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探討小組 - 心得報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究竟這些多元的意見,還有思考的典範和箝制是如何教育著我們的孩子,而所謂霸凌是教出來的,還是天生的行徑? 討論:以青少年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大多 ...
霸凌探討小組
霸凌議題之讀書會討論---夜巡老師(水谷修)
時間、地點:2010/05/09,晚上九點三十到十一點三十,圖書館一樓討論區
出席組員:林采諭、林彥廷、高資雅、劉家崴、洪梓恩、林宇涵
----------------------------------------------------------------------------------------------------------------------------
前言:老師是個動見觀瞻的職業,對社會而言不論是其倫理道德或是專業形象,都是要用很高的的標準來規範。
因此,在這個報料和狗仔與名嘴文化充斥的時代,老師既要符合社會主流價值又要主持心中的正義和理想有相當的挑戰。
究竟老師要如何跳離既有強調服膺社會的概念,並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找到合理的位置來回應以在體制內有所作為?並且在老師願意解決學生之間霸凌問題的同時,會面臨到哪些問題與挑戰?
ü 讀書會討論問題之記錄:
1.吸食強力膠的正文,因為家境貧窮而長期被同學霸凌,所以才選擇用這種方式逃避一切。
而水谷老師卻因正文的一句話:“光是靠老師,我戒不掉強力膠”而轉而對正文冷漠導致正文自殺身亡。
如果你是水谷老師,你會用甚麼更洽當的方法幫助正文?
1)經由醫院的勒戒組織幫忙
2)援交的女生吸食強力膠à與兒童受虐單位及醫院的合作幫助
3)靠經驗並尋找資源幫助
2.水谷老師擁有很大的耐心與愛心,但也在不斷”解救孩子”當中體會到自己所做的錯誤決定(ex:將健之強制送到保護所,卻剝奪了他與父親之間最後能相處的時間)。
你認為做為一個老師,是否常常也間接/直接剝奪孩子選擇權及人身自由呢?
l 小孩子還不懂事情的時候,尤其有藥物上癮,就有必要剝奪他們的選擇權。
l 小孩子的問題可能要由很多老師(專業諮詢)來一起做決定。
且汪培庭曾說過,要用無敵大的耐心去對待小孩。
l 除了送到保護所,有沒有其他方法? 其實送進去的決定是好的,因為小孩的家庭沒有能力讓小孩生存&好的環境。
l 最快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要對每個學生有很充分的了解,再去為他們的狀況做適當的處理。
(老師的職責)
l 家庭對每個人來說是相對安全的地方,也要考慮家人之間的情感,不要單方面就認為小孩不適合這在這個家庭。
3.家境不好或是家庭有問題的孩子通常比較容易(被)霸凌、(被)欺負或染上不良嗜好,而長大後又容易生下不健全的家庭。
你認為靠教育真的能改變/改善這種循環嗎?
l 是家庭要爭氣而不是教育要爭氣,教育跟整個家庭的時間比例相差很大,主要還是家庭的觀念與教育才能改變一個人。
l 要看是否遇到真正關心學生的老師。
EX:柯林頓:從小家境不好,隔代教養,母親也常常換老公。
但一路拿獎學金到哈佛法律系,靠自己當上了總統。
EX:陳水扁三級貧戶
l 何謂教育的成功?社會地位的不同?
l 教育:人脈及資源較容易取得。
如果沒有受教育的話機會及資源就少了很多,教育給人們接觸到很多機會。
l 教育能改變一個學生的心靈觀念?教育重要的是要改正學生的觀念跟心靈成長,並不是成績好就代表是成功的。
不只是老師才要努力,還有很多方面,像是學生之間的互動與許多資源。
l 這不是制度面的教育能改變的。
4.當一個老師需要很大的熱忱。
如果你像水谷老師一樣為了學生斷了一隻手指,結果卻不是像水谷老師一樣圓滿,那學生仍舊繼續參與幫派,你會做何感想?你會繼續幫助他嗎?
1)以暴制暴(叫警察來,不然只會浪費社會資源)。
2)幫他(繼續給他機會)。
3)不會為他斷第二隻手指了,因為那學生就是不受教。
真的很難為學生付出這麼多(只要不是水谷老師就很難做到吧…)覺得水谷老師太衝動了。
l 老師沒有想到最好的方法去幫助那學生,只想到最快的。
l 如果你是老師願意花額外時間在學生身上嗎?
-老師其實是24小時的。
-下班後其實可以把有問題的學生交給社福單位或警察。
-以責任論的話,老師只要把上班時間得事情做好即可,額外的時間是看老師自己願不願意。
(題外話:水谷老師嚴格來說其實不是那些中輟生的老師。
)
5.其他任何有關夜巡老師及霸凌的相關討論與感想?
l 家庭問題造成欺負別人/被欺負的狀況。
l 老師的上班時間?是否在額外時間處理學生的事情也算是加班?
l 原生家庭與霸凌被霸凌的關係/
l 教育是否能將學生從原生家庭拔出來?
1)有夜巡老師是件很好的事,但像夜巡老師這樣的人其實很少。
其實可以培養出類似”街頭老師”的角色來關心那些中輟生。
(但經費跟成效不知道會如何)
2)夜巡老師說,有些事情其實到現在都還沒有答案,那他要如何確定他所做的事情是對的?我想他所做的真的是純粹出於愛心吧。
[延伸討論與整理]
一、探討老師在社會結構中的定位和應有的行為。
Tobeornottobe
愛能省人!失去的愛要有人來彌補。
Q“為什麼年輕人逃學、逃家...................因為白天世界的大人對他們冷落,所以他們被放逐到夜晚的世界”。
還有什麼社會因素(家庭...)使得上述情形存在?在你的求學經歷及生活經驗,是否也有或認識上述的同學或小孩?而老師或大人又是以怎樣的態度來面對他們?有沒有選擇積極輔導並採取行動,並成功幫助過學生的例子?就像秀老師和板坂老師的精神,亦或其實都受到社會壓抑無法?
A
除了冷漠這種情意方面的因素,年輕人逃學、逃家放逐自己在黑夜中還受家庭層面的影響,舉凡家長的職業、長輩給予的期待、家長教育權、家庭型態、經濟能力、家長教育程度、對家的責任感…都為可能直接或間接參與的因子。
家庭可以透過上述社會、文化資本的複製來影響孩子。
至於在詢問有沒有但在這兩者間的討論,很容易會掉入歸因不是學校就是家庭的迷思,好像並沒有第三種力量來提供解釋和解套,因此,在這個階段也延伸討論到除學校跟家庭外青少年會聚集的空間和參與的合法組織以擴大問題格局,並進一步思索是否還有其他可運用的社會資源和可發揮功效的福利機構。
青少年可能會使用的空間有社區公園、球場、網咖、撞球場、漫畫店、教會、電玩場、補習班、街頭、寺廟…所以,青少年可能參與的合法組織有補習班、課後輔導團體、社團、宗教團體、家教、球隊、八家將、童軍、志工…由此判斷,在資源方面不只傳統的家及學校,其實像是救世軍的就有在做類似的教育社會服務、人本提供青少年的活動場以及南投的瀧林書齋也提供青少年課後去處和需求、八家將也有自己的管訓和團體紀律,因此,民間和社區性的組織也可以在家庭和學校之外發揮其很大的功能性。
會討論這主要也是因為平時在學校觀察到和一般的教戰手冊都是遇到逃學或逃家的學生老師採取的通常是冷處理或是懲罰亦或是標準處理程序來解決,因此,若以更大的社會層次來考量,或許能提供另外一種想法和選擇,也未嘗不是新的希望和對策。
積極的採取行動的界線?
