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核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核能由3座運轉發電中的核電廠及6座核子反應爐產生了5025MWe的發電量,約佔中華民國總發電量的20%、能源消耗的8.1%(2015年資料)。

... 採用ABWR設計之核四廠的建設由於 ... 臺灣核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遠處圍阻體左起分別為核四廠一號機、二號機。

台灣核能由3座運轉發電中的核電廠及6座核子反應爐產生了5025MWe的發電量,約佔中華民國總發電量的20%、能源消耗的8.1%(2015年資料)。

[1][2]採用ABWR設計之核四廠的建設由於一些技術失誤且面臨公眾反對,2014年宣布停建。

中華民國自1970年代以來日漸嚴峻的電力用量使該國開始使用核電,時至21世紀,的反核運動主要針對龍門核能發電廠(核四廠)是否商轉發電及蘭嶼低階核廢料,多聚焦在核能發電對環境的衝擊,且提出由於活斷層遍布台灣,台灣不適合蓋核電廠。

2016年總統選舉中,反核主義的民主進步黨贏得了中華民國執政當局的執政權。

之後蔡英文政府宣布將逐步廢核。

兩年後的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案複決了相關法律條文,法理上於結果公告三日後立即失效,其領銜人認為這代表台灣人民否決了廢除核能政策[3]。

事後民進黨政府卻表示,無意延役任何台灣的核電廠或興建新的發電機組,原因是中華民國反應爐壽命即將到期,無法繼續延役。

目次 1組織 2研究中心 3核廢料處理 4沿革 5臺灣核電廠列表 5.1商轉中 5.2未商轉 6反核運動 6.1起源 6.21990至2000年代 6.3福島核災之後 6.4台灣相關反核組織 7擁核運動 8相關條目 9參考資料 組織[編輯] 中華民國的核電廠皆由臺灣電力公司運營,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為其督導機關,核電廠也受國際原子能總署監督。

研究中心[編輯] 台灣運作中的學術研究反應爐僅有1座位於國立清華大學[4]。

成功大學陳秋榮教授[5]認為,若台灣欲發展潔淨能源,應加快研究核融合的速度。

學校 學校位置 研究用原子爐(英語:Researchreactor) 僱主 僱主位置 國立清華大學[6](竹科) 新竹市 THOR[7][8] 台電(均勢) 臺北市 核廢料處理[編輯] 1980年,台電在蘭嶼興建低階核廢料儲存場,並在1982年啟用,因而引發了蘭嶼的反核廢料運動,1996年後雖然不再將核廢料運至蘭嶼,2002年,台電核廢料貯存場租約到期,但貯存場的遷移卻一直沒有下文。

而澎湖望安鄉在1996年及2007年,台東大武鄉在2003年,都曾發生過反對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抗議行動。

1987年12月7日,原委會安排蘭嶼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等人,赴日進行日本核電安全宣傳之旅時,發生了「機場抗議事件」,雖然只有數名達悟青年參與,但卻是達悟族人發起的第一次抗議事件。

1988年2月20日,發起反核抗爭「第一次驅逐惡靈行動」[9],約有200人參與。

其後在1989年、1991年、2012年發起第二、三(約有400人參與)、四次驅逐惡靈行動。

1988年3月23日,在台北發動514反核運動。

1995年5月31日~6月1日,在蘭嶼發起「一人一石」填平港口行動,並同步在台北舉行「反核廢、驅惡靈」示威遊行[10]。

2002年5月1日,蘭嶼發動「全島罷工罷課反核」遊行,全島各學校約二至三成學生及半數鄉公所職員請假參與,與警方發生衝突,活動持續到4日經濟部長林義夫到蘭嶼進行溝通。

[11] 沿革[編輯] 戰後,領有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由行政院院長蔣經國主導提出十大建設,其中包含興建核能發電廠,即臺北縣石門鄉(今新北市石門區)第一核能發電廠。

核一廠緩和了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衝擊,也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是該地工業轉型的基礎。

[12] 臺灣核電廠列表[編輯] 商轉中[編輯] 電廠名稱 電廠照片 所在位置 操作單位 機組數量 裝置容量(MW) 當前狀態 備註 第一核能發電廠(金山核能發電廠) 新北市石門區 台灣電力公司 2 1,272 1號機、2號機除役中 1號機於2014年12月10日停機歲修時,執行核燃料挪移填換作業,發現1束燃料組件把手鬆脫而停機,目前1號機已除役。

