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科技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組織規劃 中華民國科技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科技部MinistryofScienceandTechnology(英語)中華民國政府機構科技部部徽基本信息機關類型中央二級行政機關所屬部門行政院員額270人年度預算額新臺幣477.47億元(民國106年度)授權法源行政院組織法科技部組織法主要官員部長吳政忠政務次長常務次長林敏聰(暫缺)陳宗權主任秘書(暫缺)任命者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任期無任期保障組織編制內部單位8司、5處附屬機關3管理局任務編組2會成立沿革成立日期1959年2月1日 (1959-02-01)前身機關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聯絡信息科技部部址:科技大樓地址臺灣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06號(科技大樓)電話+886 2 2737-7992網站www.most.gov.tw 科技部是中華民國有關科學技術發展的中央主管機關,隸屬於行政院。

負責推動國家科技發展、支援學術研究、發展工業科學園區、管理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以及技術審查各部會科技計畫可行度,提供必要改善建議[1]。

前身為1959年成立的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3日升格為部,最快2022年7月再改組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2] 目录 1历史 2標誌變遷 3組織 3.1內部單位 3.2所屬機關 3.3相關機構 3.4駐外科技組 4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組織規劃 5歷任首長 6相關條目 7參考資料 8外部連結 历史[编辑] 中国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认为“学术是一个国家无形的财富”,在国立北京大学当校长时曾提出一个学术独立十年计划,但后来由于中国局势的影响未能实现。

1958年胡适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后,根据此前方案,在吳大猷協助下编写了《国家发展科学培植人才的五年计划的纲领草案》。

1959年2月1日,行政院師法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3],成立「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長科會),胡适担任主任委員,教育部部长梅贻琦兼任副主任委員。

[4] 1967年8月,長科會更名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

國科會拥有稳定的经费,可不计产出的现实利益而专注于学术研究,对台湾学术影响深远。

[4] 2010年2月3日,《行政院組織法》修正,增設科技部。

2014年1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科技部組織法》和相關組織法[5];並於同年1月22日公布[6]。

2014年3月3日,「科技部」正式掛牌成立[1],使用藍色篆體部徽。

2017年11月7日,科技部部徽改為藍色「MOST」加黑色「科技部」三字。

2021年3月25日,行政院會議通過行政院組織調整法案,其中將科技部改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7]同年12月28日,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組織法草案」及相關組織法草案。

[8]隔年1月19日修訂《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組織法》及相關組織法後,預計於2022年3月「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簡稱「科技會」,為了與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做區別)掛牌成立。

