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創刊號-網際網路的起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是我們《網際網路人筆記》的創刊號,也就是第一期的節目。

在早年我們創辦網際網路社區和網際網路研究院的時候,發現現在的網際網路行業從業人員都是各個專業畢業的大學生,沒有一個大學或者是專業是專門培養網際網路人才的,而大家都看好網際網路行業的前景,都想進入網際網路行業。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網際網路行業從業人員現在的就業格局和專業不對口現象呢?

一個是網際網路行業太新了,現在最老的一批網際網路從業人員還沒有退休,像馬雲,馬化騰這些最早期做網際網路的人依然活躍在我們現在的網際網路行業上。

所以,沒有人能告訴我們網際網路人一生的職業發展會是怎樣的,最終哪一些人的成就會被寫進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中。

另外一個是網際網路現在的理論基礎和原理性的邏輯還不太成熟,沒有形成系統的教程體系,也是因為沒有系統的教程體系,所以正統大學還不能形成四年本科教育要學習的課程內容,也就是說,現在沒有大學畢業出來的學生就是網際網路專業畢業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現在網際網路行業因為受到大量的風險投資的青睞,所以,網際網路行業爆發性的發展,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很多商業的基本邏輯,公司的基本邏輯,完全進入了一種賭博式的惡性循環中,那麼該產生的泡沫,就自然的產生了。

所以,基於這些原因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網際網路現象。

但是,不管這個網際網路行業怎麼亂,怎麼年輕,它卻創造了很多奇蹟和貢獻,網際網路讓全人類共享了地球總體知識的財富,讓人類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取物質,也極大的增強了每一個個體的能力。

往小的說這個行業也造就了我們現在都知道的強大公司實體,google,facebook,亞馬遜,百度,阿里,騰訊。

而且,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在短短的十年內,在所能涉及的全部版塊內容中,完整的戰勝了國外網際網路企業,這也是我們網際網路人的驕傲。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個新行業的出現,都具有相同的規律。

我們下面來聊聊網際網路行業是怎麼出現的。

要追述網際網路的根源,就要從電子技術開始說起了。

咚咚咚,敲黑板啦。

下面是歷史課時間:

電子技術是歐洲和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最早由美國人摩爾斯發明電報開始,我們現在經常在電影中看到的「摩爾斯電碼」就是基於他發明的。

1875年美國人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電話,並創辦了貝爾電話公司,也就是AT&T公司的前身,AT&T公司中文譯名是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

後來獨立出了一家公司叫做貝爾實驗室,貝爾實驗室是電晶體、發光二極體、數字交換機、通信衛星、電子數字計算機、蜂窩移動通信設備、通信網等許多重大發明的誕生地。

貝爾實驗室現在還在,而且在中國的北京和上海都設有研發機構。

所以,早在二十世紀初,人類已經可以通過電話和電報連接在一起,那麼就可以解析,為什麼十幾年前,我們要上網要使用ADSL,也就是「寬頻貓」撥號上網了,因為,電話線可以傳輸聲音,那麼它也就可以傳輸數據,那個時代的網際網路發帖需要註明「多圖殺貓」這樣一個流行詞,也就是帶寬太小了,圖片加載會很慢。

後來,1947年,美國新澤西州的貝爾實驗室里,3位科學家——巴丁博士、布萊頓博士和肖克利博士發明了科技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電晶體。

這3位科學家因此共同榮獲了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肖克利博士這個人要重點介紹下。

當時,肖克利不滿足於眼下的發明,他更想將這項發明商品化,推向市場。

肖克利討厭貝爾實驗室拿他的發明來賺錢,而且生產的電晶體性能極不穩定,有損發明人的聲譽。

加上肖克利有著天生的組織能力和咄咄逼人的進取心,又極想成為百萬富翁。

於是,在1955年回到他的老家加州聖克拉拉谷,也就是現在的矽谷,這塊地無論是氣候還是環境,看上去都是最理想的開辦電晶體工廠之地,(說到這裡,有點像現在的深圳,氣候適宜,靠近大海,年輕人多,所以,氣候對於企業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然後他在加州創立了「肖克利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聘用了很多年輕優秀的人才。

對於人才的挑選,肖克利的眼光獨到。

發布了招聘信息之後,寄來的應聘信都是那時美國電子研究領域的精華人物所寫。

他最後聘用了八位優秀人才。

這是從未有過的偉大天才的集合,所有的人都在30歲以下,正處於他們才能噴涌的頂峰時期,極具戰鬥力。

瓊.赫爾尼,來自加州理工學院,擁有劍橋和日內瓦大學兩個博士頭銜;

