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半導體技術躋身世界一流有多不容易:這得從40多年前說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產業正在不斷地向著強的方向發展,這是否會影響到在台灣地區的廠商?與之相關的議題近來持續發酵。

目前,全球排名第一大的半導體封測廠商非台廠日月光莫屬,而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明確地表示,大陸的半導體廠商正面臨人著如人才不足等問題,這使得台灣的半導體(技術)產業依然領先大陸至少5年的時間。

需要特別補充的是,與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一樣,張虔生也看好大陸發展半導體產業。

或許有人就想知道的是,台灣的半導體技術和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並且能躋身世界一流?這就得從40多年前說起了。

(註:下文來源於工業技術研究院,『我為科技狂』在不違背事實的基礎上,對原文進行了修改)

2018年是集成電路發明後的第60年,集成電路晶片推動了全球快速演進,包括電腦、通信、家電、汽車等電子產品都離不開晶片。

隨著集成電路產業不斷製造出更強、更快、更小的晶片,晶片實現了無處不在的運算,在可預見的未來,無人駕駛汽車不再只是科幻想像,而智慧家庭、智慧廠辦、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夢想等到真正實現的那一天也並非遙不可及。

集成電路產業引領科技不斷地創新,台灣地區作為半導體設計與製造的重鎮,不僅上、中、下游產業鏈整合完整,更首創專業的分工模式,打造出了晶圓、集成電路封測代工業,以打群架、技術領先的模式,帶動了全世界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時光回到1974年,當時台灣以勞動力密集的輕工業、加工出口業為主,面臨著產業已發展成熟,且第三世界國家崛起並有大量、低廉的勞力,台灣急需尋找下一世代的產業以實現轉型突破。

當年的2月,在台北市南陽街小欣欣豆漿店中,聚集了當時在台灣可謂重量級的人物,包括費驊、孫運璿、方賢齊、高玉樹、王兆振、康寶煌,以及力主台灣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潘文淵。

他們一邊吃早餐一邊進行早餐會報,在討論之中決定以集成電路技術作為產業發展藍圖,勾勒出了台灣未來轉型高科技產業的願景,並決定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從美國尋求合作夥伴,引進集成電路研發、製造、封測等技術,以爭取時效。

1974年7月,潘文淵專門回到台灣,在圓山飯店閉關一周撰寫《集成電路計劃草案》,寫完後第一時間送達政府。

孫運璿隨即召開專案會議,並在8月17日正式核定該計劃。

隨後潘文淵在美國召集海外學人組成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Technical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TAC),並遴選美國無線電公司作為技術轉移的合作夥伴,選定引進集成電路中的「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簡稱CMOS)」技術,同時在工研院成立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後擴大為電子工業研究所),作為發展集成電路計劃的執行單位。

工研院當時看好民生消費及通訊等產品在未來的發展趨勢,選定以電子表作為驗證技術成果的載具。

「但我們所有投入的專家、學者、人才、主政者都不只是將這個計劃當作科專計劃,做出電子表就結案,而是一開始就規劃完完整整地將集成電路技術引進,讓台灣日後能擁有自主研發與生產的能力!」當時擔任計劃主持人、工研院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主任的胡定華,一語道出所有加入計劃的參與者,積極投入擘劃未來遠景的雄心壯志,希望打造以集成電路為基礎的資訊電子產業。

計劃擬定後,團隊即刻開始招兵買馬,當時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畢業的史欽泰、楊丁元、章青駒等人,放棄在美國工作的機會,回到台灣加入工研院,投身集成電路計劃的引進,並分成設計、製造、測試、設備4組,由他們擔任赴美國無線電公司取經團的領隊。

1976年4月,經過招募培訓的19人團隊,懷著興奮、緊張,以及期待的心情,出發前往美國。

當年那群30歲上下的年輕小伙,不負所望地將集成電路技術成功帶回台灣。

如今,他們皆成為台灣電子科技業中重量級的人物,各自擁有一片天。

現任台積電副董事長的曾繁城,為當初第一批赴美的19人團隊之一,他回憶道:「當時我們很都年輕,懷抱著無比的熱情,想要把台灣的集成電路技術做起來。

」史欽泰亦相當肯定美國無線電公司技轉計劃的成果,他表示:「美國無線電公司技轉計劃為台灣建立自行研發技術的信心。

」有別於過往台灣產業以製造加工業為主,美國無線電公司技轉計劃的成功,讓人們得以發現,台灣有能力自行研發技術,進而堅定轉往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目標。

