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定澎]服務創新的三大動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服務創新之所以成功,其背後往往有幾種主要的推動力量,了解這些案例背後 ... 舉例來說,RFID科技讓悠遊卡及行動付款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讓 ... Home»[梁定澎]服務創新的三大動力 [梁定澎]服務創新的三大動力 Postedby客座投稿• 12月10,2013• 名家專欄,服務科技• AddComment 服務創新之所以成功,其背後往往有幾種主要的推動力量,了解這些案例背後的推動力,可以讓其他有意推動服務創新的企業事半功倍。

歸納過去許多成功的案例,我們可以發現,這背後主要的力量有三個,分別是科技力,文化力及社會力。

科技可以說是過去幾十年來帶動服務創新的最大力量,資訊科技的應用讓許多原來需要人力去執行的服務可以被科技取代,或者即使不被取代,也可以讓服務的過程或結果更令人滿意。

舉例來說,RFID科技讓悠遊卡及行動付款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讓物流的管理更快速準確,虛擬實境的科技讓遊戲及學習的體驗更生動。

因此,如何掌握新的科技就是服務創新的第一個重點。

  服務創新的第二個力量是文化力。

簡單的說,文化就是生活的體驗,因此要如何把文化的元素結合到服務中,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體驗,就能夠成為成功的創新。

舉例而言,迪士尼的授權產品就是把迪士尼的文化加入到產品中來銷售,而台灣盛行的主題旅館,把每個房間都規畫不同的主題,為住宿帶來不同的體驗,也是成功的服務創新。

前不久台灣高鐵推出卡通列車,也是將卡通的文化加入運輸中。

(圖:加入文化元素的高鐵卡通列車)   服務創新的第三個元素是社會力。

也就是說,運用群眾的力量或智慧,讓服務的本質發生改變。

舉例而言維基百科就是運用社會力來進行知識出版非常成功的創新,而小米機利用小米社群中大量「米粉」的力量,來設計更友善的手機介面,在三年內成為年銷售超過1500萬台的手機廠商,都是運用社會力而成功的案例。

  這三種力量的運用也要能夠為顧客創造價值,因此我們在思考時可以由服務元素或是顧客價值提升的角度來檢討。

以顧客價值提升的角度來看,一般顧客的價值有功能面開始一直到情感的連結,大概可以分為功能,特色,體驗,及情感四個層次。

在較低的層次,我們可以利用科技,社會,或是文化來增加產品功能,或是建立產品特色。

例如,Groupon利用網路來推動團購,建立了一個有特色的商業模式,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帶動情感的連結。

在較高的層次,我們可以利用科技,社會,或是文化來改變顧客的服務體驗,並建立獨特的情感連結。

例如,小米機透過討論來改善手機的功能,讓參與的粉絲有很強的情感連結,而主題旅館則是透過文化帶動不同的住宿體驗。

墾丁兒童旅館利用虛擬實境來帶動兒童遊戲,則是以科技創造不同服務體驗的成功案例。

  要能夠成功的進行持續的服務創新,需要有個好的參考模式,本文中提供一個扼要的思維架構,提供給有意進行服務創新的企業參考。

作者 看的所有文章 留下您的評論取消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

社群登入/訂閱: 這個網站採用Akismet服務減少垃圾留言。

進一步瞭解Akismet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Email* 登入 Username Password RememberMe RegisterLostPassword 社群登入/訂閱: 最新活動資訊【歡迎報名】玩心設計工作坊-體驗自導式探索書的創作旅程|服務科學學會北區聯盟X輔大管院服務設計研究中心【歡迎報名】服務科學的實踐與挑戰論壇【歡迎報名】2020服科北區聯盟-「服務設計首部曲–優化顧客服務體驗」工作坊2020夏人文創新學程期末聯展@創意實驗室【歡迎報名】1/17企業服務創新菁英交流活動─產品創新決勝關鍵全站熱門文章 蘋果NFC功能大解禁!iPhone刷悠遊卡不是夢(35,789)可以把集點卡都丟啦!因為電子印章echoss來了(35,721)[主題週]專題報導-什麼是O2O?(29,053)黃金圈思考模型讓領導者激勵有方(26,250)Windyty即時動態氣象,颱風路徑雨量溫度一目了然(25,675)YouBike轉虧為盈的關鍵因素(25,200)超薄超小追蹤器TrackRbravo找東西很優雅(24,411)[主題週]專題報導-什麼是FinTech?(24,401)[主題週]專題報導-什麼是物聯網IoT?(23,755)省電型個人隨身冷氣機Evapolar加水插電即可告別酷夏(19,630)[專訪]廢食堂老闆林育民:精緻早午餐同時享受耍廢(18,764)主動式抗噪耳塞QuietOn一夜好眠到天亮!(17,846)Snowball整合Facebook、Line、WeChat方便你和不同領域的朋友聊天(17,095)外送平台四大核心資源共創價值(15,966)歡迎報名9月9-10日「企業服務創新菁英營」(15,52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