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收購ARM孫正義「迷茫時要考慮遙遠的未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7月19日,據《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報導,軟銀將以320億美元現金收購英國移動晶片公司ARM。

這筆投資將成為亞洲在英國歷來規模最大的投資。

而軟銀掌門人孫正義也因為此次豪賭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ARM是一家什麼公司?

追溯ARM的歷史,其實和計算機公司有關。

1990年在英國劍橋大學旁邊成立的ARM,前身是上世紀80年代計算機公司Acorn 的晶片設計部門。

Acorn採用的計算機處理器(CPU),架構和當時的主流、與後來主宰計算機世界多年的英特爾不同,採用的是效能相對較低,但也相對省電、低成本的「精簡指令集」(RISC)架構。

這在當時並不是主流,甚至到了80年代末期,Acorn公司已瀕臨破產;而正在開發新款PDA「Newton」的蘋果為了尋找低功耗晶片,找上了Acorn,出資扶持Acorn晶片部門獨立,由12個負責晶片架構的工程師開設了ARM。

Newton最終沒有成為主流產品,但獨立出來的ARM,慢慢走出自己的模式。

當時,半導體產業的主流是像英特爾那樣,從晶片設計到晶元製造所有流程一手包辦的公司,資本門檻很高。

沒有如此財力的ARM,轉而開發出授權的模式。

ARM 不直接生產晶片,甚至也不直接設計晶片,而是提供一套晶片設計的架構,將知識財產權賣給想要自己設計處理器晶片的公司。

客戶一旦決定使用ARM的設計,要先支付一筆授權費用(license),接著每賣出一片晶片,ARM再向客戶抽成,成為ARM的營收來源。

ARM在智慧型手機興起時遇到了春天。

不管是蘋果為新手機自行設計的晶片,或是後續Android陣營的小米、HTC等,背後高通、聯發科的晶片都是「ARM 聯盟」。

正是ARM開啟了一輪智慧型手機的新盛世。

如今,全球逾95%的智慧型手機配置ARM晶片。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智慧型手機時代主宰移動世界的晶片之王,不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英特爾,而是來自英國的ARM。

收購ARM為了圓夢

為何要收購ARM?便要從軟銀掌門人孫正義那個人工智慧夢想開始。

2015年4月30日,孫正義在清華深圳研究生院財富管理中心演講時表示:「越是迷茫就越要往遠處看,就越能看清洪流中的未來。

我們考慮長遠一些,徹底考慮一下300年後的人類的生活狀態、社會、技術的進化。

最近幾年,軟銀一直在積極推進在機器人領域的發展,他們推出了Pepper人形機器人,並且還會不斷提升公司的人工智慧行業競爭力。

今年年初,談及軟銀未來的發展時,孫正義表示:「我想建立一家可以持續增長至少300年的公司,為了實現持續的增長,我們需要找到所有的潛在障礙並找到解決的辦法。

」其中,人工智慧被孫正義寄予厚望。

對於人工智慧,孫正義這樣描述:「技術奇點已經開始出現,人工智慧開始超過人類。

即使人工智慧超過人類,我們也不應該將它視為威脅。

相反,誰如果可以從人工智慧中獲得最大好處,誰就有機會成為新時代的英雄。

奇點正在到來,不僅在知識領域,甚至在智力層面,人工智慧都將會接管人類。

這個奇點會在本世紀到來……如果展望未來30年時間,毫無疑問,軟銀的重心將放在人工智慧、智能機器人和物聯網領域上。

很明顯ARM在晶片領域擁有的技術優勢,對軟銀的未來布局至關重要。

據Juniper Research公司的數據預測顯示,物聯網設備將在2020年達到385億,增長幅度非常大,是未來智能家居的新方向。

隨著移動設備的快速增長,ARM晶片使用設備也在快速增長。

2015年使用ARM晶片的設備數量有150億,比2010年增長近60億。

收購了ARM之後,無論是軟銀,或者是孫正義有望續寫一個千億帝國的神話。

對中國公司有何影響?

孫正義的商業帝國藍圖再美妙也是人家的,我們還是應該好好想想軟銀收購ARM對中國晶片產業有何影響?

近年來,中國晶片產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並湧現出了華為海思、展訊、聯芯、全志、瑞芯微、新岸線等晶片設計公司,在IC Insights公布的2015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中,華為海思和展訊更是名列前十之列。

在中國ARM陣營晶片設計公司輝煌的光環下,卻存在核心技術完全依賴於ARM的隱憂——在華為海思、展訊、聯芯、全志、瑞芯微、新岸線等公司已經商用的產品中,在核心技術上全部高度依賴ARM,都採用購買ARM CPU核授權的方式開發所謂的國產CPU或SOC。

具體來說,華為海思、展訊、全志、瑞芯微、新岸線等公司雖然已經賣出了數以億計的手機、平板晶片,但已經商用的產品中沒有一片晶片的CPU核是自主開發的,全部都是購買ARM的CPU核授權。

因此,一旦ARM收緊授權,將對中國ARM陣營IC設計公司造成毀滅性打擊。

當然,在沒有政治力量干涉的前提下,發生收緊授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在紛繁複雜的全球大背景下,就好像孫正義那句「迷茫時要考慮遙遠的未來」一樣,中國畢竟是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市場,也是潛在的最大的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市場,還有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設備製造商華為等一大批優秀企業,我們在信息通信的核心領域不能受制於人,應該有未雨綢繆的準備,我們也擁有這樣的實力。

目前在CPU性能上,中國完全擁有在硬體性能上能夠替換ARM產品的晶片,真正的障礙在於軟體。

一旦ARM收緊對中國廠商授權,雖然在3~5年內,國內ARM陣營IC設計公司會遭受重大打擊,但也是逼著國內ARM陣營IC設計公司放棄當今依附於ARM的發展路線,等於是逼著當今給ARM打工的國內公司加入自主技術陣營,在全國一盤棋的情況下,3~5年應該可以初步形成軟體生態。

這種情況就如同當年赫魯雪夫撤走專家,逼著中國人把「兩彈一星」搞出來一樣。

其實對軟銀收購ARM這件事,無論我們是「過屠門而大嚼」或者是未雨綢繆,我們都不應該忘記其中最核心的本質:擁有更多的核心技術才是硬道理,而且會越來越重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正義收購的ARM究竟是個什麼鬼?

工作時間決定了你的深度,業餘時間決定了你的廣度!在碎片化閱讀環境下,保持對周圍環境的深度觀察。本微信號總能帶給你不同的驚喜,記得收藏哦!01孫正義為什麼要賣阿里買ARM?今天終於有時間寫寫日本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