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蔣中正、汪精衛誰反共反得比較積極? - 風傳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雜牌部隊獲得重慶抗日政權默許「反共」. 自此之後,重慶國民政府一邊指揮中央軍在正面戰場迎戰日軍,暗中則默許敵後戰場上的雜牌軍接受日 ... VVIP會員 會員專區 支持我們 新聞 新聞總覽 VIP專文 政治 國際 軍事 國內 中港澳 重磅專訪 專題 歷史 調查 風數據 運動 風民調 地方新聞 風影音 公民運動 立院直播 評論 評論總覽 風評 專欄 投書 風書房 文化 財經 財經總覽 商業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風編輯導讀 科技 國際財經 1%Style 財經專欄 生活 風生活 職場 旅遊 美食 健康 品味生活 時事話題 娛樂 居家 汽車 下班經濟學 下班經濟學總覽 下班經濟學影音 證券投資 理財 房地產 支持我們 2022大趨勢 台中購物節 橘色幸福力 Search» 台積電 旅遊 理財 投資 歷史 台灣 風評 萊克多巴胺 股票 國民黨 立即登入 帳號維護 會員資料 會籍管理 序號兌換 咖啡贊助 贊助紀錄 作者專區 支持我們 登出 會員中心 會籍管理 序號兌換 咖啡贊助 贊助紀錄 WSJ訂閱 支持我們 現正熱映中 熱門新聞 更多新聞 熱門分享 自1927年4月清黨以來,到1975年4月去世為止,中華民國的反共領袖都是蔣中正,沒有之一。

(作者提供) 今年不只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還是新4軍事件爆發80周年,兩起事件在國共關係史上都扮演了巨大的角色。

[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尤其80年前的新4軍事件,即大陸方面所稱的「皖南事件」,更是一個巨大的歷史分水嶺。

顧祝同將軍率領第3戰區主力部隊包圍並殲滅新4軍,不只象徵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名存實亡,還給抗戰初期以來中華民國與蘇聯的軍事合作畫下句點。

雜牌部隊獲得重慶抗日政權默許「反共」 自此之後,重慶國民政府一邊指揮中央軍在正面戰場迎戰日軍,暗中則默許敵後戰場上的雜牌軍接受日偽改編,利用今日的敵人消滅未來的敵人。

類似偷雞摸狗的小動作,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都有幹過,所以也不要站在80年後的道德制高點,去批評當年的國民政府「賣國」。

畢竟對當年的重慶(蔣中正政府)、延安(中共政府)還是南京(汪精衛政府)三方而言,比該如何抗日或者要不要抗日而言,更重要的還是「生存」。

關於國民政府「利用日偽」反共一事,可參考筆者今年4月11日刊登在《風傳媒》的文章〈抗戰時國軍有沒有與日軍聯手反共?〉。

本文則要聚焦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既然許多雜牌部隊是獲得重慶抗日政權默許,接受南京親日政權改編為和平建國軍,以「偽軍」的名義反共,那麼蔣中正與汪精衛領導的兩個國民政府,到底誰比較反共。

自1984年,中國大陸首度公開承認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的貢獻以來,許多大陸人還有台灣的統派深藍都相信,蔣中正無論再怎麼反共,在民族大義面前還是會守住底線,與中國共產黨共同抵禦外侮。

只有「大漢奸」汪精衛,會把與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衝突置於民族聖戰之上,勾結外敵日本人一起打擊8路軍和新4軍。

於是今天堅持反共,堅持捍衛中華民國體制,或者不願意討好中共到放棄自尊的藍營政治人物,比如蔣萬安、江啟臣甚至是馬英九,時常會被大陸或者台灣深藍網友攻擊為「汪精衛的繼承者」,甚至是「蔣家的叛徒」。

如果我們順著這些大陸或者深藍網友的邏輯走下去,可能會真的開始懷疑,1949年以後在台灣領導中華民國政府反共抗俄的領袖,到底是蔣中正還是汪精衛起來了。

比較「清黨」與「分共」 可其實我們比較一下蔣中正在1927年4月12日發動的「清黨」,還有汪精衛在1927年7月15日宣布的「分共」,便能看出兩人究竟是誰對中共比較敵視。