Q警察說”我是最接近死亡的教師”,“你哪天不是被人切斷脖子的動脈就是......”,”但是碰到每一個孩子我都很認真面對,絕對不曾退縮或反悔。
”,”如果我退縮或逃跑,他們就這一輩子在也不信任我....”。
社會和學校期待的教師是他能有教學上的專業和標準和安全的危機處理能力。
究竟該如何在得到學校支持且同時獲得同學信任情形下,保護學生也保護自己,以找到三贏的結局是個難題。
是否永遠跟學生在同一邊用不逃避、誠心及勇氣行動就是較好的解決辦法?絕地一定逢生?要做到怎樣的程度才不算師之惰或跨越界線像處理正文的事情
A
基本上要達到三贏是不可能,但要如何在三者間權衡就是要看老師的經驗和應變力。
這是個要怎麼做以及該怎麼收的問題。
如何判斷涉入或不涉入的機率小和該如何面對後續的連鎖反應及面對最壞的打算?這些都是教師要面臨的抉擇。
有時感情用事不會是好的,也會因為這樣損失更大,而社會成本跟代價也是更高。
老師也須先盡可能的知道學校的底限跟承擔力,以找到三方同意的解決情形。
個人方面,雖然老師可以作的有限,但在相信沒有最好辦法但有更好辦法的情況下,老師可以用最基本但最重要的陪伴和理解來當作互信的基礎,然後再以學生的立場出發決定怎麼處置,或許像書中提到的衝鋒陷陣和赴湯蹈火並不是一定正確,老師只能以此為參考,並效法這樣的精神對學生負責和理所當然的適當的回應。
而在面對牽涉重大社會的問題、法律相關或複雜性的事件,老師也只能依能力所及選擇性的出面處理,像是家庭訪問就可以透過鄰里長來了解學生家庭內狀況,這樣可以在處理問題時擁有充分的資訊及合理的判斷。
老師還能有哪些學校或社會允許的柔性手段? 如果我們是老師該怎麼應對?
Q”連絡兒童受虐的相關單位,......報警”,”藥物依賴症專科醫院,.....社會福利單位和醫院的協助..”,”申請生活保護....,帶他去保護所”,”家庭法院..”,”白駒莊...”,”家人談談...”。
”暫時接到家裡保護....”。
我們看到夜巡老師在面對不同當事者的故事中有很多不同的對策,就算他們因為自己無法抗拒的不幸,而被貼上不良少年的標籤。
在台灣也存在這樣的現象,而我們的教育制度跟相關政策有哪些因應的措施在運作供選擇以讓教師從中扮演積極角色來處理相關問題或有何理想的資源可使用?還是在社會焦點不在此情況下只能無奈的任他被孤立、排擠,甚至選擇放棄教育之?另外,以老師的立場接回家有何後遺症?[
A
關於社會已經存在的專業支援和諮商服務,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在網路和政府權責單位查詢到相關資訊,或許教育學程也可以對師培生做相關講座以提供師培生實習前教育的機會。
或許老師要思考的問題應該是對於這些可以利用的相關治療單位及輔導機構和制度要採信與否?因為在這層層分工及複雜制度把關和官僚文化主導的現在,交由其他人員接手反而會適得其反或是沒辦法達到老師希望的成果,這對於學生也可能是一種傷害。
因此,這些顧慮都必須審慎考量,老師可以對事情的處理後果先有些具體的了解和基本的訴求,然後進行初步的交涉和努力,最後在適時通報,而這些都是必須事先具備的能力與意識。
老師也要適度的保護自己,所以要拿捏與學生的距離。
為何放棄? 學校只給"好"的學生機會?好的定義?
Q“孩子們都是花的種子。
無論是哪一種花的種子,只要種的人好好培養,時候到了一定會開花。
””連壽司都要看配什麼魚。
爛掉的魚沒辦法做出好吃的壽司。
教育也是一樣,你有優秀的學生,你就可以給他們很好的教育。
”第一段話與社會上想教育出的”花”是否為同一種?第二段話”爛掉”的魚是怎樣的”爛掉”,又”很好的教育”是怎樣的’教育”?
A
我們的社會想要看的花是要有經濟價值的花,而這就好比是價格昂貴的蘭花,不但要有外銷的實力,而且還要有高經濟價值,這就是一般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它認為路邊的小野朵就比不過任何值錢有競爭力的花卉。
這樣的觀點說明社會普遍認為好文憑和高學歷才是成功教育的指標,至於多元發展的個人成就,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東西,而在講究文憑的社會思潮裡,這些東西不過是華而不實、譁眾取寵,終究還是要讀好書,找個好工作,在社會取得地位功成名就這樣才有意義。
而這邊所說的爛掉的魚,泛指不用功讀書和違法亂紀的青少年。
這樣的形容就是很典型以學業表現來衡量學生價值的看法。
在功績主義裡認為的,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有好表現的心態下,老師會認為學習落後和動機低落的學生都是不夠上進和不學好的壞榜樣,甚至只要有不符合學校模範兒童的期待的學生都將會被視為問題學生,也就是這裡被形容為已經爛掉的魚。
以這邊爛釣魚的詮釋,不難想像。
這裡很好的教育當然就是指能夠教育學生使其考上好學校並且教育學生在行為規範下中規中矩,也就是在考試能夠拿到高分,在生活禮儀上能夠尊師重道,更能對學校和升學制度效忠且言聽計從者。
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在升學制度內佔上風,並表現優良及領先群雄。
若做更深層的思考,第一個觀點說明老師的工作若可以積極的用園丁的心態,以熱情和希望來灌溉學生,那學生自然的就會找到自己的優勢。
在這樣的精神下,老師看得是學生的優點,並且主動的提供學生個別的服務。
老師也會了解學生過去的不一樣和個體的差異性,就不會只去比較學生的學業表現,更不會去在狹隘的教育上做文章,反而能鼓勵學生發展多元的才華和個人專長,這樣的教育會給學生信心。
因此,若只是追本溯源往以前討債只想找到對應的負責人來承擔現在的結果,還不如認清要接收受過不同教育和背景成長學生的事實,並且了解每個學生的獨特脈絡以因材施教來幫助學生,那才比較符合教育精神。
Conclude
水谷修:「各位兼負著世界和台灣的未來。
請大家創造一個可以讓人跟人溫柔接觸,讓這世界上充滿笑容的時代。
」
在整個社會結構中,家庭扮演著小孩第一次社會化的非正式組織,而學校則被認為是社會化的正式機構。
老師作為學校教育的主力,雖然對學生的態度及價值養成有其作用在,但其實與家庭教育相比仍常可能力有不逮,原因是家庭教育是在學齡前就開始,而就算教育的重心慢慢轉變成學校後,家庭同樣的還是同步且深層的影響著小孩的行為和思考,因此家庭教育的力量對小孩的發展確實是個不可承受之輕,有其極為重要的份量存在,這也是我們能夠認知到的事實。
劉家崴/2011-05-19
從《告白》看家庭因素如何影響霸凌
「霸凌研討小組」第五次讀書會
討論書目:《告白》
討論時間:2011-05-05
導讀人: 洪梓恩
參與成員:劉家崴、林采諭、林宇涵、洪梓恩、林彥廷
記錄: 林彥廷
兩位學生,犯人a與犯人b,也就是渡邊修哉與下村直樹的過去,又是如何呢?這兩個看似毫無交集的學生:一個聰明、成績好、安靜、總是讀著自己的書;一個平凡、普通、成績中等,這兩個學生卻是怎樣成為a與b兩個兇手?
