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試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核試驗(nuclear test),又稱核試爆,是為了軍事研究和科學研究目的,對核爆炸裝置或 ... 地下核試驗:是在地底下試爆,如美國於內華達州的內華達核試驗場的核試爆。
核試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8年7月16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
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核武器
歷史核武器發展史 ·曼哈頓計劃 ·核軍備競賽 ·核試驗 ·核間諜 ·核擴散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東北亞非核地帶條約 ·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禁止核武器條約 ·無核武地帶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
戰爭型態核戰爭 ·核訛詐 ·核武器運輸(英語:Nuclearweaponsdelivery) ·核三位一體 ·一次打擊 ·二次打擊 ·核爆效應(英語:Effectsofnuclearexplosions)
武器類型原子彈 ·氫彈 ·髒彈 ·中子彈 ·槍式 ·內爆式 ·核魚雷 ·核砲彈(英語:Nuclearartillery) ·核武器設計方案 ·核按鈕手提箱 ·簡易核裝置 ·核深水炸彈(英語:Nucleardepthbomb) ·核武器列表(英語:Listofnuclearweapons) ·核冬天
社會文化反核運動 ·核倫理學 ·核恐怖主義 ·核裁軍
核技術主題閱論編
在1945年7月16日首次的核試驗
四種核試驗:1.地上核試驗2.地下核試驗3.高空核試驗4.水下核試驗
超過2,000次核試驗已發生在世界各地。
核試驗(nucleartest),又稱核試爆,是為了軍事研究和科學研究目的,對核爆炸裝置或核子武器在預定條件下作出實際的爆破試驗。
不少國家在20世紀均發展出核武並試驗,有關部門可透過這些試驗去瞭解這些武器如何運作。
其主要目的是:鑑定核爆炸裝置的威力及其他性能,驗證理論計算和結構設計是否合理,為改進核武器設計或定型生產提供依據;在核爆炸環境下研究核爆炸現象學和各種殺傷破壞因素的變化規律;研究核爆炸的和平利用等。
它是一項規模很大、需要多學科、多部門協同配合和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科學試驗,也可能參與到地質與大氣等的研究。
然而在歷史上大部分的核試驗中,多半帶有政治上威嚇的意味。
1996年9月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在聯合國大會通過後,僅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國進行過核試驗。
試驗方式[編輯]
核試驗通常發生在下列幾種地點:
地上核試驗:是在地面上(包括低空)試爆核武。
例如美國於內華達州的內華達試驗場的核試爆。
地下核試驗:是在地底下試爆,如美國於內華達州的內華達核試驗場的核試爆。
高空核試驗:是由飛彈發射到高空或由飛機投下於空中引爆,如蘇聯於新地島空中的沙皇核彈試爆。
水下核試驗:是在水面下的試爆,如美國曾在比基尼環礁十字路計劃的核試爆。
曾經有核試驗的國家[編輯]
主條目: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列表
從1945年7月16日美國作出世界上首次於新墨西哥州三位一體核試驗到1989年底冷戰緩和,各國共核試驗了2000多次。
其中,美、蘇兩國核試驗次數約占總數的80%。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原子彈試驗於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場,首次飛彈核武器試驗於1966年10月27日,首次氫彈原理試驗於1966年12月28日,首次氫彈空投試驗於1967年6月17日,首次中子彈原理試驗於1984年12月19日,首次中子彈試驗於1988年9月29日。
括號內為最近一次核試年份:
美國:官方統計1054次(不含亞臨界核試驗,下同),大多數在內華達試驗場(904次)及在馬紹爾群島的太平洋試驗場(106次)。
還有10個測試發生在不同地點,其中在美國的,包括阿拉斯加的阿姆奇特卡島、新墨西哥州、密西西比州及科羅拉多州。
(1992年2月前)
蘇聯:官方統計715次,大多數在塞米巴拉金斯克核子試驗場(英語:SemipalatinskTestSite)及新地島。
還有幾個測試發生在不同地點,包括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及烏克蘭。
(1990年)
法國:官方統計210次,大多數在撒哈拉沙漠。
(1996年)
英國:45次,包括21次在澳大利亞領土,其中9次在南澳大利亞,其他包括在太平洋的聖誕島(吉里巴斯)和美國的內華達試驗場。
(199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45次(大氣23和地下22),首次在新疆羅布泊馬蘭基地的核試驗場。
(1996年)
印度:6次(1998年)
巴基斯坦:6次(1998年)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6次(2017年)[1][2][3]
不明:1次(船帆座事件:1979年美國核爆炸探測衛星船帆座號偵測到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處發生疑似核爆炸,起因迄今仍不明,外界普遍猜測與以色列或當年南非白人政府的核計劃有關。
)
注釋[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核試驗
^(英文)N.Korea'snucleartestunlikelytocontaminateS.Korea:Gov'tbod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朝鲜宣布进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试验.[2009-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8).