蔣中正與汪精衛對到底該不該延續孫中山「聯俄容共」政策的爭議,從一開始就是導致他們倆人分裂的頭號原因。

蔣中正對共產黨人還有左派國民黨人的痛下殺手,讓汪精衛領導的武漢國民政府下令開除蔣中正的中國國民黨籍。

1 2 3 4 5 6 全文閱讀 許劍虹 最近三則報導 許劍虹觀點:最後100碼,都是一家人—美國國家步兵博物館 許劍虹觀點:美軍駐華的「屁孩」飛行員—紀念唐納德·羅培茲 許劍虹觀點: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50年,台灣到底還該不該代表中國? 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請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請我喝一杯咖啡 來自贊助者的話 顯示更多 相關報導 許劍虹觀點:驚滔駭浪的1941─殊途同歸的民族主義與共產主義 陳昭南專欄:中共百年真相,就是一部「人類禍害史」! 趙春山觀點:中共百年黨慶面前的「四座大山」 許劍虹觀點:蔣中正對美蘇太空競賽的態度,從阿姆斯壯登月看台灣的認同錯亂 呂正理觀點:中共下台後,中國往哪裡去? 關鍵字: 毛澤東 抗日 蔣介石 國共內戰 汪精衛 國民黨 抗戰 中共 蔣中正 清鄉 寧漢分裂 國共合作 曲線救國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email protected] 今日精選 中共六中全會》專家分析關鍵看點:第三份歷史決議、習近平地位、二十大布局、接班制度 岸田內閣轉向親中?「日中友好議員連盟」會長可望出任日本外務大臣 日媒:安倍晉三將訪台作為反制 世界走走》吳媛媛專欄:「媽媽去哪了?」瑞典媒體上的性別意象 中共第3個「歷史決議」為二十大後掌權鋪路 習近平接班人浮上檯面了嗎? 新加坡新政策:拒接種疫苗者不能享「免費新冠治療」,染病需自付醫藥費! 風評:走上神壇的習近平還識人間滋味? 林建山專欄:直奔臺灣而來的世界新能源危機 何思慎觀點:「宏池會」實現隱性政黨輪替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本週 3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345 風評:公投到底是「人民作主」還是「政黨對決」? 主筆室 2021-11-0107:20 新冠疫情稍歇,「政治疫情」即刻升溫,警戒降級後的朝野政黨,第一件大事就是為即將到來的一二一八四項公投動員,國民黨「夜宿」凱道四十八天,... 本週 3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240 汪志雄觀點:蔡英文的萊豬啟示錄—現代版的《動物農莊》 汪志雄 2021-11-0606:40 歷史總是不斷在重覆發生。

當我們以為過去的荒謬不會再重演,現實總會很快速地賞給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萬聖節晚上10點,... 本週 2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1,730 為何曾有夢想的孩子,上國中卻只喜歡睡覺?政大學生追蹤低收家庭3年,道出殘酷人生潛規則 謝孟穎 2021-10-2708:34 「對於貧窮,我以前的想像就是沒有錢、沒有資源、住的房子破破爛爛、生活困苦,但實際進來會發現,最困難的不是沒錢、沒資源,是『無力感』──... 本週 2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385 夏珍專欄:「不法暴利盡入他人私囊」蔡英文皮要繃緊了 夏珍 2021-10-2906:20 北檢重啓特偵組已經偵結的「三中舊案」,經過三年纏訟,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宣判前總統馬英九無罪,判決一出,民進黨「哀鴻遍野」,發言人顏若芳直指... 本週 1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1,000 世界走走》彭帥,一則殘破的發聲所得到的共鳴 世界走走 2021-11-0612:00 文/呂頻(中國女權主義行動者) 那一天,中國最優秀的女網球運動員之一彭帥震驚了社交媒體。

她的微博認證帳號,... 觀看更多贊助文章排行榜 評論 政治 中港澳 風評 風評:走上神壇的習近平還識人間滋味? 主筆室 2021-11-1007:20 沿著北京市東西軸線的長安大街一路往西,到了復興路與羊坊路口、中央電視台對街,有一幢戒備森嚴的飯店,那是由解放軍總參謀部親自管理的京西賓館。