渡邊修哉習慣自己一個人,因為他不屑其他「平凡人」。
在過往的生命經驗之中,媽媽的高度要求、父母的離異、父親與後母那僅存於表面的稀薄關愛,讓渡邊修哉覺得,自己只能夠在自己的世界裡才能夠獲得快樂。
而媽媽臨走前留下的艱澀書本,就成了他建築自己小小世界的一磚一瓦。
透過這些知識的累積,渡邊修哉建立了自身的認同,是朝著那遙不可及的母親前行的。
媽媽的不關照,與對媽媽獨有的親密感,如此的衝突卻是渡邊修哉成長過程中,每一天都得面對的情境。
也因此,根基於「媽媽是否看到我了?」的焦慮,讓渡邊修哉試圖做出某些能夠引起社會注意的事情,「也許媽媽就會因此看到我了~」。
劉家崴/2011-05-11
從侯文詠的作品探討霸凌的面相
「霸凌研討小組」第四次讀書會
討論書目:<不乖>、<我的天才夢>
討論時間:2011/04/25
導讀人: 洪梓恩
參與成員:劉家崴、林采諭、林宇涵、洪梓恩、林彥廷
記錄: 林彥廷
前情提要:
教育學程學會於上週二(4/19)晚間假教育館305教室舉辦「霸凌,孩子的次社會問題」演講,本組也特地前往聆聽以得到相關題材的補充,也作為下回討論的參考資料。
「霸凌,孩子的次社會問題」演講摘要:
演講者:盧美凡心理師
* 學生角度認為「霸凌」這詞,”都是你們大人在說”。
* 不需要把霸凌事件太複雜化,試想成少年想成年化。
* 國小聽話,但國中至高中在生理急劇變化、理性思考發展不成熟,由掌管情緒的中樞杏仁核驅使,就會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為,也因少處法的保護,能有恃無恐,尚未建構對事情後果輕重的知見。
所以像是肉食動物,狼。
* 狼群不怕獅子(導師),但是狼群怕一群獅子。
* 問題學生多來自家庭因素,極少是先天的因素。
* 孩子的心聲:“大人管教說一套,做一套”、“你們應該負責了解我們”、“我們沒有那麼笨不知道這是錯的,但是還是不高興”、“放出去才有學習的機會、少用權威”,“老師不在場班級即小型社會”。
* 次文化≠次社會,次社會指權威的真空現象,只要老師不在就像沒有權威,會形成班級的另外一種權力結構。
* 霸凌的定義:故意傷害,惡意欺負意圖,持續且重複的攻擊行為,地位不對等。
* 地位有體型上或人數上;動物本能成群。
* 霸凌概分:肢體(比例最低)、言語、社交、media、性
* 大人別習慣性的把所有都當霸凌處理,也無須把霸凌當成現在才有,每天都有不是沒有,只是有沒有發現。
* 最嚴重的霸凌常是媒體,家庭會被媒體教壞。
* 往往最後修理的都是加害者,但必須認知到的事通常衝突都有其原因,而加害者也需要被關心。
* 導師可以先知道班級動力及弄清楚次社會文化。
裝監視器或說教只能解決表面,要治本要從找到問題的理由,由情緒處置。
要深入處理不爽非處理不對。
亦或是成為替代性重要他人。
策略上請各個擊破,不要想一次性或整體性的處置。
* 除了扶弱,也讓強者發揮。
* 害羞內向學生要教他長大,取得生命的主導權-保護自己,老師只能一時的保護。
霸凌沒有真正的被害者,角色是暫時性的,不能讓被害習慣性的當此角色。
* 霸凌非只有老師有責任。
父母常說”我的小孩怎麼了?以前都很乖”,而通常比的高度是小時候的高度,所以忘了吧,此一時,彼一時。
台灣父母不允許叛逆,往後不樂見。
演講後心得:
老師的霸凌演講很精彩,也很犀利。
精采在老師用叛逆的國中生觀點來敘述,而談吐也很國中生口吻,讓整個演講很真實;這跟經常性聽到的專家型演講很不一樣。
犀利的地方在老師整場演講多數在表達加害者的心聲,也用KUSO和不嚴厲的態度來看待這個現象。
正是這樣的詮釋,讓對霸凌一面倒的輿論有了更全面且實務的觀點。
讀書會問題設計:
問題一、從上回演講學齡生的心聲談起,大人們「管教都說一套、做一套」,像立法院荒腔走板的行徑,動不動就已言論自由之名、捍衛正義做出攻擊性行為,而新聞媒體也大肆報導。
另外,「霸凌,這都你們在說」,這是霸凌,那是霸凌,沒有講的呢?學校鼓勵學生要”乖”,社會又有人寫書鼓勵”不乖”。
究竟這些多元的意見,還有思考的典範和箝制是如何教育著我們的孩子,而所謂霸凌是教出來的,還是天生的行徑?
討論:以青少年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大多青少年的成長會面臨角色認同與價值混淆的階段,因此,在沒有成熟的知識、經驗來判斷是非的此時此刻,太容易就隨波逐流,拿捏不了分際。
因此在迷惘中常會學習大人的言行舉止,或仿效典範另類的價值來找到定位,而這時候身教的重要也產生,否則就容易有偏差行為的出現。
從社會層面的觀點,霸凌也並不是單因單果的偶然事件。
正如書上所指的不乖在意義上是更深層的,但是誰能把握學生的理解能有達到作者寫書表達的精準度,而這些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也間接的告訴沒有方向的青年方向和標準。
就像「勇於認錯,絕不改過」的侯文詠故事集名言,這就常被詮釋為孩子認為是正當行為的理由,或艋舺所說,「意義是什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義氣」、亦或「在感情的世界,得不到愛情的才是第三者」這類聳動、煽動的文字,這對未成年且有崇拜和典範學習行為的孩童來說,很難找到平衡點和價值規範。
因而,這樣的影響是危險的。
因此,乖與不乖也是可以被形塑出來的行為,這與家庭教育、社會的成熟度、社會媒體對教育的責任與態度都是有關聯的,而這些因素的拉扯和控制,也某種程度能解讀現在出現”霸凌”的風氣。
所以霸凌是不是也是種潛移默化行為的結果,而不是單純的當事者的關係,而是與規範者都是不可分割的。
有人說:別人怎麼對我們是我們教出來的,而學生的霸凌行為,這在校園生活外的社會也是有跡可尋的。
問題二、華人世界的父母常會過度保護小孩,也通常早已規範好孩子的未來發展,但書中「不乖」是指不順服,且要有自主學習成長的機會。
因為,一旦主流思考錯了,我們就再也萬劫不復了。
對照上述的學生的心聲:放出去才有學習的機會,而不是只要乖而已。
這又與汪培珽的避免嘗試錯誤的教育不一致,究竟對每個學生而言,總是選擇「乖」:懂得道理而不淘氣,會是好的?而這樣的訓練就能逆來順受,順理成章的與”霸凌”的角色絕緣?
討論:華人社會的教育告訴我們選擇「乖」是件對的事情,而「不乖」是不可以的。
因為選擇「乖」,我們力爭上游不敢出錯,並且學習到教育的本質好像就是分數的競賽。
而社會上標榜的也是功績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認為只要努力,我們都是能夠成為學業的佼佼者。
而如今教育給了我們這些「乖」的既得利益者理想的資源,但卻也犧牲了很多部份,就像許多人的優點、青春和機會成本。
而事實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稱心如意的適用這樣的體制,而得到好處的人只聽從別人的安排,其心智成熟度和變革的能力也是個問題,也常常會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和熱情是什麼。
因此,乖這種行為,雖然能得到暫時性的優勢,但也要看這樣社會化的成效,對個體的意義和影響。
因此,乖不見得就是永遠的正確,因為適性的發展應該要是多元的,而不是拿香跟著拜的風潮。
其二,「乖」與「不乖」應該也是對知識學習與掌握的層次的問題,有沒有服膺個體的需求,而不是狹隘的對與錯。
所以根據<不乖>書中闡明的啟示是:順服主流取得領先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主流的標準,是不是大自然(生命)生存競爭的標準。
這就像在體現技職體系發展的議題一樣。
如果社會主流的想法,其對技職教育和一般教育的形象是均等,在發展機會和教育資源也均衡的情形,也就不會出現技職教育還需要升等成技職大學的普遍文憑取向的政策。
就像嚴長壽先生的新書「教育應該不一樣」所強調的,請家長和社會別在膜拜不合時宜的升學主義。
這樣偏袒一般性教育的結果,將會使得很多真正想學技能的學生有志難伸,也造成時間上和才能上的浪費,因為他們為升學選擇主流的一般學校念。
因此,如果當初就能果斷的表現「不乖」,或許就能不繞路的得到發展一技之長的教育,也不用最後從大學升學體系中輾轉回到技職教育。
這樣的社會文化特色最後會造成一種後果,那就是會讓我們比較不擅長於表達自己,對於事情也是常會被擺佈而選擇順從。
就像禁忌一樣,沒有人勇於改變,這也是「太乖」可能的結果。
而霸凌的範疇因為不是只有肢體上的而已。
之前提到的言語、關係、網路等都可能發生在「乖」乖牌的身上。
原因是為了在次社會能得到較高的階層,也避免遭殃成為受害目標,所以就選擇成為討好者。
通常乖的人在班上也會選擇沉默,對於其他事情漠不關心。
甚至在言語和關係上都會為明哲保身而順服強勢者欺負弱勢。
這都是時有所聞也是屢見不爽的學校生態。
另外,在小時後表現優異的學生,也是有可能變成利用人脈優勢來欺負較脆弱者的同學。
或是因為父母的疼愛,不給予叛逆的空間,而在外面或網路的世界表現即大的反差,而犯下嚴重的錯誤或從事霸凌的行為。
問題三、侯文詠說到“聽話(成績?)有聽話的前途,不聽話(成績不好?)有不聽話的前途”同意嗎?這也適用於霸凌的情形嗎?
