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此,左(共產黨)、中(法西斯)、右(資本家)三派政向唔同。

反共主義者強調私有制一方,認為資本主義國家保障人民嘅政治,同經濟嘅自由,並會認為共產制度下嘅人民 ... 反共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跳去導覽 跳去搵嘢 呢篇文或者呢段要翻譯(或者由:en:wikipedia加料)。

請譯佢。

上次編輯:2021年5月10號09:10。

(翻譯指引) 呢篇文內容可能有偏頗,或者地方色彩太重嘅內容。

掛模者要喺討論頁講明邊度有唔中立嘅地方。

喺編輯之前可以睇下討論頁嘅內容。

1947年美國嘅反共海報 有班人叫緊反共口號 反共主張 反共產主義(英文:Anti-communism,簡稱「反共」)係一種反對共產主義嘅意識形態。

部分人同馬克思無政府主義者觀點,「反共」又係有反對共產黨執政意義。

反共一詞或分成幾個層面,針對國家如反中;針對政黨即反黨,針對種族例如反華,意義上都有差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國體制下,親共人士常將反對聲音統稱「反中」或「反華」,一切提升至國家同民族層面,無論反對中共政策、獨立運動,甚至反共運動等。

中國改革開放後,唔再流行將異見同反政權言行講成反共或批鬥成「反黨、反革命集團、反動派」等文化大革命用詞。

目錄 1情況 2歷史 3原因 3.1共產爭議性 4睇埋 5參考 6注釋 情況[編輯] 世界各地有唔同形式嘅反共,面臨赤化嘅地方更明顯。

中國國民黨同部份反共人士曾以「共匪」、「赤匪」、「毛匪」貶稱中共,蔣介石時代較常見。

而對香港政界人士立場親中親共,或遭指控無考慮港人利益可言嘅政客,都會被貶稱為「港共」、「土共」。

各個共產背景國家,都會有相關法律同白色恐怖事件對待「反共」。

中國共產黨為穩固政權,宣稱「反共」等同「反對中國共產黨管治中國嘅唯一合法性」嘅說法,因此一面對外宣傳「黨國同構」嘅奉天承運觀念,一邊迫害或捉拿中國大陸異見人士,打壓維權運動。

北韓金氏政權以馬列主義為根基,建立家族世襲制獨裁統治。

史學家羅拔岡吉士(RobertConquest)指共產主義要為二十世紀數以百萬計嘅死負責。

香港自1997年7月1號開始質疑特區政府高度自治地位[未記出處或冇根據],同中聯辦左右香港政局問題上,常以「西環治港」、「港共政權」稱呼「保皇黨(部份建制派政黨)」同政府人士[1],原因係西環有「中聯辦」嘅辦公室,有建制派議員、官員走入中聯辦。

不過,《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同政府程序並無要求議員同港府官員要接受中國政府問責呢個要求[2]。

喺今日中國共產黨勢力範圍內,親共派會將任何「反共」同批評中共言行,都講成唔同概念嘅「反中」或「反華」,即反中國,代替以往反共、反動等批評字眼。

泛民主派同香港本土派成日被形象抹黑成「反對派」同「反中亂港」。

親建制報章同親中機關報成日用到有關貶稱,而大陸同香港互聯網上面有好多被指五毛黨人士都會用「犯民」貶稱泛民。

中共異見人士部份被扣上漢奸,賣港賊等「帽子」。

歷史[編輯] 冷戰前,社會主義黨同資本主義國家,一直視以蘇聯為首共產國家,係文明落後、寄生主義,有軍事危害性等唔可容忍嘅缺陷。

雖然共產有過一段思潮,但當共產黨造成戰爭暴行,國內流血,甚至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共產國家數量劇減,並改稱自己為社會主義國家嘅左翼政府,僅存中國、北韓、古巴、越南同老撾,尼泊爾,委內瑞拉等幾個。

社會主義對資本家嘅威脅減少,當代社會主義國家自蘇聯解體前後都展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化等資本化路線[3]。

雖然有關國家得到經濟上改善,但反對聲音仍然存在,大多演變成反對一切唔「自由民主」制度;反對一黨體制;質疑共產黨以社會資本化手段,揾出資本主義嘅缺點,盡管出現違規行為亦無嚴打。

