市場份額為後兩者所占有。

眼下國產手機「缺芯少屏」的局面提醒了國產手機品牌在衝擊高端市場面臨的困難,提醒著它們有進軍高端市場的願望當然是好事,但是現實的困難更不應忽視,盲目的樂觀看待它們在高端市場的前景恐怕反而會讓它們遭受挫折。

事實上,由於當下OLED面板的產能有限,國產手機在難以獲得OLED面板的情況下,採用高品質的TFT-LCD也未必不是一種好選擇,由於國產手機的成本所限它們所採用的低端OLED面板品質方面甚至不如高品質的TFT-LCD。

在當前國產手機品牌進入的主要是印度、非洲等發展中市場的情況下,採用TFT-LCD面板也是一種合適的選擇,低成本讓它們可以獲得更高的性價比,繼續憑藉性價比優勢在這些市場搶奪市場份額,這也與當前中國手機產業鏈依然處於中低端的現實向吻合,在擁有市場份額的情況下再逐漸往上爬升。

筆者對於當下一些國產品牌紛紛高調宣稱自己具有挑戰蘋果和三星的能力,這顯然是一種脫離現實的願望,這反而不利於國產手機品牌的發展,對於國產手機品牌還是更應該直面現實腳踏實地的往前走才能走的更遠,否則就有可能重複2004年那次國產手機品牌敗給國際品牌的覆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6年第一的智慧型手機品牌是誰?

前兩天,知名市場調研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的手機季度跟蹤報告。自此,2016年全年的手機出貨量數據得以全部顯現。在全球市場上,2016年出貨量第一的手機品牌仍然是三星,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