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確認暫停合作,英國網友炸了:只會讓華為更強大!機構:國產供應鏈將崛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

走進經濟生活里的一切

導讀:不得不承認,華為供應鏈正面臨嚴峻時刻。

最新消息顯示,全球最大的移動設備晶片架構授權服務商ARM已告知員工,必須暫停和華為的業務往來。

長期來看,華為事件將驅動國產供應鏈的確定性崛起,華為積極培育國內供應鏈將成為大勢所趨。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者丨師琰 張賽男

編輯丨辛靈 朱益民 黎雨桐

英國廣播公司(BBC)周三有關英國晶片設計商ARM暫停與華為合作的報導引發廣泛關注,因為這可能會嚴重影響華為為其未來智慧型手機開發新晶片和建立自己的移動生態系統的能力。

ARM的總部位於英國劍橋,2016年被日本軟銀集團以320億美元收購。

其專利設計構成了包括華為在內的全球大多數移動設備處理器的基礎。

ARM的舉動對華為業務能力的影響目前還無法估量,尤其是在智慧型手機領域。

這些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ARM的暫停業務協作是暫時的,還是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圖/圖蟲

ARM發言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在回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時,僅引用一份對外聲明稱,公司遵照美國政府最新出台的限制措施行事,並保持與美國相關政府機構的對話,以確保合規。

並稱,「ARM重視與長期合作夥伴海思(華為晶片子公司)的關係,我們希望此事能快速得到解決。

一位英國晶片業資深從業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稱,ARM的行為令人驚訝,作為總部設在英國、股東是日資的公司,並非直接隸屬於美國川普政府,按理也無需遵守美國限制,除非是使用美國智慧財產權或技術。

根據BBC此前的報導,ARM在公司內部備忘錄中正是稱其設計「包括原產於美國的技術」,它在美國的工廠開發了一些處理器設計。

ARM在備忘錄中指示員工停止與華為及其子公司簽訂「所有有效合同,支持權利以及任何未決合同」,並要求他們不能再向華為「提供支持和傳輸技術(無論是軟體、代碼還是其他更新),參與技術討論或以其它形式討論技術問題」。

華為:現有手機用戶不受影響

華為發言人周三晚表示,公司正與ARM合作,希望能夠解決相關問題。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發言人表示:

「我們重視與合作夥伴的密切關係,但承認其中一些人因為出於政治動機的決定而面臨壓力。

我們相信這種令人遺憾的情況可以得到解決,我們的優先事項仍然是繼續為全球客戶提供世界一流的技術和產品。

華為強調,現有手機用戶不會受到影響。

華為已制定應急計劃有效減少損失,但如果更多技術合作夥伴懾於美國禁令加入到切斷與華為聯繫的行列,情況又會如何?

從長遠來看,最近遇到的接連挫折將促使華為加快努力建立自己強大的移動生態系統,減少對外國合作夥伴的依賴,並重新設計其供應鏈; 但另一方面,構建新的系統並非易事,涉及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組件和系統。

英國兩大移動運營商EE和沃達豐周三均表示,將把華為智慧型手機從其5G網絡設備發布計劃中撤下。

在日本,移動運營商KDDI和軟銀也表示將推遲本月晚些時候華為P30的銷售,並衡量美國禁令的影響。

占據日本市場半壁江山的NTT Docomo表示,正考慮暫停華為新手機的預訂,包括P30 Pro。

圖/圖蟲

機構把脈國產替代投資標的

ARM是全球智慧型手機IP龍頭,所有自行設計手機處理器晶片的供應商,無論是華為、紫光展銳、蘋果、高通、三星電子等,都需要付費獲得ARM授權來基於其架構設計開發手機晶片。

此舉意味著直接斬斷晶片源頭,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

在此之前,有報導稱,因美國政府施壓,英特爾、高通、賽靈思、博通、Qorvo、美光、英偉達等美國半導體廠商,或存中止與華為部分業務合作的可能,谷歌也將暫停支持華為部分業務。

業內人士認為,華為供應鏈正式迎來調整,而嚴峻的環境將逼出一個更強大的華為國產鏈。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整理了華為供應鏈全鏈條,扒一扒哪些環節已經完全自主可控,有些還需加速國產替代。

一、零部件供應鏈方面,越接近終端的基本實現替代,晶片端主要的供給欠缺包含通訊設備的中頻接收器、手機端中高頻功放等。

華為硬體產品主要包括通信基站及光通信設備(運營商業務)、手機等消費電子(消費級市場)和伺服器等(企業業務)三大產品。

按照光大證券的分類,通信基站及光通信設備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基帶處理器、FPGA、射頻 前端(PA、濾波器等)、AD\DA、DSP、功率器件、光模塊(光晶片)等。