^存档副本.[2013-02-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31).
閱論編核技術科學
物理學
化學
工程
原子核
核分裂
核融合
輻射
游離輻射
軔致輻射
燃料
氚
氘
氦-3
可裂變物質
增殖性材料
核燃料循環
同位素分離
核材料
鈾
濃縮鈾
貧鈾
鈽
釷/釷燃料發電
中子
中子溫度
熱中子
快中子
聚變中子
中子截面
中子俘獲
中子活化
中子毒物
中子輻射
中子發生器
中子反射體
核反應爐核分裂反應爐按慢化劑分類輕水反應爐
PWR
BWR
ABWR
SCWR
重水反應爐
PHWR
加拿大重水鈾反應爐
SGHWR
ATR(日語:新型転換炉)
石墨慢化反應爐
球床反應爐(PBMR)
VHTR
超高溫實驗堆
RBMK
Magnox(英語:Magnox)
AGR(英語:AGR)
氟鋰鈹(FLiBe)熔鹽反應爐(MSR)(無)FR
快中子增殖反應爐
LMFR(英語:Liquidmetalcooledreactor)
IFR(英語:IntegralFastReactor)
TWR
SSTAR
NFR
加速器驅動次臨界反應爐
按核反應爐冷卻劑(英語:Nuclearreactorcoolant)分類的第四代反應爐
GFR
LFR(英語:Leadcooledfastreactor)
SFR
核融合反應爐按約束方式分類磁約束
托卡馬克
球磁機(英語:Spheromak)
仿星器
RFP(英語:Reversedfieldpinch)
FRC(英語:Field-reversedconfiguration)
懸浮偶極
慣性約束
慣性局限融合
Z箍縮(英語:Z-pinch)
氣泡聚變(英語:Bubblefusion)
熔凝器
靜電
MTF(英語:Magnetizedtargetfusion)
其它
μ子催化
熱釋電聚變(英語:Pyroelectricfusion)
Migma裝置(英語:Migma)
Polywel裝置(英語:Polywell)
DPF(英語:Denseplasmafocus)
核電站
核子反應爐列表
空泡係數
不停機添加燃料
核動力
國家
經濟(英語:Economicsofnewnuclearpowerplants)
聚變能
RTG
核動力推進
火箭
核安全
國際核事件分級表
核醫學醫學影像學按輻射分類伽馬射線探傷機(英語:Gammacamera)
閃爍掃描法(英語:Scintigraphy)
PET
SPECT(英語: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
X光
投射X射線攝影(英語:Projectionalradiography)
X射線計算機斷層成像
治療
快中子療法(英語:Fastneutrontherapy)
放射治療
螺旋斷層放射性治療(英語:Tomotherapy)
質子治療
近距離放射治療
中子捕獲治療(NCT)
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
放射藥理學
放射手術
武器主題
歷史
設計(泰勒-烏拉姆構型)
核戰爭
核軍備競賽
核裁軍
核倫理學
核爆
影響(英語:Effectsofnuclearexplosions)
核試驗
地下核試驗
高空核爆炸(英語:High-altitudenuclearexplosion)
運載(英語:Nuclearweaponsdelivery)
擴散
核當量
爆炸當量
流行文化(英語:Nuclearweaponsinpopularculture)
列表
核武器(英語:Listofnuclearweapons)
核試驗(英語:Listofnucleartests)
核武裝國家
無核武地帶
條約
廢料核反應產物
錒系元素
再處理鈾
反應爐級鈽
次錒系元素
激活產物
核分裂產物
長壽命裂變產物
錒系化學
處理方法
核燃料循環
乏核燃料
乏燃料池
乾式貯存桶
高放射性廢物
低放射性廢物
處置
再處理
嬗變
爭論
核事故
核電存廢問題
關於核武器的爭論
反核運動
鈾礦開採的爭論(英語:Uraniumminingdebate)
廢止核電
分類
主題
共享資源
專題
閱論編美國核試驗行動
三位一體(1945)
十字路口(1946)
砂岩(1948)
遊騎兵(1951)
溫室(1951)
