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癌良醫的人生故事》他把台灣子宮頸癌率降低一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一待,就是30年,對病患的照護及致力降低婦癌發生的努力,讓「婦癌權威」這四個字,逐漸跟他畫上了等號。

在全台灣近四萬筆網友的評鑑中,張廷彰 ... 瞭解更多 目前位置 首頁 百大良醫 婦癌良醫的人生故事》他把台灣子宮頸癌率降低一半,卻救不回自己... 25科良醫的診間故事 About 撰文者陳稚華 2016-03-23 在《良醫健康網》25個科別中,網友評價最高的各科醫師,這些醫師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在4千多位醫師中脫穎而出?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他們的故事。

photos放大顯示 攝影:張家毓 一邊是歡喜迎接天使降臨的新生兒產房,一邊是跟疾病纏鬥、死神拔河的癌症手術台,幾乎所有主攻婦產科的醫生,都做過這種天堂、地獄的選擇。

大部份的人,選擇走向了產房,長庚醫院北院區婦產部部長兼林口婦產科系主張廷彰,是少數的例外。

這一待,就是30年,對病患的照護及致力降低婦癌發生的努力,讓「婦癌權威」這四個字,逐漸跟他畫上了等號。

在全台灣近四萬筆網友的評鑑中,張廷彰拿下了《良醫健康網》婦產科好醫師的冠軍。

網友王克瑞這麼說:「真的非常感謝張醫師當初治好我太太的子宮頸癌,還替我太太保留生育能力,現在我女兒快滿1歲,要不是張主任,我怎能在中年還可以享有這樣美滿的家庭生活。

」 網友提娜也說:「十幾年前,當其他醫院醫師都建議我拿掉子宮內膜異位瘤時,只有張醫師建議小心保留…這個決定改變我這十年的命運...他是我此生遇過最好的醫生!」 他不只照顧自己的病人,更把專業擴散到所有台灣婦女。

每年國民健康署公佈的「國人十大癌症」資料是由「台灣癌症登記學會」提供,而張廷彰就是讓癌症登記,在台灣發展日益壯大的重要推手;他更成為台灣少數擁有臨床婦癌及公共衛生兩項專長的醫師。

也因為多年的努力,5年來,台灣罹患「子宮頸癌」的人數,降低了將近一半。

這樣的人生安排,其實是一連串巧合及半推半就的組合。

網友票選第一名良醫,當初不想從醫,只因為父親一句話... 起初,張廷彰對當醫生完全沒興趣。

「當初唸建中,畢業後本來想走天文物理,覺得生物不像物理那樣能登大雅之堂,當時非常崇拜愛因斯坦能洞察宇宙,也嚮往羅素能將錯綜複雜的人倫社會架構,歸納為幾個簡單的觀念。

」張廷彰回憶,雖然對未來志向滿懷憧憬,但在當時白色恐怖陰影猶存的社會氣氛之下,商業不發達、人心不安,有辦法的人才能遠赴美國發展,看不到自己未來該如何成就一番大事業。

於是,高三那年父親一句「你要去讀醫!」,改變了所有計畫及想像。

「雖然不希望屈服,卻好像也想不出更好的出路…」 建中畢業後,張廷彰考上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雖並非像班上其他同學進入台大醫科,但畢業後也不負父望,成為長庚醫院當年度的「BestIntern(最佳實習生)」。

「婦產科」是當時連第一名畢業都未必能考上的明星志願,但因為BestIntern的殊榮,讓他不用考試就順利申請到婦產科。

但為什麼會從「婦產」走到「婦癌」?「一開始是貪圖想說可以看到新生命、至少有個喜悅,不要一直都看到病死。

可是後來當了第三年住院醫師後,慢慢產科的人多了,當時主要從事婦癌診療的陳信夫又離開長庚,業務青黃不接……婦癌手術的時間長、困難度較高,並不是所有醫師皆樂意進行,產科的前輩醫師,就把我推到cancer(癌症)這邊來了。

」 赴哈佛習醫、台灣癌症登記學會成立 5年來,罹子宮頸癌婦女降低一半 然而,當上主治醫師後,張廷彰認為只有婦科背景還不夠,無法從醫學雜誌或書中得到所有臨床問題的解決,像是「新的治療是否比既有的治療要好?」必須借助臨床試驗才能得知,他決定再出國深造。

1988年赴巴西開「世界婦產科聯盟」會議後,他從紐約到波士頓、又到北卡及洛杉磯的醫學中心,一路比較選擇將來可以進修的地方,發現臨床試驗基礎的生物統計,是當時國內較沒有機會學習到的。

張廷彰決定申請進入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以生物統計及醫學決策分析為主要學習方向,之後又到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andWomen’sHospital)觀摩臨床。

張廷彰認為,在與不同國家的醫療團隊、病人、同學互動中,讓他學會用更寬廣的眼光看待事情。

1995年學成返台,張廷彰也不忘將這些先進的觀念技術帶回台灣。

一次因緣際會下,認識了當時正建立「台灣癌症登記學會」的開創者、前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保局總經理賴美淑,她便邀請張廷彰加入「台灣子宮頸篩檢及診療品質指標」小組。