維克多·格里尼克,是斯坦福研究所的研究員;八人中年齡最大。

僅29歲的尤金·克萊頓是通用電氣的製造工程師;

戈登·摩爾來自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試驗室;這個人以後就是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

而羅伯特·諾伊斯來自菲爾科-福特公司;同為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

此外還有朱利葉斯、布蘭克、傑伊·拉斯特和謝爾頓·羅伯茨,都是不凡之輩。

下面我們將講到他們。

有經驗的管理者聽到這裡應該知道這種公司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了。

很快肖克利個人的管理方法因其公司內部不合,八名主要員工叛逆,在計算機領域稱為「八叛逆事件」,於1957年集體跳槽成立了仙童半導體公司,後來開發了第一塊集成電路。

而肖克萊實驗室則每況愈下,兩次被轉賣後於1968年永久關閉。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仙童盈利能力急劇上漲。

而早期大量注資仙童半導體的投資公司開始行駛協議的權利,全資收走了八位創始人的股權,並抽調大量利潤,同時利用仙童半導體的利潤投資了大量不賺錢的業務。

而八叛逆」之首諾伊斯等八位創始人認為應該把錢更多地投入到電子半導體領域,因此仙童半導體與母公司形成了矛盾。

因為在公司蒸蒸日上之時,仙童半導體和一些核心骨幹開始「思考人生」——是繼續在仙童做一名普通員工還是自己做公司的老闆的問題。

1968年8月,諾伊斯與摩爾一起辭職。

他們已經是「八叛逆」中最後離去的。

而他們新創辦的公司,就是英特爾(Intel)。

除了諾伊斯,仙童半導體公司銷售部主任桑德斯帶著7位仙童員工創立了AMD。

許多電腦史學家都認為,要想了解美國矽谷的發展史,就必須了解早期的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

這家公司,曾經是世界上最大、最富創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奮的半導體生產企業,為矽谷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更重要的是,這家公司還為矽谷孕育了成千上萬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是電子、電腦業界的「西點軍校」,是名副其實的「人才搖籃」。

(在這點上,有點像我早年供職過的金山,被稱為中國軟體行業的黃埔軍校,誕生出了雷軍、傅盛這些人)

蘋果的賈伯斯曾比喻說:「仙童半導體公司就象個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這種創業精神的種子就隨風四處飄揚了。

隨著,仙童的人才流失,矽谷聚集了太多的人才,各種高科技公司就在那個時候誕生了。

(說到這裡,也可以解釋問什麼現在網際網路有BAT三巨頭的格局,而圍繞三巨頭又有那麼多的網際網路企業,一個行業的發展過程需要先長出一些大樹,然後才會變成一片森林)

至此,硬體行業逐漸發展成熟。

接下來就是軟體行業的突飛猛進。

在軟體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不得不提到三家公司的名字,IBM,微軟,蘋果

在二十世紀初,軟體研發只是硬體工程師的其中一個工作職能,有點像以前的產品經理工作內容最早期只是項目經理,或者市場經理的工作內容之一。

但是,在二十世紀中頁,開發於1949年到1962年間的美國SAGE防空系統,是第一個極大的計算機項目,總開支最終達到了80億美元。

在1959年,蘭德公司(Rand)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公司——系統開發公司(SDC),以進一步開發這個據估計需要100萬行代碼的軟體。

蘭德公司是美國最重要的以軍事為主的綜合性戰略研究機構。

而SAGE軟體開發計劃成了軟體工程開發中最「崇高」的事業之一。

當時美國程式設計師的數目為大約1200名,有700人為SAGE項目工作。

另外,在1954年,當美國航空公司要求IBM開發SABRE飛機預訂系統時,第一個工業資助的軟體項目啟動了,這是個雇用了大約200名軟體工程師、耗資3000萬美元的項目。

它於1964年完成。

SAGE和SABRE系統都成了「程式設計師的大學」。

此後許多程式設計師散布全國,用在這些大項目上學到的知識創立了他們自己的公司。

IBM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電子計算機發展前的幾十年,公司創立時的主要業務是生產打字機,隨著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出現,IBM積極投入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的生產。

在1964年,IBM推出了劃時代的System/360大型計算機,從而宣告了大型機時代的來臨。

自此,世界幾乎所有的計算機研製和開發都以IBM360系列系統為基準,成為世界範圍的一種重要趨勢。

這樣,計算機的硬體結構和作業系統就有了第一個標準。

1975年,IBM生產的計算機數量是世界其他所有計算機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總和的4倍。

由於IBM太過於龐大,美國司法部認為IBM企圖壟斷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系統的市場,而提出訴訟。

