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餘專欄:中共為何無理打壓台灣? - 風傳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共無理打壓台灣,與中共對民進黨政府的莫名仇視密切相關。

... 難怪蔡政府外交部長吳釗夑指中國政府「無恥扯謊」,並再次向世衛喊話,要他們「做出 ... VVIP會員 會員專區 支持我們 新聞 新聞總覽 VIP專文 政治 國際 軍事 國內 中港澳 重磅專訪 專題 歷史 調查 風數據 運動 風民調 地方新聞 風影音 公民運動 立院直播 評論 評論總覽 風評 專欄 投書 風書房 文化 財經 財經總覽 商業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風編輯導讀 科技 國際財經 財經專欄 生活 風生活 職場 旅遊 美食 健康 品味生活 時事話題 娛樂 居家 汽車 下班經濟學 下班經濟學總覽 下班經濟學影音 證券投資 理財 房地產 支持我們 2022大趨勢 應變力 橘色幸福力 Search» 民進黨 中國 蔡英文 萊克多巴胺 房地產 旅遊 國民黨 萊豬 風評 股票 立即登入 帳號維護 會員資料 會籍管理 序號兌換 咖啡贊助 贊助紀錄 作者專區 支持我們 登出 會員中心 會籍管理 序號兌換 咖啡贊助 贊助紀錄 WSJ訂閱 支持我們 現正熱映中 熱門新聞 更多新聞 熱門分享 台灣僑胞於澳洲四大城市發起串連活動,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

(墨爾本台灣同鄉會提供) 自蔡政府上台後,世衛組織連續五年拒邀台灣參與世衛大會,幕後操弄者當然是中共。

相反的,由於台灣已成亞洲民主及防疫典範,世界各主要國家挺台參與世衞力道一再增強。

美日澳捷等國不必談。

連週前G7外長會議都發布公報,支持台灣參與世衛組織及世衛大會。

法國參院且破天荒全票通過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五月十二日,歐洲近卅國福爾摩沙俱樂部更由各國主席領銜,總共1084位國會議員聯名致函世衛譚徳塞,呼籲邀台灣與會,比去年聯名者多了近一倍。

國際對台灣如此關注,恰恰說明了各國對中共無理打壓台灣的不以為然。

[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共無理打壓台灣,與中共對民進黨政府的莫名仇視密切相關。

大家不該忘記,2003年也是民進黨執政,中共把SARS傳入台灣,卻又阻止疫情嚴峻的台灣參與世衞大會,中共世衞代表甚至說「誰理你們!」一副存心讓台灣被SARS消滅之概。

而當時阿扁仍在「四不一沒有」階段,他的「一邊一國」指的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前阿扁主擬的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已清楚表明,台灣是主權國家,國名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而且台灣應揚棄「一個中國」主張,以免國際社會認知混淆,授予中國併吞口實)。

中共對民進黨的仇視與其說是痛恨台獨,不如說是痛恨放棄「一個中國」主張! 試看中共今年持續阻撓台灣參與世衛大會,中共外交部不是又搬出「一中原則」卸責嗎?(註:1971年後全世界皆認一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的一中原則更自始就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而且明明是仇視台灣,中共還「貓哭耗子假慈悲」,稱全世界「沒有人比中國更關心台灣同胞健康」!眾所皆知,由於海峽兩岸地理位置及歷史文化淵源相近,台灣原就比世界各國更易遭受SARS、武漢肺炎、非洲豬瘟等侵襲,中共卻阻撓台灣參與世衛,這會是「關心台灣同胞健康」嗎?難怪蔡政府外交部長吳釗夑指中國政府「無恥扯謊」,並再次向世衛喊話,要他們「做出正確決定,讓台灣參加」。

吳釗夑說中共「扯謊」,一點都沒有錯。

國際研究中共現况的名著《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就說現今中國實際是一個謊言王國,幾乎所有官方新聞和聲明都是一半真相和全部謊言混合而成,建立在他們揑造和杜撰的歷史上。

最近首位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女性導演趙婷也說:「我在中國長大,那是個遍地謊言的國家。