第二核能發電廠(國聖核能發電廠) 新北市萬里區 台灣電力公司 2 1,970 商轉中 2號機自2016年5月完成大修時發生跳機事件後停機,2018年2月因冬季缺電,政院拍板重啟核二2號機。

第三核能發電廠(馬鞍山核能發電廠) 屏東縣恆春鎮 台灣電力公司 2 1,902 商轉中 未商轉[編輯] 電廠名稱 電廠照片 所在位置 操作單位 機組數量 裝置容量(MW) 當前狀態 備註 第四核能發電廠(龍門核能發電廠) 新北市貢寮區 台灣電力公司 2 2,700 封存中 1號機、2號機未商轉發電。

反核運動[編輯] 臺灣反核運動主要來自反對核四廠興建計畫,另外也有一部分是針對蘭嶼低階核廢料等問題,目前為臺灣的政治運動(裡面未有核能專業人士),幾乎每年都有至少一次遊行活動。

起源[編輯] 1970年代,邱連輝、黃順興、蘇秋鎮、雷渝齊、林鈺祥等立法委員曾經在立法院提出對核能發電的質詢[13]:191,屏東核三廠興建時亦有反對聲音[14]。

但反核當時並非社會重要議題,也未形成社會運動。

直到臺北縣貢寮鄉(今貢寮區)核四廠興建計畫於1980年提出。

1984年6月,立法委員余陳月瑛首先在立法院以反對核四廠興建為質詢重點。

1984年12月起,多名監察委員以核四廠預算過於龐大,要求政府檢討是否有興建必要。

1985年3月,55位立法委員聯名,向行政院提出聯合質詢,要求審慎評估核四興建的利弊得失。

同年4月27日,55位立法委員再度聯名要求停止興建核四廠。

5月2日,行政院指示暫緩興建核四廠,是為核四廠興建計畫第一次受阻。

但在核四廠預算尚未核准以前,早已經在1978年開始購買土地。

此時期民間的參與組織,有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以及貢寮鄉居民社區組織。

當時對核四廠質疑的面向,主要集中在政治面、經濟面,對核能安全的面向討論較少。

[13]:191-195 1985年7月7日,核三廠一號機汽機房設計不當,低壓汽機運轉發生劇烈共振現象,汽機葉片脫落,引爆氫氣造成大火,延燒三小時,經一年兩個月停機修復,始恢復正常運轉,損失慘重。

1986年4月28日,車諾比核事故發生,使得核能安全與生態影響的議題被重視,反核運動也從單獨針對核四廠的政商問題,轉向對核能發電的普遍性質疑。

[13]:199-201當年10月10日,由黨外編聯會人士到台電大樓前舉行抗議核電政策的演講活動,是公認第一次的反核四街頭運動。

[15]1986年底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時,恆春地區的候選人皆將抨擊砲口對準核三廠,顯示出核電議題的政治化。

[13]:199 此時期的反核運動亦漸漸組織化,從早期僅有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環境組,到後來1987年9月1日新環境基金會成立、1988年1月臺灣環境保護聯盟(簡稱「環保聯盟」)成立,新的組織陸續投入反核運動,其中環保聯盟下的反核組成為當時的要角。

[13]:200-201而環保聯盟進行民間的反核串連,也促成貢寮鄉地方草根組織鹽寮反核自救會也於1988年成立。

反核運動的街頭抗爭便在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的鼓吹下開始氾濫。

[14] 1990至2000年代[編輯] 2014年馬英九接見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核安諮詢小委員會前主席SamArmijo 1992年,立法院通過原於1985年凍結之核四預算恢復動支,同年反對核能發電之在野黨民主進步黨在199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取得三成以上的席次,使得經由立法院的預算審查,達成停建核四成為可能。

反核組織透過與在野黨結盟的方式,開始向立法院施壓。

同時,反核團體也嘗試透過中華民國法律體制達成目標。

1994年。

反核團體發起罷免臺北縣擁核立委(多為執政黨中國國民黨籍)行動,是台灣地方自治史上第一樁中央民代罷免投票,中國國民黨佔多數的立法院修改選罷法,提高罷免門檻;11月27日在台北縣舉行罷免投票,同日台北縣政府也針對核四立場進行全縣性公民投票,在投票率低,未達選罷法罷免門檻的情況下,此次罷免未能成功。

