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當自強!封殺損200億,如今又強勢崛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會停息,技術的發展也讓中國向著科技強國的目標不斷邁進。

中國廠商在技術上的巨額投入,也讓中國企業有了和西方國家叫板的實力。

從2018年年初至今,中國廠商屢屢遭到"封殺"之遇,尤其是2018年上半年,美國拒絕向中興通訊公司提供零部件和軟體技術支持以後,致使中興元氣大傷,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此次美國制裁事件至少讓中興損失200億。

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中興逐漸煥發出往日的活力,甚至很可能憑藉5G時代翻身,成為繼華為之後另外一個中國5G巨頭。

據消息人士透露,從今年年初開始,中興就已經試水5G,並且率先完成5G手機的CE認證,這也是中國首個完成5G終端國際認證的項目。

中興官方表示,希望能藉助5G技術,重新回歸手機品牌的第一梯隊。

而深厚的技術累積,也讓中興有了敢放出此等"豪言"的底氣。

筆者從中興通訊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中得知,在2019年第一季度,中興公司用於技術研發上的費用已達30.93億元,占其營收的13.9%。

同時目前中興公司,在5G方面的研發人員達3.5萬人次。

雖然說中興一年百億規模的研發投入相比華為千億投入仍然相差甚遠,但對人才的重視和資金的大力投入,也勢必會讓中興在5G時代崛起,甚至比肩華為讓世界看到中國技術的強勢。

據國外數據統計機構報告顯示,中興在5G上已經獲得1200個標準專利,並且擁有近3500件5G戰略布局專利。

同時目前中興已經拿下全球40多個訂單。

當國內消費者大張旗鼓為華為點讚、將其稱為"國產驕傲"的時候,其實中興也在默默發力,厚積薄發後再度回歸大眾視野。

根據全球通信製造業品牌排名,中興位列第四,僅次於華為、諾基亞和愛立信。

而根據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觀點,中國企業在5G技術上擁有專利優勢,全球範圍內的電信企業,想要快速將5G落地,都離不了華為、中興的幫助,華為和中興的技術更加純熟,設備價格更實惠。

誠然,若電信運營商選擇其他廠商設備進而繞開華為、中興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是卻意味著將付出更多成本,這對於電信運營商來講並不划算。

就全球5G設備廠商而言,雖然說愛立信和諾基亞也不可或缺重要參與者,但從中國移動發布的5G改造設備集中採購後結果上來看,華為與中興在採購份額上以接近60%的比例遠超愛立信和諾基亞之和。

雖說其中中興通訊占比僅為5%,但作為僅次於華為的第二大通訊設備商,在5G時代的來臨之際,仍有憑技術逆勢崛起的機會。

我們生活能有如此大的改變,離不開不少企業為我們負重前行,在此我也希望他們能夠走的更高更遠。

在核心技術上面一定要獨立自主,打破壟斷,走出一條自己特色的創造之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5G中國領跑,一頭奔跑的困獸?

MWC2015有2400多位CEO參加,不可謂行業展會之翹楚,而且展會已經超越了傳統的電信行業,IBM、微軟、FACEBOOK等跨界廠商悉數參展,已經是一場全球最大的ICT盛會。如此盛會,在表面...

又一家國產巨頭宣布5G計劃,實力比肩華為!

5G雖然目前尚未正式投入商業使用,但通信基站、網絡調試等前期工作已經全面展開。為抓住市場機遇,包括華為、諾基亞、愛立信等電信設備供應商在內的多家運營商正積極與全球運營商在5G領域開展合作。在無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