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聯電投資62億美元廈門建x12英寸晶圓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月26日上午,由全球集成電路巨頭台灣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廈門投資建設的12英寸晶圓項目——聯芯集成電路製造項目,在廈門火炬高新區舉行隆重動土典禮,台灣聯電公司洪嘉聰董事長、全球最大的無線技術及無線半導體廠商Qualcomm Incorporated總裁德里克·阿博利先生,以及聯電公司主要配套廠商高層參加動土典禮。

聯芯集成電路製造項目設計規劃最大月產能為12英寸晶圓5萬片,總投資62億美元,2016年12月試生產,2021年12月達產。

項目達產後,聯電公司還將繼續投入資金啟動第二座5萬片產能的晶圓廠建設。

引進大項目,培育大企業,構築大產業,實現大跨越。

作為2015年福建省重點項目和廈門市重大項目,聯芯集成電路製造項目從去年10月份簽約到目前正式動土,短短几個月就完成項目建設前期的各項程序,這正是廈門火炬高新區把握新常態,抓住新機遇,爭取新突破的有力作為。

當前,廈門市正全力創建國家信息消費示試城市,以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以及行業終端為代表的移動終端銷售穩步增長,帶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應用向縱深發展。

廈門火炬高新區傾力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鏈,不但是推動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完善產業配套,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加深海峽兩岸合作的戰略舉措,也是加快「創新、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抓手。

聯芯集成電路製造項目的落地動土使得兩岸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合作向前更進了一步。

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該項目投資額巨大、科技含量高、產業吸附能力強,是以晶圓製造為核心的集成電路價值鏈核心環節。

該項目將利用台灣聯華電子世界級的製造技術、上下游緊密配套關係和國際客戶群體,帶動廈門火炬高新區乃至廈門市完成「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測試-裝備與材料」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布局,進而構建「晶片—軟體—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的電子信息產業千億產業鏈(群),推動廈門市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廈門火炬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已經具備較好發展基礎,不僅建設有公共技術平台,還湧現出了優迅高速晶片、瀚天天成、弘信電子等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具備成長潛力的骨幹企業。

於2007年建成正式對外服務的廈門集成電路設計公共服務平台,目前主要由EDA工具平台、晶片測試平台、技術培訓平台和產業服務平台四個部分組成,成為廈門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基地的核心。

在為廈門以及周邊地區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提供開發產品便捷豐富的軟、硬體環境的同時,也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培訓服務。

去年9月,廈門火炬高新區已經簽下集成電路「國家隊」清華紫光。

清華紫光將在廈門投資40億建設廈門清華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建設集生產製造、研發設計、產業孵化、產品展示等功能於一體的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地,建成後將成為清華紫光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規劃,廈門清華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今後將引進包括旗下展訊通訊和銳迪科等核心企業在內的30家以上優質集成電路企業及其核心業務,同時,引進200家以上與集成電路直接相關的研髮型信息科技企業和成熟優質的清華系企業落戶廈門火炬高新區,形成系統性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和規模化的集成電路企業群。

隨著聯芯集成電路製造項目的投產達產,清華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的投入運營,廈門火炬高新區在集成電路核心技術研發、相關應用研發等方面的競爭力將極大增強,在力爭成為國家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的同時,一條新的千億產業鏈有望在廈門出現。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投資密集期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日前再次拋出「繡球」,這次的幸運兒是中芯北方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經理丁文武表示,該項投資已到最後履行手續階段。

資料顯示,中芯北方為中芯國際於2013年6月聯合中芯國際、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設立,總投資35.9億美元,擬在北京亦莊開發區建設一條月產3.5萬片、技術水平在28mm~45mm的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

此前,「大基金」已投資31億港元參與中芯國際增發,在長電科技收購星科金朋項目中投資3億美元(1.6億美元股權投資+1.4億美元股東貸款),另投資上海中微半導體4.8億元。

此外,「大基金」在今年2月還與華芯投資、紫光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5年內,「大基金」擬以股權投資方式給予紫光集團總金額不超過100億元的資金支持。

此次「大基金」對中芯北方的投資預計數額巨大。

雖然具體金額尚未公開,但丁文武表示目前「大基金」已承諾出資額近百億元。

而此前,「大基金」對中芯國際、長電科技、中微半導體等項目投資累計約50億元。

以此推算,「大基金」投資中芯北方的資金規模可能高達50億元。

另外,華芯投資總裁路軍此前在芯謀首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領袖峰會上表示,「大基金」在2015年投資將達200億元。

丁文武則表示,「大基金」將以北京(京津冀)、上海(長三角)、廣東深圳(珠三角)為中心的東部地區和以武漢、成都、重慶、西安為中心的中部地區為重點,與地方基金協作,促進形成優勢產業集群,避免無序地一擁而上。

目前,除國家已推出1200億元規模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外,北京、上海、武漢等地也紛紛組織了地方版的集成電路投資基金。

現在,這些地方版基金也已經悄悄行動。

據北京盛世宏明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張仲透露,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旗下製造和裝備子基金首期交割已經完成,目標總規模60.3億元,已到帳20.1億元,並已投資中芯北方、圓融光電。

據悉,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北京市政府於2013年12月共同設立,基金總規模300億元,其中政府出資90億元,其餘引入民間資本。

該基金模式為母子基金(1+N),將支持IC產業鏈各環節協調發展,並積極開展兼并重組及海外收購。

其中,盛世投資管理為母基金及製造和裝備子基金(計劃規模90億元)管理公司,北京清芯華創為設計和封測子基金的管理公司。

此外,上海市集成電路(設計)基金總額為100億元,並已獲得銀行300億元的信貸支持。

招商證券認為,在信息安全備受重視的大背景下,晶片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我國高度重視信息安全的背景下,晶片的自主可控無疑是重要的一環。

2014年9月,千億元規模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重點投向晶片製造領域,通過政府資金撬動民間投資,從而推動我國晶片產業的大發展。

此外,高通降低專利費用後,小型晶片廠商生存壓力變大,行業洗牌將加劇,且高通提出未來將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存在與國內相關晶片廠商深度合作的可能。

集成電路貿易逆差擴大

長期以來,我國集成電路(晶片)產業始終受制於人,中央與地方政府為擺脫這種境況,大力扶持集成電路、產業,無論從資金規模還是扶持思路上都是空前的,但貿易逆差再次擴大說明了國產晶片廠商發展仍然較為艱難。

隨著物聯網、智能家居、可穿戴等產業的不斷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已超萬億規模,國內晶片廠商欲分羹這塊大蛋糕,在高端技術以及創新實力上仍待加強。

工信部不久前發布了《2014年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回顧及展望》顯示,2014年,我國重點集成電路企業主要生產線平均產能利用率超過90%,全年銷售狀況穩定。

國家統計局統計,全年共生產集成電路1015.5億塊,同比增長12.4%,增幅高於上年7.1個百分點;集成電路行業實現銷售產值2915億元,同比增長8.7%,增幅高於上年0.1個百分點。

從產銷情況來看,國產集成電路產業整體情況保持穩定增長。

但從進出口情況來看,業內一直在意的集成電路產業貿易逆差卻有所增長。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2014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出口609億美元,同比下滑30.6%;從全年走勢看,出口降幅逐步縮小,呈逐步回升態勢。

實現進口2176億美元,同比下滑5.9%,貿易逆差為1567億美元。

海關發布2013年數據是,集成電路出口額877億美元,進口額為2313億美元,貿易逆差為1436美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