1994年5月22日,核四廠所在的貢寮鄉舉行全鄉核四公投開票結果不同意興建者,佔96%以上,但因公投當時沒有法源依據,不具法定效力。

[14] 2000年,原本主張反核的民主進步黨取得中華民國執政權,陳水扁政府起初宣布停建核四,但引發國會執政黨和反對黨之間的對立及臺灣社會的不安,次年2月又由時任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宣布核四復工[16],是反核方的一大挫敗。

2002年陳水扁政府將「非核家園」列入《環境基本法》,成立非核家園推動委員會,邀請環保界人士加入,試圖推行體制內的社會宣傳。

另一方面,民間反核運動人士則持續自1997年以來的在地工程監督路線。

2000年自環保聯盟臺北分會轉型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成為此時的重要反核團體,透過進入地方社區辦理活動的方式,試圖維繫反核動力。

2010年,由於核四試運轉期間發生些許事故,引發媒體對於安全問題的疑慮。

2011年初,鹽寮反核自救會重新改組,再啟抗爭。

同年3月11日,因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所帶來的地震與海嘯侵襲,發生了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全球各地反核聲浪高漲。

[14] 福島核災之後[編輯] 2013年1月,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號召婦女成立「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17],引起社會關注,也使行政院長江宜樺於2月25日宣布,政院願接受核四停建公投檢驗,將由立法院發動全國性公投,預估7、8月舉行。

值得一提的是,反對人士中並無任何有核電相關背景之專家。

[18][19]不過提案在立法院沒通過。

2010年代有不少反核的集會遊行及社會運動,其中以臺灣廢核大遊行、2014年林義雄反核四禁食行動及後續引發的佔領忠孝西路事件及426凱道反核事件較為知名。

台灣相關反核組織[編輯]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地球公民基金會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擁核運動[編輯] 支持核能發電者認為,核能發電是對環境衝擊最小的安全、潔淨能源,而非蔡英文政府一意發展、高汙染的火力發電。

[20]核能流言終結者就是一個擁核團體。

相關條目[編輯] 臺灣反核遊行 參考資料[編輯] ^存档副本(PDF).[2019-05-12].(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9-04-28).  ^DonShapiro.TaiwanEconomy:Near-termUptick,Longer-termChallenges.TheBrookingsInstitution.1March2013[20August20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5).  ^陳文姿.以核養綠公投案過關「2025非核家園」最晚下週失效.環境資訊中心.2018-11-25[2019-05-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2).第16案公投……訴求廢除《電業法》的第95條第1項,亦即「2025非核家園」條款,將於中選會正式公告後第三天正式失效。