」 問題是,謊言王國多半也是血口噴人與顛倒黑白的王國。

例如中共國台辦馬上點名吳釗燮是「頑固台獨分子」,要對他「予以嚴懲,終身追責」,還說他「惡意詆毀中國,煽動兩岸對立,嚴重危害台海和平穩定」。

中共如此過分,已經不只是「賊喊捉賊」,而是加害者反咬被害者及控訴者為兇手了!兩個月前,歐盟制裁四名迫害新疆人權的中國官員,中共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同樣馬上反咬歐盟,說「中國在新疆做的是反恐怖、去極端化、反分裂(意思是全部錯在維吾爾人),而不是什麼迫害人權!一些反華人士編織了太多涉疆謊言,包括所謂的集中營、種族滅絕、強迫勞動等,純屬惡意炒作!」 1 2 全文閱讀 孫慶餘 最近三則報導 孫慶餘專欄:民主陣營關愛民主台灣! 孫慶餘專欄:四大公投考驗全民危機管理! 孫慶餘專欄:國民黨的「敵我矛盾」鬥爭! 看更多 相關報導 陳昭南專欄:全民總動員,台灣開始面對美中「認知大作戰」! 徐勉生觀點:捨近求遠,台灣難返世衛 趙春山觀點:G7「抗中」,臺灣成「利益攸關者」 徐勉生觀點:台灣參與WHA的虛與實 宋承恩專欄:台灣人要怎麼努力幫台灣參與世衛? 關鍵字: 孫慶餘 孫慶餘專欄 WHO WHA 世衛組織 世界衛生大會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email protected] 今日精選 美中抗衡、通貨膨脹、加密貨幣、太空競賽、政治足球⋯⋯《經濟學人》解析2022年全球十大趨勢 台灣友邦的滅頂危機》人民可能被迫集體逃離 島國吐瓦魯:力爭維持國際法承認的主權國家地位 幕後》北市重陽敬老金強行闖關 國民黨議員認「先替蔣萬安掃除障礙」 幕後》當年3奈米廠不選高雄 台積電這次為何變心落腳港都? 歐盟跟風「立陶宛模式」加倍力挺台灣 德國智庫:中國自食其果 黎蝸藤專欄:六中「歷史決議」成習大「登基詔書」,回顧毛澤東、鄧小平兩歷史決議 張俊華觀點:六中全會之前的中共政治透視 驚!美國通貨膨脹再攀高峰,30年來最嚴重,拜登執政亮起紅燈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本週 3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550 逾70日在家看到刀就怕身心障礙者憶最漫長三級警戒:人說要戴口罩,卻忽略了心理健康… 謝孟穎 2021-11-0408:40 「很多人說我們要保護自己、戴好口罩、1.5公尺社交距離,卻忽略了心理健康……可能大家覺得有精神疾病經驗的人看醫生吃藥就好,... 本週 3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345 風評:公投到底是「人民作主」還是「政黨對決」? 主筆室 2021-11-0107:20 新冠疫情稍歇,「政治疫情」即刻升溫,警戒降級後的朝野政黨,第一件大事就是為即將到來的一二一八四項公投動員,國民黨「夜宿」凱道四十八天,... 本週 3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240 汪志雄觀點:蔡英文的萊豬啟示錄—現代版的《動物農莊》 汪志雄 2021-11-0606:40 歷史總是不斷在重覆發生。

當我們以為過去的荒謬不會再重演,現實總會很快速地賞給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萬聖節晚上10點,... 本週 2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1,730 為何曾有夢想的孩子,上國中卻只喜歡睡覺?政大學生追蹤低收家庭3年,道出殘酷人生潛規則 謝孟穎 2021-10-2708:34 「對於貧窮,我以前的想像就是沒有錢、沒有資源、住的房子破破爛爛、生活困苦,但實際進來會發現,最困難的不是沒錢、沒資源,是『無力感』──... 本週 2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385 夏珍專欄:「不法暴利盡入他人私囊」蔡英文皮要繃緊了 夏珍 2021-10-2906:20 北檢重啓特偵組已經偵結的「三中舊案」,經過三年纏訟,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宣判前總統馬英九無罪,判決一出,民進黨「哀鴻遍野」,發言人顏若芳直指... 觀看更多贊助文章排行榜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讀稿機後的蔡英文,臨陣落跑的朱立倫? 主筆室 2021-11-1107:20 攸關民眾權益的四大公投案將於下個月投票,中選會排出20場電視發表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以「下駟對上駟」為由,決定不出席,... 評論 中港澳 歷史 新新聞 專欄 黎蝸藤專欄:六中「歷史決議」成習大「登基詔書」,回顧毛澤東、鄧小平兩歷史決議 黎蝸藤 2021-11-1107:10 中共在11月8日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十九屆六中全會),在中共制度裏面,黨全國大會5年開一次(簡稱XX大),... 評論 中港澳 專欄 德國之聲 張俊華觀點:六中全會之前的中共政治透視 德國之聲 張俊華 2021-11-1107:00 孫立軍的政變企圖,張高麗的桃色新聞……六中全會前,共產黨高層內似乎顯得很不平靜,不少人將之歸結為派系鬥爭。

