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師:軟銀收購ARM的4個簡單邏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時候,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比電影戲劇還要精彩,不段的上演各種「神轉折」。

上個月,全球的媒體還都在關注遭遇滑鐵盧的軟銀帝國何時崩潰(筆者註:這裡指的是被軟銀收購的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虧損500億美元,軟銀帝國債台高築),這個月的18日軟文卻突然宣布「321億美元收購ARM」,資料顯示軟銀將以每股17英鎊的現金收購ARM,較後者上周五的收盤價溢價43%。

OMG!瞬間全球媒體炸裂,剛剛還要依靠出售阿里股份度過難關的軟銀,怎麼突然變得如此土豪,居然巨資收購歐洲IT巨頭ARM,要知道321億美元放眼全球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這幾天不少媒體朋友和我討論軟銀收購ARM一事,大部分表示看不懂無法理解。

其實對於現在的軟銀來說要想渡過難關,靠的不是縮衣節食,而是繼續大筆大規模的收購、投資不同領域的優質企業,完善其生態布局。

由於很多人對ARM公司不太了解,且因為上周的手機直播,我的讀者群體多了95後和00後的一些人群,今天我儘量用大白話簡單解讀下,軟銀收購ARM的四個邏輯。

ARM有短期內讓英特爾難以企及的份額

我們知道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的運行離不開強勁的晶片支持,在PC網際網路時代英特爾一家獨大,但現在我們進入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英特爾逐漸式微,反而不起眼的小公司ARM顛覆了晶片產業,ARM架構晶片在全球手機市場上的份額超過90%。

ARM架構已經成為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事實上的標準,還被廣泛應用在大量其他設備中,例如數位相機和硬碟。

這幾年我們熟悉的英特爾一直想反攻ARM占領的市場,但最終敗下陣來。

軟銀看到ARM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晶片領域的規則制定者地位短期難以動搖,於是下決心收購。

ARM捏住了全球幾乎所有手機廠商的命脈

全球範圍內,ARM架構的晶片每年的出貨量大概在100億顆級別(官方數據顯示已經累計超過750億顆),從蘋果、三星(Samsung)到小米或者HTC乃聯發科這樣的企業,幾乎都有用ARM的架構,他們都要向ARM支付費用。

可以說ARM是一家可以躺著賺錢的公司,現在的ARM已經成為行業標準,捏住了全球幾乎所有手機廠商的命脈。

不過ARM公司和中國的騰訊、百度等有野心的公司不一樣,這家公司很厚道,就像偉大的居里夫人一樣,ARM非常願意讓全球共享其的研發成果,大概給1000多家企業做了授權,也就是說「你們可以用我的架構做產品,我只和你們授權一點點費用」。

到了今天捏住全球手機企業命脈的ARM收入只有10億美元量級,堪稱行業活雷鋒。

如果ARM放在李彥宏手裡,每年早就創收幾百億了。

軟銀生態體系大布局

生態體系這個詞彙我們經常聽樂視的賈布斯或者BAT的大佬們掛在嘴邊,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孫正義就在構建軟銀的生態體系了,只是孫正義自己很少說而已。

軟銀是科技公司,也是投資公司,也是通信公司,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前後,軟銀大概花了600---800億美元做投資,孫正義幾乎布局了所有能布局的產業和風口,但唯獨缺失對晶片領域的大筆投資。

現在收購ARM後,從手機晶片架構到移動通信,再到手機軟體、服務等等移動網際網路鏈條上的所有核心環節中,軟銀都已布局完善。

未來軟銀潛力有多大,諸位結合樂視的爆炸式發展進程,一看便知。

英國脫歐 優質企業打折20--30%左右

精明的孫正義早就看到ARM的價值,軟銀打ARM的主意不是一兩天了。

之所以這兒時間出手購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英國脫歐事件,讓整個英國的股市、房地產、實體經濟乃至優秀的企業估值大幅度貶值,一些企業短期貶值超過20--30%。

軟銀這個時候拿下ARM,要比脫歐之前省錢不少。

同樣不止是軟銀,最近幾天全球各地的財團都在英國購買優質的企業。

比如7月12日的時候萬達旗下的美國院線AMC娛樂控股宣布,將以9.21億英鎊(約80.1億人民幣)收購位於倫敦的歐洲的最大院線Odeon & UCI Cinemas Group。

再比如中集集團,8億元收購英國半挂車企業等等案例不勝枚舉。

PS:本文作者丁道師,關於本文所述觀點,歡迎來信探討,微信:dingdaosh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軟銀巨資收購ARM:天作之合?

幾乎每過一兩年就會有某某公司欲收購ARM的傳聞。一年多以前,蘋果說是要80多億美元收購它。較早時,英特爾與AMD也分別傳過。而2009、2010年,我了解到,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也曾打算在二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