討論:這裡談到社會對聽話者與不聽話者的包容力問題。
書中提到凡是過去皆為序章,有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來者可追的希望。
但是我們的社會對於不聽話者是否也給予機會提供好的未來這就有待釐清。
因為社會的制度鼓勵聽話者,對於不聽話者則是懲罰和灌輸居多。
在社會的雙重標準規範下,自然而然的真正不聽話者真的就得不到援手,或可說就坐以待斃。
常會有種現象是,同學的功課好老師就會認為他有前途,而同學的功課不行,那老師對他的期待也就沒有那麼多,這也造成鼻馬龍效應,好像成績不好的就沒有未來,而生命就被狹隘的升學導向口號給限制住,也顯現出學校受社會的影響對不聽話者的友善度並不高。
因此,要是要想像不聽話的前途,確實是令人擔憂的。
以中輟生來看,在國內的對策就是要他改「過」(不乖)向「善」(乖),好的繼續回到學校,而不好則就成為社會的次等學生,而學生也無力與制度周旋。
但在國外,西方對這些不聽話的開放度和自由度較高,國外認為校園外能學的反而是無限大,如果沒有想要回學校的意願,那反而在外面接受輔導和學習會比較好。
如果像我們的社會要他們回到校園,這不但兩敗俱傷也可能會造成貼標籤或是造成問題的產生。
因此,不管是中輟生也好,亦或是霸凌者,應該也都要建立另外一種機制,成為客觀的第三者力量來協助規劃其前途。
不只要像演講說的扶弱,而也要給霸凌者重生的機會。
就像有些學校成立拳擊社或體育社團來導正學生,讓學生找到新的自信來發揮力量。
社會上這類替代性的措施來改善他們的未來是重要的,不然只是一廂情願的治標和使用缺乏遠見的手段,最後只會造成矯正不成功,或是繼續失能失去學生根本的學習權和栽培新能力的機會。
國外就曾經進行過一種破壞型的實驗,學生假裝懷孕到學校上課,而結果可想而知驗證不同於一般學生待遇跟前途的事實,而這跟霸凌學生現在被媒體和學校的二次傷害未來堪慮也甚有關聯。
問題四、「不乖」,指的應該是反對不加思考就聽話、順從,因此不乖≠不對。
但是在教育的制度內不乖和不對好像差別不大。
為什麼我們學不到定義的「不乖」?究竟這裡定義的「不乖」、學校的「不乖」與”霸凌”的「不乖」有什麼不同?
討論:在我們的成長背景中,我們習以為常的接受權威者的存在,對於事情的是非標準也常以威權者為標準,而漸漸就學會逆來順受的生存法則。
這樣的關係讓我們很難獨立思考,也常以理所當然的方法在想事情。
因此,我們無形中接受學校教育許多的潛規則,只要是父母、師長或是主流社會所說的那就應該要全盤接受。
原因是事情好像都有標準答案,而問問題只會變得標新立異。
當新的想法如果和集體價值觀有牴觸時,想反駁也很難有被接受的機會。
探究其脈絡可能是長期考試制度和升學主義的作用,讓學生噤若寒蟬。
因此,只要有逾舉、偏差的行為產生,都會被學校標籤化認為是不務正業,所以就自然而然變成是不乖。
所以不論是規範或是典範,在我們都被教育要跟乖的人學習。
因此,如果有加以思索後做出決定的學生,也不見得能在學校教育中,或家庭裡得到長輩們的青睞跟鼓勵。
最後也只好以別人的思考當作思考,別人的志願當做志願。
所以,久而久之,教育制度內的不乖的事情通常也被解讀為不對的事情處理。
而書裡定義的不乖就變成了學校裡的不對,所以學校裡的不乖不只是違規、犯錯的不乖,也通常是定義中的反對不思考而順從,而那樣學校就會以不對來討論。
霸凌的不乖當然就算是學校中不對的事情。
回到次社會的現實世界,讓我們試著以書中的不乖來論霸凌事件的產生。
就在老師們不在教室的時候,不乖就會在這種時候發酵。
就因為我們習慣用別人的腦袋來思考,大家看到別人都和自己一樣,就相信這應該是真的,因此就不再想了,所以才會出現集體霸凌,言語的也好,關係上的也好,肢體上的霸凌也不無可能。
而同學通常到最後也會變得麻木不仁,不但可能用乖給自己一個理由不改變,也給自己理由袖手旁觀,而其實縱容而沒有舉發或改變的勇氣也算是霸凌世界的參與者。
更極端者,在事情越演越烈時,甚至把同學的處境當成笑話,認為他罪有應得。
問題五、「這不是事情的本質有了什麼樣的改變,而是時代的需求改變了啊!」,事實上霸凌的事件在以前也是時有耳聞,只是那時侯沒有霸凌的名詞來說明這樣的行徑。
對於上述的描述要怎麼來看待霸凌事件的發生?
討論:就像我們在第一次讀書會討論時定義霸凌所說的,霸凌並不是這兩三天才有的事情。
而根據許多新聞媒體的闡述,是不是現在真的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學生的素質也是越來越差,校園的治安開始亮起了紅燈?我們可以平心而論的來看待這事情。
因為最近霸凌這個新的觀點的出現造成熱烈的討論,我們開始有放大檢示校園,並到處捕風捉影的行動。
所以,在以前被當成同學間嬉鬧的尺度,可能反因為現在的人權意識的抬頭而有了新一步的見解。
這就跟上述講的時代的背景正在改變,而很多條件和因素都不一樣了有關係。
因此,我們以為也不能貿然斷定是現在才有這些情形。
現在有人本基金會,有先關的社會學研究、也有學生為主體的相關法律與品德、生命和法治教育,而以前可能並沒有這些主觀因素。
不過,不能否認的因為新的傳播形態和科技,現在的霸凌行為已經不若以往的單純,而是有擴大和複雜化的效應。
以網路的世界討論,就有可能因為他的隱匿性質,還有其無遠弗屆的空間讓霸凌者能以難以想像的激烈言詞或分享的行為來中傷別人,進而造成許多現在認為的霸凌事件發生。
因此,現在討論的霸凌其實傳播平台和媒體也都該是討論的對象。
而媒體常以天下為己任或留言追追追的行為有時可能也會造成社會大眾對霸凌看法的影響。
媒體也往往會選擇性的播報較有收視率的報導,這也多少會讓接觸者感受到事情的嚴重性。
這就和霸凌演講中所說的媒體其實也是最大的霸凌者相呼應。
而事實也並非如媒體單方面的專題報導般的一樣。
因為在現在霸凌的議題裡,我們常常是拿著過去已經做好的”霸凌量尺”,對學生間的行為進行測量以分辨疑似的霸凌事件。
而這可能已經有先入為主和標籤特定學生行為的可能產生。
問題六、「知道跟做到是兩回事」,書中提供了一個方法讓我們能把知道的事情行動化,首先要接受他,再來要夠想規劃,再來要行動。
而這就跟知道要怎麼做,但是做不到一樣。
究竟為什麼霸凌者知道,但是卻做不到?而處理霸凌者知道,但也是做不到?