然而,... 評論 國際 中港澳 新新聞 專欄 施威全專欄:中美沒有新冷戰,不會為台灣而衝突 施威全 2021-11-1106:50 「新冷戰」喊了20年,到底在哪裡? 「新冷戰」拿來指涉美中關係,美國學界在2000年便熱烈討論,之後川普(DonaldTrump)... 評論 政治 專欄 呂正理觀點:異哉!所謂四大公投教訓騙子政治 呂正理 2021-11-1106:40 有朋友轉來《聯合報》於11月7日刊出的一篇〈大屋頂下〉專欄文章,題目是《沒傻子就沒騙子四大公投教訓騙子政治》。

我細讀之後,大吃一驚。

《...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鄭宏輝觀點:公投四個不同意!深度解析國民黨的昨是今非 鄭宏輝 2021-11-1106:30 年底四大公投攸關國家安全、民生用電、經濟發展、民主穩健,不應該成為政黨鬥爭的工具。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曾在參選總統時主張非核家園,...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經濟 趙文衡觀點:COP26倡議加劇全球貧富不均 趙文衡 2021-11-1106:20 COP26盛會正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

在會議期間,由英國發起,美國加拿大等20個國家加入的一項倡議,... 評論 政治 投書 觀點投書:護航萊豬,口譯哥變說謊哥 練鴻慶 奔騰思潮 2021-11-1106:10 口譯哥趙怡翔為了護航萊豬,改口「民進黨在野時反萊豬,是在不正確資訊下所做的錯誤決定」,因為「當時國際對於萊劑標準沒有界定」。

... 評論 政治 投書 觀點投書:敗選做更大,當然「輸得起」 江欣彥 2021-11-1106:00 中二選區的補選,綠營所推出的林靜儀陣營,可說是好整以暇,在等待對手人選出爐期間,憑藉著「友軍」與「名嘴」的贊聲,屢屢成為網路熱議的政治焦點... 評論 中港澳 財經 專欄 經濟 傅長壽觀點:習近平尋求中國式「政治資本主義」 MatthewFulco傅長壽 2021-11-1105:50 中國還得走好長一段路,才能讓本地的資本市場,與紐約或香港並駕齊驅,但不斷干預民企的政黨國家,卻讓這條路充滿崎嶇。

這次遭殃的是網路業與補教業... 評論 政治 中港澳 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揭穿民進黨口號背後的真相 孫恭正 2021-11-1105:40 選舉的場合永遠離不開各式各樣的口號,「口號」的作用非常重要,往往一句口號就能振奮人心,歐巴馬參選美國總統時的口號「Yes,WeCan... 評論 政治 投書 觀點投書:是誰捅了馬蜂窩? 郭達鴻 2021-11-1105:30 中二選區的補選案就像是政治八卦連續劇,天天報天天有新的劇情可說,想看顏家好戲的,就飯後搬著板凳看好戲,是誰桶了這麼一個馬蜂窩?... 評論 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理工男 2021-11-1105:30 看到畫面中美國捐贈再次捐贈的莫德納疫苗抵達的畫面,讓我們都感念在心,回想過去半年,疫情巔峰之際國際對於台灣急需的疫苗的捐助所在多有,... 評論 國際 中港澳 風書房 這是一場將影響未來數十年的文明衝突:《中美爭鋒》選摘(2) 董尼德PIERRE-ANTOINEDONNET 2021-11-1105:10 從1980年代開始,中國經歷了令人目眩的經濟發展,目前,中國正力圖超越美國成為領導世界經濟的勢力。

由於夥伴國家的保留態度,... 評論 政治 中港澳 風評 風評:走上神壇的習近平還識人間滋味? 主筆室 2021-11-1007:20 沿著北京市東西軸線的長安大街一路往西,到了復興路與羊坊路口、中央電視台對街,有一幢戒備森嚴的飯店,那是由解放軍總參謀部親自管理的京西賓館。

