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反共主义及其政治文化背景-手机知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国反共主义的进程,早在十月革命前就已经开启。

其时主要以反对美国所认为的、包括共产主义在内的激进主义为主。

敌视巴黎公社、遍及全关的“红色大恐慌”以及针对红色 ... 手机知网App 24小时专家级知识服务 打开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手机知网首页 文献检索 期刊 工具书 图书 我的知网 充值中心 美国的反共主义及其政治文化背景 山西大学 | 冉红平  美国反共主义的进程,早在十月革命前就已经开启。

其时主要以反对美国所认为的、包括共产主义在内的激进主义为主。

敌视巴黎公社、遍及全关的“红色大恐慌”以及针对红色革命而开展的帕尔默大搜捕都是其中的典型事例。

十月革命到冷战结束,美国反共主义规模空前,达到历史新高。

二战前主要表现为对苏联社会主义进行军事干涉、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

二战结束后,随着东欧、亚洲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美国反共主义更变本加厉,不仅国内山现反共、反发主高潮,而且在对苏联、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方面,表现得极端反动。

冷战结束后,美国反共主义虽然不以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却以推进民主、进行人权外交等新的形式进行。

美国反共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根源:除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利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国家利益的矛盾外,美国特有的政治文化背景也是重要的根源之一。

在美国主流社会看来,共产主义是最大的“非美因素”;美国有反对激进革命的传统,而共产主义则是人类历史上最激进的革命;美国人有“天定命运”的思想,而共产主义则被认为是美国实现天定命运的最大障碍。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两极格局终结,但美国反共主义将继续存在。

现存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迅猛发展与不断强大,必然招致美国一贯有之的敌视,但中美之间又有共同利益存在,因此,中国对美国的反共主义既要保持高度警觉,又不能反应过激。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客观地描述了美国反共主义的历史演变;第二部分从政治文化入手,分析美国反共主义独特的政治文化背景;第二部分是全文的落脚点,讨论了新时期应如何看待美国反共主义。

机 构: 山西大学 领 域: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关键词: 美国; 反共土义; 政治文化; 8 496 查看目录 下载CAJ版(2015k) CAJ阅读器下载 手机阅读本文 下载APP手机查看本文 硕士论文 《山西大学》 2004年硕士论文 精选好书 查看更多好书 相似文献 期刊 硕士 博士 会议 报纸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共引文献 同被引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二级引证文献 图书推荐 相关工具书 搜索 登录 注册 充值 文献 期刊 工具书 图书 文集 首页 搜索 客户端 充值 帮助 ©2021中国知网(CNK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