討論:因為霸凌的行為牽涉到法治、社會、家庭、學校、其他團體等關係,從知道到做到其實應該要有許多的配套措施要輔助才有用。
在我們社會化的歷程裡,家裡有其典範塑造的功用,也就是長輩們的言教和身教對孩童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淵遠流長的。
而比起長期的在家教育的重要,階段性的學校教育也只能以輔導為主,而這兩者間也如以醫療來譬喻,或許「預防勝於治療」是好的解答。
因此,從小時候的相處開始,不論是以汪培珽講的說道理,或是陪伴和愛的力量,或是危險心靈裡面高偉琦或艾莉受到的家庭對待,一個被體罰,一個被激烈言語和人格懷疑,這些都會在小孩的心理種下一個種子,而在日後開花結果直接或間接的改變他們的生活。
對於那些會有霸凌傾向但卻不自覺者,這可能是受到家裡社會化的結果而學習到的行為。
而對於霸凌且有自覺者,就可能是因為被剝奪和受傷害的心靈無法得到轉移,而使得他們要用其他手段來得到關愛與重視,甚至是找到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這也跟侯文詠談的「認真是比不上迷戀的道理」互通。
為了不要讓霸凌者將錯就錯的迷戀到不對的霸凌行為,能夠找到一個正當且有遠見的迷戀來替代不良嗜好,或是給予精神上或情緒上的支持和補償,理論上才能讓孩童有機會學習並且成長。
這在霸凌的演講裡論述的就是要處理霸凌者的情緒而不是處理不對的行為,不然情緒只會惡性循環。
在侯文詠書中也言明,沒有人是知道錯還願意讓自己零分(霸凌)的。
如果把零分當成一種像是「發燒」、「疼痛」的症狀來看的話,不去理解這個症狀產生的原因,而一味地給予退燒藥、止痛藥(公事公辦,校規處置),後果是很危險的。
也就是究竟要選擇以德服人,還是要讓他敢怒不敢言的用威權來辦事,這都要慎行。
但不管怎樣的作法前提也是他們都願意服用那樣的藥,若結果為不願意那也是惘然。
而老師究竟要當泰山來馴服狼群,或是要找一群獅子來壓抑狼群也是個重要的學問。
此外,對於處理霸凌的老師們其實霸凌的問題是兩難的,以教育或學生的立場當然要協助他們。
但除非在教育的配套措施和教戰守則都是無懈可擊的情形,而且在本身對處理學生困難有很強的責任心,又和學校有共識,甚至是有評鑑的把關下,這種種因素的配合才比較有機會來好好面對並改善這樣的問題。
否則在台灣相關基金會和法令的監督,教育現場動則得咎的情形下,這都很難改變多數學校和教師目前的心態。
而最後就算要與芬蘭的教育取經來從制度上改變,對目前的狀況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劉家崴/2011-05-09
從危險心靈看霸凌與家庭之關係
1.小傑的家庭背景是否與他能夠挺身出來對抗「上對下的霸凌」有關?
小傑父母的背景對於這個問題顯得非常重要。
首先,小傑父母屬於中產階級,也受過高等教育,對於教育既有的知識與觀念和傳統的方式(如詹老師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這樣的觀念然也深植於小傑的心中。
在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由於這樣的學識背景,家長對於這樣是非對錯不分的情況感到不滿,並且充滿正義感想要解決。
加以小傑父母所受的教育可能與詹老師的不同,也對他的教育模式感到不妥,並非袒護自己的小孩,是就事論事。
再來就是小傑母親的職業。
身為媒體工作者,對於事實與是非對錯都有極高的敏略性,並且有告諸事人的使命感。
運用媒體朋友的媒介,發揮媒體的力量,號召全國上下的學生、老師、教育工作者,甚至政府單位來正視這件事情。
除此之外,倘若父母不關心子女,即使有這樣的觀念和職業力量,都是沒有用的。
小傑能挺身出來對抗「上對下的霸凌」,很重要的一環是因為他的父母關心他,並且願意為他付出。
雖然整個事件是小傑有錯在先,但是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對待卻是有失公允的,出於這樣的關心,小傑才有機會為自己、為學生打抱不平。
2.書中小傑和趙胖「PK」用的可是真拳頭,反而比小傑推詹老師的那一下還要用力,兩人卻都嘻皮笑臉的。
[1]究竟玩鬧和霸凌之間的差異在哪裡呢?
問題的癥結在於心態上的不同。
就如同我們第一周討論的定義一樣,簡單來說,霸凌乃是一個有能力者對無能力者的惡意欺壓。
(在第一周討論中「如何才算霸凌」的第一、二、四點中提及)然而小傑和趙胖之間並沒有所謂有能力者或無能力者,再說兩人之間根本並非惡意,何談欺壓?
反觀詹老師對小傑的扭打,以及小傑回推詹老師的那一下來看,無疑存在著惡意的成分。
這邊存在著特殊的權力關係,教師對於學生來說,有著較高的權力以及權威性。
像是教師掌握著學生的成績、品性評等…等。
在學校中,學生和老師的身分地位是長久而不改變的。
即使老師做錯了什麼事,也會因為這樣的關係而使學生無法與之對抗。
一方永遠占著優勢,另一方則處於劣勢。
是非常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因此上位者對下位者的霸凌一直存在,卻又難以推翻。
有趣的是,家長在這個特殊權力關係中,因為和學生的關係較為緊密,連帶受到了教師權威的影響。
像是小傑的母親即便沒做錯事還要向詹老師道歉,那是因為老師是一個可以決定他孩子成績單數字的人。
出於關心和擔心的子女,家長也容易淪為教師「霸凌」(並非指肢體上,而是言語或關係上的霸凌)的對象。
另外承襲第一週的討論,這週我們又談論到了第三者觀感的情形。
像是校園盛行的「阿魯巴」風氣,在建中可能會被視為玩鬧,但在其他成績落後的學校就會被解釋為霸凌。
或許當事者並不那麼嚴肅的看待這件事,卻被其他人解釋為相當嚴重的事件,這也就是最一開始所講的,問題的癥結決定「行為人以及被行為人的心理態度」。
3.書中提到,高偉琦曾欺負某位同學,該生通報訓導處卻不懲處,以息事寧人的方式處理。
導致後來該生被高偉琦與他的同伴圍毆。
[2]學校這般態度是否助長了校園霸凌的可能?
