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騰訊財報全面落後阿里,阿里穩定高增長原因是敢持續投資未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阿里在8月15日發布了2020財年Q1財報,即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數據靚點頗多:如,本季度阿里營收1149.24億元,同比增長42%;如,淘寶、天貓月活躍用戶7.55億,較上季度新增3400萬




上季度,淘寶天貓新增月活躍用戶數2200萬,也就是說,阿里中國零售平台在2019上半年新增了5600萬的月活躍用戶,至此阿里已經連續8個季度新增月活平均超過2600萬。

本季度3400萬的新增背後動力源自——2019年天貓618的暑期促銷,以及面向下沉市場的一系列舉措,如聚划算、天天特賣的持續發力。

2018年雙11所在的季度,阿里獲得了3500萬的新增用戶,天貓雙11與618,遙相呼應。

阿里CEO張勇在分析師會議上稱,新增的活躍用戶中70%來自下沉市場。

42%的增速,高於微軟、亞馬遜、谷歌、Facebook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即便是國內,也是遠高於騰訊與京東——京東與騰訊,在自然年2019年Q2收入增長分別是22.9%和21%。

阿里本季度收入1149.24億,騰訊為888.2億,與此同時,42%的增速正好是騰訊增速的兩倍。

上一季度,騰訊營收854.7億,增速16%,同期阿里為934.98億,增速51%。

2018年,騰訊公司20周年,隨著管理架構調整的全面調整,也拋出了「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戰略吶喊,這一系列舉措,有著很明顯的「阿里印記」——從2019年上半年騰訊阿里兩家公司財務數據來看:2019年,將會是阿里與騰訊,兩家公司的分水嶺。

阿里多年以來錘鍊的組織力,保證了阿里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個風口,還自己主動創造風口。

相比較阿里,騰訊在戰略與組織上的「滯後」,未來將會更多的在兩家公司財務數據上一一浮現。

阿里為什麼能夠實現穩定的高增長?

這次財報上阿里CEO張勇與CFO武衛的表態,或許能給出答案:張勇表示,阿里將在技術和服務上投入,幫助全球數百萬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武衛說,我們將繼續投資於長期增長,同時提升投資領域的成本效益。

我們回到阿里的財報中來,數據更能印證這一答案。

阿里核心營收中,Customer management 419.54億,增速27%,Commission169.02億,增速23%,包括新零售在內的「Others」為營收167.45億,增速134%。

傳統電商的廣告、佣金之外,還有新零售。

此外,阿里本地生活服務營收61.8億,增速是137%。




馬雲在很早之前有個說法,「在阿里巴巴這個家族裡面,阿里巴巴是大哥,是個泥腿子,弟弟妹妹們上學都靠他來供;淘寶是妹妹,性格活潑,可以拿著大哥給的錢買花裙子,已經初中畢業,將來要念復旦大學,老三是支付寶,才上小學,但它最有志氣,要在未來扛起養家的重擔」。

到現在,阿里大家庭里,有了更多成員,淘寶妹妹長大了,支付寶也長大了,有了阿里雲、菜鳥、新零售、餓了麼口碑、淘票票。




阿里有「履帶戰略」,我們看到阿里核心營收保持著40%的增長同時,也湧現出134%增速的新零售、137%增長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務,當然此外還有保持50%增速的菜鳥、66%增速的阿里雲。

成熟業務如淘寶、天貓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也努力獲取新增用戶,半年新增5600萬——值得注意的是,下沉市場的努力,阿里早在2015年就開啟了「農村淘寶」戰略,也是在2015年,阿里開啟了「大中台,小前台」的面向移動時代的組織管理架構的調整

始於2015年的「長期投資」,最終在2019年的財報上有了更為直接清晰的數字體現。

應該說面向未來的長期投資與戰略布局,是阿里的「傳統」,10年前,在其他公司還看不懂、不相信的時候,阿里成立了「阿里雲」,BAT中阿里是最早涉足雲計算的公司,牢牢占據了國內雲計算第一的位置,也是全球第三大雲計算公司,僅次於亞馬遜與微軟。