該案領銜人……表示,這表示民意已經否決了「非核家園」政策。

  ^TaiwanNuclearPower.[20August2015].  ^NCKUNearsStepinNuclearFusionPower–NCKU,NationalChengKungUniversity-NewsCenter.[2013-12-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8).  ^StudyinTaiwan.[2016-03-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7).  ^學術研究.  ^(Taiwan),MinistryofForeignAffairs,RepublicofChina.FreeChinaBuildsHerFirstReactor-TaiwanToday.1July1961.  ^驅逐惡靈的雅美長矛 ^蘭嶼重要歷史事件與反核廢料運動大事紀[永久失效連結] ^你核德核能佔領我的土地!─蘭嶼核廢料與原住民土地爭議 ^Huang,Abby.台灣第1座退場的核電廠:核一廠1號機即日起永久停機,除役時間「仍有變數」.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2018-12-05[2019-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7)(中文(臺灣)).  ^13.013.113.213.313.4張茂桂.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灣「反核運動」之評析(臺北:巨流圖書).1989:189-209.ISBN 9579464197.OCLC 23666443.  ^14.014.114.214.3崔愫欣.台灣反核運動的歷史與策略(從1980至2011).TAHRPAS.2011年,(2011秋季號):19–21[2014-04-22].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湯佳玲.回顧非核家園活動.自由時報.2013-05-19[2014-04-24](中文(臺灣)).  ^楊孟瑜.核四復工引發台灣強烈反應.BBC中文網.2001-02-14[2014-04-22](中文(臺灣)).  ^召10萬媽媽連署富邦董娘籲停核四」.蘋果日報.2013-01-11[2014-04-22](中文(臺灣)).  ^晏明強;陳郁仁.陳藹玲反核串聯激發民氣.蘋果日報.2013-02-26[2014-04-23](中文(臺灣)).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核四停建最快7月公投.蘋果日報.2013-02-26[2014-04-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30)(中文(臺灣)).  ^李修慧.封存核電廠四年後,馬英九挺「以核養綠」公投:「核能也是綠能」.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2018-07-31[2018-10-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1)(中文(臺灣)).  閱論編中華民國核能核電廠 第一(金山)(除役) 第二(國聖)(運行) 第三(馬鞍山)(運行) 第四(龍門)(封存) 研究機構 核能研究所 國立清華大學 設備製造商 奇異 西屋電氣 三菱重工業 日立製作所 東芝 電力公司 台灣電力公司 行政組織等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輻射偵測中心 放射性物料管理局 蘭嶼(暫存低階核廢料) 公民運動 反核遊行 核四公投運動 2021年核四商轉公投 閱論編各國核動力利用情況Gwe>10 加拿大(英語:NuclearpowerinCanada) 中國大陸 歐盟(英語:NuclearpowerintheEuropeanUnion) 法國 德國 英國(英語:NuclearpowerintheUnitedKingdom) 日本 俄羅斯 韓國 烏克蘭(英語:NuclearpowerinUkraine) 美國 GWe>2 歐盟(英語:NuclearpowerintheEuropeanUnion) 比利時(英語:NuclearenergyinBelgium) 捷克共和國(英語:NuclearpowerintheCzechRepublic) 芬蘭(英語:NuclearpowerinFinland) 西班牙(英語:NuclearpowerinSpain) Sweden(英語:NuclearpowerinSweden) India(英語:NuclearpowerinIndia) 臺灣核能 Switzerland(英語:NuclearpowerinSwitzerland) GWe>1 巴西(英語:NuclearpowerinBrazil) 歐盟(英語:NuclearpowerintheEuropeanUnion) Bulgaria(英語:NuclearpowerinBulgaria) Hungary(英語:NuclearenergyinHungary) Lithuania(英語:NuclearenergyinLithuania) Romania(英語:NuclearpowerinRomania) Slovakia(英語:NuclearenergyinSlovakia) 各國核能政策 SouthAfrica(英語:SouthAfricanNuclearEnergyCorporation) GWe<1 Argentina(英語:NuclearpowerinArgentina) Armenia(英語:NuclearpowerinArmenia) 歐盟(英語:NuclearpowerintheEuropeanUnion) Netherlands(英語:NuclearenergyintheNetherlands) Slovenia(英語:NuclearenergyinSlovenia) 伊朗核問題 Pakistan(英語:NuclearpowerinPakistan) 計畫階段 Albania(英語:NuclearenergyinAlbania) Bangladesh(英語:NuclearenergyinBangladesh) Belarus(英語:NuclearenergyinBelarus) 各國核能政策 