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了!中國會成為下一個晶片帝國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當初,來自大洋彼岸的一紙禁令,引發了我國民眾對中國芯的廣泛議論,的確,晶片產業是我國的一塊短板。
據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晶片進口量達到3770億片,進口額為17592億元,這一數據也反映了我國對國外晶片的嚴重依賴。
目前,我國急需逆轉這種局面,扶持本國晶片產業,但是國產晶片當前面臨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由於多年來國外晶片占據我國晶片市場的主導權,中國芯市場被嚴重擠壓。
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晶片廠商只要繼續打壓中國本土晶片產業,牢牢把握住市場主導權,何愁不能坐在家裡收錢?不過,當前這種局面似乎開始發生了變化,我國突然打破沉默,開始下重手整治這一狀況。
據韓國《中央日報》近日報導稱,中國某機構突然前往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國美光在中國的分支機構辦公室展開調查,對此,美國媒體表示,中國這次突然對美韓晶片進行反壟斷調查,將對美韓晶片在中國的銷售額造成不小的衝擊,知情人士透露,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三家企業將面臨最高8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520億的高額罰款。
據了解,近幾年中國晶片展開「突圍」,希望衝破希望設置的枷鎖,結果遭到美日韓等國晶片廠商的聯手打壓,尤其是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國美光三家晶片巨頭,從去年年初開始,這三大巨頭開始認為操控零售價格,導致DRAM晶片價格在2018年截至7月的半年內上漲130%。
這三大巨頭欺行霸市的行為引發我國中下游電子廠商的強烈不滿,對此我國展開行動對三家晶片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面對520億的天價罰單,目前美韓兩國高層都被驚動了,他們希望就三家企業的事宜同中國好好商量。
從北京磋商的「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到華盛頓磋商的「積極、務實、富有建設性和成果」,中美雙方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並暫緩互相加徵收關稅。
顯而易見,中美兩國的共同努力已經起了「化學反應」,成功避免了一次雙輸。
但在這次屢屢放狠話、拉清單的對峙背後,人們應該會想,如果下一次類似情況再次發生應該怎麼辦?畢竟這種對峙更像是一種體驗,暴露出中國產業發展的一些問題。
缺「芯」之痛剝去了一層關於「中國製造」驕傲的新衣,也讓人意識到單靠共享單車和在線外賣難以挺起中國製造的脊樑,飛上雲霄的房地產和金融沒法應對製造短板。
而在「扎芯時間」前十年,中國由於在國際分工中處於產業鏈的中低端,也曾出現「八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的窘境。
當前,中國經濟要怎麼發展,如何避免一些彎路,是我們需要直面的問題。
「晶片」是小個子的「國之重器」,如果不能掌握這方面的生產能力,很可能在關鍵時刻受制於人。
然而,仍然有不少人認為,在目前的國際貿易規則下,有可能以低成本的方式買到晶片,自主研發實在過於費時費力。
究竟是自主研發還是低成本進口,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其實是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兩種發展思路之爭。
晶片被推上了21世紀技術爭奪的風口浪尖,《經濟學人》最新推出的封面文章,題為《晶片大戰》,文章認為21世紀對技術的爭奪,包括從人工智慧到網絡設備等,主戰場在半導體工業。
目前,來自美國及其盟友的企業,比如美國和台灣地區,在該行業占據了最先進的主導地位。
但是,這種產業格局正在受到來自中國公司的挑戰。
中國萬花齊放的AI晶片已經應用在安防、自動駕駛、零售等多個領域,也催生了大量的人工智慧晶片創業公司,如地平線、深鑒科技、中科寒武紀等等,AI的發展成為攪動半導體格局的「鰻魚」,衝擊著老牌晶片帝國的生態。
阻止收購、出口管製成為近年老牌晶片帝國參與晶片大戰的慣用手段,但是《經紀學人》文章中有這樣的反思:這場晶片大戰,是否在造就另一個晶片帝國?中國是否仍然要依賴外國來供應高端晶片?在半導體進口上花的錢是否繼續要比在石油上的投入更多呢?
