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顱內壓(ICP,Intracranial Pressure)是指顱骨內部腦組織和腦脊液(CSF,Cerebrospinal Fluid)中的壓力。

顱內壓的測量單位是毫米汞柱(mmHg),其成年人正常值在平臥姿勢 ... 顱內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3月15日)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

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

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page}}標籤。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9年3月15日)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並注意避免翻譯腔的問題。

明顯拙劣的機器翻譯請改掛{{d|G13}}提交刪除。

顱內壓(ICP,IntracranialPressure)是指顱骨內部腦組織和腦脊液(CSF,CerebrospinalFluid)中的壓力。

顱內壓的測量單位是毫米汞柱(mmHg),其成年人正常值在平臥姿勢安靜狀態時為7-15毫米汞柱。

[1]正常人體可通過各種調節機制來維持顱內壓的穩定,一名正常成年人通過調整CSF分泌和吸收平衡可以將顱內壓的波動範圍穩定在1毫米汞柱內。

ICP的變化可由顱骨中某一種或多種組織結構變化所導致的容量變化引起。

同時,腦脊液的壓力也可受到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如:突然改變的胸腔及腹腔壓力變化。

顱內壓增高(常見縮寫IH,IICP或raisedICP)指顱骨內增高的內容組織壓力。

顱內壓正常值為7到15 毫米汞柱,其最高正常限值為20-25 毫米汞柱,異常增高的顱內壓需接受降低顱內壓治療。

[2] 目次 1顱內壓增高的Monro–Kellie假說原理 2顱內壓升高 3其他信息 4參考文獻 顱內壓增高的Monro–Kellie假說原理[編輯] 門羅-凱利假說原理是指存在於顱內壓,腦脊液提及,顱內血液循環,腦組織,及腦組織血液灌注壓力之間的壓力容量關係。

[3][4][5] 門羅-凱利假說認為顱骨容器是無彈性的,顱骨內的體積是固定的。

顱骨及其內成分(血液,腦脊液和腦組織)之間維持在一種體積平衡狀態,如果某種顱骨內成分的體積增加,則該平衡狀態將通過其他顱骨內成分的體積減小來得以補償。

[5] 腦脊液(CSF)是顱骨內成分體積增加的主要緩衝成分,此外,顱內血容量的改變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

這些緩衝成分在顱內其餘組織成分體積增加時可以起到緩衝作用。

例如,當顱內出現病理性占位(例如,硬膜外血腫)時將通過CSF和靜脈血的向下移位來補償顱內壓的平衡。

[5] 門羅-凱利假說命名於愛丁堡醫生亞歷山大*門羅和喬治*凱利。

顱內壓升高[編輯] 嚴重升高的顱內壓可引發腦疝。

其他信息[編輯] 腦外傷基金會 敲打銅顱征 壓力反應性指數(PRx) 參考文獻[編輯] ^SteinerLA,AndrewsPJ.Monitoringtheinjuredbrain:ICPandCBF.BritishJournalofAnaesthesia.2006,97(1):26–38[2019-03-09].PMID 16698860.doi:10.1093/bja/ael1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7).  ^GhajarJ.Traumaticbraininjury.Lancet.September2000,356(9233):923–9.PMID 11036909.doi:10.1016/S0140-6736(00)02689-1.  ^MonroA.Observationson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thenervoussystem.Edinburgh:Creech&Johnson.1783.  ^KellieG.Appearancesobservedinthedissectionoftwoindividuals;deathfromcoldandcongestionofthebrain.TransMedChirSciEdinb.1824,1:84–169.  ^5.05.15.2MokriB.TheMonro-Kelliehypothesis:applicationsinCSFvolumedepletion.Neurology.June2001,56(12):1746–8.PMID 11425944.doi:10.1212/WNL.56.12.1746.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颅内压&oldid=61863143」 分類:神經生理學神經外傷病徵隱藏分類:自2019年3月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自2019年3月粗劣翻譯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বাংলাCatalàDanskDeutschEnglishEspañol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Italiano日本語NederlandsNorsknynorsk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KiswahiliTürkçe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