...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建山專欄:直奔臺灣而來的世界新能源危機 林建山 2021-11-1007:10 直奔臺灣而來這一波2021年世界新能源危機,很可能對於蔡英文綠政府當局、工商產業經濟部門領袖乃至一般社會大眾,迄今都對此毫無認知意識,... 評論 國際 專欄 何思慎觀點:「宏池會」實現隱性政黨輪替 何思慎 奔騰思潮 2021-11-1007:00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初試啼聲,領軍自民黨投入眾議院大選。

自民黨不僅掠過單獨過半的233席門檻,且單獨獲「絕對安定多數」的261席,... 評論 政治 中港澳 軍事 專欄 王志鵬觀點:若中國進一步劃定「西沙防空識別區」呢? 王志鵬 2021-11-1006:50 近日依據媒體的報導,前國防大學校長退役空軍上將夏瀛洲公開宣稱「解放軍戰機出現在台灣島西南空域,是在自己的國土上,完全有權去巡」。

對此,... 評論 中港澳 專欄 陳國祥觀點:中共副總理、鋼琴王子的「性事」如果發生在台灣 陳國祥 2021-11-1006:40 性侵與嫖娼哪個可譴責性大?哪個違法嚴重程度高?在正常的法治社會,當然是性侵嚴重多多,罪無可恕,難逃牢獄之災。

但在中國大陸,首先要看他是誰,... 評論 政治 中港澳 國內 專欄 孔令信觀點:台海─台灣看是「挾美自重」,中國看是「操之在握」 孔令信 2021-11-1006:30 從10月8日一直到11月8日,30天內北京官媒《環球時報》針對台海與美中台三邊關係就發表了13篇的社評,平均2、3天即發表一篇。

... 更多文章 追蹤優質文章,給個讚! 不再顯示 您已經閒置超過20分鐘了,看看最新的新聞吧? 熱門新聞 最挺4大公投的竟是這群人 他曝最新民調:蔡英文會嚇一跳 美軍第七艦隊司令之怒:「南海撞山事故本可避免」,海狼級核潛艦「康乃狄克號」正副艦長遭撤職 夏珍專欄:顏清標是黑道!「免驚啦,阿標做人實在」 觀點投書:當LSE碰上1.5個博士蔡英文 今日精選 美中抗衡、通貨膨脹、加密貨幣、太空競賽、政治足球⋯⋯《經濟學人》解析2022年全球十大趨勢 台灣友邦的滅頂危機》人民可能被迫集體逃離 島國吐瓦魯:力爭維持國際法承認的主權國家地位 幕後》北市重陽敬老金強行闖關 國民黨議員認「先替蔣萬安掃除障礙」 幕後》當年3奈米廠不選高雄 台積電這次為何變心落腳港都? 風傳媒 風生活 使用風傳媒APP 享有最佳的閱讀體驗 打開 國民黨 台灣 萊豬 投資 歷史 萊克多巴胺 理財 民進黨 蔡英文 中國 新聞 新聞總覽 VIP專文 政治 國際 軍事 國內 中港澳 重磅專訪 專題 歷史 調查 風數據 運動 風民調 地方新聞 風影音 公民運動 立院直播 評論 評論總覽 風評 專欄 投書 風書房 文化 財經 財經總覽 商業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風編輯導讀 科技 國際財經 財經專欄 生活 風生活 職場 旅遊 美食 健康 品味生活 時事話題 娛樂 居家 汽車 下班經濟學 下班經濟學總覽 下班經濟學影音 證券投資 理財 房地產 支持我們 追蹤我們 關於 新聞頻道 新新聞 新聞 評論 財經 生活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訂閱 VIP訂閱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意見回饋 支持我們 我要投稿 作者專區 人才招募 隱私權政策 會員服務條款 社群平台 廣告服務 品牌聯名合作 廣告刊登 合作提案 合作夥伴 更多粉絲團 風傳媒 風生活 風運動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看世界 風傳媒觀點 新新聞周刊 學長姐說 更多社群 風傳媒 風生活 風運動 新新聞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 新新聞 下班經濟學 社群平台 地址:11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13巷37號4樓 電子郵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2021StormMediaGroupAllRightsReserved.◎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Loading... 系統錯誤 第二行 確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