...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建山專欄:直奔臺灣而來的世界新能源危機 林建山 2021-11-1007:10 直奔臺灣而來這一波2021年世界新能源危機,很可能對於蔡英文綠政府當局、工商產業經濟部門領袖乃至一般社會大眾,迄今都對此毫無認知意識,... 評論 國際 專欄 何思慎觀點:「宏池會」實現隱性政黨輪替 何思慎 奔騰思潮 2021-11-1007:00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初試啼聲,領軍自民黨投入眾議院大選。

自民黨不僅掠過單獨過半的233席門檻,且單獨獲「絕對安定多數」的261席,... 評論 政治 中港澳 軍事 專欄 王志鵬觀點:若中國進一步劃定「西沙防空識別區」呢? 王志鵬 2021-11-1006:50 近日依據媒體的報導,前國防大學校長退役空軍上將夏瀛洲公開宣稱「解放軍戰機出現在台灣島西南空域,是在自己的國土上,完全有權去巡」。

對此,... 評論 中港澳 專欄 陳國祥觀點:中共副總理、鋼琴王子的「性事」如果發生在台灣 陳國祥 2021-11-1006:40 性侵與嫖娼哪個可譴責性大?哪個違法嚴重程度高?在正常的法治社會,當然是性侵嚴重多多,罪無可恕,難逃牢獄之災。

但在中國大陸,首先要看他是誰,... 評論 政治 中港澳 國內 專欄 孔令信觀點:台海─台灣看是「挾美自重」,中國看是「操之在握」 孔令信 2021-11-1006:30 從10月8日一直到11月8日,30天內北京官媒《環球時報》針對台海與美中台三邊關係就發表了13篇的社評,平均2、3天即發表一篇。

...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財經 新新聞 專欄 呂紹煒專欄:你抽中了嗎?台式施惠國 呂紹煒 2021-11-1006:20 這一個多月,大家都很忙,忙著準備抽獎、兌獎、了解如何使用與花掉這筆錢,大家見面不忘問句「你抽中了嗎?」。

這是21世紀的台式施惠國,... 評論 政治 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將官像政客,三軍統帥為何不語? 張勳慶 2021-11-1006:10 先前蔡英文總統出訪鬧出私菸案,在今年10月28日台北地檢署,對事後晉升少將的警衛室主任陳敏華,以逃漏稅緩起訴1年,得繳國庫4萬元,... 評論 政治 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從立法行政兩院遷建南投霧峰談國土計劃 王清厚 2021-11-1006:00 立法院遷建地點初露曙光。

據報載初步選定9個地點:高鐵彰化站、霧峰省議會、臺中市烏日區、臺中市成功嶺、高鐵臺中站、南港202兵工場、... 評論 中港澳 財經 專欄 經濟 孫德維觀點:「三條紅線」壓垮恆大,房地產保值還能奏效? DavidStinson孫維德 2021-11-1005:50 壓垮恆大的始作俑者不是別人,是中國政府自己。

而恆大危機的背後,其實有許多盤根錯節的問題,未來,抵押貸款的融資會變得更加普及,... 評論 中港澳 德國之聲 鄧聿文觀點:什麼原因阻礙了習近平出國? 德國之聲 鄧聿文 2021-11-1005:40 11月8日,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

這次全會要審議通過的中共第三個歷史決議將奠定習近平的歷史地位和繼續執政的歷史合法性,... 評論 政治 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援引《唐律》,才能重判小玉? 許惠琪 2021-11-1005:40 司法院近日舉辦2021司法金馬影展,囊括多項議題,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入圍多項金馬獎的國片《該死的阿修羅》,以隨機殺人事件為主軸,穿梭網路、... 評論 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教師看台中市獎勵教師帶職帶薪國內外進修辦法 趙南星 2021-11-1005:30 臺中市鼓勵教師進修充電,去年起首創「市立中小學教師國內外全時進修研究實施計畫」,讓老師可以請公假去參加一學期的國內外進修,並享有全薪。

... 評論 政治 專欄 張光球觀點:陳柏惟們應該監督民進黨 張光球 2021-11-1005:30 立委陳柏惟成為我國史上第一位遭罷免的國會議員,這原本是民主政治運作的機制,但在綠營政論名嘴評論中,將其扭曲成是中共在背後操作的結果,... 評論 國際 中港澳 風書房 臺灣─美中關係的分歧點:《中美爭鋒》選摘(1) 董尼德PIERRE-ANTOINEDONNET 2021-11-1005:10 自從拜登2021年1月20日入主白宮,美中關係從鬥爭走向對峙,議題主要的分歧點是臺灣,在過去幾個月,戰爭的風險變得真實且數度險象環生。