部份紅色資本家(親共商團)涉及經濟問題如:侵害人權,貪污、利用山頭政治壟斷地區經濟、黑心食品同環境破壞等等。

相比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資本化社會主義國家出現資本主義嘅缺乏較嚴重而且明顯。

發展中國家法治完善程度,同國民道德水平都係影響資本主義化成效。

美國將北韓列為一個謀求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維護金家獨裁統治嘅「無賴政權」或「邪惡軸心」。

仲有埃塔、菲共、尼泊爾共產黨、光輝道路等馬克思勢力,加上中東恐怖主義,反政府活動得到中國,俄羅斯支持,被美國認定全部都係「恐怖主義」。

原因[編輯] 多數反共產主義者否定馬克思主義中嘅歷史唯物主義。

反對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最終「消失」,並走向社會主義,變成一個真正嘅共產主義社會嘅論述假設,正如封建主義唔一定跟住就係資本主義。

俄國就是由沙俄帝制變成列寧主義國家。

有反共者將共產主義批評成法西斯主義;認為馬克思黨,同法西斯黨同樣獨裁而邪惡,有暴力、野蠻,反人道方面。

但當中法西斯主義者一般都係反共同反資本家,例如國家社會主義,納粹德國國營經濟(國有制主導)唔係資本家主導,又唔係帝制,或者共有制。

因此,左(共產黨)、中(法西斯)、右(資本家)三派政向唔同。

反共主義者強調私有制一方,認為資本主義國家保障人民嘅政治,同經濟嘅自由,並會認為共產制度下嘅人民冇選舉權、冇自由、社會缺乏法治,係根本性侵犯個人權利[4]。

反而,一般資本主義國家都宣稱自由主義,個人自由有法律保障,原則上係容許意識形態個人化。

有建議指,各種主義嘅人應該除去思想分隔同保護主義。

社會必然要以階級,同國籍上單獨處理。

國內可能存在聯邦制、自由邦、國中國,甚至係「一個國家,多種制度」,以達到唔同主張嘅人都有限度滿足。

共產爭議性[編輯] 馬克思式共產國度要喺無政府社會下進行,因此現實中並唔存在。

因為喺無中央、無警察管轄下,人民必須自律,以達到利益平衡。

但係無政府主義下,難以由第三方解決有可能或有能力出現嘅分爭,私心或錯誤價值出現時,最後只會引起小圈子、多數人暴力、階級鬥爭[5][6]。

現實中共產主義國家下實行出現問題,如毛澤東式、史太林式、北韓共產主義,以政治手段進行強制階級劃份,社會上人民以身份得到利益嘅多少,並未由個人付出作參考,令社會出現生產積極性下滑、資源嚴重偏向特權同紅色階級、批鬥同互相告發過程造成好多錯判,誤批,社會比資本化混亂,過度向左係得不償失。