這般行為勢必助長校園霸凌,因為學校沒有好的因應之道。
霸凌他人的學生知道學校不會懲處,就無所顧忌;被霸凌的學生因為知道求助無門,因此忍氣吞聲。
這樣導致一個惡性循環,欺負人的更兇狠,被欺負的更軟弱,一發不可收拾。
但是難道很兇狠的懲處就是一件好事嗎?把學生抓去訓導處「嚴刑拷打」、記過懲罰…難道這樣又符合了教育的真義嗎?討論中,家崴給了我們一個特殊的例子,他表示,石門國中的管教方式就是使用軍事化的管理,因此校園內是零霸凌的情形。
看上去相當美好,但是也有人提到,這樣的學校勢必是家長絕大部分都同意才得以實行,否則將會有更多問題產生。
談到這裡,大家開始回想起國高中「校園平安時期」的訓導主任,不是拳擊國手就是體育選手,簡單來說就是體格非常健壯的那個類型。
彷彿是這樣「有力」的訓導主任,才能「鎮壓」霸凌他人或行為偏差的學生。
因此我們思考之後,猜想:會不會是學生在外與黑道掛勾,而學校人員害怕惹事,因此多數迴避,以息事寧人的態度來處理(黑道勢力滲入校園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了)。
老師也是人,總是會為自己的安危感到擔心害怕。
我們或許就是缺乏一個好的單位來保護教育人員,讓他們在處理這些事件的時候,可以沒有安全上的疑慮。
4.呈上題,高偉琦的行為之所以如此跋扈,是否因為其父親為高官,於是他有靠山而無法無天呢?還是因為其父親的身教與教養方式都不合宜所導致的呢?[3]
當然高偉琦父親身分的關係,必然使他得到某種程度的包庇、特赦,這讓他在學校如此跋扈、橫行無阻是有著絕對的關係的。
但更值得探討的,是「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知道,家庭是人社會化的第一個地方。
家庭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孩子藉由觀察父母的互動、父母與他人的互動、父母與自己的互動,來模仿、學習待人處事的道理。
高偉琦父親的行為本身就不正義、不正當,像是買票、綁樁、關說、包工程…[4]因此在這樣的學習之下,高偉琦有許多偏差行為。
另外他的爸爸,用暴力管教他的孩子,只要他一不聽話就是狠狠一個巴掌。
同樣地,高偉琦也因此學到了,遇到不能解決事情的時候,暴力可以解決。
另外由於母親在他年小的時候就離開了他,父親又表現得不在乎他。
在這樣得不到注意的情況之下,用行為偏差的方式,想獲得父親對他的注意。
再加以不認同自己的父親,又用自己的行為去表現「就是因為你如此,我才這樣的!」
一個孩子的行為偏差,是有很多原因在背後,而非是單一因素。
5.當我們關注著校園中的霸凌時,總分析著學生特質與家庭背景,但另一種霸凌說不定以更潛在的方式存在於校園當中,而我們渾然不覺呢?書中詹老師在發考卷的時候公然侮辱小傑[5],並在與家長座談前與小傑發生拉扯[6],實際上已構成肢體上與言語上的霸凌了。
然而大家認為理所當然,家長甚至還要向老師陪不是,為何會如此弔詭呢?
關於家長和教師以及學生的特殊權力關係我們已經在第二點中討論過。
畢竟這個社會是文憑取向的,漂亮的成績單可以讓你讀好大學,好大學可以讓你找好工作。
在這樣普遍的觀念中,家長總是最擔心學生的成績好不好。
而掌握這個成績單的就是老師,家長對老師必恭必敬,除了老師的身分令人心生敬意之外,同時也是因為擔心子女受老師評分的因素。
而這種情形真的不在少數,送老師禮物的家長比比皆是,無不是希望老師能夠多多關心自己的子女。
感覺小孩像是老師的人質!書中小傑就憤怒地說:「她不是國三,她不是你的人質!」
而師生的此種霸凌,在第二點中我們也稍微談論到,乃是因為地位的差別。
像是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叫我們綽號,我們則只能在私底下給老師起綽號。
所以我們做錯事要被罰寫,但我們不能要求老師罰寫。
加以詹老師已然習慣他教師的威嚴與尊嚴,無法放棄他的尊嚴和學生平和的討論。
詹老師也不是不願反省,可能詹老師以前所受過的教育就是威權的教育,對他而言這就是真理。
所以貫徹本書,詹老師仍然不覺得他哪裡做錯了。
詹老師其實就象徵著一個在這樣體系下所訓練出來的產物!
這也有可能是道德傳統的問題,台灣普遍認為老師是一種良好的典範,他的話應該都是正確的,因此對於學生的管教不論怎麼樣都認為是有道理的。
因為普遍相信教師具有他的專業和道德良知,在這樣的意識下賦予教師極大的權力。
另外一定也存在著從他們年幼時代就否認教師這種權力的家長,而他們年幼時否認卻沒有反抗(或者說無力反抗)。
這些家長一路走來,最終也有一個工作、人格發展也算健全,所以便會認為過去那樣的不公平或許是有他的功能性,終究會帶領人走向一個正道,因此相信孩子在這樣的系統下能夠好好發展。
6.我們所知道的關係霸凌,往往是人際關係上被排擠。
但反觀小傑,原本是班上的開心果,後來因為導師的影響使得他與同學交惡。
後來轉班之後,該班家長還對其子女表示不宜接近小傑,並發動罷課來排斥他。
[7]關係上的霸凌,是否只是單純在同學之間而已?是否教師、學生家庭都扮演著要角?
在討論這一點的時候,我們請各個組員談談自己過去求學經驗過程中,是否有親身經歷或是同學有這樣經驗的。
我們發現,教師發動的「排擠」,以及家長發動的「排擠」,對於這個年紀的人是沒有作用力的。
像是家長常會對孩子說「不要跟某某某走太近」,但並不見得會有效果。
有趣的事,受老師愛戴的人反而容易受到排擠。
像是班上大多討厭某個男老師,而這個男老師偏袒某女同學,導致這個女同學被排擠。
也有因為跟導師走得太近,被誤會是通風報信的「抓耙子」,而被排擠。
小傑的例子是因為風波太大,有影響校譽之程度,加以一開始看漫畫就是違犯校規的行為,爾後引起的事件才會引起同學反彈。
但若某位同學遭到班上同學的排擠,而教師介入的話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教師倘若公開讚揚被排擠同學的優點,鼓勵大家要好好跟他相處,這只會使得這位同學遭受到更嚴重的排擠。
因此教師在學生關係之間,處於一個微妙的地位。
他必須處理,卻又不能公開處理,對教師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任務。
7.綜觀本書,是否有其他家庭與霸凌間的意見?
家庭是人社會化的第一線,如果原生家庭問題很多,那麼這個人的發展必然有許多困難和偏差。
而學校是第二線,有些孩子會帶著希望來到學校,期望可以擺脫原生家庭的那種痛苦。
學校是很有機會輔導這些小孩的,然而學校對這些小孩的刻板印象太深,反而用特殊的眼光來看這些小孩。
書中的艾莉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最令人痛心的,不是這些孩子不想學好,而是當這個孩子想學習的時候,卻被當作是燙手山芋般被各個學校推拖來、推拖去。
這造成了中輟生復學困難的情形,也因此台灣中輟生的比率年年攀升。
如何消除教育單位對中輟生的刻板印象,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
幫助這些想復學的學生做好管道,也是當務之急。
[1]《危險心靈》,侯文詠,皇冠,第71~72、125頁。
[2]《危險心靈》,侯文詠,皇冠,第20頁。
[3]《危險心靈》,侯文詠,皇冠,第222~225頁。
[4]《危險心靈》,侯文詠,皇冠,第225頁。
[5]《危險心靈》,侯文詠,皇冠,第42頁。
[6]《危險心靈》,侯文詠,皇冠,第49~50頁。
[7]《危險心靈》,侯文詠,皇冠,第262~268頁。
劉家崴/2011-05-03
學齡前與半進入學齡狀態的心靈
第二次讀書會
地點:總圖
時間:2011/04
人員:劉家崴、洪杍恩、高姿雅、林宇涵、采諭、林彥廷
探討主題:學齡前與半進入學齡狀態的心靈
閱讀書目:汪培廷,《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台北:時報,2010。
汪培廷,《管教啊,管教》,台北: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2010。
壹、 在《在管教啊!管教》中,作者對於孩子的教育有什麼特色?有哪些你覺得很實用,哪些覺得反對?
