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傳媒食言、順風借殼爽約...那些不上市的誓言還能堅守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按照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自己的說法,如果之前拿到錢,他也許會早上市一年或一年半,但是會喪失很多股權,這是很不划算的。

因為只有創始人有股權才能在去市場換取更多資金投入新的業務,才可以分給自己的員工。

而融資的本質是買賣,只融資的話沒什麼好光榮的。

但是,2011年8月3日,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創業板上市,他們食言了。

順豐的掌門人王衛談上市之曰: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

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

上市後,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

然而,2016年5月23日,鼎泰新材5月23日午間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將全部資產及負債與順豐控股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順風借殼了。

小夥伴都說「有一種牛逼叫做不上市!到如今,光線傳媒食言、順風借殼爽約,其他企業不上市的誓言還能否堅守、能堅守多久呢?

1.陶華碧——老乾媽

經過多年的打拚,陶華碧成為受人尊敬的女富豪。

她堅持不上市,在她看來,上市就可能傾家蕩產,就是欺騙人家的錢,有錢你就拿,把錢圈了,喊別人來入股,到時候把錢吸走了。

陶華碧一個人撐起一個民族名牌,自信「有多大能耐做多大事業」,固執地堅決不上市。

不貸款、不融資、不上市,不讓別人入股,也不去參股、控股別人。

老乾媽就是這樣一個特別的存在。

老乾媽陶華碧說,我堅決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傾家蕩產。

老乾媽不貸款、不融資的底氣,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公司數十億元的現金流。

從艱辛起家時向玻璃瓶廠幾十元的零散採購,到如今超過千萬元的日銷售額,老乾媽堅持現 款現貨的原則,就連收購農民的辣椒也不例外。

「什麼上市、融資這些鬼名堂,我對這些是懵的,我只曉得炒辣椒,我只干我會的。

「我堅決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 傾家蕩產。

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有錢你就拿,把錢圈了,喊他來入股,到時候把錢吸走了,我來還債,我才不干呢。

所以一有政府人員跟我談上市,我跟他說:談都不要談!免談!你問我要錢,我沒得,要命一條。

2.任正非——華為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堅決反對上市,不過他的理由和陶華碧正好相反。

任正非認為,(公眾)股東是貪婪的,他們希望儘早榨乾公司的每一滴利潤。

「豬養得太肥了,連哼哼聲都沒了。

科技企業是靠人才推動的,公司過早上市,就會有一批人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他們的工作激情就會衰退,這對華為不是好事……員工年紀輕輕太有錢了,會變得懶惰,對他們個人的成長也不會有利。

」這是華為創始人兼掌門人任正非的一句名言。

對於華為為何不上市,在《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一書中給出了答案:不是技術,亦不是資本,唯有客戶才是華為走向持續成功的根本。

華為要培育親客戶的文化,而非親資本的文化。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女、該公司財務長孟晚舟曾表示:「個人認為,如果華為上市對華為的開放透明肯定是好的,但是華為上市存在天然障礙,中國相關法規規定上市公司最多只能有200個股東,但是華為超過6萬員工持股。

關於上不上市,近期還沒有進入到我們的議程中。

」接著,她補充道憑藉33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其中77%來自外資銀行),華為不需要籌集更多資金。

3.宗慶後——哇哈哈

哇哈哈董事長宗慶後擁有1000多億巨額財富,如果選擇上市,他的財富還將猛增。

然而,宗慶後表示,自己並不缺錢,說上市能讓公司治理規範化都是騙人,事實上都是圈錢的。

「人家說我們比較傻,不會用銀行的錢。

我想還是穩定點好,娃哈哈是小步快跑,我們堅決不做心裡沒底的事。

宗慶後幾次提到「小步快跑」理論,這是娃哈哈擴張過程中規避風險的不二法門。

他多次透露,娃哈哈母公司不會上市。

宗慶後在參加兩會時對媒體表示,娃哈哈至今沒有上市是因為股東數量的問題。

目前娃哈哈股東數量有15000個,而根據國家法律規 定,企業上市之前股東數量不允許超過200,而且是要追溯到自然人。

而娃哈哈在2013年已實現全體員工持股,如果上市,員工將與股民共同分享企業利潤,員工的回報將變少。

宗慶後曾向媒體坦言:「娃哈哈全部整合上市,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4.茅忠群——方太