標誌變遷[编辑]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會徽(?~2014年3月2日) 科技部第一代部徽(2014年3月3日~2017年11月6日) 科技部第二代部徽(2017年11月7日~至今) 組織[编辑] 部長 次長(政務次長二人、常務次長一人) 主任秘書 內部單位[编辑] 業務單位 綜合規劃司 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 工程技術研究發展司 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 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 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司 前瞻及應用科技司 產學及園區業務司 行政單位 祕書處 人事處 政風處 主計處 資訊處 任務編組 法規會 科學技術發展諮議會 附屬學校 國立中科實驗高級中學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 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 所屬機關[编辑]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 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開發籌備處 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 相關機構[编辑] 行政法人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公設財團法人 國家實驗研究院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駐外科技組[编辑] 駐美國代表處科技組 駐舊金山辦事處科技組 駐洛杉磯辦事處科技組 駐休士頓辦事處科技組 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 駐加拿大代表處(英语:TaipeiEconomicandCulturalOfficeinCanada)科技組 駐英國代表處科技組 駐法國代表處科技組 駐俄羅斯代表處科技組 駐德國代表處科技組 駐捷克代表處科技組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科技組 駐澳大利亞代表處科技組 駐日本代表處科技組 駐越南代表處(英语:TaipeiEconomicandCulturalOffice,Hanoi,Vietnam)科技組 駐印度代表處科技組 駐韓國代表處科技組(暫未派員,相關業務由駐日本代表處科技組兼管) 駐以色列代表處科技組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組織規劃[编辑] 主任委員(政務委員兼任) 副主任委員3人(政務2、常務1) 委員11~15人 歷任首長[编辑] 任別 姓名 政黨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1 胡適 無黨籍 1959年2月1日 1962年2月 2 王世杰  中國國民黨 1962年5月 1967年8月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1 吳大猷 無黨籍 1967年8月 1973年6月 2 徐賢修 無黨籍 1973年6月 1981年3月 3 張明哲 無黨籍 1981年3月 1984年6月1日 4 陳履安  中國國民黨 1984年6月1日 1988年7月22日 5 夏漢民 無黨籍 1988年7月22日 1993年2月27日 6 郭南宏 無黨籍 1993年2月27日 1996年6月10日 7 劉兆玄  中國國民黨 1996年6月10日 1998年2月5日 8 黃鎮台  中國國民黨 1998年2月5日 2000年5月20日 9 翁政義 無黨籍 2000年5月20日 2001年3月7日 10 魏哲和 無黨籍 2001年3月7日 2004年5月20日 11 吳茂昆 無黨籍 2004年5月20日 2006年1月25日 12 陳建仁 無黨籍 2006年1月25日 2008年5月20日 13 李羅權 無黨籍 2008年5月20日 2012年2月6日 14 朱敬一 無黨籍 2012年2月6日 2014年3月3日 科技部部長 1 張善政 無黨籍 2014年3月3日 2014年12月8日 代理 林一平 無黨籍 2014年12月8日 2015年1月26日 2 徐爵民 無黨籍 2015年1月26日 2016年5月20日 3 楊弘敦 無黨籍 2016年5月20日 2017年2月8日 4 陳良基 無黨籍 2017年2月8日 2020年5月19日 5 吳政忠  民主進步黨 2020年5月20日 現任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相關條目[编辑] 中華民國科技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 參考資料[编辑]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科技部組織法 科技部處務規程 ^1.01.1李憶璇.科技部掛牌設兩大諮議會.中央廣播電臺.2014年3月3日[2014-03-0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9).  ^國科會掛牌時程曝光 科技部長吳政忠:最快7月開始運作 ^郭位.「香港各界慶祝雙十節暨辛亥革命101周年大會」演講稿.明報.2012-10-07.  ^4.04.1李怀宇.马英九回应王汎森:台湾没忘记胡适.凤凰网.时代周报.2012-05-14[2020-09-29].(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何哲欣.立法院三讀通過國科會改成科技部.蘋果日報.2014-01-07[2017-06-0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中文(臺灣)).  ^制定科技部組織法.總統府.2014-01-22[2017-06-0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中文(臺灣)).  ^陳俊華.政院推組改新設數位發展部最快2022年掛牌.中央通訊社.2021-03-25[2021-03-29].  ^立院三讀科技部改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中央通訊社.2021-12-28[2021-12-28].  外部連結[编辑] 地理坐标:25°01′29″N121°32′32″E/25.02467°N121.54220°E/25.02467;121.54220坐标:25°01′29″N121°32′32″E/25.02467°N121.54220°E/25.02467;121.54220 官方网站(繁體中文)(英文) 科技大觀園(繁體中文) 科技大觀園的Plurk專頁 科技大觀園的Facebook專頁 查论编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行政院/內閣(現任:第二次蘇貞昌內閣)院本部行政院院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秘書長·政務委員·行政院會議二級機關部國防部·外交部·教育部·法務部·內政部·財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衛生福利部·勞動部·文化部·科技部·數位發展部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大陸委員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海洋委員會·僑務委員會·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客家委員會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總處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行政院主計總處獨立機關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平交易委員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其他機關中央銀行·國立故宮博物院三級機關獨立機關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參見:中華民國內閣(北洋時期 –國府時期 –行憲後)·行政院組織改造 查论编 中華民國科技部所屬機關所屬事業機構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所轄研究機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行政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財團法人)·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財團法人)所屬學校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國立中科實驗高級中學·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國立嘉科實驗高級中等學校·國立屏科實驗高級中等學校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華民國科技部&oldid=70904795” 分类:​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中華民國科技部科學與技術政府部門1959年建立政府機構臺北市大安區的政府機關1959年台灣建立中華民國科技行政機關隐藏分类:​含有电话号码的条目维基数据不存在坐标数据的页面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EnglishFrançais日本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