歐盟(英語:NuclearpowerintheEuropeanUnion) Poland(英語:NuclearenergyinPoland) Ghana(英語:NuclearpowerinGhana) Indonesia(英語:NuclearpowerinIndonesia) Jordan(英語:NuclearenergyinJordan) Morocco(英語:NuclearenergyinMorocco) Malaysia(英語:NuclearenergyinMalaysia) Myanmar(英語:NuclearenergyinMyanmar) Nigeria(英語:NuclearenergyinNigeria) 各國核能政策 SaudiArabia(英語:NuclearenergyinSaudiArabia) SriLanka(英語:NuclearpowerinSriLanka) Thailand(英語:NuclearpowerinThailand) Tunisia(英語:NuclearenergyinTunisia) Turkey(英語:NuclearenergyinTurkey) UAE(英語:NuclearpowerintheUnitedArabEmirates) Vietnam(英語:NuclearpowerinVietnam) 放棄新廠計畫 Kuwait Oman Peru Portugal(英語:NuclearenergyinPortugal) Singapore Taiwan(英語:NuclearpowerinTaiwan) Venezuela(英語:NuclearenergyinVenezuela) 廢止核電 Belgium(英語:NuclearenergyinBelgium) Germany(英語:Anti-nuclearmovementinGermany) Switzerland(英語:Anti-nuclearmovementinSwitzerland) 反核運動 Australia(英語:Anti-nuclearmovementinAustralia) EU(英語:NuclearpowerintheEuropeanUnion) Austria(英語:NuclearenergyinAustria) Denmark(英語:NuclearenergyinDenmark) Greece(英語:NuclearenergyinGreece) Ireland(英語:NuclearenergyinIreland) Italy(英語:NuclearenergyinItaly) Luxembourg(英語:NuclearenergyinLuxembourg) Malta(英語:NuclearenergyinMalta) Portugal(英語:NuclearenergyinPortugal) Israel(英語:NuclearpowerinIsrael) 列支敦斯登 NewZealand(英語:NewZealand'snuclear-freezone) Norway(英語:NuclearenergyinNorway) 核能發電站列表(英語:Listofnuclearpowerstations) 核能政策(英語:Nuclearenergypolicy) 各國核能政策 核事故 Portal:核技術 閱論編臺灣社會運動 人權運動↗(勞工運動↗·原住民族運動↗·農民運動↗·性別平等運動↗) 政治運動↗·司法改革運動↗·媒體改革運動↗·環境運動↗·文化保存運動↗·學生運動↗·食品安全運動↗·體育改革運動↗ 環境議題環境運動·低碳經濟·環境影響評估·國土三法反核議題臺灣反核運動·臺灣反核遊行·核四建廠及運轉爭議·核四公投運動環境污染與公害事件2000年前中石化安順廠污染事件·新竹李長榮化工廠事件·花壇鄕窯業工廠空氣污染事件·綠牡蠣事件·RCA事件·烏腳病事件·米糠油中毒事件·鎘米事件·林園事件·輻射鋼筋事件2000年代2000年昇利化工高屏溪污染事件·2001年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2002年紅毛港抗爭事件·2005年毒鴨蛋事件·2008年大發工業區空氣污染事件·2009台塑仁武廠汙染事件·香山綠牡蠣事件2010年代2011年臺灣塑化劑事件·2013年日月光廢水污染事件·2014年高雄氣爆事故·大林蒲遷村事件開發爭議政府1987年後勁反五輕運動·宜蘭反六輕·反六輕運動·反濱南工業區開發案(七輕)·反美濃水庫·反湖山水庫·反蘇花高速公路·2005年美麗灣渡假村爭議·大埔事件·阿朗壹古道·淡江大橋·淡北道路·反國道七號·宜蘭蜜月灣開發爭議·搶救神岡浮圳民間1986年鹿港反杜邦設廠事件·反拜耳事件·反國光石化開發案(八輕)·苑裡反英華威瘋車運動·內湖保護區反慈濟開發事件·遠雄臺北大巨蛋移樹爭議·反龍燈事件·中央公園護樹護地運動·墾丁悠活開發爭議·飛雁新村護樹運動·內湖山老鼠事件大型自然災害1990年前八七水災·八一水災1990年代八一八風災·九二一大地震2000年代七一一水災·九一七水災·七二水災·七一八水災·八八水災保護組織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臺灣環境保護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荒野保護協會·臺灣綠黨·時代精神運動·綠色陣線協會·看守臺灣協會·臺灣環境資訊協會·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臺灣千里步道協會·臺灣護樹團體聯盟·臺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臺南社區大學·台灣土地正義行動聯盟·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保護人士陳椒華·徐世榮·鍾鐵民·馬以工·廖永來·張國龍·林俊義·高成炎·林義雄·文魯彬·蘇煥智·鍾淑姬·朱天衣·王鐘銘·張宏林·潘翰聲·潘翰疆·楊長苓·吳晟·李根政·廖本全·齊柏林·劉麗蘭·洪輝祥·粘錫麟·鄭明能·鄧豐洲·陳炯霖·楊木萬·邱花妹·崔愫欣·趙家緯·房思宏·劉惠敏·黃小陵·賀光卍·劉念雲·楊國楨·利梅菊·游藝·陳家宏·詹順貴·黃煥彰·晁瑞光·吳仁邦·吳柏瑋·王南昕行政機關環保署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灣核能&oldid=68718167」 分類:臺灣核能隱藏分類:自2018年4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含有過時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DeutschEnglishItaliano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