汪培廷的主要教養方式是尊重、同理心、講道理、耐心。
他覺得對於孩子的教育不能使用打罵的,一定要用講道理的方式,從小就要跟孩子講道理,不管孩子是否聽得懂,他相信用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才是最好的,即使孩子可能是處於似懂非懂的狀態,用講道理的孩子也能適當的給予回應。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他在講述姊姊小時候要目送爸爸媽媽去工作時的情景,姊姊當時還小不能夠完全理解父母為何要出門,看到父母離開變覺得很難過想要哭,媽媽就不斷的重複同一句話,直到姊姊點頭為止。
這段很奇妙,因為孩子是在這麼多次的講述過後才點頭的,可見孩子雖然年紀很小聽不太懂,但是他們或許是可以從大人的動作中判斷出一些事情來。
同理心、尊重和耐心,其實很相近,作者強調當我們在教育小孩時要站在孩童的角度去,因為孩童有他們自己的思考脈絡,如果我們強將大人的思考脈絡應慣在孩子的身上,有時候或許會造成反效果。
還有在孩子的心靈人格建立上面,我們必須尊重孩子所說的話和所作的選擇,如果我們只以我們的角度去看他們所做的事情,會扼殺了他們自身的想法及自尊心。
像是他在《管教啊,管教》當中提到餵孩子吃藥的事情,他覺得不能像傳統的父母一樣一邊捏著孩子的鼻子,意編強灌藥進去嘴裡,因為這樣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對於吃藥時所要經歷的事情感到害怕,而非一般人所認為的孩子對於吃藥感到害怕,所以在面對孩子吃藥這件事情,作者並不強迫,而是用教導的方式,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吃藥,耐心等待孩子將要吞入。
不過對於作者這樣的教育方式,本組也提出了一些疑問。
是否每個家庭都有這樣的環境可以和小孩子耗上這麼多的時間去教導他們?總覺得作者的教育方式有點太理想化了,小孩子一直聽父母說道理會不會變成另一種虐待?還有有時候父母為了解釋一件事情的原委,可能編了一篇與正確之是不相同的說詞,可能會導致小孩以後在學習正確知識時會有一些的障礙?母親透過說道理強灌自身的意識型態,會不會導致孩子在青少年期間碰到不同的想法時產生嚴重的衝撞?關於第一個提問,是否每個家庭都能夠提供這種教育環境,本組在後面的問題會再加以說明。
再來是關於一直說教的方式是否是另一種虐待的方式,本組討論之後覺得,跟孩子講道理的方式其實是一種溝通的方式,或許在溝通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雙方會有不了解對方的地方,以致於覺得對方很厭煩或不受教,但是這種溝通的教養方式總是比使用打罵的要來的好,或許在父母跟孩子長期所建立的這種溝通方式之後,當孩子未來在校園碰到霸凌的事件時,他們會主動告訴父母,讓父母可以及時伸出援手,幫助孩子度過難關。
再來是關於編一個故事來告訴孩子道理這件事情,本組有人覺得,編出一個故事來告訴孩子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學習正確的知識之前就了一個錯誤的觀念,以致於當孩子在接觸正確的觀念時會產生障礙,以致於學習上的不順利,這的確是不太好的一件事情,但是作者有在文中提出他認為如果碰到自己無法解釋的事情時,可以告訴孩子自己不懂,希望孩子以後懂了之後再回來告訴父母為什麼會這樣。
但是在此之前父母可能要有明確判斷傳達的知識正確與否的能力,有時候雖然有這種觀念,但未必可以完全做到。
貳、 在《管教啊!管較》中,有哪些事件也與你小時候的回憶相同,你的父母是怎麼處理的?與作者的處理方式有什麼不同?
在文中有提到關於小孩子會畫書的教導方式,作者表示她會和孩子講道理,要孩子不要畫書,講了兩三遍之後來子就懂得不要在書本上畫畫。
可是兩人的父母並沒有特別針對孩子在書本中畫畫的這件事情責怪孩子,有一個組員的母親則是認為孩子可能對於繪畫或書中的內容特別有興趣,所以會自己拿起筆假裝是在畫圖或是畫重點。
或許在這位組員的母親眼中她所猜想的與孩子所想的或許不同,但是在這個教導方式,這位組員認為自己母親的選擇是比較好的,他給予了孩童較多的空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孩子沒有做錯是他認為不應該限制孩子的發展,這或許會扼殺了孩子的創造能力。
還有一個大家比較相似的經驗就是吃藥的經驗,有組員表示自己的父母是使用傳統的灌藥方式再餵孩子吃藥,有的則是沒有什麼印象,在文章中作者認為強行灌藥的方式會對於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負擔,會使孩子排斥吃藥這件事情,可事由於本組組員對於這樣的教養方式沒有什麼印象,有些人覺得作者的方式是較佳的,有的則認為沒差。
即使如此還是有個共識認為作者的跟孩子在吃藥上面所建立的溝通管道,比起強壓的在當下或許是比較好的吧!再來是關於作者對孩子解釋為何要吃藥這件事情,本組有組員認為使用太過豐富的想像力像孩子解釋一件事情時,可能會導致孩子日後在學習正確的知識時產生一些障礙。
我們在討論之後覺得,可能因為作者是作家,所以她容易以譬喻的方式向孩子解釋一件事情的現象,這種方式或許在孩子學習新知時會產生一些障礙,可是或許在另一方面可能是孩子的創意方面,可能因為這種豐富的譬喻教導方式,使她們在這方面能夠更加的活潑有特色,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為了孩子的基礎教養,有時候真的不知道的事情還是留給日後孩子上學時去學習吧!
參、 p51頁這邊提到「孩子不是不願意改變,而是時間未到。
」在教育心理學當中我們學過人的發展階段會,家長這樣想是否都把過錯歸咎於孩子發展為完整或是教師教導不周才導致事件的發生,而忽略了自己對於孩子教養上的疏失?
在《孩子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這本書中,時常可以看到作者對於孩子的教育採取的心態和《管教啊,管教》不太相同。
在這本書中,作者主要是講述自己帶兩個孩子出去時,當他們遇上了狀況孩子解決困難的樣子,比較沒有強調母親在管教孩子身上。
我們猜想這本書會比較忽略母親管教孩子的部分,是因為作者把管教孩子的事情都放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總覺得作者認為如果從小有好好的將孩子管教好,那麼等孩子長大的時候,孩子能夠變的比較成熟懂事,會依循一套道理去過生活。
不可否認的從小管教孩子或許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有幫助的,因為從《孩子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當中看來,這對姐弟長大之後,在母親的敘述之下,他們不僅保有孩童天真的心靈,例如餵鴿子、玩雪等描寫;也展現出姊弟們成熟體貼的樣子,例如:母親要提行理、當母親為錢擔憂的時候等。
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位作者在教育上的成功,可是當孩子更大的時候呢?
其實我們有想到一個負面的例子,就時前幾年發生的陳瑞事件。
陳瑞的父親是大愛有名的演員,家中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十分的注意,可是陳瑞卻在高中的時候成為了藥頭,被抓之後父母和過去的師長都不敢相信陳瑞會犯下這樣的大錯。
這是一件社會悲劇,一個在父母呵護下長大的孩子,最後卻因為結交壞朋友而走上了歧途。
我們覺得這個例子,是在跟作者相似的教養背景上所產生的反面例子。
當碰到這種案例的時候,是因為孩子心智發展上的不完全?還是學校教育的錯誤呢?從這孩子的前半段的生涯來看,他的確是一個表現優良的孩子,也證明了父母教導有方,但事後半段又出了什麼問題呢?所以我們認為對於孩子的教導不只在作者認為的那十幾年內,而且他預設孩子大了之後和父母的連繫會減少我們也覺得這是錯誤的。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可以多元的,等到孩子比較大的時候或許父母應該以較為年長的朋友的身分,以過去的經驗教導孩子在面對人生的旅途。
肆、 從兩本書中的內容看來,作者的家庭是屬於社會上比較中上階層的家庭,你覺得這樣的家庭背景有提供他教養孩子時的優勢嗎?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適合每一個家長與孩子?
