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社群行銷揭秘 - 動腦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5-11-18)台灣麥當勞如何用8大策略經營社群媒體,創造品牌價值? 麥當勞品牌暨整合行銷傳播副總裁李意雯(施玟如/攝).  作者:郭彥劭 更新時間:2015-11-1818:19 sharetoFacebook sharetoLine 麥當勞社群行銷揭秘 全民報新聞 品牌 透視品牌 (2015-11-18)台灣麥當勞如何用8大策略經營社群媒體,創造品牌價值? 麥當勞品牌暨整合行銷傳播副總裁李意雯(施玟如/攝) (2015-11-18)每逢節慶假日,都是服務業從業人員最忙碌的時候,麥當勞的第一線服務員也不例外。

多數人和家人團聚的時刻,他們得堅守崗位。

  2015年母親節,台灣麥當勞推出的「媽媽和麥當勞的秘密計畫」,讓員工的母親,偷偷到餐廳探訪他們,就算無法到場的阿嬤,也錄製一段影片,讓麥當勞的員工又驚又喜,當場落下熱淚。

整個過程拍攝成影片放到網路上,吸引大量網友按讚、分享,光是在麥當勞Facebook上,就累積超過23萬個讚,16萬次轉載,其中有85%是有機的分享(Organicshare),意思是沒有花媒體費,網友就主動分享。

動腦俱樂部2015年10月18日,第435次午餐演講例會,由台灣廣告主協會邀請到麥當勞品牌暨整合行銷傳播副總裁李意雯,以「麥當勞如何透過社群打造品牌價值」為題,分享麥當勞經營社群媒體8大策略,及麥當勞社群聆聽(Sociallistening)的經驗,吸引全場超過100位行銷人參與。

  品牌社群的重要性 演講一開始,李意雯就強調,台灣大眾的社群媒體接觸率達64%,遠高於全球平均25%,很多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社群網站,因此,品牌經營社群非常重要。

要如何定義「社群」?李意雯表示,「社群就像社區,很多人在上面討論共同話題,而且有不同意見。

」根據觀察,「感人有洋蔥」、「正妹」、「貓狗」、「達人」、「爆料」及「素人幽默」最容易得到關注,而品牌應該跟著操作,「運用社群力量,將品牌正面聲量放到最大,同時管理負面情緒,這就是社群行銷的目的」。

  麥當勞在社群媒體經營管理上,有8大策略,分別是:1、放大自媒體效益。

2、品牌說故事。

3、觀眾說故事。

4、O2O。

5、主動與被動。

6、掛名與不掛名。

7、GoMobile。

8、給忠實擁護者獎勵。

  舉例來說,「媽媽和麥當勞的秘密計畫」,感人的影片讓網友大呼「有洋蔥」,非常感動。

就是品牌說故事最好的範例。

李意雯認為,在社群上不能只有產品促銷類的訊息,要說好的故事,網友才會買單。

  又像是麥麥辦桌「婉君上菜單」活動,用麥當勞牛肉做成牛肉丸,和海嵾、鮮蝦、蔬菜做成「翡翠牛肉丸」料理,在麥當勞Facebook粉絲團上,邀請網友替這道菜命名,並有機會拿到麥當勞禮卷。

(圖片來源:麥當勞) 結果有超過1,200位網友加入,有人說該叫「無敵海景牛肉丸」,也有取名為「獻瑞龍珠」,活動效果非常好,就是和網友互動,讓他們「參與品牌內容」、「觀眾說故事」的典範。

  麥當勞的社群聆聽 接下來,李意雯提到操作社群聆聽(sociallistening)的經驗。

根據統計,每天平均有342則在社群上討論台灣麥當勞。

每天早上10點半,台灣麥當勞團隊會接到之前24小時,網友討論台灣麥當勞的報告,利用關鍵字語意分析正、負評。

  由於現在社群媒體力量大,許多傳統媒體都會在上頭找新聞素材,所以當同一個話題討論超過70則的時候,團隊就會深入了解,提早準備因應。

  分享會結束後,由台灣廣告主協會理事長詹岳霖代表送上禮物(左四),麥當勞媒體代理商宏盟媒體集團執行長黃燕玲(左一)獻花,感謝李意雯精采分享。

(施玟如/攝) 最後的Q&A時間,吸引許多參與例會來賓踴躍提問,關於更多精采的內容,請參考第477期1月《動腦》雜誌,「每月精采品牌」專欄,裡面會有更深入的報導。

  sharetoFacebook sharetoLine     2021年12月548期《共好消費時代來臨》 原價:NT$180 優惠價:NT$180 詳細介紹 2022消費大趨勢論壇 2022消費大趨勢論壇 原價:NT$5000 優惠價:NT$3500 詳細介紹 HOTNEWS 交換禮物送什麼?百大聖誕交換禮物排行榜大公開! 全球首家NFT鹹酥雞店!師園鹹酥雞上架OurSong 新品一上市就狂賣萬份!「怪獸」用發票活動引燃購買狂潮 2021年十個熱門趨勢!(下)從個人、環境、媒體到科技不能不知的大事件 JINS、Owndays爭快時尚眼鏡市場霸主面對「眼鏡市場」卻危機重重 2021金句獎評選結果出爐! 2020台灣年度12大創意廣告 「記得袋」新桌遊響應限塑潮流 話題行銷:用微笑和全世界年輕人做朋友 防疫不出門watashi+資生堂集團美妝網用AI讀心術收買猶豫客 動腦雜誌 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