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G招標第一回合,華為第一,第三名、第四名令人吃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進入2019年1月份,三大運營商合計招標次數占比逐步提升,達到64%,並開始進入實質性的規模組網試點階段。

5G建設主要停留在系統研發測試與站址設計規劃領域,其中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進展最快。

中國移動已於2019年1月30日啟動5G規模組網建設項目,並且開展了500台基站主設備的租賃招標,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大唐中標份額分別為50%、16%、22%、6%、6%。

從項目規模和介紹來看,此次中國移動的招標項目定位於組網前夕的應用示範工程,具有小範圍試點的意味,廠商中標份額也不會對後續大規模集采進行指引。

然而在中國移動公告的多個涉及小基站的採購項目招標結果卻顯示,中標人中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如日海智能、京信通信、三維通信等,相比之下,華為、中興等老牌公司卻未出現,從小基站的中標結果也可以總結出,涉足小基站的中小廠商過去大多都有在WLAN(無線區域網)方面的研發及產品經驗,雖然現在轉型做小基站,但由於無線通信技術的相通性,在投入一定資源後仍然可以滿足小基站的研發,但是,過去從事有線傳輸方向的企業想要轉型就有一定困難。

基於過去,小基站已經大規模部署,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小基站的需求將愈發凸顯,原因在於,5G網絡運行於較高頻段,傳統宏基站穿透能力減弱,小基站將用來彌補宏基站覆蓋不足的地方。

小基站市場擴容背後,老牌設備商與眾多新進入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也將愈發激烈。

既然全世界都知道華為的5G技術較好,能夠滿足各項要求,為什麼在國內招標時不全給華為呢?

華為在全球攻城掠地遇到前所未有的抵抗,被一些過國家惡意詆毀,在經歷了2G時代的一無所有、3G時代登上舞台、4G時代基本並跑,中國在5G時代已經有了與已開發國家談判合作的實力,而愛立信和諾基亞作為世界上的老牌通信服務商, 在4G技術之前,大部分都是由他們主導下制定的標準,這次5G標準的制定將吸收中國共同討論。

中國的目標是通過在5G時代使用世界通用技術而非獨自技術,推動在物聯網領域對全球市場的開拓。

作為5G技術領先的國家,彼此合作可以在相關技術方面得到互相支持,面對美國的直面破壞和慫恿,一旦中國把全部標段給了國內廠商,勢必造成有想要獨自壟斷5G市場的苗頭,而歐洲各國已逐漸開始把華為作為5G標準供應商,這一回報來之不易,然而對於國內通訊企業而言,把所有雞蛋都放入一個籃子也是不明智的,更何況5G是建立在4G的基礎之上,縱觀國內的很多設備都是由歐美老牌企業所提供,完全搬離棄之不用並不符合企業的利益。

把一半的份額給華為已足以證明中國5G的可靠性,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本著拉攏歐美國家和平衡各項國家矛盾的前提,把28%的份額給予歐美廠商是可以理解的,中國不可能單打獨鬥、以己一身就闖天下,而是應該跟「志同道合」的企業報團取暖。

對此,您怎麼看,支持此種做法嗎?將心比心,相信歐美會對華為好些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備戰5G,中國成全球最大試驗場

儘管在商業時間表上,現在距離5G真正爆發還有兩年時間,但5G產業鏈環節的角力場已經全面鋪開。從全球來看,美國多家移動運營商正在爭取5G網絡的運營牌照,目前美國政府對於5G的頻率規劃和授權機制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