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 重點整理與心得 - 豁達人生財經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 重點整理與心得 · 1.董監事持股比例下降及質押比例上升。

· 2.大股東與機構投資人大幅出脫股票。

· 3.董監事結構異常(如沒有獨立董 ... 豁達人生財經室 跳到主文 生活不是在等待暴風雨過去,而是要學會在雨中跳舞。

部落格全站分類:財經政論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Sep26Wed201215:57 《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重點整理與心得 讓我們用豁達的態度看待投資,讓我們用聽故事的心情閱讀財報。

一個堅持:課責性@保障股東權益是經理人實踐課責性最重要的指標。

@檢視企業實踐課責性的最好方法,便是觀察公司對待小股東的態度。

小股東在資本市場中處於財富弱勢與資訊弱勢,當弱勢團體在財務資訊公開透明等領域也被妥善照顧,這個公司對實踐課責性的努力就無庸置疑。

二個方法:表達事實、解釋變化原因@ 財務報表的兩種基本數量:存量(資產)、流量(獲利)。

@ 財務報表是你問問題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 對投資人而言,別太自信於自己能看穿企業的財務數字操縱(困難度太高),應該專注地觀察企業長期競爭力的變化。

三類活動營運活動:市場占有活動,決定企業短期的成功。

 投資活動:策略規劃活動,決定企業未來能否成功。

融資活動:後勤支援活動,決定企業資金是否充足流暢。

四份報表資產負債表@ 會計方程式:資產=負債+業主權益;左為資金用途,右為資金來源。

@ 較不好的資金搭配方式,是短期的資金來源投資在中長期才能回收的資產上(所謂的以短支長)。

@ 最有效率的營運模式,是以「負」的營運資金推動如此龐大的企業體- *利用規模優勢與營運效率,讓往來供應商提供無息的營運資金。

*不過,做出這種解釋要十分小心,如果一個公司維持相當低的「存量」,就必須有能力創造出卓越的「流量」。

*若無營運上的規模優勢及管理效率,卻刻意拉長應付帳款的支付期間,會造成供應商反彈的副作用-提高售價、降低優先供貨的意願、降低供貨品質、懷疑清償貸款的能力。

*拉長付款時間所獲得的經濟效益,也會由於利率維持在低檔而隨之降低。

@ 資產比負債更危險-  *資產通常只會變壞:存貨跌價損失、應收帳款倒債、長期股權轉投資不透明。

*負債通常只會變好:負債會成為問題,經常是因為資產價值縮水,或獲利能力萎縮所致。

@ 資產的價值主要建立在假設「未來能創造的現金流量」之上。

損益表@ 損益表是衡量企業經營績效最重要的指標。

@ 盈餘品質- *保持高的穩定性與持續性,我們就說它擁有高的盈餘品質,而盈餘品質其實就是競爭力最具體的展現。

*盈餘品質的5項條件:高持續性、高可預測性、高現金轉換性、低變異性、低人為操縱性。

*凡是在前期進行大規模的組織重整或資產減損認列者,未來都有可能有盈餘品質問題。

@ 由於配合原則,過量的存貨有助於將固定費用遞延到未來期間。

@ 一個企業未來是否具有競爭力,往往要觀察景氣不佳時它對研發支出的態度。

@ 每股盈餘的迷思- *過分高估未來的每股盈餘:如景氣循環股。

*未能注意本益比持續下降:公司未來的獲利成長變慢。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評估企業能否持續經營及競爭的核心工具。

@營運現金流量異常好壞的判斷- *營運活動現金流量成長率高於淨利成長率的原因:應收帳款成長控制得當、存貨成長控制得當、應付帳款及應付票據大幅成長。

*獲利增加,但營運活動現金流量減少,甚至成為淨流出:應收帳款大量增加、存貨大量增加。

*獲利減少,營運現金流入增加:它通常出現在正式清理過去錯的決策、而目前營運開始有所改善的時候。

@四大企業類型- *信心十足的成長型公司:淨利及營運活動現金淨流入持續快速成長;投資活動現金大幅增加;長期負債增加,不進行現金增資(對投資報酬率高於借款利息充滿信心)。

*穩健的績優公司:淨利及營運活動現金淨流入持續成長,但幅度不大;營運活動現金流入大於投資活動現金支出;大量買回自家股票與發放大量現金股利。

*危機四伏的地雷公司:淨利成長,但營運活動現金淨流出(好大喜功,管理紀律失控);投資活動現金大幅增加(仍積極追求成長);短期借款大幅增加,但同業應付款大量減少(短期內有償債壓力,知情的同業不敢再提供信用)。

*營運衰退的夕陽公司:淨利及營運活動現金流量下降;投資活動現金不成長反而下降,甚至不斷處分資產以取得現金;無法保持穩定的現金股利支付。

股東權益變動表  @ 股東權益變動表是說明管理階層是否公平對待股東的最重要資訊。

@ 減資的3種意涵- *庫藏股減資:買回自家公司股票,再將股本消除,可使每股盈餘向上提升。

*現金減資:將股本消除並將等同於股本的金額直接以現金還給股東,原因多是獲利穩定且手頭上現金充裕,同時可以提升每股盈餘及投資報酬率,並消除股本過大及閒置資金的情形。

*減資彌補虧損:將股本的金額拿來彌補累積虧損,通常表示公司營運不好,需要藉由減資來改善財務結構,若公司經營階層有意改善營運策略,減資會對股東有正面的效果。

@ 理想融資順位:自有資金->舉債->發行股票。

五項管理修練:形成願景、分析現況、協調利益、嘗試創新、激勵賦能@協調利益:薪資之於員工、應收款之於顧客、應付款之於供應商、借款之於銀行、股利之於股東、稅金之於政府。