基帶處理器華為可以實現供應,射頻前端、DSP華為可實現部分供應。

FPGA: 主要由美國賽靈思和 intel 壟斷。

可替代企業:紫光同創、復旦微電子、華微電子、中電科58所、航天772所、廣東高雲、上海安路、西安智多晶、上海遨格芯等。

射頻前端: 國內射頻功放集中在中低端領域,高端市場有待突破。

可替代企業:大富科技、武漢凡谷、春興精工、紫光展銳、中科漢天下、唯捷創芯等。

ADDA: 主要由美國 ADI 和 TI 壟斷。

可替代企業:聖邦股份、思瑞浦等,產品與國際大廠相差較大。

功率器件: 主要廠商為英飛凌、恩智浦、瑞薩、三菱等歐日廠商。

可替代企業:安世半導體、比亞迪電子。

低速光模塊可替代企業:光迅科技、中際旭創;高速光模塊領域,我國企業的產品性能依然存在提升空間。

光晶片和電晶片: 台灣聯亞、英國IQE、日本三菱、美國Avago為全球主要的光晶片供應商。

這方面,華為對國外晶片依賴性較高。

可替代企業:光迅科技、華為海思、海信、景嘉微電子、中芯國際、長電科技等。

手機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處理器、射頻前端、存儲晶片、圖像傳感器、電源管理晶片、顯示屏等。

處理器、電源管理晶片華為實現自己供應,圖像傳感器、顯示屏可實現國產替代。

射頻前端: 主要由國外產商壟斷。

可替代企業:麥捷科技、中電26 所、天津諾斯微、漢天下、紫光展銳實現部分替代。

存儲晶片:全球存儲晶片DRAM 和 NAND 主要由三星、美光、海力士等廠商壟斷。

可替代企業:合肥長鑫主攻DRAM,長江存儲主攻NAND,另外還有兆易創新、北京君正,但短期之內性能和產能可能無法滿足華為需求。

圖像傳感器可替代企業:豪威科技

顯示屏可替代企業:京東方

二、自研晶片產業鏈上,EDA、IP、代工、設備有可能產生影響

EDA:全球主要集中在Cadence、mentor、Synopsys、Keysight、ARM 幾家國際巨頭手中,這一領域不僅僅是華為,全球企業都依賴於幾家龍頭公司的供給。

國內針對EDA自主可控已經開始積極布局,相關企業有華大九天、芯禾科技、概倫電子等企業積極布局,但短期內實現國產替代可行性弱。

華為代工供應鏈:目前台積電與華為仍在正常合作交付,滿足華為高端機型的穩定供給。

中芯國際今年有望實現14nm工藝量產,目前代工水平僅滿足華為中低端機型的晶片製造。

IP 核方面 ARM 架構:可能產生較大影響,晶片採用的是ARM 架構,如果ARM 停止服務,華為仍能採用 ARM V8 及之前公版架構進行設計,但未來無法使用ARM 推出的新架構。

綜合多家券商研報來看,短期內,華為「備胎」轉正,將確保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和大部分產品的連續供應,但庫存替代的延續性如何仍有待觀察。

另外,如果上游環節如EDA軟體、ARM系統斷供,國內將沒有替代方案。

不過,長期來看,華為事件將驅動國產供應鏈的確定性崛起,華為積極培育國內供應鏈將成為大勢所趨。

英國消費者:「這只會讓華為在長期更強大!」

對於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銷售商和最大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的最新遭遇,一些英國消費者也感到不忿。

一位Chelmsford居民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川普和谷歌一起努力殺死競爭對手,應該感到羞恥。

還有人寫道:

「美國應該是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領導者,但在這裡,我們看到中國通過價格削弱對手,而美國則通過禁令來打敗對手。

角色被顛倒了……」

一位英國華為手機用戶稱:

「這種拯救iPhone的宣傳只會讓華為在長期變得更加強大。

華為是靠強大的產品陣容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如果他們推出自己的作業系統和應用商店,也許我們可以看到安卓跟隨黑莓和諾基亞被遺忘。

英國一直是華為在歐洲的大本營。

與美國對華為的封鎖策略相比,英國政府在處理與華為的關係上始終留有餘地。

截至2017年底,華為已在英國投資20億英鎊,2018年2月,華為宣布,未來5年將在英國再投資30億英鎊。

今年初,華為還投資3750萬英鎊(約合3.3億元人民幣)在劍橋南部的Sawston購地550英畝,其中100英畝計劃設立研發部門和園區,建設自己的晶片工廠。

華為還計劃在蘇格蘭愛丁堡成立自己的晶片研究中心。

21君

對此你怎麼看?

百萬讀者都在看……

除了英國晶片商ARM,日本這4家公司也計劃中止與華為合作!一文看懂華為的晶片家族

茅台原董事長袁仁國被"雙開"!高管接連因貪腐被查,茅台專賣店淪為權力尋租工具?

繼華為、大疆之後,美國又「盯上」了這兩家中國企業?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本期編輯 黎雨桐

我在看,你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