阿里商業領域的成功掩蓋了它在技術層面的投入與成就。

本季度阿里雲營收77.87億,增速是66%,值得注意的是,它從上季度虧損1.64億,無限接近盈利的狀態,情況陡轉,本季度虧損3.58億——擴大虧損原因很簡單,阿里並不急於雲計算領域太早盈利。

2018年11月馬雲致股東公開信中說,「最近,全球經濟正在遇到困難…沒有歷史性挑戰,何來歷史性機遇?阿里巴巴是一家善於把握逆境的公司」。

在2020財年Q1,阿里把握逆境,除了3400萬的新增用戶之外,也有成本的嚴格控制:一般管理銷售費用、市場營銷費用、產品研發費用在總營收占比都降低了——一般管理銷售費用處於近兩年來最低的5%、市場營銷費用首次降低到了9%,此前「市場營銷費用占營收比」均在10%-12%區間。

阿里CFO武衛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說,「在去年年底,我們開始強調各方面的成本效率,這不光涉及到營銷成本,還涉及到員工人數、花在內容上的成本等等。

因此,我們確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並且我們還在計算每一項支出的投資回報率」——外界往往解讀阿里也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但其實,阿里一直如此。

武衛的第二段話,更值得解讀:「我們有注意到協同效應大範圍出現,不僅是集團內的協同效應,還有與我們姊妹公司之間的。

關於營銷費用,我們正在瞄準2至3億可能會被我們的平台吸引的潛在新用戶。

這同樣也是Ant Financial(螞蟻金服)的目標。

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合作起來,共同努力。

他們在從三四線城市吸引新用戶方面有優勢,而我們的優勢在於讓這些新用戶留下來。

所以,我們並不需要重複性地花錢」。

2018年雙11期間,阿里CEO張勇提出「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2019年1月,阿里發布了「A100」戰略合作夥伴計劃,旨在為企業提供全面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數字轉型。

2019年7月12日,張勇宣布阿里數字經濟體已經初步完成了全方位的統一作戰,以及面向未來創新的組織架構升級,「接下來我們將聚焦於組織的效率和活力,通人才、通策略、通技術」。




簡單概括說就是:阿里巴巴將以它體系內的支付寶、包括釘釘在內阿里雲智能、菜鳥、阿里媽媽等為基礎,協同它的商業板塊(淘寶、天貓、聚划算、Lazada、及盒馬、銀泰等新零售板塊等)、服務板塊(餓了麼口碑、飛豬、淘票票等)和娛樂板塊(優酷、大麥、UC等),融合集成為「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幫助更多企業達成數字化轉型的戰略——通人才、通策略、通技術,除了是為了面向企業客戶端向企業提供「標準化、定製化」服務對阿里來說,「三通」價值就是這樣更省錢。

阿里數字經濟體的打造,既可以一站式滿足客戶需求,同時也能「並不需要重複性地花錢」。

歷史來看,阿里並不拒絕不同團隊在相同軌道上的類似創新,但會快速的會師。

一般而言,隨著公司組織架構變得龐大,大公司不重複造輪子是很難的。

如何避免?如何省人力省錢更重要的是別錯過機會?阿里的方法是:經濟體內通人才,通策略,通技術。

背後則是阿里強大的組織力,才能讓所有人能接受「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才能阿里即使發展到這麼大的體量,也能跑得輕快。

相比較財報數據,我更關注阿里公益方面的一些數據。

很多公司將做公益視為「姿態」,但更可持續的方式是將公益視為公司運營的一部分,將社會責任融於商業模式中。

2019年7月30日,阿里發布了《阿里巴巴集團脫貧工作報告》,截止2019年6月30日,阿里「興農扶貧」計劃已覆蓋全國31個省工860個縣,包括242個國家級貧困縣,相關特產的GMV累積達1152億人民幣,較去年底的630億高出522億元人民幣。

此外,全國貧困縣220萬農民通過網商銀行獲得了超過1600億元貸款。

阿里巴巴的公益曲線與它的財務曲線正相關——阿里的公益與商業,相輔相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淘寶兇猛,新增用戶八成來自低線城市

23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發布的新一季度財報顯示,收入大增61%領跑全球網際網路巨頭;同時,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中國零售平台年度活躍消費者增加2400萬達5.76億,自去年 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