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解毒|拼多多把淘寶逼到牆角了?阿里財報給出的答案截然相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外界看來,即使過去六個月里疲於防守騰訊在零售領域的強力進攻,又被異軍突起的社交電商拼多多衝了一個措手不及,阿里巴巴仍收穫了一個在關鍵指標上增長最快的財季。

最重要的是,當一些旁觀者以為拼多多「彼可取而代之」時,阿里巴巴告訴他們,事情並不是那樣。

北京時間5月4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18財年第四季度(2018年1月1日—3月31日)財報及2018財年業績。

如財報發布前各家分析師所預測的那樣,本季度阿里巴巴依然保持超出內外預期的收入增長,超過600億的收入僅次於上個季度的830.28億元——10月到12月一向是電商平台做大促的旺季,雙十一、黑五、聖誕節等購物節日會釋放用戶大量消費需求。

當然,由於阿里與騰訊之間的「新零售之戰」,雙方投入重金搶購線下零售業態,投資併購成本飆升,導致本季度阿里巴巴凈利潤受到較大影響,經調整後的EBITA利潤率只有27%,為IPO以來最低值。

不過,阿里似乎並沒有在為利潤率的下降而擔心

阿里巴巴CEO張勇在隨後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說:我們將持續這樣一種投資思維——以一種長期的,前瞻性的方式在新用戶獲取、新技術和新零售體驗方面進行投資。

這就是說,阿里仍然會增加對新零售和技術的投資,把成本和利潤率的考量放在相對次要的位置。

所以,對線下零售、晶片和人工智慧技術公司們來說,在阿里和騰訊面前把自己打扮漂亮一點,短期內仍然可以獲得一個好的報價。

但是,整份財報特別要關注的一個數據是:中國零售平台的年度活躍消費者增長 3700萬。

這個很重要,在這份財報中尤其需要做延伸分析。

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基於微信生態的社交電商拼多多的崛起已然無法阻擋:上線兩年用戶數過兩億,GMV過千億,日訂單量超過京東躍居全網第二僅次於淘寶。

在騰訊2018年的新一輪投資後,拼多多的估值已經達到了150億美元。

儘管它自己不願承認,但人們都會把拼多多看成是騰訊現在遏制阿里最尖銳的前鋒。

即便爭議傍身,業內也普遍認為,拼多多對淘寶的威脅與日俱增

可是阿里卻在今天這份財報中告訴所有人,這個龐然大物的增長並沒有因為拼多多而停滯

2018年1月到3月,阿里除了核心電商的收入同比增長62%,中國零售平台年度活躍消費者(阿里財報中常用來表示用戶數量的概念)也增長了3700萬。

再跟在阿里之前的三個季度作縱向比較,這個數字依次為18Q3的2700萬、18Q2的2200萬和18Q1的1200萬。

換句話說,雖然年度活躍消費者的基數一個季度比一個季度大,可是增長速度卻一個季度比一個季度快。

這才是2018年的阿里巴巴最令人震驚之處。

從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的一年時間裡,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台的年度活躍消費者數量增長9800萬至5.52億。

作一個不算特別恰當的對比,同一時期,騰訊微信和WeChat 的合併月活躍帳戶數則從 9.38 億增長到「超過10億」。

如果僅從絕對值來看,過去一年阿里的電商用戶比微信社交用戶增長只快不慢

這份阿里財報,恐怕會衝擊「拼多多的機會是十億微信用戶減去五億淘寶用戶」的觀點。

那麼,是微信遭遇了天花板還是阿里開闢了新市場?

張勇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進一步解釋說:主要是來自三線/四線城市和更多農村地區的年度活躍消費者凈增3700萬。

年度活躍消費者是過去13個季度以來凈增長最多的一次。

所謂的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等「下沉市場」,正是過去幾個月里被公認為是拼多多飛速發展的紅利,而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更願意將之稱為「五環外」市場。

阿里在這個季度的成績,有賴於推出淘寶特價版App、親情帳號等新的舉措,同時,持續對農村淘寶的投入也收穫了階段性成果。

如果在這個市場,既有新貴拼多多的崛起,又有老牌電商大佬阿里巴巴的滲透,那麼就很容易得出結論:中國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擁抱移動網際網路,這些市場裡用戶的網購需求正在井噴。

甚至存在更深入的可能性,是拼多多這樣基於社交關係鏈的新型電商公司打開了下沉市場。

當拼多多的用戶習慣於拼團、分享,滿足購物性價比的基本需求,學會交易支付、物流查詢技能,培養出了對網際網路的信任之後,出於消費升級的原因,自然而然地會往淘寶、天貓、京東等其它品類更豐富、體驗更完整的電商平台遷移。

也就是說,拼多多教育過的用戶,反而更容易接受淘寶

難怪黃崢在接受《財經》雜誌專訪時說:我們與淘寶是錯位競爭,爭奪的是同一批用戶的不同場景,錯位才會長得更快,所以不存在打掉淘寶多少訂單。

那麼就可以推斷得出,到目前為止,拼多多與淘寶就是同向之「競」,而非相向之「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