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端情況下繼續服務客戶,華為將如何做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的事情相信大多數的朋友都已知曉,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限制性名單之中,並由此禁止高通、英特爾等美國高新技術企業向華為出品晶片和技術,試圖掐斷華為供應鏈。

而路透社對此的評價是,美國商務部試圖令華為「無貨可賣」。

那麼,真的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嗎?科技君認為不會。

為什麼?因為經過這幾年,我國的晶片事業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雖然在高精密晶片中還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需要,但已經湧現出了一大批國產晶片企業,尤其是華為海思等,更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五大晶片設計公司。

而在此次美國的無理打壓下,我國的晶片產業很可能會突然發力,到那時,我國很可能就真的不再需要美國的晶片供應了。

此外,對於美國的此次打壓,華為其實早有預判,並已經做好了詳細的預案。

正如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發文指出,面對美國的禁令,華為多年準備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何庭波稱,多年前,在雲淡風輕的季節,華為已經提前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無法獲得美國先進的晶片和技術。

於是,數千名海思兒女為之奮鬥,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

在努力打造備胎的同時,華為還要求供應商不斷加大配件供應數量,尤其在發生「加拿大事件」以後,華為更是將以前6到9個月戰略儲備量增加到了1到2年的儲備量,早早儲備下了「足夠」的相關晶片;同時,華為還加大了供應鏈的優化力度,進一步加大供應鏈地區覆蓋範圍。

今天,華為還在致全球客戶的一封信中表示,華為可以確保絕大部分產品在極端情況下繼續服務客戶,請客戶放心。

信中寫道:「我們已經建立了一整套嚴密有效的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可以確保華為絕大部分產品在極端情況下繼續服務客戶。

面對美國的禁止,科技君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在當今這個地球變「皮球」的年代,合作共贏才是真正的選擇。

僅看華為,每年從美國供應商手中購買的晶片費用就高達上百億美元,而此次隨著美國商務部限制令的出台,華為美國供應商們的股價也是應聲下跌,其中有的甚至下跌超過兩成,就連高通的股價,也受華為禁令的影響,下跌了6%。

限制華為,其實對於美國自己來說也很受傷。

根據福布斯和彭博社的數據顯示,華為對於其美國供應商的業績貢獻率均達到了10%左右,而美洲市場對華為營收貢獻率僅6.6%。

華為離開了美洲,照樣可以完成超千億美元的營收,而美國失去華為,將會損失上百億美元的營收。

日前,某外媒報導稱,為緩解美國華為供應商和美國當地一些採用了華為技術和設備的公司壓力。

美國商務部可能在近期縮減針對華為的部分貿易限制,為華為送上一張為期90天的「臨時通用執照」,允許華為繼續購買美國商品,以便幫助其美國客戶維護現有網絡和設備。

正如何庭波表示,「今天,是歷史的選擇,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面對美國的無理打壓,華為人開始了「轉正」計劃。

就在昨日,作為華為重要的合作夥伴,台積電發聲稱,經過初步評估後,台積電決定不改變對華為的出口計劃,按照計劃正常出貨給華為。

台積電的聲明,也正式確認了一件事情,華為麒麟985將會按時交貨,10月左右亮相的華為Mate 30,也將成為首個搭載麒麟985晶片的智慧型手機,創造新歷史。

快文化原創作品,歡迎評論。

<今日頭條獨家內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霸氣!華為「備胎」晶片一夜轉正!

很多年前,華為就已經做出過極限生存的假設。針對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把華為列入「實體名單」,5月17日凌晨,華為旗下的晶片公司海思半導體總裁何庭波發布了一封致員工的內部信稱,華為多年前...

切斷華為供應鏈,美供貨商先跌為敬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凌晨(當地時間5月16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企向華為出售相關技術和產品。路透社指出,美方此舉旨在切斷華為供應鏈,令其「無貨可賣」。可當昨天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