按銷售排名來看,世界前15位的半導體公司名單中沒有一家中國企業,中國國內半導體工業聚焦於產業鏈的下游位置,主要優勢在於組裝和封測晶片。
目前晶片設計、製造掌握在蘋果、英特爾、三星等大廠,封測之類工作則交給中國公司。
現在,在快速增長的國內市場的推動下,中國正在轉向晶片設計和製造環節,國家的產業政策也為晶片的大繁榮增加了助燃劑。
2014年,中國宣布設立1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基金,以改善國內產業發展,半導體也在「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占據突出地位。
我國希望,本土晶片產業的收入從2016年的650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3050億美元,並且其大部分需求將靠國內供應。
雖然國內的晶片在生態上尚未形成壟斷,但中國這種尖端產業的雄心已經在改變全球半導體格局,受到了來自產業上下游的關注。
於是,在近幾年,韓國以及台灣地區均出台了相關政策,組織中國企業收購本地晶片企業,防止晶片智慧財產權的大規模流動。
美國曾在2015年阻止英特爾向中國出售一些最先進的晶片,並阻止中國公司2016年收購一家德國晶片製造商。
歐巴馬主政時期的一份報告也建議美國採取行動,反制中國的補貼和強制技術轉讓措施。
川普主政期間,先是否決了博通收購高通,又禁止出口中興通訊的核心零部件,最近又將福建晉升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是老牌半導體帝國的集中打壓。
不過,如今這些事都起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首先,傳統的晶片強國認識到自己牢牢把控技術上的優勢,就能在與中國的爭奪中不落下風,於是實施有針對性的出口管制措施。
以美國為例,美國正考慮將管制令的範圍進一步擴大,覆蓋AI、量子計算等14個關鍵領域。
第二,中國也認識到,解決這個困境必須要靠自己。
中興事件之後,中國對發展「核心技術」的重視程度飆升,具體表現為晶片不再是創業公司的機會,中國的技術巨頭們:如阿里巴巴、百度和華為都在集中自己的力量做晶片。
另一方面,隨著人工智慧的興起,讓中國在處理器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獲得了絕佳的機遇。
AI晶片領域,出現了國內代表性企業:寒武紀、地平線、深鑒科技等一大批公司,而且,中國已經用行動表明,它同樣也能讓跨國公司的收購泡湯。
今年早些時候,高通沒能成功收購荷蘭企業NXP,導致這起「史上最大的晶片收購案」最終流產,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的監管部門沒有批准。
未來幾年內,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且將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長率,中國企業也開始在價值鏈上取得進一步的成功。
華為旗下海思和清華紫光按收入被評為全球十大晶片設計公司之一,海思的麒麟系列智慧型手機晶片與西方公司可以設計的產品相媲美。
《晶片大戰》一書出版正值日本半導體工業鼎盛時期,那時候美國還十分及基地向日本申請授權使用相關技術。
沃肖夫斯基認為,當時的日本坐擁三大優勢:工作狂文化、強政府支持和廉價的勞動力資本,這無一不讓人想到當前的中國。
「中國速度」全世界有目共睹,政府出台多項支持半導體行業的政策和措施,中國的人力資本仍然相對廉價。
事實證明,2015年英特爾晶片的相關禁售令,讓中國自研晶片發展起了超算產業,「太湖之光」數度蟬聯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Top500榜首。
新技術的限制確實會對中國的發展造成很大影響,但這反過來也可以形成對中國的一種激勵。
正如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所長魏少軍在未來科學大獎與清華大學聯合學術報告中所說:川普已經「神助攻」兩次了,我們歡迎這樣的「神助攻」,另外,摩爾定律的終結也為中國帶來了希望,定律的放緩使得整個行業都在尋求建立更好晶片的其它方法,換句話說,行業注意力逐漸從精鍊製造轉向更聰明的設計和新想法。
如果這改變了晶片行業的運作方式的話,中國企業可能會試圖進入這個相對無人的新領域,中國會成為下一個晶片帝國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撰文:沈嘉宜(我是沈嘉宜,一個喜歡軍事,為國鼓與呼的弱女子。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中國終於霸氣了一回,連查美韓3大晶片巨頭,直接否決高通交易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高通收購和晶片壟斷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美韓三大晶片和高通交易。近半年來,全球半導體市場風雲變幻,晶片市場更是大事頻發。在國內,中興靠著剛剛解禁的勢頭重新投入生產,...
限制韓國晶片,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智慧產品圈
最近朴槿惠總統被韓國法院裁定彈劾案成立,成為第一位被彈劾下台的韓國總統。聯想到近日國內由於薩德問題掀起的一波抵制韓國的聲音,韓國一時成為了我們「愛國者」的眾矢之的。很多人在朋友圈微信里轉發各種各...
智能時代,阿里、華為參與世界晶片產業新一輪大戰|中傳雲
前有阿里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開啟自主研發智能AI晶片戰略道路新篇;後又有華為發布兩款AI智能晶片,進軍AI比肩國際巨頭。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晶片的戰場從來都不寂寞。國外晶片巨頭三足鼎立
中國晶片欲打破國外巨頭的壟斷
中興事件的爆發就像一把利刃剜出中國晶片產業的短板,巨石砸向深潭激起的漣漪正一波一波地向外擴散。晶片產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媒體、公眾甚至國家高層如此迫切的重視。當今世界,先進半導體晶片業務主...
買買買!盤點半導體巨頭們最近併購動作
10月27日,高通宣布以每股110美元現金,總價約47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恩智浦半導體,一舉超過去年安華高370億美元收購博通的價格,在半導 體行業併購案中留下重要的一筆。高通收購恩智浦後,將成為...
中興被禁 全球晶片市場誰在悶聲發財
中興被禁在全球晶片市場掀起的波瀾,並不亞於博通高通數月來風波不斷的世紀併購。廣闊的應用前景,核心的產業地位,晶片製造商的明爭暗鬥從未停息。在技術革新、資本驅動和國家戰略的簇擁下,全球晶片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