這個時候,蘋果出現了。

1976年,賈伯斯成功說服沃茲成立蘋果電腦公司,並在1977年,推出Apple II。

Apple II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台個人電腦。

同時,在1975年,比爾·蓋茨從美國哈佛大學輟學,創辦了微軟。

開始販賣程式語言BASIC。

接下來,這三家公司就發生了很多對未來軟體行業發展有深刻影響意義的事情。

首先是,IBM在70年代中後期,從上到下幾乎都認為個人電腦是個低檔玩意兒,不值得投入精力參與。

隨著蘋果II型電腦出現在市場上並且銷量每月超過千台,IBM再也坐不住了,決定要進入個人電腦市場。

但是,IBM發現自己沒有好用的個人作業系統,於是秘密的找到了比爾·蓋茨,希望他可以為IBM新的個人電腦提供作業系統。

而且,要求蓋茨簽署一項法律文件,承諾對會談中談到的、見到的秘密要守口如瓶,蓋茨毫不猶豫地簽了。

IBM代表現場提供了一份個人電腦設計樣圖!這就是IBM搞出來的山寨蘋果電腦的IBM PC原型機。

就這樣微軟獲得了這樣一份至關重要的訂單,為IBM PC設計作業系統。

1981年,IBM推出自己的個人電腦,另外,IBM公司於1983年採用了INTEL公司生產的CPU,形成了現在的個人電腦行業標準。

後來就發生了開放系統和封閉系統之間的市場抗衡時期。

又因為賈伯斯個人鮮明的性格問題,1985年賈伯斯被開除出了自己的公司。

從此,個人電腦的標準和發展就被確定了下來。

好了,既然,電子行業發展成熟了,電話電報業務有了,個人電腦大面積使用,作業系統連同軟體也有了。

那麼還差什麼才會出現網際網路呢?

要使這些所有的事物聯繫起來,我們就需要一份協議。

一份讓他們都能讀得懂的協議。

下面講述的就是網際網路誕生的過程。

Internet就是網際網路的最早起源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的阿帕網,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

阿帕網主要是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網絡必須經受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的工作,一旦發生戰爭(比如遭受核打擊),當網絡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絡的其他部分應能維持正常的通信工作。

阿帕網是美國國防部為抵禦前蘇聯的核打擊而建造的通訊網絡。

可想而知網際網路的早期目的就是為了在核打擊之後,大家還可以上網,取得聯繫的一種手段。

阿帕網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利用。

做網際網路的人每時每刻都在使用這個協議。

多多少少都應該知道它是什麼。

這樣經過這些所有的事物聯繫在一起之後,我們就有了最基本的網際網路行業的出現的因素。

當然了,後面出現的瀏覽器標準之戰,網速的巨大提升,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我們以後節目再講。

探索完網際網路的起源,大家有沒發現,有很多技術的積累,商業格局的妥協,歷史的沉澱,好像我們在使用網際網路的時候完全接觸不到。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來對比下其他行業和學科就知道了。

比如,物理學的分子理論和原子理論,可以構建起化學這門學科,但是,如果研究化學反應要深入的原子核中去做工作,那麼工作量就太大了。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做一個網站,就要從研究怎麼設計一個電話開始,那麼研究得太深入了,適得其反。

在以後的節目中,我會使用大家都可以聽得懂,用得上的網際網路知識和原理,讓大家一步一步的積累網際網路的相關知識,包括,淺顯的網際網路技術知識,有邏輯的產品經理思維,辨證的運營思路,讓大家能夠抓取網際網路未來發展的方向。

這期節目先到這裡,以後每周定期播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仙童(Fairchild)讓你感慨IC業的歷史

歷史永遠讓你感慨萬千,在梳理集成電路發展史的過程中,看到了仙童的發展,深感企業的沉浮難以把握。事實上,我更願意稱 Fairchild 為仙童而非飛兆,因為「仙童」這個名字代表著一段傳奇。許 多電...

從偷豬男孩到矽谷大腕

美國的矽谷是一處高手雲集,也是技術和商業神話層出不窮的地方。微軟的比爾·蓋茨、蘋果的史蒂夫·賈伯斯……這些如今聲震全球的人物,都曾在這兒白手起家,開創了集技術與商業於一體的全球「霸業」。但是在這...

猿說科技史-仙童的崛起與謝幕(上)

從小對電子產品的喜愛,工作後我覺得應該對這份喜愛做些什麼,所以有了這一檔專門講述現代科技那些公司,那些科技巨頭們背後的故事,讓我們能透過科技產品的冰冷感受到科技的溫暖。每周更新希望能有朋友們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