方太集團創始人茅忠群「三不原則」:「不上市、不打價格戰、不貼牌」則是被很多人詬病太「軸」。

茅忠群認為,上市後企業必然最快地追求利潤,對企業的長期發展不利。

「其實不上市就是為了自己能夠真正的靜下心來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發展,因為上市公司會受很多的影響,股價漲跌,業績公布,投資方對你指手畫腳,例如每個季度都要交報表,可能到時為了銷售的利潤不得不採取短期措施。

上市和不上市其實差距還是比較大。

「不上市、不打價格戰、不欺騙」,是儒商、方太集團總裁茅忠群的「三不原則」。

他曾透露:「我不希望有雜音來干擾企業。

」因此,每當有投資公司找上門來,茅忠群都會一一回絕掉。

茅忠群坦言:「有些上市企業走進了單純追求利潤的不良怪圈,上市反倒會被股東施加壓力,首要任務變成了一味追求利潤規模,這與方太做高端品牌的夢想會有衝突。

一個真正的高端品牌應該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而不是用規模利潤來決定的。

5.陳凱旋——立白

從企業開始引起關注之日起,立白集團董事長陳凱旋便表態「因為我們現在的資金流還非常暢通,我們的信譽很好。

我們還是想先實實在在地把洗滌行業、大日化做好。

這個行業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做。

中國現在人均洗滌用品用量,比起西方已開發國家來說,要少得多。

「上市的目的一般來說有兩個:一是提高知名度,二是融資。

」立白集團副總裁、首席新聞發言人許曉東坦言:「而這兩點我們暫時都不需要。

我們現在天天打廣告,也算是家喻戶曉的品牌了;至於資金,我們是業內第一家款到發貨、打破行業三角債的企業,所以資金很順暢。

6.沈煒——vivo

「vivo短時間內沒有任何上市的想法,也不需要融資,大部分上市是想弄點錢,但是我們並不缺錢。

與現在動輒就想融資上億快速突進的網際網路公司不同,沈煒的想法截然相反,沈煒強調說,手頭上有一個億,就做一個億能幹的事情,如果有1個億就去干100億的事情,那就是自不量力。

他表示,vivo絕不會因為某個產品有市場需求就去做,成為一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公司,vivo並不想把規模做多大,只是想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做好手機,成為一個個性鮮明與眾不同的品牌。

沈煒對現在一些企業的上下游垂直整合策略提出了異議,他認為垂直整合風險是巨大的。

「上下游副業的投資完全是建立在主業高速發展上,一旦主業失速,整個產業就崩塌了。

所以我特別反對上下游垂直整合。

手機行業表面上是做製造業,本質上是做消費品。

而我最懂的只有消費品,所以不會做別的。

「我這麼大歲數了,就干過兩件事:一是做電話機,一是做手機,到現在電話機的部門也沒關門,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

」沈煒說。

7.嚴昊——太平洋建設集團

2011年,年僅25歲的嚴昊正式接下父親手中的權杖,擔任太平洋建設新的掌門人,掌管企業30萬員工。

接手企業之後,嚴昊將太平洋建設集團裂變為十大集團,在全國形成了以重點省會城市、省轄市為業務中心的戰略格局,並成功完成股改。

「一流的企業不上市。

我們要向華為學習,只股改,不上市。

」談到管理經驗,嚴昊興致勃勃,「任何一個優秀的企業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希望融百家之長。