@ 企業活動:員工的學習成長->改善內部流程->提升顧客的滿意度->使財務績效優良->財務再投資員工的學習成長、內部流程、顧客。

合併報表@ 優點:合併財物報表的編製,能防止企業把營運的虧損及負債隱藏在其他沒有合併的受控制公司中。

@ 缺點:合併報表資訊的加總性太高,不易看出個別公司的特色。

 股東權益報酬率@ 杜邦公式:股東權益報酬率=純益率x資產周轉率x槓桿比率- 純益率:當期營運活動的成果 資產周轉率:過去投資活動累積所產生的效益槓桿比率:融資活動的表現 @ 股東權益報酬率的限制:可轉換公司債轉換前的高估、經營規模擴大後的自然遞減。

避開地雷股的5大要訣1.董監事持股比例下降及質押比例上升。

2.大股東與機構投資人大幅出脫股票。

3.董監事結構異常(如沒有獨立董監事)。

4.審計意見及更換簽證會計師事務所。

5.公司頻繁更換高階經理人或敏感職位幹部。

  ----- 心得: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而且是一本推理小說,我們要以足夠的資料來堆積線索,用嚴謹的邏輯尋出線索背後的脈絡,再沿著脈絡慢慢理出企業的趨勢,如果看不出來趨勢,或趨勢不甚明朗,就代表時機尚未成熟,或這不是個理想標的,此時若是躁進就會誤了大事,即使讓我們走運賺了點差價,卻也可能種下日後失敗的因子,福爾摩斯說過:「從依據不充分的材料中進行推理總是非常危險的。

」,另外又說:「我從不猜測,這是一種極壞的習慣,足以破壞邏輯的推理。

」,下結論之前,先以各種角度試圖推翻自己的理論,不停和自己喜愛的投資方式辯論,在修正大部分的思考盲點和假設性猜測之前,讓自己保持冷靜的頭腦和豁達的胸襟,抑制先天性的易取得性誤導傾向,最後謀定,而後動。

(以上分析純屬個人投資心得,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也不保證資料完全正確)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HuodaLife 豁達人生財經室 HuodaLife發表在痞客邦留言(1)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不設分類個人分類:好書共賞上一篇:近期盈餘趨勢轉強_遠翔科(3291,~2012年8月) 下一篇:財報分析_巨大(9921)[vs美利達(9914)](一)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文章搜尋 月份文章 月份文章 2022四月(7) 2022三月(1) 2022二月(3) 2022一月(5) 2021十二月(5) 2021十一月(1) 2021十月(1) 2021九月(1) 2021八月(2) 2021七月(4) 2021六月(7) 2021五月(1) 2021四月(7) 2021三月(5) 2021二月(5) 2021一月(10) 2020十二月(9) 2020十一月(7) 2020十月(5) 2020九月(3) 2020八月(3) 2020七月(3) 2020六月(5) 2020五月(3) 2020四月(3) 2020三月(5) 2020二月(1) 2020一月(6) 2019十二月(1) 2019十一月(7) 2019十月(3) 2019九月(4) 2019八月(8) 2019七月(3) 2019六月(3) 2019五月(5) 2019四月(5) 2019三月(3) 2019二月(3) 2019一月(6) 2018十二月(6) 2018十一月(7) 2018十月(3) 2018九月(3) 2018八月(5) 2018七月(5) 2018六月(1) 2018五月(5) 2018四月(3) 2018三月(1) 2018二月(3) 2018一月(7) 2017十二月(5) 2017十一月(9) 2017十月(2) 2017九月(1) 2017八月(3) 2017七月(2) 2017六月(7) 2017五月(4) 2017四月(5) 2017三月(5) 2017二月(3) 2017一月(6) 2016十二月(5) 2016十一月(7) 2016十月(3) 2016九月(8) 2016八月(10) 2016七月(8) 2016六月(8) 2016五月(2) 2016四月(5) 2016三月(6) 2016二月(5) 2016一月(8) 2015十二月(10) 2015十一月(6) 2015十月(5) 2015九月(5) 2015八月(3) 2015七月(7) 2015六月(2) 2015五月(7) 2015四月(5) 2015三月(4) 2015二月(2) 2015一月(8) 2014十二月(4) 2014十一月(7) 2014十月(5) 2014九月(6) 2014八月(5) 2014七月(4) 2014六月(3) 2014五月(6) 2014四月(6) 2014三月(7) 2014二月(9) 2014一月(4) 2013十二月(7) 2013十一月(5) 2013十月(10) 2013九月(1) 2013八月(10) 2013七月(8) 2013六月(7) 2013五月(5) 2013四月(5) 2013三月(4) 2013二月(5) 2013一月(7) 2012十二月(10) 2012十一月(7) 2012十月(12) 2012九月(7) 2012八月(10) 2012七月(7) 2012六月(11) 2012五月(10) 2012四月(6) 2012三月(9) 2012二月(1)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分類 操作紀錄(352)月報(129)年度回顧與經驗紀錄(15)好書共賞(77)總體經濟與大盤評估(4)資源分享(2)價值投資分析法(26)貴金屬與通貨膨脹報導(30)金融真相影片(3)未分類文章(1)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常用連結 豁達人生選股機版主Facebook日盛證券個股查詢公開資訊觀測站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Nvesto股狗網鉅亨網Stock-AI黃國華耕讀筆記王者世界新聞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