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核心元老歸附!讓中國突破量產難關,中國芯篇能起死回生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集成電路在當前的工業領域當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為核心的便是晶片,晶片作為設備運作的心臟,一直占據著技術研發的最高領。

但目前來看,國內的晶片製造尚未完全成熟,很多企業所生產的設備依然依賴於外國晶片,當前全球技術競爭升級,對於國內企業而言自然潛藏著較大的發展危機。

但從最近已經確鑿的一項消息來看,中國晶片製造工藝有望進一步提升,在實現量產之後擺脫「外國芯」的步伐會更快。

​就目前來看,國內晶片技術最強的企業是台積電,在晶片技術方面已經探索至7nm級別,大陸地區目前處於14nm級別工藝的攻堅階段,今年也被業界看作是實現量產的關鍵之年。

此前台積電14nm製程的攻堅在梁孟松的帶領下用了不到300天便成功實現,不可否認,梁孟松是晶片技術領域的一大核心人物,而當前可以確定的消息是梁孟松已經歸附於大陸最先進的中芯國際公司,致力於下一階段的技術攻堅。

​梁孟松最早於1992年在台積電就職,晶片技術研發的經驗相當豐厚,在台積電就職17年,梁孟松創造出500多項技術專利,參與了台積電每一世代製程升級。

2011年梁孟松加入三星電子,使得三星14nm製程的量產早於台積電,正因如此,三星電子才獲得了蘋果A9處理器的代工訂單,從而實現與台積電的平級競爭。

​從中芯國際的研發來看,從28nm製程的技術瓶頸到14nm的技術攻堅升級在梁孟松的協作下提前了幾個季度,這也使得中芯國際的技術升級有了更大的信心,讓中國企業擺脫外國晶片的束縛對於今後科技產業競爭的意義重大,在當前科技競爭不段升級的前提下,中芯國際的研發攻堅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

​從去年開始,國外對於國內產業的技術封鎖不斷加強,近段時間華為面對的挑戰再次讓國內企業認識到技術獨立的重要性。

華為的技術研發備份忽然讓人們感到欣慰,但對於更多的企業而言,早日實現技術獨立需要更加注重,這將是長期發展最大的底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