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共主义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根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然而,不久,特别是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美国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者的态度就来个180度的大转变。

尽管这时共产党在美国还没有出现,但美国资产阶级却打出了反共的旗号。

当 ... 《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         论反共主义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根源   刘建飞            〔内容提要〕反共主义在美国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根源。

除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外,美国所特有的政治文化背景也是重要根源之一。

在美国主流社会看来,共产主义是最大的“非美因素”;美国有反对激进革命的传统,而共产主义革命则是人类历史上最激进的革命;美国人有“天定命运”思想,而共产主义则被认为是美国实现天定命运的最大障碍。

此外,宗教的影响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失误也构成了反共主义在美国产生和发展的重要促动因素。

   关键词:反共主义/美国外交政策        自从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后,在美国就产生了反共主义【注释】“反共主义”是“反共产主义”(Anticommunism)的缩写,这样用虽不很科学(严格说“反共主义”的对应词语应是“反对共产主义的主义”,即以反对共产主义为宗旨的主义。

)但是,一是国内学者已习惯于这样用,约定俗成;二是这样用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注尾】这种意识形态,并被运用到美国外交中去。

反共主义势力及其影响在冷战时期达到顶点。

如果追溯历史,可以发现,早在19世纪70年代,反共主义在美国就出现了萌芽。

南北战争前,马克思主义就已传播到了美国。

南北战争期间,许多共产主义者和组织都参加了北方军队或帮助北军。

马克思主义者在响应林肯征募志愿军的号召方面,对全国起了示范作用;他们在许多战场上都英勇作战;马克思的战友约瑟夫・魏德迈曾投笔从戎,招募了一个整团参加北军,并因此而被晋升为上校,他还接受林肯交给的任务,担任险要的圣路易地区的指挥官;纽约共产主义俱乐部的一些会员都成了北军的军官。

【注释】〔美〕威廉・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39-40页。

【注尾】马克思主义者的行为受到了北方资产阶级的欢迎。

可以说这时共产主义者与北方资产阶级是某种同盟关系。

然而,不久,特别是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美国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者的态度就来个180度的大转变。

尽管这时共产党在美国还没有出现,但美国资产阶级却打出了反共的旗号。

当1877年美国发生全国性的铁路职工罢工时,虽然罢工是自发的,而且目的仅仅是为了抗议资方削减工资,但是一些美国报纸却一口咬定罢工是“共产党为暴力推翻政府而策划的阴谋”,其用意是为利用国家机器镇压罢工制造借口。

【注释】张海涛:《再说美国――关于民主、自由、人权的书信》,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页。

【注尾】可见,反共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之前就已露出了苗头,并被运用于内政中。

这表明,反共主义不仅仅是美国进行对外扩张的工具,是推行其外交政策的一张牌,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根源,即有经济政治方面的,又有社会文化方面的,不仅有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来说属于共性的因素,也有美国所特有的因素。

  一、两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对抗      反共主义并非美国所独有的意识形态。

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或存在着反共主义,而且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初期,反共主义在西欧更为盛行。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揭示了这种状况:“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

”【注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0页。

【注尾】“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已被政敌们用来作为互相攻击、咒骂的词语。

1848年革命失败后,西欧的共产主义者受到了无情的迫害,马克思在多次被逐、被捕、受审后,被迫带着家人流亡伦敦;“科伦共产党人审判案”使许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领导人和盟员遭受监禁。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欧洲又一次掀起了反对共产主义的狂潮。

十月革命爆发后,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一致对这场革命持反对态度,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还走上了对苏外交抵制、积极支持俄国反革命武装叛乱以及直接出兵干涉的道路。

对这种行径,列宁痛斥道:“现在英、法、美集团把消灭世界布尔什维主义、摧毁它的主要根据地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当成他们的主要任务。

为此,他们准备筑起一道万里长城,像防止瘟疫一样来防止布尔什维主义。

”【注释】《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9-160页。

【注尾】冷战期间,美国虽然是反苏反共的主帅,但西欧国家也是从自身的需要积极配合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特别是在冷战爆发时,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在反苏上更加积极主动。

【注释】详见刘建飞:《从战后初期英国工党对苏政策看冷战起源》,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8年第1期。

【注尾】    在反对共产主义上,美国后来居上。

如果说在巴黎公社革命后,反共主义在美国还只是某些资产阶级分子和集团的主张,并不像欧洲那样成为政府的行为,那么到了十月革命后,反共主义则成了官方的意识形态。

从政府要员的言论到政府的行为都可以反映出这一点。

当苏俄颁布《和平法令》后,美国国务卿罗伯特・兰辛称之为“对各国现存社会制度的直接威胁”。

他向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报告说:“如果布尔什维克继续掌握政权,我们就毫无指望。

”【注释】转引自张宏毅:《现代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6期。

【注尾】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国首当其冲宣布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接着参加了国际资本主义对苏俄的武装干涉,于1918年6月派兵7000人到俄国北部和西伯利亚。

【注释】杨生茂主编、王玮、张宏毅副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3页。

另见MichaelH.Hunt,IdeologyandU.S.ForeignPolicy(YaleUniversityPress,1987),pp.113-114.亨特认为美国共派出了15000人,其中1万人在俄东部近海省份,5千人在摩尔曼斯克。

【注尾】与此同时,国内出现了“恐赤症”。

1919年8、9月间,美国两个共产主义政党――美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工党刚刚成立,美国统治集团就迫不急待地对之进行镇压。

1920年1月2日,美国司法部在全国70个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突袭,逮捕了约1万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企图把共产党人一网打尽,美国出现“红色大恐怖”(“GreatRedScare”)。

【注释】RobertPaulBrowder,TheOriginsofSoviet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