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達賢:管理就是整合! - 博客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讓我們想到,當代管理大師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曾在他的一本近著《策略 ... 其次,上述管理實務以及理論的發展,主要源自美國的社會和經濟背景,這又使得它們 ... 司徒達賢:管理就是整合! 定價:750元 優惠價:593元               邁向「整合化」與「科學化」的管理  時至今日,儘管人們都同意,管理是有關如何增進一機構績效(performance)的一種功能,或如杜拉克所形容,「管理代表掌管一機構之生產力的器官」。

然而如何做到這一點,卻是人言言殊。

這讓我們想到,當代管理大師明茲伯格(HenryMintzberg)曾在他的一本近著《策略巡禮》(AGuideTourThroughtheWildsofStrategicManagement,1998)中將「策略形成過程」比喻為「瞎人摸象」之舉:每個人都摸到了大象真實的一部分,但是沒有一個人看到一頭完整的大象;因此,每個人都緊抓住自己摸到的某一部分,用來批評或挑剔別人的講法。

事實上,這個譬喻也同樣適用於人們對於「管理學」的理解上,以至於造成在管理領域內,只有「theoriesofmanagement」,而沒有「themanagementtheory」的狀況。

「瞎人摸象」的原因  造成管理或管理理論如此眾說紛紜的原因很多。

首先,管理並非先來自一套界說良好(will-defined)的理論架構,而是來自人們為了提高一組織經營績效所採取的實務。

具體言之,實務工作者所看到的,往往只是本身所面臨的問題,然後根據當時的情況發展適合的解決方法,這時他並沒有想到有什麼理論問題。

根據杜拉克所回憶,在管理學發展之初,人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當時所做的,就是今日被稱為的管理工作,事實上今日所稱的各種管理理論及方法,多是日後經由學者將各種實務予以系統化和理論化而形成的。

 其次,上述管理實務以及理論的發展,主要源自美國的社會和經濟背景,這又使得它們具有高度之文化特殊性(culture-specific),這種管理及相關理論,對於美國以外的人來說,透過自己的社會和文化有色眼鏡來看,也免不了產生不同的體會和詮釋。

 第三,由於管理的作用與價值,如前所強調,乃為了提昇一組織的績效。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使得管理在實務應用上必須配合當時的外界環境和條件。

譬如說,在農業社會以及工業社會前期,企業所面臨的,是一個較穩定的國內經濟環境,這時所謂的「有效管理」,無論在理論上或是在實務上,乃建立在穩定和效率的基礎上,這種時代背景下所需要的管理,和今日在「全球化」、「數位化」以及「十倍速」的時代下所需要的,幾乎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第四,再以管理理論的發展而言,依學者戴維斯(StanDavis)在其鉅著20-20Vision(1992)中指出,它不但落後於實務,尤其落後於科學、技術及產業發展之後。

例如有關資訊科學、技術及產業之發展,至一九九○年代已臻成熟,以至於有《IT有什麼明天?》(DoesITMatter,2004)一書,認為資訊科技目前在使用上己出現有成熟現象,使得它所帶給企業的競爭優勢發生消褪。

然而,令人詫異的,屬於資訊科技時代的組織和管理,例如網絡或虛擬組織等之應用卻方才萌芽,這較之IC與半導體技術的出現,落後竟達四十年之久。

相形之下,目前在大多數企業中所採行的種種管理觀念與實務,如事業部組織、責任中心、目標管理等,實際上仍然屬於前一工業社會時代的產物。

 兩大基本問題 由於上述各種原因,使得管理學的發展,一直存在有兩項基本問題:一是理論與外界環境間的調適問題,一是理論與實務間的融合問題。

這兩大問題在過去即已存在,但其嚴重程度尚未受到重視。

但近幾年來,由於全球化與數位化時代之到來,對於管理的許多基本前提產生極其根本而嚴重的挑戰,甚至帶來管理理論上的「典範轉移」(paradigmshift),也使得上述兩大問題更加尖銳化。

 首先,在這「典範轉移」中所帶來之一項管理上重大觀念上的改變,即是管理績效的來源,不再是「分工」而是「整合」。

具體言之,在過去幾百年內,自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以至於泰勒的「科學管理運動」所倡言的「分工」利益,被發現只適合於較靜態環境下的大規模和標準化的生產狀況。

一旦人類進入需要「創新」以建立優勢的狀況時,彈性與多元化能力才是致勝的關鍵,這時所需要的,乃是「整合」,不是「分工」。

這也就是說,一企業必須能夠靈活地整合下列各種要素: *不同知識和經驗 *各種產品和服務 *內部有關部門 *外界合作夥伴  再就前述第二問題──亦即理論與實務間的融合──而言,多年以來,人們深切感到,徒有形形色色的管理理論並不能有效地應用於解決實務問題,在理論與實務之間,似乎存在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為了跨越這道鴻溝,人們嘗試在教育上大量使用個案教學法──又稱案例討論──希望藉由提供一特定時空與條件下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們模擬各種現實狀況,嘗試應用所習得的理論、觀念與工具以求得最適解答。

 採用這種貫通理論與實務的個案教學,其優點在於:同學們可以盡情發揮,相互激盪,產生創意,從不斷重複演練中,從而隨機應變,悟解和內化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而這種學習途徑,終究屬於高度非結構性的,學習者的學習成效是難以掌握的。

較理想的辦法,還是希望能從實務經驗中結晶出某種分析架構或推理程序──就像波特所提出的「鑽石模型」(Diamondmodel)或波士頓顧問群所發展的「組合分析」(portfoliomodel)那樣──對於某些原屬非結構性問題,能夠依循一種被稱為heuristic途徑,將一種藝術化的工作,轉變為可程式化的分析步驟,予以普遍應用。

這種發展方向,有如將奕棋過程發展為競賽電腦程式,同樣也代表管理領域內一種「科學化」的努力方向。

貫通理論與實務的橋樑 就以上所提出的兩個管理學上的大問題──「整合化」和「科學化」──而言,司徒教授在本書中無疑地都提出他的見解和貢獻。

司徒教授這些著作之所以和一般教科書最大不同者,即在於它們提供了一種貫通理論與實務之間的橋樑;一方面融合了各種管理理論與方法,另一方面,提出具有原創性的分析架構,使學者可以有系統地應用於解決他所面臨的問題,而不至於在研讀大量理論之後仍然理不出頭緒。

經由這一著作,他不僅帶領MBA學生在實務上朝「整合化」邁進一大步,同時也使管理學在理論上朝「科學化」方向邁進一大步。

值此出版前夕,拜讀本書之餘,不僅想要向作者表達欽佩之意,也要向有志於管理工作者說聲:「你們有福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