8.劉絢強——香港永洪印務集團

劉絢強:我沒有想過要上市。

幾年前已經有人建議永洪上市,但是我自己第一個想到的問題是:為什麼要上市?我找不到永洪要上市的原因。

虛榮心是每個人都有的,不少人都想去聯交所開香檳。

但為了那一霎那,卻需要付很大的代價,上市即是由一個股東變為很多個股東,要面對股東,應付他們,向他們交代,需要很多人力,為了應酬他們,我恐怕會日漸遠離「以客為基,以人為本」。

上市的確是有好處,就是籌集資金容易,利息低,但我覺得應量力而為,不能隨波逐流,有得必有失。

我始終對上市的看法有些保留,由始至終,我都想把永洪企業做「強」,未必一定要做「大」,讓我們再把企業擦亮,強壯,再考慮上市吧。

9.雷軍——小米

一個好的企業需要10年左右時間發展,小米五年內不上市。

」2015年5月,接受騰訊科技等媒體專訪時,小米科技CEO雷軍表示。

對於上市,小米董事長雷軍表示,創建小米是自己的第二次創業,不是為了掙錢,而是想做成一個偉大的公司,上市是順勢而為的事情,不應該強求。

10.弗雷德·科赫——科氏工業集團

弗雷德·科赫對子孫有遺訓:「只要不將公司賣掉,你怎麼辦都行。

」公司傳到他的二兒子查爾斯·科赫(Charles Koch)手裡,他也誓言「除非我死了,科氏才能上市」。

兩代掌門人均拒絕上市,基於這樣一個判斷:企業要掛牌上市,就得定期公開運營數據,企業的股價也會受到股票市場整體氛圍的影響。

尤其企業專注長遠發展時,可能因嘗試新產品或進行結構重組,需要增加投入,營收也會下降,碰到經濟衰退時,投資回報也會減少,資本市場的壓力就會接踵而至,逼迫經營者為迎合市場採取各種短期行為,導致抗壓力減弱。

家族企業則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步伐制定策略,定力要大很多。

因此在他們看來,上市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保證公司健康的現金流和持續穩健的擴張才是正道。

查爾斯在2007年的一次演講中說,企業每季度向外界發布財報是「最要命的」。

他說,如果一個公司的總裁「被發布每季財報所糾纏,你就不得不犧牲長期價值」。

他認為,在美國的上市公司中,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獲得市場充分信任的創始人,例如伯克希爾公司董事長巴菲特,才能專注長期投資。

這也使有「股神」之稱的巴菲特可以把一家公開上市的公司當成一家私營公司來經營。

11.Jim Goodnight——賽仕公司

「在上市公司里已經不再有信任可言,我相信現在是私營企業發展的大好時候。

」吉姆.古德奈特(Jim Goodnight)如是說。

作為商業智能軟體領域最成功的獨立廠商賽仕(SAS)軟體公司的創始人,古德奈特已經在賽仕成功掌舵三十多年。

在資本的誘惑面前,賽仕並非從來沒有動搖過,不過最後的結果是,現在的賽仕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

2002年,古德奈特在公司內做了一次調查,有87%的員工不主張上市。

從此以後,對於古德奈特來說,就不存在什麼IPO的問題了。

並且固執的宣稱,自己絕對不會那樣做,除非公司找到別的年輕人來替代自己接下指揮棒,也許他會對上市有興趣。

經歷了潮起潮落的古德奈特,自此堅定了保持賽仕的私人持股公司身份的決心。

12.瑪氏——瑪氏公司

提到瑪氏公司,或許有人還不清楚。

但說起其產品德芙、士力架,以及「快到我碗裡來」的M&M’s巧克力豆,綠箭、益達口香糖,還有寶路狗糧、偉嘉貓糧,恐怕沒人不知道。

可以說,瑪氏公司是「食品業的寶潔」。

在2015年度《福布斯》雜誌推出了美國家族財富排行榜,瑪氏家族以600億美元資產排名第三。

這是一個神秘的家族,家族成員很少接受採訪。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私人企業之一,瑪氏公司堅持不上市,也就不需要公布財務報表,這更為它增添了神秘色彩。