... 評論 國際 財經 風評 科技 風評:台灣乖寶寶,韓國劣等生?繳交晶片數據大限 主筆室 2021-11-0907:30 美國政府要求全球各大半導體廠商繳交機密資料與數據的「1108大限」已至,雖然韓國政府說「會交作業」,但到大限當天(11月8日)中午,... 評論 國際 中港澳 專欄 趙春山觀點:從「G20」到「COP26」看中美「競合」關係 趙春山 2021-11-0907:10 近期在國際舞台上有兩場大戲上演:一是在羅馬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另一是在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季霆剛觀點:台積電「被自願」說成「自願」之荒謬 季霆剛 2021-11-0907:00 美國政府為解決晶片荒問題,要求半導體廠提供相關資料;對此,台積電表示,在11月8日前提交資料給美國。

經濟部還說,台積電提供相關資料給美方... 評論 政治 公民運動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誰在乎林金連參選? 朱淑娟 2021-11-0906:50 黎明幼兒園園長林金連,上周宣布參選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

相較於國、民兩黨,他的參選並未受到對等關注。

話說「民代」,顧名思義就是代表人民,...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汪葛雷觀點:蔡英文敢辯論EFCA,不敢辯論萊豬公投? 汪葛雷 奔騰思潮 2021-11-0906:40 臺灣是民主國家,而談到什麼是民主,或許學理上有各種觀點,但相信多數人都同意,民主並不等於只是「少數服從多數」,對於影響國家幅度大的重要政策... 更多文章 追蹤優質文章,給個讚! 不再顯示 您已經閒置超過20分鐘了,看看最新的新聞吧? 熱門新聞 觀點投書:指導教授都是假的?蔡英文和LSE聯手製造了一個謊言? 最挺4大公投的竟是這群人 他曝最新民調:蔡英文會嚇一跳 名人真心話1》「全球經濟到了轉折點」 利明献:低通膨、零利率時代快結束了 美軍第七艦隊司令之怒:「南海撞山事故本可避免」,海狼級核潛艦「康乃狄克號」正副艦長遭撤職 今日精選 中共六中全會》專家分析關鍵看點:第三份歷史決議、習近平地位、二十大布局、接班制度 岸田內閣轉向親中?「日中友好議員連盟」會長可望出任日本外務大臣 日媒:安倍晉三將訪台作為反制 世界走走》吳媛媛專欄:「媽媽去哪了?」瑞典媒體上的性別意象 「若有需要慈濟可再洽購BNT」 證嚴法師籲盤點生命:為人間付出,此生無憾 風傳媒 風生活 使用風傳媒APP 享有最佳的閱讀體驗 打開 股票 理財 風評 中國 民進黨 投資 旅遊 蔡英文 歷史 台積電 新新聞 新聞 新聞總覽 VIP專文 政治 國際 軍事 國內 中港澳 重磅專訪 專題 歷史 調查 風數據 運動 風民調 地方新聞 風影音 公民運動 立院直播 評論 評論總覽 風評 專欄 投書 風書房 文化 財經 財經總覽 商業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風編輯導讀 科技 國際財經 1%Style 財經專欄 生活 風生活 職場 旅遊 美食 健康 品味生活 時事話題 娛樂 居家 汽車 下班經濟學 下班經濟學總覽 下班經濟學影音 證券投資 理財 房地產 支持我們 追蹤我們 關於 新聞頻道 新新聞 新聞 評論 財經 生活 下班經濟學 華爾街日報訂閱 VIP訂閱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意見回饋 支持我們 我要投稿 作者專區 人才招募 隱私權政策 會員服務條款 社群平台 廣告服務 品牌聯名合作 廣告刊登 合作提案 合作夥伴 更多粉絲團 風傳媒 風生活 風運動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看世界 風傳媒觀點 新新聞周刊 學長姐說 更多社群 風傳媒 風生活 風運動 新新聞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 下班經濟學 風傳媒 新新聞 下班經濟學 社群平台 地址:114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13巷37號4樓 電子郵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2021StormMediaGroupAllRightsReserved.◎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Loading... 系統錯誤 第二行 確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