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學堂:射頻前端藍海市場,國內企業誰最有優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相比於4G,5G時代的射頻前端更具挑戰性。

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手機射頻前端模塊及組件市場規模為101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增長至227億美元。

如此巨大的市場,中國廠商誰的機會更大?

現如今,大家對於智慧型手機已經非常熟悉,其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於智慧型手機而言,想要實現無線通信除了基帶晶片之外,還需要射頻器件與其配合,從而實現日常通信功能。

事實上,射頻器件是無線連接的核心,凡是需要無線連接的地方必備射頻器件。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演進,需要支持的協議及功能越來越多,射頻器件作用愈發重要,特別是射頻前端。

對此,紫光展銳首席技術官仇肖莘則認為:「在4G時代,手機需要支持的頻段很多,射頻前端複雜性及價格也不斷提升,已經比基帶晶片價格低不了多少。

在接下來的5G時代,射頻前端重要性將更加凸顯。

射頻前端市場不斷增長

從系統構成來看,射頻前端包括功率放大器(PA)、開關、濾波器、雙工器、低噪聲放大器等功能構件,其中核心器件是決定發射信號能力的射頻功率放大器晶片。

其中,PA晶片的性能直接決定了手機等無線終端的通訊距離、信號質量和待機時間,是整個通訊系統晶片組中除基帶主晶片之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根據HIS相關報告顯示,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伴隨著全網通及LTE網速的增長,特別是千兆級網絡的來臨,多載波、高階的調製、4x4 MIMO等技術的融入令前端設計複雜度直線提升。

與此同時,射頻前端在智慧型手機BOM成本中占比越來越高。

三星手機中射頻前端成本占比變化(來源:HIS)

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射頻前端供應商也將面臨新的挑戰。

首先就是帶寬的大幅度提升,這就要求單個信道能夠支持更高的帶寬。

另外,還需要支持更多的頻譜。

加之Massive MIMO和波束成形、載波聚合、毫米波等關鍵技術的引入,導致射頻前端複雜性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需要對PA進行全新設計。

為此也將帶動射頻前端市場的進一步成長。

從部署時間來看,2019年將是全球推出5G的重要一年,預計全球將有20家運營商推出5G服務。

與此同時,紫光展銳、高通、華為、聯發科、蘋果等都表示將在明年推出5G手機晶片。

另外,聯想、華為、小米、oppo、蘋果及vivo等手機廠商,也將跟進推出5G手機。

在此帶動下,射頻前端需求將會越來愈大。

全球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目前,在全球射頻器件市場,產業集中度比較高。

前四大廠商Skyworks、Qorvo、Avago、Murata占據著全球射頻前端85%的市場份額。

由於在砷化鎵/氮化鎵化合物技術方面的優勢,加之製造方面的能力,IDM廠商幾乎掌握著全球最主要的射頻器件市場。

全球射頻前端產業併購歷史

然而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演進,終端應用對於產品體積和功耗等參數要求愈來愈高,如何更加合理優化設計產品方案,也成為了廠商重點的考慮方向。

在此背景下,Fabless設計公司也開始涉足射頻器件領域。

其中就包括聯發科收購絡達科技(Airoha)31.55%股權、Qualcomm 併購 Black Sand,基帶廠商涉足開始進入PA領域,以此來提升整體方案競爭力。

從整體趨勢來看,Fabless設計公司將在射頻器件領域投入更多資源,這也成為了影響全球市場格局的重要變化因素。

而在國內方面,2014年紫光集團成功併購銳迪科微電子公司,隨後又將旗下展訊和銳迪科進行整合,充分發揮二者在基帶晶片及射頻晶片方面的優勢。

早在2007年,銳迪科就發布了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GSM/EDG四頻段PA模塊,填補了我國的技術空白,可謂是國內射頻器件的「先行者」。

從產品分布來看,紫光展銳已經實現了GaAs(砷化鎵)和CMOS(矽基)兩種不同工藝在2G、3G、4G射頻前端產品的全面覆蓋,並批量量產射頻開關、低噪聲放大器以及2.4G/5G 雙頻Wi-Fi射頻前端產品,且在射頻濾波器方面已經完成初步布局,成功打破國外壟斷。

對此,仇肖莘表示:「射頻前端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紫光展銳已經具備了相關的產品方案。

接下來重點是如何整合布局,提升整機解決方案的競爭力。

中國廠商的機會在哪?