瑪氏公司在瑪氏第三代掌門人努力下,先後買下了德芙公司、法國皇家寵物食品公司等,2008年還聯手巴菲特,斥資23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最大的口香糖製造商箭牌,從而使公司成為全球行業老大。

如今,瑪氏公司在全球擁有7.2萬名員工,它的總部卻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一座磚瓦結構的二層小樓中,這裡只能容納80人,門口沒有任何標誌,只有一塊寫著「私人房產」的牌子。

儘管利潤超過大多數世界500強公司,但瑪氏家族堅決不肯讓公司上市,至今都還是一家百分之百的私人企業。

在決策層看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公司管理的獨立性和對利潤的完全控制。

13.坎普拉德——宜家

坎普拉德早已宣布:「宜家永遠不會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對此,坎普拉德給出的官方解釋是,一旦上市,股東們必然要求獲得更快、更多的回報,這將改變宜家的長遠目標和運作方式,但他也承認宜家如果是上市公司,每年就必須撥出大約30%的獲利給股東,不上市的話,這些錢就都能成為公司的儲備金,以備不時之需。

14.菲潤巴赫——德國博世(BOSCH)

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菲潤巴赫說,其實在1930年左右的時候,博世曾經短暫上市過,創始人羅伯特先生,在上市之後,把一些股份分給了一些高級的管理者,但是之後就發現這樣不好,因為那些管理層上市之後,有了錢就會變懶了,不會努力工作,因為他們已經拿了很多額外分紅、收入,開始享受生活了,為此羅伯特先生覺得很失望,博世要停止上市,已經發行股票買回來。

菲潤巴赫:"這一點知道的人不很多,羅伯特是很聰明的創始人,其實我認為一個企業,要基業常青的話,能夠做兩件事情,一個是保持創新的自由,上世紀30年代的時候,羅伯特先生已經不再是公司決策者,當時短暫上市了,上市之後,股東指手劃腳,羅伯特先生認為保持企業基業常青,一定要有創業自由,企業保持自己長遠發展的要素。

與此同時,羅伯特先生說,我們保持財務獨立性,不要依賴於銀行或者金融市場,一個上市公司連續兩個季度都虧損,很多股東開始找創始人、管理層算帳了。

為此有了這兩個基本理念,羅伯特?博世先生認定我們博世公司要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他說我們不再上市,不再是上市企業,我們是私人企業。

為此博世公司現在企業治理結構非常獨特,就是不去破壞現有結構,保持企業長期發展動力。

"

15.戴維.麥克倫南——美國嘉吉公司

Cargill嘉吉是世界最大的動物營養品和農產品製造商,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於1865年創立,經過150年的經營,嘉吉已成為大宗商品貿易、加工、運輸和風險管理的跨國專業公司,已是一家全球性的貿易、加工和銷售公司,經營範圍涵蓋農產品、食品、金融和工業產品及服務。

2015財年的總營業收入高達1,204億美元,是美國第一大非上市家族企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私人控股公司之一,嘉吉的高管們在集團成立150周年之際,紛紛表示公司「將在可預見的未來內保持私營狀態」。

這樣的企業規劃不僅對嘉吉自身,更會對整個嘉吉所涉及到的市場產生影響。

「作為家族企業,嘉吉的每一任領導者都希望公司保持私營。

」執行長戴維.麥克倫南(David MacLennan)表示:「我們也在私營中得到了實惠。

說好的不上市呢?上市當然為了是融資,圈內的說法就是圈錢。

這些誓言不上市的公司還能堅守多久,小夥伴們拭目以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細數下那些牛逼卻不上市的公司

「上市」這個詞一直沒有降過,企業一旦上市,看得見的產品爭先恐後飛入口袋。主板上不了,新三板也不錯。A股上不了,還有港股、美股。近幾年,大公司紛紛謀求上市。2014年,新浪微博上市,京東上市了,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