本組認為作者這樣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用於每一個家庭中的,因為這個社會分配不均,以致於有些家庭無法像作者一樣,可以二十四小時陪在孩子身邊生活,或著有錢可以帶孩子去過作者認為比較好的生活,甚至於是買書給小孩子看,在一些家庭裡可能也是一種負擔。
這是一種教育的結構性,並非事上只存在一種教育的環境。
固然作者的教育經驗是好的,卻並不能適用於每一個家庭上。
本組的組員經由我們大家所討論出來,其時我們認為我們自身的被教育經驗和書中所提的是相似的,我們的父母能夠陪伴我們較多的時間,注意我們寫功課的狀況,關心我們讀書的情緒;我們的父母有能力為我們準備一些課外讀物、古典音樂CD、帶我們去上才藝班。
其時對於我們而言,有點難想像在與我們不同的社會階層,他們所受到的教育環境是如何?為何他們的父母與我們的父母觀念會有點不同?像這次震驚社會的「象腿案」,一群女高中生和女國中生,聯合起來對一個手無縛肌之力的女國中生拳打腳踢,還拍成影片放到網路上去,這就是一種很典型的霸凌事件。
看在我們的眼裡我們都覺得這是一個很嚴重的霸凌事件,這些小女生為何可以把欺負人當成是玩樂,在旁邊嘻嘻哈哈的還拍攝存證。
說這些孩子單純也著時是單純,因為他們並沒有想到攝影對他們反而是一個不利的舉動,但是她們這樣的行為卻錯誤了。
其中有一個加害者的父親出來講話,他認為這只是孩子之間的玩鬧,希望社會媒體不要這麼的大驚小怪。
聽到這樣的發言不經讓人想要知道這個孩子家中的教育到底是什麼?怎麼可以把欺負人當作一種玩鬧?
雖然說本組認為作者的教育方式過於理想化,但是他的觀念是好的,雖然不全然贊成,卻不失為一個好的教養方式。
或許他透過尊重、耐心、溝通、同理心教導出來的孩子,或多或少也能夠擁有這些特質。
我們相信擁有這些特質的孩子是不會去霸凌他人的,因為他們能夠體會他人的感受,他們能夠對於不同於自己的人多出一些尊重,他們碰人際上面的問題時會透過講道理與對方溝通。
我們樂觀的相信這種孩子應該是不會去霸凌別人也不會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孩子小時候在家的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還是暫有一定的地位的,或許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夠提供這麼完好的教育環境,但是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夠擁有和作者一樣的觀念,或許物質生活條件並沒有這麼好,但是能夠達到心靈層次的平等。
劉家崴/2011-04-21
定義何謂「霸凌」
時間、地點:2010/04/07,早上八點到十點,圖書館一樓討論區
出席組員:林采諭、林彥廷、高姿雅、劉家崴、洪子恩
首先,本週必須先界定,何為「霸凌」,這樣以後才可以用,同一個觀點閱讀書目,並用本組所討論的意義,批判書中的問題。
因為,對於「霸凌」一詞,實在有太多解釋。
所以,我們必須先界定,何謂「霸凌」。
往後依照本組討論的霸凌定義,探討書中原生家庭,是否會出現,本組所定義的「霸凌」。
畢竟,現今台灣的社會媒體,往往濫用字詞,諸如「霸凌」者;再者討論,社會與霸凌間的可能連結;其三對於原生家庭與「霸凌」的可能性
壹、如何才算是霸凌:
一、肢體:衝突、打架。
但是,許多時候,小孩子在下課時的玩鬧,被上傳至網路平台上,卻被媒體等,炒作成「霸凌」。
例如:「以下這段影片,是否又是學校霸凌?難道學校的安全又亮紅燈」等,模稜兩可的文字,搧動莫名的情緒。
二、他人的知覺、被害者內心的感受:誠如上條。
是否被霸凌,並不是媒體或是他人的三言兩語可以成立,而是需要經過當事人的說明。
或許,小孩子們只是在打鬧。
但是,在第三者的解讀當中,被稱之為「霸凌」。
三、言語是否與霸凌有關:再者,霸凌是否只牽涉到「動作」,而沒有牽涉到語言的羞辱?那麼,這又是另一個被忽略的死角。
難道,不做肢體上的行為,就不配稱之為霸凌?
四、為經對方同意,防止對方自由
貳、社會與霸凌:
一、小孩不懂上傳至E化平台:現在社會進步,所以往往可以利用多樣E化物件,將想要錄的東西錄下,並且上傳於網路平台。
但是,我們必須思考的是,這段影片他究竟是經過剪接還是不完全的影片?但是,現在社會也是經過這些E化物件,才可以得知很多資訊。
可是,我們必須反問上傳的E化物件,他的真實與否。
二、社會對小孩的眼光,而且學校也未教何為霸凌:升學導向
三、權威時代V.S自由時代:以前老師說的算,老師說什麼學生不敢反抗,難道這不是霸凌一種,但是礙於E化物件尚未出現,所以,老師是否也是霸凌者的一隱藏角色。
四、媒體、網路炒作:談話性節目的濫用及不專業。
恕本組直言,當下許多談話性節目,基本上所請的專家,都是很專家樣的專家。
中華民國已經是一個談話性節目氾濫的一個國家。
甚至到了危言聳聽的情況,在此不方便舉例,但是確定的是,有時觀看談話性節目的人,往往會被所謂自稱專家的人誤導。
這又『霸凌』了「霸凌事件」。
五、教改與人本:只看到當下的霸凌,卻不知道背後的原因。
這樣反而可能更加是霸凌的霸凌者。
因為權力更高,所以往下霸凌權力較低的人。
,是否如此,往後會在深加討論。
參、家庭與霸
一、家庭會影響「小孩」的成長,言教不如身教。
二、關懷→感化(溫和)
三、學業關係(升學導向):霸凌跟考試成績有關,因為,社會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具有較成熟的心理思想→成績判斷心靈的程度。
例如:http://www.youtube.com/watch?v=J5g8nGPRL1w。
一段來至於高雄中學的影片,為何沒有被說成霸凌?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是出現在較為不好的學校,是否這段影片,就會變為「校園安全是否又亮紅燈了呢?」
劉家崴/2011-04-10
霸凌議題之讀書會討論---夜巡老師(水谷修)2011-05-19
從《告白》看家庭因素如何影響霸凌2011-05-11
從侯文詠的作品探討霸凌的面相2011-05-09
從危險心靈看霸凌與家庭之關係2011-05-03
學齡前與半進入學齡狀態的心靈2011-04-21
定義何謂「霸凌」2011-04-10
Copyright©2007-2009NationalTsingHuaUniversityALLRIGHTSRESERVED
最佳解析度為1024*768或1280*1024
聯絡我們101,Section2,Kuang-FuRoad,Hsinchu,Taiwan30013,R.O.C.30013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代表號:03-5716200統一編號:46804804
延伸文章資訊
- 1校園霸凌野火燒不盡,如何避免孩子心中燒出洞? - 親子天下
根據兒盟2019年「台灣家長對校園霸凌之認知與態度調查」,逾9成家長擔心孩子被霸凌、逾8成認為台灣校園霸凌問題嚴重,但有1/3的家長卻從未與孩子討論 ...
- 2100.9.1反霸凌影片欣賞心得寫作 - Google Sites
四年一班 沈芳宇. 我對霸凌的想法是:霸凌一種暴力,無法解決問題的。學校的陰暗角落,或是人煙罕至的地方都有可能有霸凌的發生。要特別留心這些地方,發現有霸凌的 ...
- 3高中生霸凌事件》問題不在「霸凌」,而是為什麼多數人選擇 ...
日前,台中市嘉陽高中發生霸凌事件,兩段學生在教室內被同學毆打的影片上傳到網路上後,引起軒然大波。在媒體披露之後,校方迅速介入以校規處理, ...
- 4【心得】你們的學校裡有出現過霸凌的事件嗎? 我們班有
如題,我總覺得學校裡面只要你長的其貌不揚或是邊緣人物就很容易被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像我們班上就有一個女生,因為就是長的不怎麼好看戴眼鏡然後有 ...
- 5學校作業-反霸凌心得@ 如果可以 - 隨意窩
總覺得霸凌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些被霸凌的人真的很可憐!沒有人願意幫助他們!或許大家都是怕萬一幫了他會像他一樣被大家排擠吧!有時往別的角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