剋星-爭吵(1951)
不倒翁-鯛魚(1952)
常春藤(1952)
結果-節孔(1953)
城堡(1954)
茶壺(英語:OperationTeapot)(1955)
棚屋(1955)
56工程(英語:Project56(nucleartest))(1955-56)
紅翼(英語:OperationRedwing)(1956)
57工程(英語:Project57)(1957)
鉛錘(1957)
58/58A工程(英語:Project58/58A)(1958)
硬餅乾一(1958)
阿耳戈斯(1958)
硬餅乾二(1958)
牛乳糖(1961-62)
陽光(英語:OperationSunbeam)(1962)
魚缸(英語:OperationFishbowl)(1962)
多米尼克(1962-63)
蘇合香(1962-63)
鐵球桿(1961-64)
磨石(1964-65)
燧發槍(1965-66)
門鑰匙(1966-67)
枕木(1967-68)
帆腳索(1968-69)
心軸(1969-70)
金剛砂(1970-71)
索環(1971-72)
拴扣(1972-73)
柄軸(1973-74)
基岩(1974-75)
鐵砧(1975-76)
支點(1976-77)
標燈(1977-78)
水銀(1978-79)
易燃物(1979-80)
守護者(1980-81)
禁衛軍(1981-82)
方陣(1982-83)
燧槍手(1983-84)
擲彈兵(1984-85)
御車者(1985-86)
火槍兵(1986-87)
試金石(1987-88)
基石(1988-89)
溝渠(1989-90)
杜父魚(1990-91)
儒略(1991-92)
試驗場所
內華達試驗場
太平洋試驗場(比基尼環礁
埃內韋塔克環礁
伊魯吉拉伯島)
阿姆奇特卡島
相關條目
沙漠岩石演習
《臥倒並掩護》
電磁發射管制
美國非道德人體實驗
核試驗
核武器設計方案
國家核試驗博物館
反應爐級鈽
規範控制
BNF:cb12269302q(data)
FAST:1041006
GND:4139467-7
LCCN:sh85093130
NARA:10643000
NDL:01053147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核试验&oldid=69402215」
分類:核試驗核武器國際法院案例隱藏分類:自2008年7月擴充中的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Българскиবাংলা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मराठी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తెలుగు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吴语粵語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地下核試驗_百度百科
地下核試驗是把設計的核裝置(或核彈頭)經過多種複雜的環境考驗後,放到一定深度的地下進行核爆炸,以驗證所試驗的核裝置(或核彈頭)是否滿足要求,驗證理論計算和 ...
- 2地下核試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90年代,在內華達試驗場為地下核試驗做準備,當時正在安裝診斷電纜。 ... 地下核試驗是地下進行的核武器試爆。當試爆裝置都在足夠深的地方時,核爆炸便可被控制,不會釋放 ...
- 3地下核試驗
大量翻译例句关于"地下核試驗" – 中英词典以及8百万条英语译文例句搜索。
- 4傳北韓恐地下核試美航母「林肯號」入南韓公海 - 奇摩新聞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掌權10周年,北韓上下一起歌功頌德,還公布金正恩新的領袖肖像。由於傳出北韓可能在4月15日太陽節,進行地下核試爆, ...
- 5地下核試驗設施長啥樣?包括地面和地下兩個部分
地下核試驗簡而言之就是在地下引爆核武器,由於核武器深埋在地底下,所以爆炸會受到抑制,且可以極大降低放射性塵埃逃逸到大氣之中的數量。