而家,好多人因中國保留咗半世紀嘅戶籍制度造成生活同權利損失[7]。

有人認為共產陣營下嘅社會主義制度唔合適「已發展國家」。

當今發達國家嘅經濟、軍力,甚至教育同生活水平都高過馬列向社會主義國家。

有關發展國家同地區,如美國、英國、日本、香港等共同點為資本主義同自由。

反觀古今該類社會主義國家,發展水平差距明顯。

中國執行混合經濟後,城市同特區嘅經濟實力同以前或其他地區有強烈對比。

馬克思騙局:有理論質疑馬克思同信眾所講嘅「成熟資本主義」嘅問題。

「成熟資本主義」並非如反資本主義者所指經濟停滯,或壟斷剝削同階級主義已達到頂峰而腐敗之致。

相反,「成熟資本主義」應該已達到「效率最大化」、社會地位平等,福利制度完善,再無必要政治干預。

共產主義並非「魔法」,資源稀少性依然存在。

排除個人對奢侈品同理想嘅追求,但活人必然有生理需要,食物、空間同埋會排屎尿並制造垃圾。

因而共產主義實用性、人道立場同公平原則,受到後期嘅研究者嘅提出新論證作疑。

睇埋[編輯] 共匪 私有產權 自由市場 宗教自由 真普選 國家社會主義 反猶太主義 反資本主義 參考[編輯] ↑兩岸三地情西環治港乎?東方日報.2013年1月18號. ↑“特首超然”惹是非“西環治港”需改正。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5-09-19.多维新闻.2015年9月17號. ↑“我们和中国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5年6月26號,.南方报业.2007年6月6號.(大陸簡體) ↑"李勇:反共,才是真正的愛中國!".原著喺2015年9月1號歸檔.喺2015年9月17號搵到. ↑中國每10萬人7人自殺四成自殺者患抑鬱 ↑中国,精神病超级大国? ↑中國戶籍制度拆散數家庭7000萬留守兒童悲歌唱不完 注釋[編輯] 睇傾改1989年東歐劇變同共產主義政權倒台內部背景 停滯時代(英文:Era_of_Stagnation) 共產主義 反共主義 對共產主義嘅批評 東方集團 東方集團嘅經濟 東方集團嘅政治(英文:EasternBlocpolitics) 東方集團嘅信息宣傳(英文:EasternBlocinformationdissemination) 東方集團移民同埋倒戈(英文:EasternBlocemigrationanddefection) 克格勃 幹部職務名稱表 短缺經濟 極權主義 東歐反共叛亂或抵抗運動(英文:EasternEuropeanAnti-CommunistInsurgencies) 國際背景 積極措施(英文:Activemeasures) 冷戰 社會主義國一覽 蘇聯解體嘅預言 里根主義 蘇維埃帝國(英文:Soviet_Empire) 恐怖主義同埋蘇聯 教廷同蘇聯關係(英文:HolySee–SovietUnionrelations)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英文:Warsaw_Pact_invasion_of_Czechoslovakia) 變革嘗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蘇聯經濟改革 蘇聯開放政策 蘇聯嘅民主化(英文:Demokratizatsiya(SovietUnion)) 辛納屈主義(英文:SinatraDoctrine) 革新開放(英文:ĐổiMới) 各地進程中歐/東歐 阿爾巴尼亞(英文:FallofcommunisminAlbania) 保加利亞 捷克斯洛伐克 東德 匈牙利(英文:EndofCommunisminHungary(1989)) 波蘭 羅馬尼亞 南斯拉夫解體 蘇聯 蘇聯解體 亞美尼亞(英文:Armenianindependencereferendum,1991) 阿塞拜疆(英文:Azerbaijaniindependencereferendum,1991) 白俄羅斯(英文:History_of_Belarus) 車臣 歌唱革命(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格魯吉亞(英文:Georgianindependencereferendum,1991) 哈薩克 吉爾吉斯 摩​​爾多瓦(英文:IndependenceofMoldova) 俄羅斯 塔吉克 土庫曼(英文:Turkmenistaniindependencereferendum,1991) 烏克蘭 烏茲別克 其它 阿富汗(英文:CivilwarinAfghanistan(1989–1992)) 安哥拉 貝寧 柬埔寨 剛果(布) 埃塞俄比亞(英文:Ethiopian_Civil_War) 蒙古(英文:Mongolian_Revolution_of_1990) 莫三鼻給 索馬利亞(英文:SomaliRebellion) 也門 個別事件 1988年波蘭罷工(英文:1988Polishstrikes) 4月9日悲劇(英文:April9tragedy) 黑色一月大屠殺 波羅的海之路(英文:BalticWay) 去除奧地利及匈牙利邊境柵欄(英文:RemovalofHungary'sborderfence) 波蘭圓桌會議(英文:Polish_Round_Table_Agreement) 匈牙利圓桌會談(英文:HungarianRoundTableTalks) 六四天安門事件 泛歐野餐 星期一示威(德文:Montagsdemonstrationen1989/1990inderDDR) 