1977年10月,工研院打造的台灣首座集成電路示範工廠正式落成啟用,當初赴美受訓的人才返台投入生產研發。

示範工廠採用7.5微米製程,產品良率在營運的第6個月已經高達7成,遠高於技術轉移母廠美國無線電公司的5成,技術成效超乎預期。

由於示範工廠營運成效良好,為將技術落實產業化,決定在1980年以衍生公司的方式,設立台灣第一家半導體製造公司聯華電子,並移轉4吋晶圓技術以及研發團隊,轉任聯電研發製造,其中包括後來擔任聯電董事長的曹興誠。

10年後,美、日、韓均已看出集成電路對國家發展的影響重大,無不積極投入,國際間興起技術保護主義,讓台灣很難再自海外技轉。

1984年工研院接下「超大型集成電路(VLSI)計劃」,自行投入研發,隔年即邀來曾任美國德州儀器全球副總裁的張忠謀,擔任工研院院長。

台灣第一座6吋集成電路實驗工廠於1986年正式完工,為發揮實驗工廠的經濟效益,在張忠謀等人的建議與支持下,1987年衍生成立台灣集成電路製造公司,將VLSI計劃的設備與人才移轉給台積電,並首創專業的晶圓代工模式,充分發揮台灣在製造方面的優勢。

台積電很快發展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晶圓代工廠,並大幅改變產業生態,逐步走向垂直化的分工模式。

有別於早期半導體公司以IDM廠居多,自行包辦從晶片設計到產品製造的所有程序,晶圓代工模式成功後,設計公司只要專注做好產品設計,再委託代工量產即可,不必投資設立花費甚巨的晶圓廠。

1990年代開始,台灣半導體產業鏈逐漸完備,在各領域的代表性公司除台積電、聯電之外,還包括日月光控股(合併矽品)、聯發科、群聯、穩懋、旺宏、華亞科、南亞科等。

此外,隨著個人電腦快速成長,負責數據處理及運算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需求大增,政府因此在1990年委託工研院執行「微米計劃」,延攬當時在美國貝爾實驗室任職的盧志遠,擔任計劃主持人,負責研發DRAM製造技術,以4年半的時間發展出8吋晶圓0.5微米的製程技術,讓台灣的半導體技術躋身世界一流。

台灣發展集成電路技術以來,垂直分工與產業群聚的特色,使得台灣具有彈性高、速度快、定製化服務、低成本的特色,且以晶圓代工為主的模式與全球半導體產業結構不同,這也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獨有的競爭優勢。

2017年台灣半導體產業鏈的產值結構中,晶圓代工占49%、晶片設計產業占25.1%、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占19.4%、記憶體產業占6.5%,總產值達81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韓國,全球排名第三。

其中台灣又以晶圓代工領域的市占率最高,全球排名第一,占7成以上,產值達397億美元。

目前半導體製程已進入5奈米的競賽,除了持續追求製程微縮之外,亦同步往高度異質整合晶片發展。

新材料的探索也已展開,如量子運算所需的超導體、奈米碳材等材料,藉此突破現今矽材料的極限。

工研院IEK研究經理彭茂榮看來,在智慧物聯網趨勢的帶動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在以下領域較有發展機會:人工智慧、5G無線通訊、物聯網、工業4.0/智慧機械、車聯網/自駕車、擴增/虛擬實境(AR╱VR)、高效能運算晶片(HPC)、軟體及網路服務。

其中,智慧物聯(AIoT)應用多元,製程上不需使用到最尖端前瞻的技術,可能只要90奈米,甚至微奈米等級就可以拓展新應用,成本與門檻不若其他應用高,將刺激台灣小型晶片設計公司崛起,以創新應用服務取勝,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創造新一波繁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創業30年,台灣「半導體教父」這一次真的退了

在今日台積電的股東會上,創始人、董事長張忠謀說,他度過了人生最興奮最愉快的30年,感謝大家給自己機會。話畢,全場響起長達近一分鐘的掌聲。這位老人也在會後正式離開台積電,開始自己的退休生活。對於張...

每年進口2000億美元晶片 中國將如何破局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半導體產業的國產化,預計在2020年要將集成電路的自給率提高到40%,到了2025年則提高到70%。為此,中國政府和金融界籌集了龐大的資金,報導援引《華爾街日報》的推測說:「僅是...

引航5nm工藝!台積電18廠開建

「就算全台灣停電,台積電也不會停電。」這是筆者聽過的一句話。TSMC,也就是台灣積體電路公司,簡稱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占有晶片市場百分之60的份額,也是台灣經濟的命脈。1月26日台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