而當時長庚醫院因為是台灣治療癌症規模較大的醫院,需要有「癌症登記」單位,這個任務就由張廷彰接下,並擔任兩任「台灣癌症登記學會」理事長,將台灣癌症登記的品質建立起來。

現在每年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佈的「台灣十大癌症」資料,都是由這裡提供,而了解「國人十大癌症」就是希望能透過早期發現、早期篩檢降低死亡比例;也因為張廷彰帶領團隊持續倡導做抹片篩檢,從2011年至今短短5年,台灣罹患「子宮頸癌」的婦女人數已降低了約40~50%。

photos放大顯示 第一頁 « 1 2 » 最後頁 單頁閱讀 標籤: 婦產科 乳癌 子宮頸癌 婦癌 評分: 1 2 3 4 5 (0) 列印 轉寄 按讚加入良醫健康網粉絲團 立即購買 罹癌到底要花多少錢?關於「癌症治療費」你會想知道的事 老婆癌逝那天,卻照樣看診到快9點...王永衛醫師的生前遺憾:太晚發現,人生沒有再來一次 得肝癌、血癌,堅持不要家人陪…父母的「沒關係你去忙」背後,是獨自在醫院流淚的脆弱 住院怪象:看到隔壁床病情嚴重,自己的病就好多了? 老婆堅持放鼻胃管、灌補品,老公2天後去世...一個病房裡的故事看:「過度照護」為何成了傷害? 「汗皰疹」不是汗引起的!台灣超多人都有,中醫師:「這4類食物」別再吃,去痰濕 喪禮那天,只有妹妹來簽名...一場花葬教我們的事:死亡才是檢視人生最好的時刻 換掉浴室門口的腳踏墊,竟能讓家中產生大改變!日本達人的「家事減法術」,讓8成家事都不用做了 Novavax疫苗開打!它適合當第四劑嗎?為何專家說Novavax疫苗比莫德納、BNT安全?六都預約管道一次看 明明沒撞到,身上卻出現「不明瘀青」?中醫師:這3種部位,小心是癌症前兆! 回應文章請先登入會員或註冊。

#1樓 2021/10/22下午12:06 流行病學雌激素(動情激素)過度的刺激是導致子宮內膜癌最基本的因素。

肥胖是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子、從未生育過、較晚停經、長期單獨服用雌激素的婦女,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都較易得子宮內膜癌。

?臨床症狀停經前、後不正常的出血是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症狀,百分之九十的病人表現出子宮不正常出血的症狀。

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病人沒有症狀。

由於百分之七十五的病人是在五十歲之後發生,,當已停經一段時間後再發生的出血需要特別注意。

此外像是久治不癒的陰道不正常血絲狀分泌物、子宮積膿、貧血等也都是子宮內膜癌可能的臨床表現。

?子宮內膜癌篩檢篩檢對象:同時合併有子宮內膜癌、乳癌、腸癌及卵巢癌家族史的婦女、大腸直腸癌史、接受停經後單獨雌激素荷爾蒙治療者、使用tamoxifen的乳癌婦女、肥胖的停經後婦女、停經較晚的婦女、停經前有明顯的不排卵週期(如多囊性卵巢)、功能性卵巢疾病者。

篩檢方法:陰道超音波以或子宮內膜切片。

?診斷方法醫師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方法是:事先先做一個詳細的骨盆檢查,確定問題所在後再做子宮內膜切片,取一些子宮內膜組織在顯微鏡下查看;當確定為子宮內膜癌時,就必須安排一系列檢查,如胸部X光、電腦斷層掃描、超音波等以確定癌細胞是否轉移。

https://drchihmingho.com/子宮內膜癌/https://drchihmingho.com 推薦(0) 檢舉 1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降7成!第一名神經內科醫師教你預防「腦退化」 2最惱人的救命警訊:出現這一種耳鳴要立即就醫,可能是鼻咽癌 3沒碰撞就瘀青,是身體第一道警訊!當心三大病因找上門 4發燒時,別吃退燒藥!感染科第一名醫師:關於發燒,多數人都搞錯的3件事 5幫病人省下10幾萬!被封稱「神之手」的第一名牙醫師:我絕不開口叫病人植牙 蔡岳麒 0人推薦 蔡岳麒 (台中市 整形外科) 我其實非常推薦這位醫師給沒動過什麼手術的年輕人耶,醫師是一個和藹的人,讓嚴肅、緊張的生病變得... 郭炫孚 2人推薦 郭炫孚 (高雄市 心臟血管內科) 專業有耐心負責有良心幽默 家裡的長輩都指定的醫師 寶寶哭鬧並非討抱醫師:恐為過敏所致 不注意過敏預防 當心腸絞痛找上寶寶 上班族 銀髮族 媽咪寶貝 男生 女生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