從市場表現來看,2016年手機射頻前端模塊及組件市場規模為101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增長至22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4%。

相對於整個半導體產業發展速度而言,射頻前端市場可謂潛力無限。

手機射頻前端市場發展

與此同時,射頻前端行業雖然看似相對穩固,但其實是一個非常渴望創新的行業。

對於新進入者而言,只有實現技術創新,就能夠獲得市場青睞。

例如,在射頻開關領域,2010年SOI開關市場份額還不及20%,2016年卻成功占據95%市場份額。

這對於中國企業而言,也是一個好的機會。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半導體整體實力的提升,在晶片設計、封測、製造及終端產品方面都已經具備相當規模,為射頻器件產業發展提供了基礎。

特別是下游應用的快速發展,為國產射頻器件提供了大規模量產的可能,而這也是國內廠商另一個重要優勢。

具體到企業,在完成整合之後,紫光展銳開始全面布局移動通信和物聯網領域。

目前,紫光展銳手機晶片市場份額穩居世界前三,擁有亞洲第一的射頻前端產品以及中國最大的物聯網晶片市占率。

未來,紫光展銳也將繼續加大射頻前端領域的投入,不斷補強和完善產品線。

除此之外,也將持續深入研發團隊建設,在射頻前端領域不斷創新。

同時,與主晶片廠商密切配合,推出更優產品方案,以推動國內射頻器件產業發展。

從產品來看,紫光展銳已經推出系列射頻前端產品,涵蓋多頻段寬頻功率放大器、傳輸模塊、WIFI FEM,支持CAT0、CATM1和CATNB1的物聯網前端模塊,T/R開關,以及低通濾波器,例如RPM6743-31、RPM6442-B42/B43、RTM7285/RTM7289、RPM5401、RWL5305-21/RWL5306-21-5G WIFI FEM、RWL2305-11/RWL2306-11--2G WIFI FEM、RPM6801等系列產品。

其中,RPM6442是用於3.4G~3.8G頻段的射頻前端功率放大器,同時覆蓋Band42和Band43。

功率為28dBm時,頻率為32%,此時3.4G頻段具有30dB的高增益。

與其他低頻段相比,RPM6442頻譜資源具有明顯的帶寬優勢。

3.4G頻段資源可用於5G移動通信,其線性度非常高,並且支持APT DC/DC,可以完全滿足終端應用的高帶寬和高速要求。

雖然說國內也有不少廠商先後進入射頻器件領域,但從產品分布及布局完整性方面,紫光展銳都處於領先位置。

目前,紫光展銳的員工數量超過4500人,在全球擁有14個技術研發中心,8個客戶支持中心,並不斷加大晶片自主研發及投入,未來有望在射頻前端市場率先實現突圍!

小結:

從長遠發展來看,無線連接將會成為萬物互聯時代重要方式,射頻器件市場仍具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對於國內企業而言,想要進入該領域還不晚,但是要實現快速趕超,則需要在技術研發上面下更多功夫。

(作者:芯師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RF/PA器件整合搭上5G通信和物聯網的順風車

射頻功率放大器(RF PA)主要用於將收發器輸出的射頻信號放大,是射頻前端器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直接影響到設備的通信質量、信號接收能力、電池續航能力等重要指標。以手機市場為例,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物聯網時代 國內晶片企業誰與爭鋒

隨著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設備被連入網際網路中,不僅是電視、洗衣機、電冰箱、空調等傳統家電,水錶、電錶、天然氣表等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儀表也會被接入網絡。可以說,萬物相連的時代即將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