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最佳遊戲處理器」的i9-9900K也沒擺脫英特爾的設計困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雷鋒網消息,上周英特爾宣布推出一系列新款處理器,其中第九代酷睿i9-9900K處理器被稱為市場上「最佳遊戲處理器」。

i9-9900K基於英特爾現有的14nm工藝,擁有8個物理內核和 16 線程,標準頻率為3.6GHz,可提速至5.0GHz,在硬體層面上解決了Meltdown漏洞。

除了i9-9900K,英特爾第九代酷睿處理器還包含i7-9700K和 i5-9600K,i7-9700K是i7-8700K的直接升級,二者擁有相同的底層 Coffee Lake 微體系架構,9700K多出兩個內核,睿頻加速性能也更好,但每個內核的 L3 緩存更少,僅為 1.5 MB也有 8 個內核。

相比i9-9900K,i7-9700K沒有超線程,對於給定的 95W TDP,該處理器的基頻也是3.6 GHz,只能在單個內核上加速到 4.9 GHz。

i5-9600K有六個內核,沒有超線程,用戶將發現該處理器與上一代酷睿 i5 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頻率有所增加。

可以發現,第九代酷睿處理器增加的內核和提升的時鐘速度使其超越了酷睿第八代處理器,處理器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但最新的處理器仍然採用14nm工藝製造,該工藝最早出現在2014年推出的Broadwell處理器上。

因此,在10nm工藝節點進展不順利的情況下,英特爾只能向其他方向尋求性能改進。

遲遲未到的10nm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英特爾以Tick-Tock(工藝年-構架年)的模式規劃其CPU技術的發展,使用這個模式英特爾每年都在改進上一代架構並轉向更小的製造節點。

然而,當英特爾轉向14nm節點之後,這種模式就不再可行,因為在保持功能穩定的同時減小晶片中電晶體的尺寸變得更加困難。

具體可參考雷鋒網《英特爾10nm製程量產之痛,目標有些「激進」》一文。

因此,英特爾對其14nm技術進行改進,使其能夠在不增加每平方厘米電晶體密度的情況下提升性能,英特爾在14nm節點進行了四次(或五次)疊代。

按照之前的Tick-Tock模式,英特爾計劃在2016年發布基於10nm節點的Cannon Lake微體系架構,但由於10nm節點的一再推遲且沒有確定的發布日期,因此集成GPU的10nm酷睿桌面處理器的確切發布時間也仍未確定。

繼續提升14nm應對設計挑戰

不難發現,最新的高端i9-9900K也無法擺脫英特爾目前處理器設計的最大挑戰——10nm延期。

在英特爾對14nm進行了大量的優化之後,英特爾新的處理器可以實現預期的性能提升。

與此同時,第九代的酷睿處理器為了提升處理器的性能,英特爾還將更多的內核塞入CPU當中,擁有更多的物理內核和線程。

以往,藉助更小的工藝節點能夠帶來功率效率的提升和電晶體密度的增加允許在與上一代產品功耗相同的情況下提升性能,或者在相同的性能水平下降低功耗。

然而,目前英特爾10nm進展不順利帶來了設計挑戰,更多只能依靠14nm的優化。

可以看到,與上一代產品相比,第九代酷睿處理器性能提升了約10%,但其新的晶片功耗也略有所增加。

表格來自anandtech

下面是英特爾第六代CPU的等效14nm晶片的TDP:

酷睿i5-6600K - 91W

酷睿i5-7600K - 91W

酷睿i5-8600K - 95W

酷睿i5-9600K - 95W

總結來說,酷睿第九代處理器內核數量的增加確實使它們更適合某些應用,儘管大多數遊戲玩家可以使用四核處理器而不是六核。

另外,英特爾已經憑藉製程改進帶來了同比的業績增長,但能否繼續優化14nm尚不清楚。

雷鋒網編譯,via mybroadban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英特爾公布微架構 14nm製程技術細節曝光

| 責編:周博林中關村在線報導:2014年8月12日,北京——英特爾今天公布了最新微架構的細節,該微架構使用英特爾業界領先的14納米製程工藝進行了優化。新的微架構和14納米製程技術相結合,將以高...

不只有A/I大戰 PC這些變化與你息息相關

2017-08-08 05:59:00 作者:尹航過去十年,PC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過山車式增長與衰落,由高速發展到登頂巔峰,再跌落神壇,轉眼即成雲煙。而在這十年里,PC行業也經歷了兩大史無前例...

台積電搶下高通驍龍 855 處理器代工

目前手機市場成長停滯,ARM 架構晶片跨界進入過去 X86 占據的個人計算機與伺服器市場,以增加多元發展,一直是 ARM 架構晶片企業努力的目標。 對此,ARM 也在 17 日公布了 ARM 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