亞歷山大廣場抗議(英文:Alexanderplatzdemonstration) 馬爾他峰會(英文:MaltaSummit) 兩德統一(英文:Germanreunification) 立陶宛一月事件(英文:JanuaryEvents(Lithuania)) 拉脫維亞一月事件(英文:TheBarricades) 1991年3月貝爾格萊德抗議(英文:March1991protestsinBelgrade) 八月政變 政權領導人 拉米茲·阿利雅(阿爾巴尼亞) 壽西斯古(羅馬尼亞) 戈巴契夫(蘇聯) 卡羅利·格羅斯(英文:KárolyGrósz)(匈牙利) 埃里希·昂納克(英文:Erich_Honecker)(東德) 卡達爾·亞諾什(英文:JánosKádár)(匈牙利) 米洛什·雅克什(英文:MilošJakeš)(捷克) 埃貢·克倫茨(東德) 沃依切赫·雅魯澤爾斯基(英文:Wojciech_Jaruzelski)(波蘭) 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英文:Slobodan_Milošević)(南斯拉夫) 馬蒂厄·克雷庫(貝寧) 海爾·馬裡亞姆·門格斯圖(埃塞俄比亞) 德尼·薩蘇-恩格索(剛果共和國) 韓桑林(柬埔寨) 鄧小平(中華人民共和國) 托多爾·日夫科夫(保加利亞)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索馬利亞) 反對方式 公民抵抗 示威 人鏈 蘇聯錄音帶傳播(英文:Magnitizdat) 波蘭地下出版物(英文:Polishundergroundpress) 抗議 地下出版物 罷工 反對派領袖 華里沙(波蘭) 哈維爾(捷克)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斯洛伐克) 揚·伊利埃斯庫(羅馬尼亞) 劉剛(中國) 吾爾開希 柴玲 王丹 封從德 高克(東德) 薩利·貝里沙(阿爾巴尼亞) 桑加蘇倫·卓力格(蒙古國) 弗拉基米爾·布科夫斯基(英文:VladimirBukovsky)(俄羅斯) 葉利欽 維亞切斯拉夫·車諾維爾(英文:ViacheslavChornovil)(波蘭) 藍茨伯基斯(英文:VytautasLandsbergis)(立陶宛) 帕茲尼雅克(英文:ZianonPazniak)(白俄羅斯) 哲柳·哲列夫(保加利亞) 梅萊斯·澤納維(埃塞俄比亞) 伊薩亞斯·阿費沃爾基(厄立特里亞) 反對派運動 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 77憲章 新論壇 捷克公民論壇 阿爾巴尼亞民主黨 民主俄羅斯(英文:DemocraticRussia) 和平與人權行動(英文:InitiativeforPeaceandHumanRights) 立陶宛改革運動(英文:Sąjūdis) 和平革命(英文:PeacefulRevolution) 烏克蘭人民運動 團結工聯 拉脫維亞人民陣線(英文:PopularFrontofLatvia) 愛沙尼亞人民陣線(英文:PopularFrontofEstonia) 公眾反暴力(英文:PublicAgainstViolence) 白俄羅斯人民陣線(英文:BPFParty) 救國陣線(英文:NationalSalvationFront(Romania))(羅馬尼亞) 民主力量聯盟 後續 顏色革命 去共化 淨化政策 民主化 經濟自由化 後蘇聯時期衝突(英文:Post-Sovietconflicts) 對蘇聯時代嘅懷念(英文:NostalgiafortheSovietUnion) 新蘇維埃主義(英文:Neo-So​​vietism) 新史達林主義(英文:Neo-Stalinism) 後共產主義 南斯拉夫戰爭 由「https://zh-yue.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反共&oldid=1614944」收 屬於2類:譯緊嘅文章反共屬於3隱類:Webarchive模wayback連結中立性爭議有英文嘅文章 導覽選單 個人架生 未簽到同呢個互聯網地址嘅匿名人傾偈貢獻開戶口簽到 空間名 文章討論 變種 expanded collapsed 外觀 閱改睇返紀錄 多啲 expanded collapsed 查嘢 導覽 頭版目錄正嘢時人時事是但一版關於維基百科聯絡處捐畀維基百科 交流 說明書城市論壇社區大堂最近修改 架撐 有乜連過嚟連結頁嘅更改上載檔案專門版固定連結此版明細引用呢篇文維基數據項 打印/匯出 下載PDF印得嘅版本 第啲維基項目 維基同享 第啲話 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ietuviųLatviešu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bokmålਪੰਜਾਬੀ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loven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çeئۇيغۇرچە/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吴语中文 改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